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可靠的氣改邏輯:新資源對舊規則發起的調整
一個不可靠的氣改邏輯:新資源對舊規則發起的調整
本刊記者周慧之
天然氣市場現有的資源配置規則,是依托于“西氣東送”關系的。本質上,這是“中心化”的資源配置方式。當更多增量非常規氣,龍其是大量進口LNG以“自東向西”方向流動時,原有“中心化”的關系將受到挑戰,既有資源配置規則將逐漸難以適應。在此過程當中,當氣源地與高端消費地重會,局部逐漸形成自我平衡后,就有機會誕生新的中心。這并不意味著要“去中心”,而是集中與局部分稀并存,服務于不同用戶的“多個中心”同時存在。背靠歐亞大陸、面向太平洋的版圖特點,以及資源稟賦的客觀約束,也意味著中國天然氣市場長期需要統籌者的存在。
天然氣市場的“中心化”
與電力市場以省為單元基本實現就地平衡不同,天然氣市場是先有了跨省干線的建設,才有了市場的大發展。由此形成的供應格局是:干線將各省串聯起來,由擁有干線的資源供應商作為國家工具,面向沿線各省市進行氣源的分配和補給。
這就相當于,在電力市場中,幾乎每個省單元都構成一個自我平衡的“中心”,這是一個眾多分散“中心”并聯存在的市場;相比之下,現階段天然氣市場僅有一個“中心”,實現的是資源在全國范圍內昀平衡。
簡而言之,電力市場是以省為平衡點的“分散式”格局;天然氣市場則是全國范圍內“集中式”或者可以稱之為“中心化”的格局。
這也是為什么第二輪電改當中,每個省單元均成立了交易中心,并能夠組織大量賣家與買家參與競價。而在去年秋季的管道天然氣競價試點當中,只能采取單一氣源供應商面向多個用戶的競價模式,由此也遭受到來自下游的頗多質疑。
天然氣市場的“中心化”,來自于產運銷一體化的統籌者。統籌者是常規天然氣的擁有者,并以“西氣東送”(包括西氣東輸、陜京系統、川氣東送等)跨區域干線,作為資源配置關系的基礎。
門站價格管理體系正是“西氣東送”關系的產物。自西向東,門站價格呈現梯次提高的趨勢,在最遠端的廣東、上海、北京達到價格最高點。當然,這并非嚴格意義上取決于運輸距離,還包括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差異,以及對資源地補償的考量,甚至也有談判博弈的因素。
中心化下的資源配置矛盾
電力與天然氣市場現行的兩種模式——分散與集中,皆有利弊。
以省單元為一個個平衡點的電力市場,可以通過充分賦權省單元,調動地方政府參與電改的積極性,根據自身特點探索適合本地發展需求的模式。弊端則是,在電力供應寬松時期,省間壁壘為市場派所詬病,跨醫域消納成為難題,從而出現西南棄水和“三北”地區棄風、棄光的現象。
集中式的天然氣市場,優點顯而易見。不僅幾乎不存在跨區域調度難題,更為重要的是,統籌者承擔了市場培育期大量基礎設施的搭建工作。就像大部分網絡型產業(電信、鐵路)一樣,底層基礎設施的搭建往往得益于實力雄厚的一體化企業的主導,甚至是政府的介入。
統購統銷模式下的電網,同樣承擔了統籌者角色。不過由于每個省均有諸多電源點上網,形成了實質上省為實體的格局。
氣源點分布的不均衡性要嚴重得多。中國本身貧油少氣,多數省份無法擁有自己的氣源點,而且有接近40%的氣源來自進口,這就需要一個全國層面的統籌者,來完成進口采購和資源的調配。
基于這種模式的天然氣市場,執行力極為高效。一旦局部因不可抗力因素發生供應中斷,統籌者可以在全國范圍內組織資源進行調配,迅速止血。
集中式的缺陷同樣明顯。因無法賦權地方和用戶而引起更為復雜的內部矛盾。
夏季,統籌者關注企業績效考核,傾向于將資源輸送到用戶更為優質、門站價格更高的東部市場。而資源地以及門站價格較低的市場,相應難以獲得充足的資源供應;冬季,統籌者要完成局部政治保供任務,其他區域尤其是多氣源的華東,就需要壓減來自干線的資源補給量。
實際上,干線的直供用戶為其承擔了調峰的角色。在用氣緊張時期,率先壓減的反而是原本優質、積極開拓的直供用戶。這一度讓市場參與者對于如此資源配置方式的邏輯感到費解。
