中美貿易摩擦對能源行業影響及對策研究
就能源領域而言,美國針對中國產品的關稅清單中,涉及大約1300種商品。能源并沒有被明確納入征稅名單,只是涉及能源產業鏈涉及的裝備和設備,值得注意的是清潔能源設備風力發電設備也被列在增稅名單中。與能源相關的主要有油氣鉆井設備、核反應堆、蒸汽鍋爐、電氣設備、電動汽車零部件、發動機、電池等,具體見表3。
表3 美國對中國能源領域征稅的部分清單
3.中美貿易談判最新進展
自中美發生貿易摩擦以來,兩國進行了二輪談判。華盛頓當地時間5月19日,第二輪談判取得一定成果,即中美經貿磋商一紙聯合聲明,宣告不打貿易戰,雙方不會相互加征關稅。中美就經貿磋商發表聯合聲明內容具體見圖7。
就能源領域而言,美國是一個新興的供應者,尤其在“頁巖革命”后,有充足的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供應。根據美國能源署《2018年度能源展望》顯示,美國天然氣產量將在2020年達到9200億立方米,2030年達到10700億立方米,2040年達到11400億立方米。美國天然氣產量大幅提升,正驅動美國從天然氣凈進口國向天然氣凈出口國轉變。
圖7 中美貿易磋商聯合聲明具體內容
在天然氣價格方面,自從“頁巖革命”爆發以來,美國頁巖氣生產爆發式增長,使得美國迅速成為全球天然氣價格的洼地;東亞天然氣消費者則不得不承受國際天然氣市場長期存在的“東亞溢價”的負擔,東亞市場天然氣價格高時可達北美市場6倍左右。從2012年至2018年第一季度,歐洲天然氣價格相當于美國天然氣價格的1.8~4.1倍,東亞價格(以日本價格為基準)相當于美國的2.7~5.9倍,具體見表4。
就中國的油氣需求而言,2017年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國和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天然氣進口國,石油和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分別高達67.4%和39.4%。尤其在“煤改氣”的推動下,中國天然氣需求大幅增加,預計2018年有望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天然氣進口國。由于天然氣國內產量跟不上國內消費量增長的步伐,“煤改氣”又勢在必行。在這種情況下,擴大進口品質更優、成本更低的海外油氣,是我們的必然選擇。
因此,中國擴大進口美國石油天然氣,有助于同時滿足中美雙方的利益,既能緩解美國天然氣市場供應過剩以及美國的貿易逆差,又有助于中國穩定天然氣供應,對我國實現能源進口多元化具有重要意義。
二、中美貿易戰反復對能源行業可能產生的影響
USTR征稅清單公布后,未來重要的時間節點包括:(1)6月上旬。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曾表示:建議清單公布后,會有60天左右的時間向公眾征求意見。這意味著,征稅清單敲定的最終時間可能在6月上旬。(2)7月上旬之前。根據慣例,征稅清單敲定后,1個月內或實施。根據美方這一時間表,中美有2個月的時間進行磋商。目前,中美兩國已經進行了兩輪中美貿易談判,暫時達成不打貿易戰、不相互加征關稅的一致意見,但不能保證美國不出現反復。因為特朗普本人的執政風格變化很快,高度不確定,完全存在他哪天醒來,發個新的Twitter,就否定了之前中美達成的共識的可能性。例如,特朗普在TPP問題、朝鮮問題、中東問題上就經常出現重大的政策反復。
假如中美貿易摩擦出現反復,對能源行業可能產生的影響具體如下:
01對煤炭行業影響微乎其微
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對原材料如煤炭的直接影響有限,但是作為鋼材的上游品種,如果鋼材出口受到阻礙,原料端整體將承壓。我國進口煉焦煤中有一部分來自于美國,焦炭、鐵礦石和美國基本沒有貿易往來。2017年,我國累計進口煉焦煤6935萬噸,其中來自美國的是284萬噸,占比4.1%,如果我國針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采取反制措施,后期抑制美國煤炭進口,提高從美國的進口關稅,對國內煤炭價格有一定潛在利多,對焦煤價格有一定的利多支持。
中美貿易戰對我國煤炭出口影響可忽略不計。煤炭出口方面,2016和2017年我國煤炭出口回升到800萬噸的水平。相比我們國家2017年35億噸的產量和2.7億噸的進口量而言,我國煤炭出口量很少。而且出口至美國的煤炭更是少之又少,不足1000噸/年,故中美貿易戰對我國煤炭出口的影響可忽略不計。
