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發布《通過可再生能源的先進部署加速國家能源轉型的機遇》(文后附報告下載地址)
大云網訊:2018年11月,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發布《通過可再生能源的先進部署加速國家能源轉型的機遇》。
執行摘要
1可再生能源的潛力
主要結論:
正在推進的能源轉型有望對全球能源供需產生深遠影響。如果現行和計劃的政策繼續實施,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供應的比例將從2015年的15%左右上升到2050年的27%。然而,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分析顯示,要實現全球發展和氣候目標,到2050年,這一比例至少需要上升到一次能源供應的三分之二,而且必須與顯著提高的能效相一致。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可再生能源的部署速度必須加快六倍(國際可再生能源署,2018a)。
•加快可再生能源和能效的部署整體上具有經濟效益,盡管這需要比目前的計劃多30%的低碳技術投資。雖然這一投資增加似乎很重要,但必要技術成本的進一步下降將在投資增長方面發揮作用。
•全球能源轉型所帶來的重大社會經濟效益包括社會福利的改善,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減少空氣污染和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影響所推動;到205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每增長1%,能源行業就將增加1160萬個就業崗位。
•能源轉型是減緩氣候變化的努力基礎:為了實現《巴黎協定》目標,到2050年,全球平均氣溫增幅較之工業化前的水平,至少應該保持低2°C,全球經濟二氧化碳(CO2)排放強度至少需要降至85%。同時增加可再生能源和能效可以實現與能源有關的減排達到90%以上,從而使世界沿著能源轉型之路前進。
關鍵舉措:
•政府在加速能源轉型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國家能力和需要,各國政府有責任建立可行的政策框架,為私營企業提供長期保障并確保能源轉型的積極環境。低碳解決方案的市場信號和財政激勵是政策核心。G20成員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全球居高不下,需要在此方面加倍改進。
•提早行動對于將溫度上升限制在2°C以下以及將全球能源轉型益處最大化至關重要,同時能最大限度減小擱淺資產風險。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最近的報告《全球能源轉型:2050年路線圖》(國際可再生能源署,2018a)描繪了能源體系的根本性轉變,即提高效率,并且以更高水平的可再生能源為基礎。這種轉型——被視為許多國家能源轉型的高潮——有望讓世界變得更加繁榮和更具包容性。
研究顯示,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供應的比例可能從2015年的15%左右上升到2050年的三分之二左右(圖1.1)。按最終能源計算,這將需要可再生能源增長至少6倍。為使可再生能源占據高份額,在能源使用的各個領域,從電力到供暖和制冷,再到運輸,可再生能源都需要增長。
強化改善能效,降低了消費者的能源成本,并可有效確保2050年的能源需求保持在目前水平。此類改善到2050年,可能需要從預計的每年1.8%(如果現行政策繼續實施;在圖1.1中,這被稱為參考情景)提高到2.8%(符合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的路線圖,或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可再生能源路線圖2050)。當然,這種深刻的轉變需要政府采取協調一致的行動。
圖1.1 在兩種情景下全球能源供應(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可再生能源及非可再生能源占比
來源:國際可再生能源署,2018a.
注解:EJ/yr=艾焦耳/年;REmap=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可再生能源路線圖2050;TPES=一次能源供應總量。參考情景綜合考慮了目前和計劃政策的實施結果。
到目前為止,可再生能源占全球發電量的四分之一,也占2012年以來全球新增電力產能的一半以上。這些數據反映了可再生能源電力的顯著經濟成就以及政府的支持政策(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和國家能源署,2017)。目前,在自然資源富足的地區,太陽能光伏發電(PV)、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地熱發電和生物質發電等技術可提供價格與化石燃料發電具有競爭力的電力。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持續快速下降,可再生能源發電發展迅速。
然而,在終端消費者使用的能源當中,電力本身只占20%左右。剩余的80%主要涉及終端用能行業,即工業和建筑的供暖和制冷以及運輸業。這些行業的直接用能主要是化石燃料,非化石能源部分,生物質能使用較多,光熱和地熱能使用較少(國際可再生能源署,2018a)。
總體來說,目前可再生能源主要源自生物質能。在REmap情景下,生物質能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到2050年,生物質能將占可再生能源消費的約三分之一,更具體地說,占交通業最終用能的22%,建筑用能的14%,工業用能的19%和發電用能4%的(國際可再生能源署,2018a)。也就是說,生物質能近年增長不足。需要倍加協同努力,擴大生物質能的使用范圍,特別在其能夠發揮關鍵作用的領域,即運輸業(特別是海運和航空)及各種工業應用領域。生物質能還必須從經濟適用的可持續原料中獲取。
盡管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的2050年路線圖側重于終端用能的電氣化,到2050年將把電力在終端能源中的份額從20%提高到40%,但仍有很大一部分用能需求需要通過非電力能源來滿足。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