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風電破“局”
時隔六年,“指導意見”終于升級為“管理辦法”。
4月16日,國家能源局下發《分散式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暫行管理辦法》。曾被業內認為是“冷飯翻炒”、“沒有前途”的分散式風電,終于迎來發展元年。
事實上,早在7年前,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印發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正式叩開了分散式風電市場的“大門”。
不過,被寄予“厚望”的分散式風電此后發展卻一直“遇冷”。已投運項目的裝機容量微乎其微,且多屬于探索性質,效益性、規模性表現并不突出,個別成功案例也并無可復制的普適性。眼看分布式光伏的發展一騎絕塵,僅占全國風電并網總量1%的分散式風電卻難以望其項背。
誠然,裹挾在開發成本高、經濟性差、并網難,以及電力消納滯后等迷局之中的分散式風電,“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慶幸的是,此次政策松綁使得分散式風電擁有了更大的消納空間和裝機規模,也讓開發商、整機商以及社會資本紛紛涌入,一時間呈燎原之勢。
據《能源》記者梳理統計,河南、河北、山西、遼寧、內蒙古、湖南、貴州、江蘇等地已響應國家能源局政策,紛紛布局各省(區)分散式風電項目。其中,河北計劃2018-2020年開發分散式接入風電4.3GW,河南“十三五”擬建2.1GW分散式風電,山西“十三五”分散式風電項目開發建設規模達987.3MW。
“分散式是中國風電未來的希望,如果它搞不起來,中國風電就沒有前途。”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坦言。
靜默許久的分散式風電,如何在政策紅利下打破僵局?卷土重來后的分散式風電,又能否就此駛入發展“快車道”?
打破體制“玻璃門”
“分散式”并不是新鮮詞匯。2009年,分散式風電概念被提出,2010年,陜西狼爾溝首次涉水分散式風電項目,2011年12月10日,華能定邊狼爾溝分散式示范項目并網調試。2011年之后,風電投資開發天平開始傾斜,找市場成為風電項目上馬的第一前提。
隨著陸上非限電地區5.5米以上的風資源幾乎被瓜分殆盡,風電發展從風電大基地轉向集中規模化開發與分散式開發“兩條腿走路”。
為達到2020年我國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目標,處于發展瓶頸期的風電行業不得不硬著頭皮迎難直上。與發展已趨飽和的集中式風電相比,具備公共電廠性質的分散式風電把分散的、不夠集中的風能資源利用起來,挖掘中東部地區風電開發的經濟效益,成為風電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補充。
行業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新增風電吊裝容量1958萬千瓦,新增風電并網裝機1503萬千瓦,雙雙較前幾年有所下滑。與此同時,通過技術創新,低風速資源也具備了經濟開發價值。據國家氣象局評估,中東南部風速在5米/秒以上具備經濟開發價值的風能資源達到10億千瓦,分散式風電開發體量達3.5億千瓦,可以滿足未來的開發需求。
歐洲是最早發展分散式風電的地區。據《能源》記者了解,分散式風力發電項目在德國、丹麥等國家得以快速發展的共性因素包括:地方政府降低門檻,允許個人投資建設分散式風力發電項目,全民辦風電隊伍壯大;項目開發流程簡單,從項目評估到商業運行的周期短;入網門檻低;風機制造商致力于新型風機的研發,應用于分散式風力發電的風電機組技術相對成熟;金融機構、能源供給企業以及政府提供資金支持等。
一位不愿具名的風電開發商負責人對《能源》記者吐槽,復雜化的審批流程消耗時間和金錢,“雁過拔毛”讓投資分散式風電的積極性大打折扣,一個項目的手續費用甚至占到總成本的3%—5%。
4月16日,國家能源局正式下發《分散式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暫行管理辦法》(下稱《辦法》),從規劃指導、項目建設和管理、電網接入、運行管理、金融和投資開發模式創新等五個方面完善分散式風電的管理流程和工作機制,為分散式風電的發展掃清了體制機制障礙。
分散式風電雖自2011年起就被反復提及,但概念非常模糊,在風電圈里沒有受重視,《辦法》出臺后,大方向和路徑已經定調。協合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劉瑞卿對《能源》記者表示,此次《辦法》出臺將分散式風電的概念清晰化,界定進一步細化,政策松綁為風電發展帶來了新契機。
與國家能源局2017年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建設有關要求的通知》相比,《辦法》將風電并網電壓等級由35KV及以下擴展至110KV及以下,將限定條件放寬,將大大拓寬消納范圍,減少電網約束,與此前的征求意見稿相比,《辦法》將項目規模從2萬千瓦放松至5萬千瓦,將釋放更大的容量空間。
