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十三五”教育信息化發展專項規劃(征求意見稿)
江蘇省十三五教育信息化發展專項規劃 (征求意見稿) 為深入實施科教與人才強省戰略,加快教育強省和教育現代化建設,根據《江蘇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
江蘇省“十三五”教育信息化發展專項規劃
(征求意見稿)
為深入實施科教與人才強省戰略,加快教育強省和教育現代化建設,根據《江蘇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和《智慧江蘇建設行動方案(2014—2016年)》,制定本規劃。
一、總體要求
(一)基本原則。
1.深度融合、創新引領。探索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的全面融合,促進教育教學領域重點難點問題的解決。發揮信息技術在教育改革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推動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學習方法創新,形成教育創新、技術創新、服務創新互動并進的良好局面。
2.應用驅動、共建共享。從信息化教學與管理應用需求出發,開發應用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創新多元的數字資源形態,促進現代信息技術融入教學和管理的核心業務。構建信息化教與學環境,建立政府引導、多方參與、共建共享的開放合作機制,實現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
3.統籌規劃、協調推進。根據全省各級各類教育的特點和不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統籌做好教育信息化整體規劃,強化頂層設計,鼓勵差異發展,努力形成特色,形成全省教育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的良好格局。在加快教育資源整合、推進集約化建設、整體提升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設效益和應用水平的同時,明確不同區域、不同學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設重點,分層指導、分類推進、分步實施,鼓勵形成各自特色。
(二)主要目標
實現教育全過程信息化,充分發揮教育信息化在推進教育綜合改革、教育治理體制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的積極作用。構建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推動優質數字教育資源普及共享,強化信息技術在教學、科研和管理等核心業務中的有效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全面完成智慧教育資源整合工程,建設完善的教育信息化基礎應用環境,實現各類教育數據和資源的銜接融通,為智慧江蘇建設提供人力資源保障。建立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動態更新機制,深入推進“三通兩平臺建設”,全面建成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體系。到2020年,國家教育信息化標準達標率達90%以上,形成領先于全國教育信息化水平、與全省教育現代化發展目標相適應的教育信息化體系。
二、發展任務
(三)進一步提升基礎教育信息化水平,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以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重點,創設為每一名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的信息化環境與服務,讓廣大學生平等有效地享有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培養自主學習、終身學習能力,實現全面發展。按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建設標準和基本辦學條件,進一步提高所有中小學和幼兒園在基礎設施、教學資源、應用軟件等方面的基本配置水平,實現動態更新,重點支持經濟薄弱地區和農村地區學校的信息化建設,填平基礎教育數字鴻溝。全面提升“寬帶網絡校校通”,推動智慧校園建設,整合優化教育管理營運系統,集成推送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實現教育教學和管理的網絡化、智能化。以問題為導向,大力推動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擴大網絡教研和校際間網絡協作學習的覆蓋面,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新模式,鼓勵開展以大數據為基礎的發展性評價和學習分析。
(四)進一步加快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將信息技術創新應用作為改革和發展職業教育的關鍵基礎和戰略支撐,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專家支持、學校創新的職業教育信息化工作機制。以促進信息技術與職業教育深度融合為著力點,全面提高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管理和科研等領域的應用水平,支撐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強化內涵和提高質量。加快構建數字化、開放性、共享型職業教育網絡,促進教育資源的優化重組、統籌管理和綜合利用,逐步建成服務決策、服務戰線和服務社會的職業教育數字化公共信息資源服務體系,縮小城鄉之間、區域之間、行業之間和學校之間的教育差距,促進職業教育的現代化、集團化和規模化發展,促進中國特色、世界水準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促進職業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會,動態適應社會多樣化學習需求。所有學校建成寬帶、泛在、安全的網絡基礎設施和數字校園,普及師生個人學習終端,創新數字化的專業學習工具。加快建設職業教育數字化信息資源庫,建立健全職業院校、行業企業、研究機構之間的資源共建共享機制。
(五)進一步加快高等教育信息化進程,推動教育創新。以應用為導向,以信息技術為牽引,創新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模式,推動教育創新,促進高等教育內涵建設和質量提升。整合先進、高效、實用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在恰當時間以恰當方式為師生提供恰當信息的普適學習環境。加速信息化環境下科學研究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融合,推動學科工具和平臺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管理的意識與能力。建立面向知識的高等教育決策支持系統,充分發揮網絡特點,實現教學質量評價實時動態管理,向廣大師生提供分類的、個性化的數據服務,提高評價的時效性、準確性和參與的廣泛性。高度重視國外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趨勢,學習借鑒世界一流大學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模式,大力推動MOOC、大數據等的應用,實現省內高校優質資源共享,開展移動和在線學習平臺建設,進一步擴大教育規模,整體提升江蘇高校綜合實力。
