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吉臻:火電是我國能源變革的中堅力量
“產能過剩”“行業虧損面大”“夕陽產業”……近兩年,火電的形象變得不如此前偉岸了。但縱觀改革開放40年,火電一直是我國電源結構的絕對主力,為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提供了堅強動力支撐。統計數據顯示,改革開放以來,火電在全部裝機容量中的比重長期維持在70%—76%之間;發電量占比更是長時間高于80%。雖然近年來我國電力架構發生深刻調整,清潔能源發電實現了較快增長,火電裝機和發電量占比均呈現大幅下滑態勢,但截至2017年底,火電裝機占比仍然在60%以上,發電量占比更是高達70%以上。火電仍是我國第一大電源。
華潤海豐電廠——國家碳捕集示范工程,世界第三、亞洲首個多線程碳捕集測試平臺
印尼爪哇7號2×105萬千瓦燃煤電廠——印尼最大火電項目、中國第一個海外百萬千瓦級獨立發電商火電項目
華能玉環電廠——我國首座裝備國產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燃煤機組的電廠
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重要時間節點上,回顧火電行業發展、創新歷程,審視當前行業轉型、改革難題,展望未來發展方向、價值定位等重大問題,無論對電力行業還是整個能源領域,都具有重要意義。日前,記者就這些問題專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北電力大學新能源電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吉臻。
“可以拍著胸脯說,
我國已是名副其實的電力強國”
“電力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是工業的‘糧食’,沒有電,工業就要‘忍饑挨餓’。”回憶起40年前自己剛剛參加工作時的情景,劉吉臻感慨,“那個時候,誰能想象到我國電力行業能夠如此快速地發展起來?我國電力工業這40年來取得的成就,可以說前無古人。”
根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7.8億千瓦,其中火電11億千瓦;而在1978年,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僅為5712萬千瓦,經常出現大范圍“電荒”。
裝機容量快速增長的背后,是電力設備研制能力的跨越式提升。“在上世紀七十年代,12.5 萬千瓦的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已經算是‘里程碑式’的技術突破。后來,我們具備了20萬千瓦、30萬千瓦、60萬千瓦機組的設計制造能力,進而,實現了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機組核心技術與關鍵裝備制造的自主化。現在,我國不僅具備年產近億千瓦的發電裝備制造能力,而且在機組發電效率、污染排放控制等方面達到了世界先進或領先水平。除了燃煤火力發電技術之外,我國在水電、核電、新能源發電以及特高壓輸電技術與裝備制造等領域也實現了核心技術的自主化,許多方面處于領跑地位。因此,經過這40年的發展,我們現在真的可以拍著胸脯說,我國已是名副其實的電力強國。”
“火電利用率降低,
不完全是發展新能源造成的”
“有人將火電利用小時低歸咎于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的大發展,但算一算賬就能發現,火電利用率降低不完全是發展新能源造成的。”談及當前火電利用小時大幅下降,劉吉臻指出,如果將5500小時作為火電滿發的基準,那么每年的“棄火電量”將大大超出新能源發電量的總和,“所以,不能將火電利用率的降低歸罪于新能源迅速發展。就算把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全停了,火電也滿發不了。”
根據中電聯發布的統計數據,粗略計算,2017年,煤電利用小時數為4278小時,煤電裝機約9.8億千瓦,若以5500利用小時為基準,相當于“棄火”1.2萬億千瓦時。但2017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量為4200億千瓦時,僅為“棄火”的1/3。
“把新能源放在火電對立面的觀點,是十分危險的。”劉吉臻認為,“能源轉型與能源革命必然是清潔低碳的新能源比重不斷提升,傳統化石能源比重不斷下降,最終實現新能源替代舊能源的歷程。然而,能源轉型發展必然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進程,在未來十年、二十年、甚至幾十年的能源轉型發展時期,火力發電將是我國能源變革的中堅力量。”
“60萬千瓦級機組
應該成為靈活性改造主力”
據劉吉臻介紹,預計到2030年,我國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將分別達到4.5億千瓦和3.5億千瓦,總占比達到30%,并將在2035年前后超過火電裝機;到2050年,二者裝機占比將達到52%,發電量占比將達到34%,超過火電29%的占比。但風能、太陽能作為一次能源不可儲存,而電力需求側則需要穩定的供應。所以,想要大規模發展新能源,就需要有穩定可控的能源與之匹配。受制于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資源稟賦和以煤電為主的發電裝機結構,火電靈活性改造成為當前我國解決新能源消納問題最現實的手段。
2016年開始,國家能源局正式啟動火電靈活性改造試點工作,并分兩批下達了24個試點項目;電力“十三五”規劃更是將“三北”地區火電靈活性改造目標定為1.98億千瓦,全國總計高達2.19億千瓦。
“從全社會角度講,靈活性改造必然會帶來火電機組在效率、環保、損耗等方面的額外成本,但收益則是棄風、棄光問題得到緩解。”劉吉臻認為,“火電做出的犧牲使得整體可以受益。同時,電廠少燒了煤,減少了燃煤成本支出,再加上合理的補償機制,實施深度調峰的機組也能提高收益。”
作為火電靈活性改造的倡導者之一,劉吉臻指出,火電靈活性改造不宜“一刀切”,因為并非所有機組都適合進行深度調峰改造,不同機組的調節方式也應進行區別設計。
“煤電機組應該分成三類,即百萬千瓦超超臨界先進高參數機組應該力爭滿負荷運行;60萬千瓦級機組應該成為靈活性改造的主力;30萬千瓦及以下機組可以改造成具有兩班制運行能力、可一天多次啟停的調峰機組。所以,煤電機組一定要找準各自定位。”劉吉臻指出,“未來我國電力結構一定是多元的,煤電在其中還會長時間扮演關鍵角色。在經歷安全高效、清潔低碳兩個發展階段后,屆時煤電發展將邁入以靈活智能為主要特征的發展新階段。”
責任編輯:仁德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