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發電側偏差結算那些事兒
好久沒有發文章了,我還在,一直在默默的關注著市場的發展。最近大家討論最多的就是偏差,其實偏差有發電側和用電側兩部分,用電側的偏差大家討論比較多,也比較好理解。發電側的偏差規則稍微復雜一些,這里愿意
好久沒有發文章了,我還在,一直在默默的關注著市場的發展。最近大家討論最多的就是偏差,其實偏差有發電側和用電側兩部分,用電側的偏差大家討論比較多,也比較好理解。發電側的偏差規則稍微復雜一些,這里愿意把我的理解寫出來跟大家分享交流一下。說的不對的地方,也請朋友們多批評指正。
(文章來源:旋轉電馬 ID:RotatingElectricalMa 作者:電馬)
廣東電力市場設計對于偏差處理的基本原則是“發電側與用電側解耦”,用電側的偏差采用偏差考核機制用以引導規范用戶用電行為,考核資金計入專用賬戶;發電側的偏差則采用偏差結算機制,使上網電費在發電側再次分配平衡,并不產生類似于用戶側的考核資金。
發電側的偏差的定義:
B類機組的每個月的計劃發電量由當月的基數電量、長協電量及競價電量三部分組成。例如甲電廠4月份基數電量6億(千瓦時,下同)、長協電量3億、競價電量1億,那么正常來說4月份甲電廠就應發電10億,但是由于用戶實際用電量肯定有偏差,且系統運行受各種因素影響,月末甲廠發電量肯定與10億有偏差,對于前者引起的偏差,規則中定義為偏差1,對于后者引起的偏差,規則中定義為偏差2。
發電側的偏差的結算規則:
(1)對于偏差1,規則的處理原則是,非市場用戶的偏差按照各電廠基數電量比例分攤至各電廠,市場用戶的電量偏差按照各電廠市場電量(長協與競價電量之和)比例分攤至各電廠。
舉一個例子,假如系統中只有甲、乙兩個電廠供所有用戶用電,4月初甲廠基數電量6億、市場電量4億,乙廠基數電量4億、市場電量6億。4月末時,非市場用戶實際用電8億,市場用戶實際用電14億,那么非市場用戶少用的2億,市場用戶多用的4億,都必須按比例分攤到甲、乙兩個電廠。分攤后兩個廠的“結算基準電量”應該為:甲廠基數電量4.8億、市場電量5.6億;乙廠基數電量3.2億、市場電量8.4億。
小結,偏差1的實質是:每個電廠月初的基數電量和市場電量并不是結算的基準電量,而是一個市場份額概念,月末要根據非市場與市場用戶的實際用電量,最終確認各廠的“結算基準電量”。

(2)系統運行的完美情況當然是各廠都按照“結算基準電量”發電,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首先“結算基準電量”必須要到月末用戶實際用電量都確定了才能知道,另一方面系統運行總是受著各方面客觀因素的影響,例如負荷預測的偏差、檢修計劃的變更等,所以各廠的實際發電量肯定與“結算基準電量”有偏差,此偏差就為偏差2。按照規則,偏差2按照偏差結算價格(規則第九十三條)結算。
繼續上面的例子,4月末甲廠實際發電量12億,乙廠實際發電量10億,那么相對于“結算基準電量”,甲廠多發了1.6億,乙廠少發了1.6億,相當于客觀上在甲乙兩廠間形成了發電權轉移,這偏差的電量將用偏差結算價格進行結算。
小結,偏差2的實質是:月末的各廠的實際發電量必然會與“結算基準電量”有偏差,這個偏差可以認為客觀是發電權在各廠間進行了交易,這個交易的價格就是規則中的偏差結算價格。

對當前發電側偏差結算規則的思考:
(1)當前的規則將發電側偏差與用電側偏差分開結算,降低了結算的復雜程度,但是發用兩側是實時平衡的,兩者間有必然的聯動關系,把兩者完全解開,不利于市場中的權責認定。
(2)據了解,當前是沒有技術手段實時動態了解非市場用戶與市場用戶的用電量的,也就是說,不到月末,誰也不知道各廠的“結算基準電量”是多少,調度中心只能把月初的“基數+長協+月度競價”總量做為控制目標,從而必然導致偏差的存在。
(3)當前廣東的市場規則設計,基本是走PJM的模式思路,現在是把PJM日前市場模式拿到月度市場來用。PJM的日前市場主要決定的是發電機組組合,實際發電結果由實際運行情況決定,并按照日內價格最終結算。廣東的月前市場主要也是大致決定了各廠的月度計劃,但是實際運行肯定有偏差,然后以實際運行結果結算。兩者的最大區別在于,日前市場對于后一日的系統、負荷情況、設備檢修都可以預測、安排的較準,而月前市場對于后一個月的預測以及方式安排的不確性都較大,偏差必然較大。
(4)當前偏差2的結算價格(本質為發電權轉讓價格),是按照各廠月度市場報價計算得來,而且規定了不能高于月度市場價格,以當前市場情況來說,這個價格有可能低于發電成本,所以很多電廠多發就是虧錢,會影響電廠發電的積極性,給系統運行調度帶來困難。有沒有電廠在實際運行中找各種原因少發電呢?我們廣東的發電企業大都是有擔待、負責任的大型國企,“講政治、守規矩、有擔當”也是國企領導干部必須堅持的職業操守。所以,講到這不得不為一直默默支持電改,持續釋(ren)放(tong)紅(ge)利(rou)的發電企業敬一個禮。
原標題:也談廣東發電側偏差結算

責任編輯:大云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云南公布2022年電力交易服務費收費標準
2021-12-222022年電力交易服務費 -
廣西電力市場2021年5月月度競價交易價格環比上漲近9分 首次出現……
2021-04-26廣西電力市場 -
【重磅披露】國家電網前三季凈利不足200億,同比降幅仍超50%!(附國網利潤表)
2020-11-03國家電網,毛偉明,電改
-
云南公布2022年電力交易服務費收費標準
2021-12-222022年電力交易服務費 -
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公示1家售電公司注冊信息變更有關情況
2020-10-30售電公司,電力市場,北京電力交易中心 -
重慶零售側掛牌交易操作辦法征求意見稿:采用“雙掛雙摘”模式
-
廣西電力市場2021年5月月度競價交易價格環比上漲近9分 首次出現……
2021-04-26廣西電力市場 -
【重磅披露】國家電網前三季凈利不足200億,同比降幅仍超50%!(附國網利潤表)
2020-11-03國家電網,毛偉明,電改 -
14起典型電力事故案例分析,電力人必看!
2020-11-02典型電力事故,案例分析,電力
-
售電必備技巧:電力營銷、風險規避、交易和運營策略
2020-10-21電力交易,電價,售電研討會 -
全國售電市場發展趨勢及售電公司盈利模式
2020-10-20售電,售電公司,售電研討會 -
售電|售電市場絞殺激烈,售電公司該如何度過售電寒冬?
2020-10-16售電,寒冬,電網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