(六)進一步推動繼續教育信息化,構建學習型社會 。著力構建社會繼續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實現教育教學、管理服務和文化建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廣泛開展城鄉社區遠程教育,推動構建人人皆學、處處可學、時時能學的學習型社會。創設與優化終身教育網絡環境,打造開發大學服務平臺,不斷完善學歷非學歷并重的多層次、多學科的數字資源江蘇中心,建立各類課程教學資源庫和數字圖書館。建立并完善繼續教育“學分銀行”制度,建設支持終身學習的繼續教育評價和質量監管體系。
(七)進一步增強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加快人才培養。加快推進教師教育內容信息化,進一步凸顯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在教師知能結構中的地位,加大教育技術類課程在教師教育課程體系中的比重,加快實現教師教育課程內容數字化,全面完成“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實現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學科教學能力和專業自主發展能力的全面提升。加快教師教育手段信息化,大力建設“網絡空間人人通”和教師網絡研修社區,逐步形成以技術支持教師專業知識共享和建構的專業成長新模式。加快推進教師教育管理信息化,建立教師教育共享聯盟和公共資源交流平臺,深入實施“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工程,有效推動全體教師參與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平臺,完善網絡環境下教師培訓模式,探索建立教師自主選學機制。
三、重點工程
(八)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提升工程
積極拓展基礎設施能力,建立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和共享環境,提供面向學校生活和社會服務的無差異的信息化環境,實現人人享有優質學習資源的環境及空間,實現所有地區教育部門和各級學校互聯互通,提高管理決策能力和教育信息化創新水平。通過開發教育信息化應用平臺網絡學習空間,進行分類別的資源和應用聚合。針對教師群體提供教學輔助,針對家長和學生群體提供自主學習資源為主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為教師、家長、學生提供統一的信息化服務。打造圍繞各基礎應用模塊的“網絡學習空間”,開發教育信息化應用平臺的統一入口,提供多樣化的用戶接觸界面及展示,向第三方應用及資源開放,建立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環境,構建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產業鏈。
(九)“寬帶網絡校校通”提升工程
進一步提高全省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提升江蘇省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的服務性能,實現省級教育主干網絡從IPV4到IPV6的升級平移,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育機構和各級各類學校全部接入省教科網,省、市、縣、校四級教育網絡實現高速互聯。各級各類學校100%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網絡寬帶能夠滿足廣大師生個性化、智能化的學習、教學、研究和專業發展需求。
(十)智慧校園建設工程
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建設覆蓋學校日常運行各個環節的高速有線、無線網絡及各種智能信息終端,建立電子身份及統一認證系統,構建課堂教學、教師教研、學生學習、教學管理和評價、家校溝通、學校安全管理一體化、智能化的校園環境。全面使用或對接國家核心系統、省級通用系統,建成符合國家標準(規范)的各類特色系統,實現學校教師學生、教育教學、科研、資產智能化管理。基礎教育階段學校(含幼兒園)信息化設施、設備條件達到《江蘇省教育信息化建設指南》的要求;職業教育學校智慧校園、數字化技能教室、仿真實訓室等智能化環境的場所覆蓋率達50%以上;高等教育學校實現所有教室配備智能終端教學設備、所有教室有線入網、60%的教學活動區域覆蓋無線網絡;社會教育學校及社區教育網絡覆蓋率達100%,學習終端基本滿足學習者需求。
(十一)智慧教育資源整合工程
以“三通兩平臺”建設為抓手,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改革教學模式、創新學習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全面建成涵蓋各級各類教育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體系。完善智慧校園建設,整合優化教育管理應用系統,集成推送各種優質教育資源,實現教學科研、管理服務和文化建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著力構建社會繼續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廣泛開展城鄉社區遠程教育,推動構建人人皆學、處處可學、時時能學的學習型社會。加強智慧教育人才培養,開發相關專業和課程,加強各類人員信息技能培訓,為智慧江蘇建設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十二)智慧課堂示范工程
開展智能化信息生態環境下的新型教學模式的試點工作,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在基礎教育數字化學習百校試點的基礎上開展智慧課堂示范工程,開展慕課、微課、“翻轉課堂”、“電子書包”等新型教學模式和新型載體的試點示范工作。基于大數據進行數據挖掘與學習分析,優化教學策略、教學方式、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在全省建立15個物聯網技術教育應用示范基地,利用傳感和物聯網技術,圍繞社會、自然、生物、科學等課程知識,在校園、研究機構及社會場所建設一系列感知中心,通過物聯網發布和共享,使學習行為、學習過程、學習數據、學習結果自主化和公開化。在全省建立若干個數字化學習型社區示范點,整合各種信息網絡系統和學習資源,提升全社會利用新技術創業、創新、創優,滿足電視機、計算機、手機等不同終端人群的學習需求。依托區域教育云和智慧校園,建設覆蓋各級各類教育的個人及機構網絡學習空間(如學生空間、教師空間、校長空間、班主任空間、學校空間、教育機構空間等),真正實現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
