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風電的發展仍取決于財政補貼力度大小
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海上風電項目進展有關情況的通報》稱,受多種因素影響,海上風電建設總體進展較為緩慢。數據顯示,列入全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2014~2016)的44個項目,已建成投產的只有2個,其余項目均處于核準在建、待建或開展前期工作階段。
相對于陸上風電的急速發展,中國海上風電為何難題重重?
《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作為南方電網主推的廣東首個海上風電項目,投資42億元的珠海桂山海上風電項目前期工作已經停滯了超過一年的時間,而主要的原因就是未能通過海洋環評。
據了解,該項目在去年開展前期工作時,曾出現事故,造成了一只海豚死亡,隨后海洋部門來現場干涉,前期項目亦被叫停。同時,原本已經進入廣東省海洋局審批的環評也因此擱淺。
南方電網負責外宣人士則對本報記者回應稱,公司正在等待環評審批,這一項目還未正式開工。
至最終截稿前,南方電網向本報回應稱,接廣東主管部門要求,目前該海上風電場項目建設規模計劃已減半,正等待政府批復。
項目被卡環評
“項目還沒有正式建設,就發生了造成海豚死亡的事故,所以廣東海洋局以及相關部門對此都比較重視。”曾經參與過珠海桂山海上風電項目環評的一位政府人士告訴記者,同時這也是廣東省第一個海上風電示范項目,各方都比較謹慎。
據了解,上述事故發生時,該項目主要在進行打樁探測及試驗的前期工作。隨后項目即全面暫停,為珠海桂山項目生產風機塔筒的廣東一家制造企業,也因此無法按流程發貨,只能將已經生產好的塔筒運入堆場,并收取不菲的逾期交貨占地費。
本報記者掌握的多份資料顯示,海桂山海上風場規劃面積為45平方公里,其項目北側距離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最近只有2.5公里。
早在2013年4月16日,為這一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就對外發布了環評公示。這份環評顯示,珠海桂山項目的風機樁基礎施工產生的高頻噪聲會影響中華白海豚的聽覺,導致其覓食和社交活動受干擾。水質污染會通過食物鏈影響中華白海豚健康,同時還容易使中華白海豚的皮膚受感染。但這份報告認為,這些影響均是暫時的、可逆的。
中山大學海洋學院教授、中山大學保護中華白海豚研究團隊負責人吳玉萍,曾在當年接受媒體采訪時稱,這份環評“避重就輕”,項目將改變當地海域生態系統,影響中華白海豚的生存,并建議該項目重新選址。
“我們已經完成了相關的評價工作,現在就是在等待廣東海洋局的環評審批。”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這一項目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也不清楚項目環評遲遲不能通過的原因。
由于沒有獲得環評,珠海桂山海上風場項目已經整體停滯超過一年的時間。
而南方電網向本報的回應稱,珠海桂山海上風電項目還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并沒有開工,因此不存在停工一說。
資料顯示,投資42億元,總裝機容量為19.8萬千瓦,擬安裝66臺已建設3兆瓦的風電機組,這一項目在2012年4月已經獲得了國家能源局“路條”。
項目開發公司為南方海上風電聯合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6月,由南方電網聯合明陽風電、粵電集團、國電、大唐發電等九家公司成為股東,其中南方電網控股20%的股權。
不僅如此,這個曾經被認為是新技術應用、商業模式等進行了大膽創新的海上風電項目,還承擔著海上風電“開發模式示范”“設備國產化示范”“風機基礎型式及施工技術示范”“海島智能電網技術示范”四個示范任務。
如今陷入整體停滯,這恰恰反映了當前中國海上風電的開發困局。而除了海洋環評,圍繞在行業內的諸多問題仍待解決。
經濟賬本受考驗
2014年6月,國家發改委公布《關于海上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明確了海上風電價格政策:非招標的海上風電項目,潮間帶風電項目0.75元/千瓦時(含稅),近海風電項目0.85元/千瓦時(含稅)。
“這個電價對我們的投資回報率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南方海上風電聯合開發公司副總工程師余暢曾這樣評價海上風電上網電價政策。
據了解,珠海桂山海上風電項目預計年發電量41億千瓦時,年發電量小時數約為4900個小時。而該項目的單位千瓦的造價約為2.09萬元/千瓦時,是陸上風電造價的2~3倍。
但目前國內的陸上風電上網電價約為0.5元/千瓦時,0.85元/千瓦時的海上風電上網電價,在多位海上風電從業者看來仍然偏低,認為這將影響此類項目的整體收益率。
“實際上不僅是海上風電的建設投資大,后期的運營維護成本也會比陸上風電項目高出很多。”華電一位風電人士告訴記者,現在中國海上風電技術仍處于摸索階段,技術不成熟是一大主要問題,也缺乏大規模的電網配套等基礎設施,這些都造成海上風電項目開發風險大,資金投入高,企業積極性不高。
在《關于海上風電項目進展有關情況的通報》中,國家能源局表示,為了為進一步做好海上風電開發建設工作,加快推動海上風電發展,提出多項建議和要求。其中,最為市場關注的是建議地方出臺配套支持政策,鼓勵沿海省級政府建議,并積極協調財政、價格等部門,研究出臺本地區的配套補貼政策,提高項目的收益水平和海上風電的市場競爭力。
同時,能源局還建議積極協調海洋、海事、環保、軍事部門,簡化行政審批,加快推進配套電網建設進度。
《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提到,到2015年,我國累計并網風電裝機達到1億千瓦,年發電量超過1900億千瓦時。其中,海上風電裝機達到500萬千瓦,基本形成完整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風電裝備制造產業。
但根據國家能源局的數據,截至2015年7月底,在建和投產的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只有176.3萬千瓦。
毫無懸念,原設定的海上風電建設目標已成“一紙空文”。隨著“十二五”即將收官,海上風電能否破解現行發展困境,仍有待市場驗證。
海上風電究竟是朝陽還是夕陽產業,仍然取決于財政補貼的力度大小。
責任編輯: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