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軒:“一帶一路”為電力行業的國際合作指明了方向
中國能源高層對話在北京召開。論壇聚焦“中國能源變革與合作”議題,對我國能源產業變革與合作背景下逐漸衍生的清潔能源、儲能技術大發展、能源互聯網、能源金融等新業態展開深入討論。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理事長王志軒致辭。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理事長、黨組成員王志軒就電力產業“一帶一路”合作的現狀和問題建議談了自己的思考。他說,自“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不僅為電力行業的國際合作指明了方向,而且已經進入了國家規劃,必將進一步拓展中國電網、風電、太陽能、核電、清潔煤電等產業的海外市場空間,對中國電力轉型發展帶來深刻影響。
中國電力國際合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對外投資、對外工程承包、設備技術出口等。據中電聯對國內部分特大型、大型電網、發電、核電、電建企業國際業務的統計分析,在對外投資方面,2016年共在52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投資業務,其中投資額3000萬美元及以上項目年度完成投資達39.56億美元,涉及沿線10余個國家和地區。2012-2016年,這5年對外投資項目主要分布在亞洲、美洲、歐洲、非洲和大洋洲的29個國家和地區。從投資合作方式看,2012-2016年主要電力企業投資方式中BOT類占36%,資產并購占26%,綠地投資也稱新建投資占20%,直接投資占17%,PPP項目1例。2016年,年度投資額達到76.55億美元,分別是2013年的6.84倍、2015年的2.82倍;比前4年平均值50.71億美元高出25.84億美元。從投資領域看,2012-2016年5年中,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共103例,其中水電和清潔能源占48%,火電占21%,輸變電占16%,礦產資源占9%,其他約為6%。
在工程承包方面,2016年在52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項目承包工程,其中大型承包項目120個,合同274.72億美元,涉及29個國家。工程領域包括火電、水電、風電、太陽能、核電、輸電工程、基礎設施建設等。2012-2016年的5年中,EPC總承包是對外承攬工程項目的主要方式,占總工程數量的76%,2016年占到80%。
2012-2016年電力設備與技術出口主要由直接出口和境外工程帶動出口兩種方式構成,且在前四年均以境外工程帶動出口為主要方式。2016年,首次出現直接出口金額高于境外工程帶動出口金額,在設備和技術出口總額39.04億美元中直接出口21.03億美元、直接出口技術8.29億美元,占75%。
2016年3月,由國家電網公司發起,聯合80家相關企業、組織,在北京成立了全球能源互聯網國際組織。國際組織成立以來積極開展了各項推動工作,取得了多項重要成果,不僅為中國電力企業、而且為中國的新能源、通訊、機械等行業“走出去”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由上分析不難看出,中國電力企業“走出去”經過多年的艱難探索和實踐,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中國電力企業“走出去”主要還是在對象國的能源、電力、基礎設施等消除貧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關的領域,較好地契合了中國企業的比較優勢和對象國的實際需求。我國電力企業的“走出去”也由試水、開拓階段向擴展和深入的方向發展,由建設工程類“走出去”,向資金、設備、技術復合型“走出去”發展。這些變化既體現了中國整體國力的變化、中國企業的成長,也體現了中國企業對國際經濟形勢變化以及對象國需求的適應性。
王志軒也在論壇上提出幾點問題與建議。
一是面對全球同類企業的競爭,我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存在“扎堆”惡性競爭現象,嚴重影響到中國形象。今年針對政府采購中存在的質次價高、惡性競爭、效率低下等問題,財政部出臺的《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87號)有了一定的制約,相信也會對解決“走出去”惡性競爭問題有一定的導向作用。更重要的是中國電力企業還需認真審視自身業務特點,充分關注其他市場需求高、投資環境好的地區,避免“打亂仗”、“亂打仗”。
二是滿足于單純“項目”思維,缺乏系統長遠考慮和品牌意識。在“走出去”初期,一些企業憑借低成本優勢,“搶占”了一些項目,但由于只是滿足于項目層面,沒有把機遇變為“通道”。對于有能力的大型電力集團,“走出去”面對大型能源、電力、基礎設施項目,不僅僅是對一個具體項目的運作,而更重要的是從系統出發,對項目進行全方位的拓展。在項目上由單純總承包、過渡到融資+承包、再發展到規劃+設計+融資+工程+運維一體化,逐步做到以項目鑄造品牌,以品牌支撐項目。
三是面臨各種外部風險。包括國家風險,如征收、國有化、戰爭等政治事件,這是對外投資最大的、最不可預測的風險;政治風險,如歧視性貿易壁壘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中國制造業走出去;產業風險,主要包括項目開發環境、行業周期風險、產業配套風險、監管政策風險和競爭格局風險等;各類風險中的個體風險,通過有效應對策略,可以不同程度、合理地規避;系統風險,難以客觀地衡量大小,必須審慎判斷,針對性應對。
四是政府要進一步完善政策、做好服務。要建立行業對外投資協調機制和工程承包管理協調機制,避免國內企業惡性競爭;要進一步通過發揮政府間的外交合作機制,積極搭建橋梁,為企業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要加強對外投資立法,構建企業走出去的法律安全體系,規范企業境外經營,維護企業“走出去”的正當權益;要完善對外投資能源產業融資、稅收優惠、外匯管理等支持政策及明確的產業投資監管政策,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短板問題。
王志軒表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電力消費水平有極大的增長空間,并將帶動電力投資建設。只要我們遵循中國經濟、能源、電力轉型的基本規律,在“一帶一路”合作共贏精神指引下,沿著全球綠色發展道路前行,就一定能夠在能源電力合作上取得更大的成績。

責任編輯:蔣桂云
-
5大重點任務11個重點細分 河北加快構建省級能源大數據中心
-
能源互聯網注入數字經濟新動能 電力大數據實現更多價值
2020-07-21能源互聯網,電力大數據,電力企業 -
中國首個100%利用清潔能源運營的大數據產業園投運
2020-07-21清潔能源,清潔能源消納,青海
-
探索大數據 區塊鏈實現與能源互聯網良好契合
2020-06-09區塊鏈,電力行業,能源互聯網 -
基于區塊鏈的含安全約束分布式電力交易方法
-
區塊鏈在能源交易與協同調度的應用前景:提升電力交易的自由度和實時響應效率
2019-11-04區塊鏈在能源交易與協同
-
5大重點任務11個重點細分 河北加快構建省級能源大數據中心
-
中國首個100%利用清潔能源運營的大數據產業園投運
2020-07-21清潔能源,清潔能源消納,青海 -
大數據產業園四處開花
2019-03-05大數據產業園
-
能源互聯網注入數字經濟新動能 電力大數據實現更多價值
2020-07-21能源互聯網,電力大數據,電力企業 -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六盤水市市長李剛:借力大數據綜合試驗區 建設六盤水5G示范城
2020-05-27大數據,5G,電力,六盤水,物聯網 -
融媒體平臺建設及縣域融媒體平臺軟件系統
2019-04-03融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