“電壓等級的要求比2017年的文件大幅度放寬,110KV千伏電壓等級接入利好分散式項目的開發。劉瑞卿對《能源》記者表示。
業內普遍認為,《辦法》的最大亮點是——首次試水核準承諾制,簡化了審批流程,降低項目前期成本。文件指出,各地方需簡化分散式風電項目核準流程,建立簡便高效規范的核準管理工作機制,鼓勵試行項目核準承諾制。對于試行項目核準承諾制的地區,地方能源主管部門不再審查前置要件,審查方式轉變為企業提交相關材料并作出信用承諾,地方能源主管部門審核通過后,即對項目予以核準。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分析師對《能源》記者分析到,此舉意味著項目核準將從事前審批轉為事后監管,將加快風電項目前期工作的速度,也將減少投資商在前期工作中消耗的成本,同時分散式風電不受國家年度指導規模限制,為國內風電發展打開新的空間。
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與統計研究所主任黃碧斌告訴《能源》記者,《辦法》出臺的最大利好在于提高了分散式風電項目的經濟性,“按照傳統的分散式風電核準流程,單個項目的流程時間太長,成本太高。而且,無論全部上網還是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上網電價都采用當地風電標桿電價。”
值得關注的是,分散式風電發展遲滯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民營企業的活躍度低。《辦法》認為,將項目開發與更多的利益方進行“捆綁”,吸引更多開發主體參與,將推動分散式風電發展。
趕超分布式光伏?
相較于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發展多年并沒有顛覆性的起色。此次有了政策的助力,能否實現趕超,與分布式光伏并駕齊驅?
“出身決定命運”,分散式風電與分布式光伏的“先天”差異使得兩者在發展中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態勢。國網能源研究院新能源所研究員洪博文曾表示,“分散式”風電和“分布式”光伏名稱上的差異,更多是反映了風能資源和光照資源開發特征的差異,而這種差異又導致了分散式風電和分布式光伏在開發利用模式上的顯著不同。
“分散式風電的初衷是利用分散分布的風能資源,更強調資源開發;而分布式光伏更強調本地利用。這是由于風資源具有明顯的區域性分布特征,所謂的分散分布的風能資源也只是在更小范圍的區域聚集,而光照資源的分布更為均勻。”洪博文分析。
風電行業資深觀察者李曉峰(化名)對此表示,分散式風電項目主要位于中東部地區,基本不存在限電問題,收益率較高,可以增加風電投資的靈活性,拓展行業的發展空間,行業整體投資熱情較高,但長期空間較難與光伏比擬。
“政策規定自發自用部分電量不享受國家補貼,可能會在短期內削弱部分潛在業主的投資熱情。此外,相較于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的未來成本下降空間有限。”李曉峰補充道。
除此之外,相比于集中式風場,分散式項目的規模較小,但相比于分布式光伏,其基本發電單元的容量較大(風機功率一般都在MW級別,光伏組件在300W左右),單體投資也相應較高(風機單位功率單價高于光伏組件)。
因此分散式風電的最小受電單元應在村鎮級或園區級,業主仍應以專業投資運營主體為主,以財務投資者為輔,而分布式光伏可以化整為零,甚至直接面向戶用市場,其應用場景更多變,市場空間更廣闊。最后,扶貧政策作為新一屆中央的三大戰役,分布式光伏相較于分散式風電先行了一步,與國家戰略緊密貼合,贏得了地方政府的支持。
“分散式風電風機單機容量較大,選址受風能資源和安裝場地的制約較大,限制了風電的應用范圍。而光伏板容量小、安裝靈活,能充分利用屋頂資源。兩者的規模和投資強度相差太多,”劉瑞卿分析,“風電的主流機型都是兆瓦級,雖然不排除未來小風機的發展,但就目前而言,小風機幾乎已經退出市場舞臺。以2.0兆瓦的風機為例,一個千瓦的投資大概在6000-7000元之間,安裝一臺兩兆瓦風機就要投資一千多萬元。分布式光伏投資規模較小,一千瓦投資5000多元,三百千瓦的光伏投資額需要150多萬就可以了。”
行業資深從業者姚強(化名)對《能源》記者表示,“傳統的管理模式應被打破,社會化的服務和行政體系應該適應分散式風電的發展需要,變得更加靈活化,進行進一步的變革,把分散式風電的優勢體現出來。”
對此,黃碧斌則認為,相較于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開發受到的資源條件、環境、本地用電負荷等限制更多,可下降成本空間有限,這制約了分散式風電的“井噴”。光伏的安全與運維的要求相較于風機較低,故障率和風險較低,而風機存在噪音較大和安全隱患問題,由于分散式風電受位置因素制約,區域開發特性更為明顯,接入配電網對管理和運行方式的影響也更大,因而政策推動也更為審慎。
