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相量法分析電力系統的功率平衡?
以Y,d1為基礎,副邊電勢星右轉120度是Y,d5;再右轉120度是Y,d9
即:會畫Y,d1就能得到Y,d5和Y,d9
設 一二次首端為同名端:AX 和ax相位相同,B Y和by相位相同,CZ 和cz相位相同;
畫聯結組:一次側星形連接,再按對應相位關系畫出二次側三角形連接(左連接:az-bx-cy)這是Y,d1聯結組;
畫相量圖:先畫出一次側星形相量,連接AB指向12點;
再按照對應相位關系畫出二次側三角形相量(攔改左連接:az-bx-cy)連接ab指碰卜向的是1點。
一次側不動,把聯結組二次側編號依次右移abc變為cab就是Y,d5聯結組;
一次側不動,把二次側三角形相量向右轉簡吵判120度就是Y,d5聯結組相量圖。
下列三個方面是當今利用先進的通信測量的運用:
1、全球定位系統,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動測量的特點李槐,主要功能哪廳友是定位和導航。在道路、橋梁、隧道的施工中大量采用GPS設備進行工程測量。
2、地理信息系統,是一種特定的伏老十分重要的空間信息系統。它是在計算機硬、軟件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采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
3、遙感系統,由平臺、傳感、接收、處理應用各子系統所組成。負責對探測對象電磁波輻射的收集、傳輸、校正、轉換和處理的全部過程。也就是將物質與環境的電磁波特性轉
背景: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首次指出,中國要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手租力系統。
一、新型電力系統的新特征
新型電力系統在電源側有新結構、負荷側有新形態,其實現電力電量平衡面臨更多挑戰。
(1)電源側新結構:清潔低碳電源成為電力電量供應主體,可控性降低。
研究發現,到2060年中國新能塌薯局源發電量占總發電量比例預計提高到90%以上,風光發電的隨機波動特性使電力系統可控性降低,電力電量平衡由單側隨機問題向雙向團讓隨機問題轉變。
(2)負荷側新形態:
負荷側新形態指的是電網峰谷差增大。大量分布式光伏接入將顯著改變電網負荷曲線的整體形態,峰谷差顯著增大,電網負荷曲線形態由“雙峰駝形”轉變為“內凹鴨形”。
圖1 .負荷側新形態轉變(“雙峰駝形”—“內凹鴨形”)
在電源側結構和負荷新形態共同影響下,電力電量極易出現不平衡情況,造成“高峰供應緊張、低谷消納困難”,可能引發大面積停電或大規模棄風棄光,威脅供電安全并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二、解決新型電力系統電力電量平衡問題的方法
解決新型電力系統電力電量平衡問題的難點本質在于“源隨荷動”的傳統調控方式難以適應新能源發電的高比例接入。
(1)加強用戶側需求響應
需求響應指電力需求側資源面臨系統安全威脅或電力價格變化等情況時作出響應。為實現電力系統電力電量平衡,可推動需求側負荷從被動管理到主動響應轉變,喚醒海量、靈活、分散且難觀、難測、難控的靈活性“沉睡”資源??煽紤]從制定合理政策機制,實施可行技術手段,提出經濟高效方案三方面調動用戶參與的積極性來實現。
(2)運營市場化虛擬電廠
虛擬電廠是實現源荷互動的功能主體,利用先進的通信、量測、控制技術和軟件系統,實現對分布式電源、儲能、可控負荷、電動汽車等的集群聚合與優化控制,使其作為一個整體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和電網調度運行。虛擬電廠在功能作用、技術性能、經濟成本、環境效益各維度均優于傳統發電機組,是支撐電力系統碳中和的關鍵技術。

-
陜西開展2023年8月售電公司履約保函、保險滾動退補工作
2023-09-07售電公司履約保函 -
重慶公布新增注冊電力用戶名單
-
2家發電企業在山東電力交易中心注冊生效
2023-08-30山東電力交易中心
-
云南電力交易月報(2023年8月)
2023-08-25云南電力交易 -
2023年二季度山西電力市場信息:上半年省內交易累計成交電量129338億千瓦時
2023-08-11山西電力市場 -
廣東電力交易中心:2023年8月1日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結算運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