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電浙能寧東黃一志:談智慧電廠建設新方向
“年輕人干工作,應當抓住一點,就是踏踏實實好好做,努力鉆研過后一定會有一片海闊天空。”國電浙能寧東發電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黃一志從1990年工作至今已經在電力崗位上鉆研了28年,從大學時學習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到分配到電廠保護班的一線工人,再到如今智慧電廠建設的分管領導,黃一志身上的“匠人精神”一直是電廠一線工人學習的榜樣。
12年奮斗 在電力一線
大學畢業后,黃一志來到大武口發電廠,作為大武口發電廠引入的第一批大學生,黃一志沒有搞特殊,進入電氣分場保護班,當起了一線工人。六年時間,同一個崗位,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堡壘所獲得的成就感,代替了電廠生活的枯燥感。
“那時候就想著,既然干了這個就要好好學,人必須有一技傍身。”懷著這樣單純的想法黃一志干了12年,一步一個腳印完成了他口中所說的“學會了技術”的初步目標。從一開始的基層工人,到在科室組建研發團隊,讓黃一志對于電力工作有了足夠充分的了解,也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工作選擇,用他的話來說,他在工作中找到了樂趣,越干越有勁,成為了一名“實戰專家”。
從無到有 堅守初心
2011年,在有了大武口的一線工作學習基礎之后,黃一志來到了方家莊項目,成為了國電寧夏方家莊發電廠籌建處副主任,面對一片半荒漠半牧草的基建現場,黃一志沉下心來,從可行性分析、初步設計到基礎建設,扎根在麥垛山下,終于實現了方家莊項目的從無到有。
這個西電東送環節上重要的一環,打破了近2000公里的距離,方家莊發出的電將通過正負800千伏的直流送電設備,被送到浙江紹興,“基建期要打好基礎,做好準備,將來正式發電才能游刃有余。”黃一志是個嚴謹的人,同事們都這樣評價他。
點滴摸索 搭建智慧電廠
方家莊發電廠建成初期,黃一志的目標是將電廠建設成數字化電廠。“隨著科技的發展,我逐漸了解到智慧電廠的概念,開始研究‘云大物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通信技術和傳統發電輸電的融合。”黃一志希望,通過需求、問題導向,運用新技術,實現減人提效的目的。
比如積累大數據,省去數字化電廠時代的建模環節,再比如通過搭建3D虛擬電廠環境,實時監控電廠情況。說起智慧電廠,黃一志表現得很謙虛,“這些都是科技發展帶來的好處,我們也是在需求導向的基礎上,借鑒前人經驗,在不斷地摸索學習。”
技術革新 未來可期
從22歲大學畢業至今,黃一志的電力工作生涯已經走過了近30個年頭,問起他這些年的工作生活,他感慨,“技術變化真的很快,每十年就有一次本質的改變,剛工作的時候還是純機械,十年以后在我手里全給它改了,第二個十年全用上了電腦,再到這個十年,我們都已經完全數字化甚至接近了智慧化,下一個十年相信一定能夠實現更厲害的突破。我們的技術越來越接近國外的先進技術,奮力追趕,希望能逐漸實現彎道超車。”
對于如今的年輕電力人,黃一志也給出了建議,“現在的電力行業早已不是曾經的模樣,我們更需要的是科研人才,年輕骨干。在我看來,踏踏實實干夠五年才能真正了解一個行業,才會愛上這個行業給你帶來的成就感和價值體現感。”
責任編輯:仁德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