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核能后 中英海上風電黃金期將至?
「 風電 」
“中國正在開發巨大的海上風電容量,英國也在開發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經驗,面對供應鏈領域不斷創新,成本下行強勁的態勢,雙方可以優勢互補,加強合作。”3月17日,在為期4天的“英中海上風電研討會”上,英國駐華大使館能源參贊柯林娜如上表示。
自2015年中英關系開啟“黃金時代”,中英兩國在核電、油氣、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合作已頗有成效。此次英國貿易投資總署帶領英國海上風企來華組團交流,規模龐大令人側目。
據悉,此次來訪的英國代表團由11家從事海上風電業務的領先企業組成,業務覆蓋海上風電全產業鏈,涵蓋工程設計、安裝、運營及維護等多方面。
『 成本這道坎 』
在業內看來,海上風電能夠“飛”多高、“飛”多遠,關鍵因素之一,是看能否邁過成本這道坎。
隨著技術創新和海上風電成本下降,海上風電不再無利可圖。據了解,從全球范圍來看,當前海上風電的基準度電成本為176美元每兆瓦時。而以英國為首的一批海上風電技術領先國家正致力于實現將海上風電的平準化能源成本降低至100歐元(約為115美元)每兆瓦時的目標。
“習近平主席2015年訪英時,兩國能源部就簽署了一個清潔能源的合作計劃,在這里面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海上風電產業如何協同發展。而我們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進一步減少在中英兩國在海上風電的發展成本。” 柯林娜說。
“英國政府在海上風電產業里補貼15年了。隨著整個產業不斷向前推進,補貼的制度也在不斷進行演化。”來自英國國際貿易部中國區的海上風電專家Mike Hay介紹,“2015年差價合約制度一經推出,積極影響還是很大的,幫助我們減少了25%的發電成本。隨著今年4月份新一輪競爭性和約差價的配額分配即將啟動,我們相信第二輪的流程將會進一步鞏固這樣的成功,幫助我們進一步推動所謂價格發現機制的產生,讓我們真正找到開發商真實的成本水平到底在哪里。”
“Houlder在海上風電領域,有30年的經驗,包括起重設備、物流處理設備。尤其在后端維護領域,如何從作業船只和鉆井平臺之間進行好的工作對接,有很多寶貴的工作經驗。這些都可以為中國的合作伙伴提供低成本的解決方案。”來自Houlder的企業代表Pieter Korterink 表示。
『 階段性瓶頸 』
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中國海上風電僅完成裝機不足100萬千瓦,與500萬千瓦的規劃目標相距甚遠。是中國在海上風電的發展上走了彎路,還是整體的規劃有失偏頗?
“實際上我覺得這里面可能有一個所謂的瓶頸。也就是說由于一個點的瓶頸的存在,可以影響到幾個領域的項目開發。比如說這個瓶頸可能是一些施工船只的缺少,從而造成制造船塢能力的不足。因此,受到一個瓶頸掣肘時,就無法實現幾個項目同時上馬。所以政府可以發揮作用,激發更多產業的信心,幫助人們更多認識供應鏈里的需求。” 來自Atkins的企業代表Andy Thompson對此分析。
“產業都有一個所謂的周期曲線,有最開始初步發展階段、成長階段以及后期的成熟階段。當前,海上風電這個行業在全球不同國家其實都處在不同階段。就我的觀察,中國現在發生的情況和英國最開始的興起階段非常類似,有著一開始非常快速的啟動,但也遇到一些難題,我們希望幫助中國不要重蹈原來英國已經出現過的一些問題。” Andy Thompson補充說。
對此,剛剛在中國走訪了三個地方數十家企業的Ecosse Subsea企業代表Keith McDermott也深有感觸。“對我們來講,發展海上風電的確是一個非常艱難的學習曲線。比如最開始時我們都要從頭學起,如何灌漿、如何安裝。十年之前一個安裝可能就需要一個星期,因為需要很多人力物力。但是現在我們就知道如何通過更少的人力、物力,更加垂直穩定地進行安裝。”
『 亟待雙向合作 』
“英國政府之所以支持海上風力發電的產業,背后一個很大的原因,是這樣一個產業發展,能夠帶動整個大產業迅猛前進。我們歡迎中國企業參與到英國的海上風電發展,以及我們供應鏈的運作,來補充當前英國已有的風力發電能力,使得我們的產業能夠發展得更好。”柯林娜說。
事實上,作為海上風電領域的全球翹楚,英國不僅是國際公認最理想的海上風能投資地,也打造出了極具競爭力和創新性的供應鏈。
“只有雙向的互動合作,才能夠真正取得成功,而不應該是單項的。當前中英兩國技術處在一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可以取長補短。比如說我們這一個星期,也向中國的同行學習到了一個項目如何準備、開展,資本的架構如何架設,如何和產業進行更好的互動、支持。” Keith McDermott表示。“英國在海上風電領域教了10~15年的學費,非常希望與中方企業互通有無,幫助中國政府實現十三五時期的目標。”
對此,來自ODE的企業代表Andrew Baker表示認同,“下周早些時候,我們要跟中資企業進行進一步接觸,以決定是否進入中國市場投資。其實英國的海上風電的產業,的確也希望與中資企業進行合作伙伴關系確立。我們覺得最好的工作方式,就是邊做邊學習。”
“在運維專業設備這一塊我們希望能夠找中資本土的企業,跟他們在設計、工程能力方面共享一些知識、信息和技術,這樣中資企業就可以自建設備,不用再從英國進口英國的設備。我覺得這樣的合作形式對我們雙方都有利。”Pieter Korterink表示。
責任編輯:小琴
-
亞坦新能李輝:什么是光伏自發自用?
2018-04-10光伏 -
分布式光伏接入方案 單點接入篇
-
100個為什么讓你了解分布式光伏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