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颶風“桑迪”看電力安全 信息中國如何面對?
面臨電網供電不足的問題,比政府官員更急的是企業用戶。在電力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國家政策首先要保證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電。缺電時政府會首先拉掉企業用電,這樣的話企業對于電力穩定、電力保護的需求就更為迫切。
“我覺得咱們應該搞一些預案和演練,練習停電以后怎么快速反應。”海關總署信息中心門小兵副主任說。面臨越來越嚴峻的用電形勢,如何避免停電帶給企業乃至國家巨大的經濟損失?怎樣讓網絡不間斷地運行?政府官員和CIO們認真地討論著這個并不輕松的話題。
門小兵所在的海關總署已經配備了UPS系統,而且“這個UPS很大”。同時他們也配置了柴油發電機自主發電。最近海關還要建一個備份中心,就在他們商討備份中心方案中柴油發電機的去留問題時,發生了美加大面積停電事故,結果討論呈一邊倒態勢,柴油發電機還得用,還得備。
“坐在火山口”、備受煎熬的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技術工程管理處張永福處長表示,人民銀行科技司專門負責國家支付、資金清算系統以及全行的網絡系統,包括衛星網和地面網。“我最怕北京有大面積長時間的停電,UPS系統肯定需要,但光靠UPS系統支持不了太久。”如何確保銀行安全可靠的運行?是張永福和他的同事們最擔心的問題,尤其是目前銀行正在進行數據大集中業務,一南一北建了兩個數據中心,任何一個中心的癱瘓都會導致周圍十幾個省銀行業務的中斷。銀行的特殊性又在于每天處理的錢以千億元為單位,一筆資金就幾百個億。一旦停電宕機,就意味著北京的資金出不去,外地的資金也進不來。為了避免損失,銀行現在所建的系統都有災難備份以及雙路供電和UPS系統。張永福表示,這次會議最大的收獲是概念上的突破,“原來我們只考慮災難備份的雙路供電,還沒有從電網的高度來看待。以后我們整個災難備份體制一定要分布在不同的電網中,如果華北這個網一旦癱了,我的災備中心立即就可以切換到不受影響的電網上去。”
審計署信息化建設辦公室丁世平副主任介紹說,去年國家金審工程啟動,在機房建設的過程中,電力被視為重中之重。有兩方面經驗值得共享,一個是在建設工程的時候統一了規范的供電指導書。第二是選擇了模塊化結構的UPS。在UPS的選型采購中,制訂了不求容量大但求可用性高的原則。根據現在的應用情況和未來一兩年發展的規模,制定了36千伏安總容量的UPS配置,但同時要求了UPS本身有可擴展能力,能夠隨著以后的應用情況而擴展,這一點可以很好地節省資金成本。
中國氣象局總工程師陳宏堯建議,企業一定要考慮建立備份措施。如果事先做好數據的備份工作,在企業核心數據丟掉后能夠很容易地恢復。因此,重要的部門應考慮對核心數據進行備份,建設核心數據的冗余系統。
中科院王能元博士則認為,無論是電力管理部門,還是電力企業的CIO,除了平常信息化管理工作之外,都應該增加危機管理的職責。首先要有危機意識,充分認識到危機存在的可能性。第二要有預測危機產生的能力,最好有一個預警的體系。第三要有一個應急的解決方案,否則只有危機意識和預警體系是不夠的。

責任編輯:黎陽錦
-
發電電力輔助服務營銷決策模型
2019-06-24電力輔助服務營銷 -
繞過安卓SSL驗證證書的四種方式
-
網絡何以可能
2017-02-24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