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做應用比定標準更關鍵
諸多云計算標準正在制定
專家透露,在各方推動下,我國云計算標準工作已經取得明顯進展,基本與國際保持同步。
據了解,2012年5月,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正式成立了云計算標準工作組,負責云計算領域的標準化。我國至今已向SC38(國際云計算研究組織)提交了20項云計算標準草案及標準報告。同時,國內多家標準化組織還進行了云計算標準分析,云計算交付原則等成果也得到了SC38其他成員的認可。此外,我國還成立了SC38云計算工作小組,并進行了云計算術語和云計算參考架構工作組的促成工作。“我國已經形成了云計算標準體系構架。”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院長趙波表說。
這個消息顯然振奮了不少人的神經,制定云計算標準的呼聲再起。在諸多業界人士看來,制定我國自有的云計算標準,不僅是我國在國際上爭奪主導權和話語權的必要手段,并且也是云計算真正大范圍推廣和應用、形成規?;彤a業化集群發展的基本前提。“在IT領域,標準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云計算也不例外。”中科院院士倪光南說。
如今國內正在研究制定的云計算標準組織很多,除了國家云計算標準工作組,包括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中國云計算技術與產業聯盟、中國云計算產業聯盟、中國電子學會計算技術與產業聯盟、中國通信學會大數據專家委員會、中國通信學會智慧城市專業委員會等多個組織都在研究制定云計算標準。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組織中大都強調自己所制定的標準是“官方性質比較強的”。
云計算需求未被充分激發
在業界人士看來,制定標準固然有其必要性,但就目前來看,制定云計算標準的時機還未到。
“在全球化浪潮下,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形成國家自有標準,從知識產權的角度和爭奪國際話語權的角度來講,云計算標準的制定還是蠻重要的。但我感覺就當下云計算的發展來看,制定標準并不是最迫切的事情。”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很多時候,好像我們沒有標準,事情就沒辦法干。但是當一個東西離人們的實際需求還特別遠的時候,標準對于他們有什么特別大的意義呢?”
中國電子標準化研究所總工程師王立建表示,盡管國家專門成立了云計算標準工作組,但目前仍處于初創階段,標準都在研究過程中,甚至國際上的各種標準制定也都處在研究階段。
“你沒有應用怎么制定標準?給誰制定標準啊?”在王立建看來,云計算的標準應該包括兩類,一類是基礎設施和基本的規范,第二類就是應用類標準。但問題在于,目前云計算的需求仍未被充分激發出來。“大家都在說云計算,但究竟云計算是什么東西,很少人能說得清楚。而我們身邊的人,又有多少在用云計算?”
目前云計算標準的缺乏對現有云計算企業來說似乎并未有影響。“對于云計算的標準,我們根本不關心,我們關心的只是市場、產品和客戶。”一位云計算企業負責人如是說。
倪光南則表示,云計算的發展是和標準的發展互相依賴、互相促進的。制定標準不能操之過急,往往只有在應用發展到一定程度,標準才能建立起來。有時,某項技術被廣泛采用了,也就成了事實標準。
對于這點,李易很是認同,他舉了一個例子,即當年中國為了對抗wifi,制定了自有的WAPI這個無線局域網標準,但就現在看來,wifi早已成為國際上公認的標準,而WAPI卻早已銷聲匿跡。
在專家看來,過早制定標準對行業發展也未必有益。中科方德軟件有限公司總裁王繼喆表示,因為目前云計算的發展還不充分,如何制定標準是個難題,而制定了標準會不會對行業發展形成束縛也是個問題。
當務之急是把應用做起來
李易說:“現在的當務之急不是制定什么標準,而是要激發需求,趕緊把應用做起來。商業的本質還是要回歸市場。”
他表示,云計算的創新與顛覆并不在于技術創新,而是講究集中與分布的商業模式創新,是一種生態。當前最迫切的則是從政府到企業再到個人意識到云計算的重要性和先進性,并且加入到用戶的行列中來,這才是最重要的。也只有把用戶的應用需求激活了,才能產生一個生態,最終真正形成一個產業。他舉例稱,國際上的眾多云計算巨頭,實際上并未制定什么標準,而是積極激發市場的需求,進而推出迎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有產品、有客戶,最終取得巨大的市場效益。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如今國內從事云計算的企業有兩種,一是真正的云計算企業,另外一種就是借云計算概念炒作的“假云”企業。而即使是一些真正的云計算企業,其主要客戶仍是政府部門,企業用戶占較少的比例,我國云計算的需求并未完全激發,應用還很欠缺。
艾媒咨詢總裁張毅提供的數據表明,在如今的中小企業中,能用到云計算的企業數量絕對不會超過1%。IT企業可能會相對高一點,能夠有百分之四五就不錯了,肯定不會超過10%。他說,云計算如今在我國仍是個“富人俱樂部游戲”,但中小企業卻是推動中國云計算市場發展的生力軍。
王繼喆說,目前在云計算的發展方面,我國明顯面臨兩個問題,即需求和云計算模式的創新。一方面,云計算本質是一種服務,但是為服務付費,在我國仍未形成這樣的消費習慣,仍需繼續培養;另一方面,在云計算的模式上,一些企業習慣于跟在國外公司的后面。技術上跟隨沒有問題,但是思維上跟隨就是大問題。一些先行進入市場的國際巨頭,本來已經占據了較高的戰略位置,如果國內企業在思維上跟隨而不去創新,那么很容易被框住手腳。
他表示,國內企業在云計算領域還有很大機會。相對于外企進入中國市場的水土不服,國內企業在市場的技術和需求的契合點上更了解本土市場,有一定的后發優勢。有數據預測,2015年,我國云計算產業鏈規模將達7500億至1萬億元,本土企業有很大發展機會。
此外,云創存儲CEO張真也提出,對國內企業來說,發展云計算不能全部指望政府投資與扶持,一個公司的發展,最主要還是看其產品在市場中的生命力,產品與市場結合才是比較好的發展方式。
倪光南說,總之,應當強調以用立業,突出信息安全,防止出現全盤進口的現象,這樣云計算才能健康發展起來。
責任編輯:黎陽錦
-
發電電力輔助服務營銷決策模型
2019-06-24電力輔助服務營銷 -
繞過安卓SSL驗證證書的四種方式
-
網絡何以可能
2017-02-24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