“我國對風電環保的看法較多,是分散式風電發展的掣肘因素之一,”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政策發展研究室主任何繼江對《能源》記者直言,“通過將德國分散式風電發展與我國比對分析,德國的很多分散式風機是裝在農田里面的,風機之間的距離可以進行正常的農業生產,這與我國大有不同,總體而言德國對分散式風電的接受度更高。”
商業模式初探
分散式風電的大規模發展不僅需要技術支持,還需要商業模式的同步創新和與市場的無縫銜接。
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張傳衛就曾表示,分布式新能源的自身特點決定了其融資、開發、運營模式與集中式電站迥異,必須通過商業模式創新探尋可持續發展之路。《辦法》雖已描畫出分散式風電發展整體框架,但仍需要制訂完善的實施細則進行填充。
“雖然有政策加持,并成為行業發展共識,但分散式風電發展目前仍處于推動階段,部分條件雖有松綁,但仍不夠清晰,核準的門檻降低,環評、土地、接入等問題還需進行進一步的明確,只有具體細則落地了,分散式風電才能更好的開發利用。”劉瑞卿坦言。
李曉峰告訴《能源》記者,與傳統風場相比,分散式風電成本端最大的特點是在建設和運維上沒有規模優勢,同時單風場盈利規模較小,因此體量較大的風電運營商(如五大四小)對分散式風電的興趣可能沒有樂觀預期的那么大。此外,部分業主可能會因為小規模開發運維經濟性相對較低而選擇將自有分散式項目與附近的集中式風場捆綁在一起來進行管理和運營。
分散式風電的運營相對于集中式有其獨特之處,小規模的一組風機可以與工業園區等單位進行結合,運營商可將風電運營與園區用電服務、儲能等綜合能源服務合為一體,疊加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的推進,會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黃碧斌對分散式風電的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認為分散式風電的商業模式比較簡單,自發自用比較少,不像光伏涉及到比較多的利益主體。“之前的風電是一些大型企業在做,隨著分散式風電的發展,一些中小型企業會進入,市場將更加活躍。”
管理辦法規定分散式風電項目申請核準時可選擇“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或“全額上網”中的一種模式。其中“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已經廣泛應用于分布式光伏的投資運營中,在自用比例較大的情況下,其經濟性較為可觀。
據行業分析師測算,分散式風電項目投資內部收益率可達到11.46%,盈利性可觀。對此,李曉峰告訴《能源》記者,考慮分散式風電項目基本不存在棄風限電問題,在前期成本下降的前提下,項目投資IRR超過10%應是正常水平。黃碧斌則表示,部分省份是能夠達到這一收益率的,但分散式風電項目的盈利性與成本有關,波動幅度較大,“分散式風電與分布式光伏不同,分散式風電的安裝與地形條件、位置更相關,建設成本相差會比較大。”
但有聲音認為,分散式風電的開發成本在7800~8300元/千瓦之間,高于“三北”地區,且隨著“三北”棄風問題的緩解,“三北”地區仍為發展主戰場,中東南部地區分散式風電開發經濟性并不樂觀,整體投資回報率或在低位徘徊。
需要關注的是,5月24日,國家能源局印發《國家能源局關于2018年度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明確提出新增核準的集中式陸上風電和海上風電將全部推行競爭性電價配置項目資源。劉瑞卿的觀點是,因分散式風電項目不參與競爭性配置,這對于分散式風電而言是一個政策利好。
截至目前,分散式風電仍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此時也是業內腦洞大開之時。目前的模式是,征用農民的土地,給予一定的補貼,如何把利益捆綁起來,把農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激勵農民入股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課題。
事實上,無論是開發商還是設備供應商,整個風電產業鏈必須和分散式風電的相關方形成利益共同體,并與電力的終端消費者直接對接,徹底打開分散式風電規模化的“大門”,讓更多的人受惠于風電。
“光伏行業在這方面已經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想要實現突破,需攜手建立和諧共贏的產業環境,把生態環境保護、精準扶貧、提高生活質量和普通民眾對低廉能源的訴求結合起來,實現普惠。”一位業界人士呼吁。
而將眾籌模式引入到分散式風電的開發中,讓擁有土地的人參與項目開發,并獲得持續的收益,通過合同能源管理、PPP等模式引進投資方建設和運營,都已成為當今企業家們思考、尋找的新模式。
新一輪洗牌局?