(十三)省級教育數據中心建設工程
根據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二級建設、五級應用”的總體部署,利用云計算技術,建設省級教育數據中心,全面部署教育核心系統,建設全省信息系統應用體系、技術服務體系以及省級信息安全體系,實現與國家教育數據中心的無縫對接及全省各級各類教育機構的綜合管理應用。全省范圍內云計算數據中心規模擴展到一個主中心、多個分中心,在主中心與分中心之間實現計算資源統籌分配管理、數據異地互相備份。建設涵蓋省內學生、教師和學校信息的教育基礎數據庫,實現基礎數據伴隨業務管理信息系統應用的動態更新,實現對上與國家級(教育部)系統、對下與所轄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系統的貫通,實現與其他政府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互通,實現對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類教育機構的教育監管、教育業務處理、教育決策等應用的數據支撐。
(十四)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
建設集資源平臺、研修平臺和管理平臺于一體的江蘇省數字教師網,形成完全具有真實學校功能的網上教師專業發展社區,開展教師專業發展的統一管理和過程性評價,努力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教師專業發展服務體系。鼓勵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探索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新模式。建成100個教育技術名師工作室和200個教育信息化創新團隊;90%以上的教師能夠熟練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育教學。推進網絡研修和基于網絡的城鄉、校際間結對幫扶,鼓勵和引導教師利用網絡進行學科教研、遠程研修和開展學術交流和合作等,促進教師的遠程協作和共同成長,使每一位教師都有機會成長為信息化勝任教師。
(十五)教育管理信息化提升工程
按照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指南》要求,出臺我省《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和應用規劃》,鼓勵全省各級各類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依托省級教育數據中心平臺,在“云數據”基礎上,充分進行數據挖掘,實施標準化、精細化、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科學決策,提升全省教育管理、教育決策水平。基本建成學生管理類信息系統(包括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管理系統、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據管理與分析系統和中小學教育卡管理系統)、教師管理類信息系統(包括教師管理信息系統、教師專項業務管理信息系統、社會信用信息系統)、學校資產及辦學條件管理類信息系統(包括學前教育機構資產及辦學條件管理信息系統、中小學校資產及辦學條件管理信息系統、中等職業教育學校資產及辦學條件管理信息系統、高等教育學校資產及辦學條件管理信息系統)、教育規劃與決策支持類信息系統(包括教育規劃與建設地理信息系統、教育統計信息系統、教育決策支持系統)及其他業務管理類信息系統(如涉外管理信息系統、語言文字工作管理與服務平臺、科技評價與專利服務系統、國家教育考試考務管理與安全保障系統、紀檢與監察管理信息系統)。
(十六)中小學教育卡應用提升工程
擴大教育卡覆蓋范圍,拓展教育卡基本功能,全面實現“一人一號、一校一碼,號隨人走,終身不變”,著力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和效能。支持學校服務與管理流程優化與再造,提升決策水平與管理效率;創新信息互聯的教育管理與服務模式,提高決策分析能力和規范辦學水平。
四、保障措施
(十七)完善政策保障
對接國家和省相關政策規劃,不斷完善教育信息化政策保障機制。研究制定教育信息化檢查評價辦法,定期開展建設和應用效益評估。把握信息技術發展趨勢,圍繞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網絡視聽等技術,加快智慧校園等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標準規范的制定和應用推廣,結合實際需求,開展標準化基礎科研。
(十八)擴寬建設渠道
堅持政府主導,加大財政投入,充分利用政府相關發展專項,推進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及示范性應用。制定教育化建設和運行維護保障經費標準等政策措施,將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建設資金列入各級財政教育經費預算,報賬不低于5%的生均公用經費用于教育信息化日常運維服務。制定教育信息消費政策,鼓勵企業和社會力量投資并參與智慧教育的建設和服務,多渠道籌集智慧教育經費,健全“基礎性服務政府買單、個性化服務市場運營”的長效建設機制。
(十九)加快人才培養
責任編輯:葉雨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資本市場:深度研究火電行業價值
2020-07-09火電,火電公司,電力行業 -
國家能源局印發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從嚴控制、按需推動煤電項目建設
2020-06-29煤電,能源轉型,國家能源局
-
高塔技術助力分散式風電平價上網
2020-10-15分散式風電,風電塔筒,北京國際風能大會 -
創造12項世界第一!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組網成功
2020-06-29?清潔能源,多能互補,風電 -
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集體默哀儀式
2020-04-08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今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內不再審批和新建小水電站
2020-06-29小水電,水電站,水電 -
3.2GW!能源局同意確定河北新增三個抽水蓄能電站選點規劃
2020-06-29抽水蓄能,抽水蓄能電站,國家能源局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官司纏身、高層動蕩、工廠停產 “保殼之王”天龍光電將被ST
2020-09-11天龍光電,光伏設備,光伏企業現狀 -
央視財經熱評丨光伏發電的平價時代到了嗎?
2020-08-24儲能,光伏儲能,平價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