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桿丨創新技術破局低風速
8月9日,大唐滑縣項目采用的中國海裝120米輪轂高度鋼混塔筒機組完成吊裝,這是繼今年3月22日該機組在河南內黃完成首秀且被市場認可后的又一次技術、工藝、施工的優化和突破,是中國海裝“市場引領、技術驅動”戰略下的必然產物。
為了提高發電量和開發利用低風速、超低風速地區風資源,中國海裝認為必須在提高機組容量,改進機組運行性能,加大葉片長度以及提高輪轂高度等方面采取措施。而在這些措施當中,提高輪轂高度是一個重要的技術手段。中國海裝優先捕捉到行業發展趨勢,河南內黃、滑縣成功吊裝的120米輪轂高度鋼混塔筒就是中國海裝迅速響應國內市場,針對低風速區推出的新型高科技產品。
高塔優勢
成功的高塔筒技術需要在達到超高輪轂高度的同時保證合理經濟性,在滑縣項目中,中國海裝從實際經濟性角度出發,討論塔筒高度與風切變的變化關系,綜合了當地平原地貌等綜合因素,測定了風場風切變在0.15以上,驗證了采用較高的塔筒高度的高經濟效益性。
混塔優勢
中國海裝120米輪轂高度鋼混塔筒(混凝土段+鋼段)是從歐洲引進的成熟技術,并針對中國海裝機組特點進行針對性設計的一款新式塔筒。鋼混塔架采用模塊化設計,根據市場行情,通過改變混凝土段與鋼塔段的比例,可以最大限度提高經濟性。而其自身的優勢,可以大大降低普通鋼質塔筒高度增加與造價成本之間的矛盾關系,對于低風速風電場而言,將具備良好的發電收益。
鋼混塔筒解決方案
目前中國海裝已形成了集設計-生產-運輸-安裝-控制-施工為一體的綜合整體鋼混塔筒解決方案。
首先是混合塔筒的整體高度(包含鋼制塔段和混凝土塔段各個部分的高度)。目前已實現可以根據實際要求進行調整,力求使塔筒的整體設計達到最優。中國海裝混合塔筒系統結合了混凝土材料和鋼材的優勢,解決了傳統鋼制塔筒難以進一步提升輪轂高度的難題,可廣泛適合于各類大型風機和百米以上的塔筒。
同時,中國海裝的研發團隊考慮到工業生產的可靠性問題,在設計時力求塔筒零件規格統一、標準明確;同時,針對機組特性,結合載荷優化技術,保證了鋼筋的形狀和距離的一致性,從而使批量生產的質量可靠性得到保障。
在大唐滑縣項目鋼混塔筒的施工中,中國海裝對混凝土塔筒段的組裝效率、多層豎向灌漿、單根穿索張拉等創新技術進行了充分的再驗證,從而在有效降低了成本的同時,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H120-2.0XMW機組鋼混塔筒,輪轂高度高、結構剛度大、自振頻率高,不會因為“頻率穿越”過程損失發電量,是國內陸上風電的又一經典產品。該型號塔筒由83米混凝土段與35米鋼塔段組成,充分借鑒了國外已成熟應用上千臺的設計技術,是真正意義上的鋼混塔筒,它能助力陸上風機為業主帶來長期穩定且更可觀的發電量。
隨著首臺高混塔筒在大唐滑縣項目順利完成吊裝,驗證了中國海裝在不同季節復雜性條件下的施工技術,也標志著中國海裝已全面掌握低風速高塔技術,具備批量化、產業化制造的條件。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H120-2.0XMW機組鋼混塔筒的成功吊裝,為大唐滑縣項目后續工程順利開展奠定堅實基礎。它體現了中國海裝勇于不斷突破陸上風電技術的能力,同時也意味著中國海裝將不斷加強陸上海上風電技術、工程隊伍建設及創新,努力成為我國具有優勢特色的風電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責任編輯: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