分散式風電對選用風電機組的智能化及可靠性要求提高,或將加速整機廠商迎來新一輪洗牌。
因接近人群密集區,相較于風電大基地把經濟性當做考量的“第一要義”,分散式風電對風力機設備安全質量的要求空前提高。一旦發生安全事故,極易造成地方政府和公眾的抵觸心理。
遠景創始人兼CEO張雷在接受《能源》記者采訪時表示,分布式風電在風機性能、質量、綜合服務能力等方面都對整機商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分布式風電的標準必須細化,否則整機廠家一擁而上,一旦出現問題將對整個風電行業的發展造成致命打擊。
相較于集中式風電大基地,智能風機在分散式風電的表現上意義得以彰顯。遠景能源副總經理王曉宇博士在受訪時表示,以遠景能源研發的智能分布式風機為例,該類型發電機的直接出口電壓即為10千伏,可無縫連接配電網,無需變壓器及配套電纜,顯著降低占地空間,消除防火風險以及風機外安裝電氣設備可能的觸電風險。
“對于開發商而言,需要整機商提供更多的自動化管理,精簡建設環節,與分散式的要求相對接。”劉瑞卿的觀點是,因分散式風電項目小且分散,加大了管理難題,將來分散式項目的開發模式將呈現更多樣化態勢,更加靈活。
“未來,應打破開發商自己開發、自己建設、自己管理的現狀。整機商將項目整體打包賣給業主的方式,不再只是賣風機,而是賣項目。此外,把項目交付給專業化委托公司管理,或成為新的開發模式。”劉瑞卿說。
此外,根據李曉峰的分析,因分散式風電項目基本位于中東部地區,風力質量相對于“三北”地區普遍會有一定下降,難免會出現低風速環境。在風機數量較少的情況下,為保證較高的發電量,可能對低風速機型的性能要求有所提高。
隨著項目業主由大變小,專業程度也相應下降,項目運行之后的運維能力相對較差,同時因為分散式風電的運維沒有規模效應,因此運維服務可能需要整機商一并提供;項目前期的測風、設計,運行過程中的監測、調節等服務可能也需要專業團隊代勞,“我們判斷上述變化可能會增強專業第三方服務商的競爭力,同時具備上述服務能力的整機商也可進行‘一攬子’銷售,有望在分散式市場中搶到先機。”
需要一提的是,集中式風場的投資主體以“五大四小”等電力央企為主,其中部分業主可能出于自身整體利益考慮而在項目中偏好使用某些特定品牌的風機,而非單純以市場化的篩選條件去選擇供應商。而隨著分散式風電的發展,大量中小業主可能涌入市場,這一趨勢可能會提升風機行業的市場化程度,能提供高質量、低成本的優質產品的廠商將占得先機。
與此同時,隨著風電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一超多強”的格局也將松動。在分散式風電大發展的趨勢之下,整機行業,包括上游供應鏈的分化速度和程度或將加大,已經具備技術、成本、資金優勢的企業也將在新一輪洗牌局中贏得更大的勝算。
另從行業現狀看,市場占有率較高的風電機組廠商仍具備較大優勢。除了風電機組本身性能優良外,這些廠商往往掌握風能資源和風電機組運行大數據,掌握數字化開發和運維管理技術,以及具有較豐富的風電設計、施工和集中運維管理經驗,這些優勢最終必然轉化為服務質量和服務價格方面的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分散式風電的市場競爭力。
責任編輯: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