02對油氣行業影響有限
1.對原油市場影響
(1)短期對原油市場供需格局無太大影響
中美貿易戰,短期對于原油市場的供需格局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中國當前從美國進口原油只有30萬桶/日,相比日均870萬桶左右的總進口量來說占比太小。
中美貿易戰對于原油深層次影響未來可能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貿易戰會推高通脹水平;二是貿易戰容易引發宏觀經濟下降,從而抑制原油需求增長。觀察歷史數據可以得出,油價對通脹的傳導是比較敏感,特別是當油價高于60美元以上,因為高油價可能會刺激農產品深加工需求,從而會推高農產品的價格,比如玉米等生物燃料的原材料。
不過,貿易戰對全球經濟卻會帶來負面影響,如果全球經濟出現下滑,那么將抑制全球原油需求的增長,特別是中美分別是全球原油需求最重要的兩個國家,兩國原油需求對全球總需求比重高達32%左右,也分別是全球原油進口量最大的兩個國家。
整體而言,貿易戰容易引發通脹擔憂,并且貿易戰還容易引發市場對地緣政治的擔憂,因此短期貿易戰對原油有一定提振,但長期來看,貿易戰將抑制原油需求的增長,對油價卻是偏空的,所以后市還需觀察中美貿易戰演化的程度,貿易摩擦越大,對需求抑制越大。
如果貿易戰升級,美國頁巖油田可能繼農產品之后成為中國打擊的目標。中國公布的對美反制清單中,包括石化和液化丙烷產品。中國是美國石油和液化天然氣的最大區域買家,如果貿易戰進一步擴大,關鍵能源商品可能會卷入其中。
(2)有利于海外本地化公司
通源石油3月25日晚發布公告則表示,中美貿易戰對公司的營業收入和日常經營沒有影響。公司在美國投資控股的子公司TWG及其下屬運營公司均是受美國法律保護的美國本土公司,服務的客戶均為美國本土石油和天然氣作業者,員工、采購供應商和合作伙伴也均來源于美國,其營業收入全部來自于美國。公司營業收入構成中來自中美貿易的部分不超過0.5%,因此,中美貿易戰對公司經營沒有影響。
短期來看,美國貿易政策對公司影響甚微,從中長期來看則對公司業務發展有一定促進作用。該公司對美銷售商品客單價遠低于美國進口免稅金額800美元的標準,公司跨境貿易以國內直郵發出為主,有效避免了美國征稅政策影響;美國對中國部分進口商品征稅將進一步提高美國本土零售公司的成本,公司擁有自主B2C跨境電商渠道,征稅政策將進一步凸顯公司渠道成本優勢,將為公司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
2.對LNG貿易影響
中美貿易戰升級應該不會影響到中美兩國之間的LNG貿易。兩國間的天然氣貿易和投資在縮小中美貿易不平衡和降低中國貿易順差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美國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尤其擁有豐富的頁巖氣資源,而中國有巨大的天然氣需求,這形成了天然互補。美國之所以挑起貿易戰,主要是認為貿易不平衡,而非不想與中國進行貿易合作。LNG貿易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有專家指出,假設中國每年從美國進口1000萬噸LNG,正常情況下合同會持續20~25年,這就意味著巨大投資將流向LNG基礎設施建設,這對提高中美貿易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而特朗普在去年11月與中國簽訂了1000多億美元的能源大單,合作領域主要體現在天然氣上。美國能源部數據顯示,2016年2月到2017年12月,中國成為美國LNG出口的第三大市場,僅次于墨西哥和韓國,出口中國的LNG量占美國總出口量的13.5%。可見,中美雙方都有很強的合作意愿。不過,受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鋼鐵等商品加稅影響,美國在建LNG出口基礎設施可能成本大增或工期延后,中國企業投美國LNG基礎設施的熱情也會受到影響。
3.對石油化工產品影響
中國的征稅清單雖然不包括石油、天然氣、汽油和柴油,但丙烯、聚乙烯及部分下游化工產品已被列入該名單。如果中國關稅實施,將對這些企業帶來打擊。
責任編輯:電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