一如所有領域“中心化”模式存在問題,無法實現從地方或用戶第一人稱視角出發來提供服務。與此同時,被重點保護的局部,自身的風險防范能力反而不足。例如華北2017年大規模的煤改氣改造,地方政府就并未對需求側進行有效控制。
這是資源配置規則模式的兩難選擇。集中式的資源配置無疑是高效的,與之相隨的問題則是難以協調的“公平”。這也是國內天然氣市場建設當中,央地存在分歧的原因——掌握資源配置規則的供應方,無法滿足需求方的服務需求。
天然氣具有非常鮮明的季節性調峰特點。如何擺脫被動調峰的角色,像一個真正的用戶那樣,做自己的“中心”,就成為許多地方政府努力的方向。
LNG對“西氣東送”關系的沖擊
LNG正在沖擊依托于“西氣東送”關系的“中心化”資源配置方式。
沖擊是反方向的,自東向西、從南到北的流動:始于沿海、推向內陸。中國管道氣與LNG氣源流向示意圖
“LNG正在從邊緣走向主體,從無奈選擇到占據半壁江山。”不少LNG領域資深專家在年初的幾場演講中,紛紛表達了如此感慨。
從2017年的統計數據當中,可以感受到一些變化。國內LNG的供應結構中,接收站首次超過了陸上LNG工廠,占到了52U/o的份額。去年中國進口天然氣芻中,LNG進口量也超過了管道氣進口量。這可能得益于去年冬季陸上中亞氣缺口。待2022年中俄東線到來,陸上管道氣能否重新奪回暫時失去的市場,還存在不確定性。
然而,大量來自海上的LNG,已經開始占據沿海省份的市場份額,這些擁有LNG接收站的沿海省份也化身成為氣源地。這些東南沿海的新晉氣源地,是LNG氣源接收和外輸干線的起點。
這就向原有以西部為起點、東部為終點的門站價格體系,以及相應的“中心化”的資源配置方式發起了挑戰。
正如目前能夠觀察到的:
山東從2016年開始,從中石化獲得的資源全部來自青島LNG;寧波LNG在去年冬季占到浙江資源供應量的60%(今年舟山LNG將投產,溫州LNG、寧波LNG二期也會接連上馬);福建和廣東從一開始即以中海油的LNG資源供應占據主導;天津已經擁有中石化和中海油的兩座接收站,其中中石化天津LNG還將輸向河北、山西;江蘇雖然是中石油的傳統地盤,但醞釀當中具有戰略意義的沿海天然氣大管道,接下來也計劃接納來自華電、協鑫、中海油的LNG。
不止于此。能源轉型驅動下,越來越多新玩家包括地方國企、大型燃氣公司、綜合能源公司、其他投資者均在積極入場布局上游資源(尤其是接收站)。元論是增量市場的吸引,還是出于產業鏈的縱向延伸,或是綜合能源的布局。
不難預料,新增資源的到來將伴隨新的問題:新資源如何與既有基礎設施銜接?更重要的是,新資源該如何配置?現有集中式的資源配置規則還適應嗎?
與此同時,為吸取去年冬季氣源緊缺的局面,大片基礎設施之間的互聯互通將開始加速推進。事實上許多省份都在加快與周邊地區的互聯,一方面實現省間資源的應急互保,另一方面加速省間資源的流通和調劑。這對于二級轉售市場的放開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限制轉售的規定,在大規模省際聯網和旨在增強天然氣流動性的政策趨勢下,將難以持續。’
局部可能脫穎出新“中心”
當氣源地與高端消費地發生重合時,氣源流向就會以本地優先為主、余氣外輸。恰如東南沿海省份的情況,不僅因大量LNG接收站的投產成為氣源地,其本身也是國內最為優質的消費市場。
當本地多股LNG氣源流入,并占據供應主導時,該消費區域就有機會從被動作為干線調峰的角色當中擺脫出來,擁有實現自平衡的可能性,并成為自己的“中心”。
這個旨在服務于本地流量的“中心”,就有機會形成備受用戶認可且愿意參考的“價格基準”。
不少市場化探索者開始將目光瞄準沿海,尋找有條件做進一步市場化嘗試的區域。氣源地與高端消費低合一的華東和華南區域自然備受關注。事實上,在華東區域內部,浙江已經開始借助舟山自貿區的優勢,籌備搭建天然氣交易平臺。江蘇醞釀當中的沿海天然氣大管道,遠期目標也是形成價格指數。
這就有機會改變過去“單一中心”的格局,甚至在沿海形成“多個中心”。這并不意味著原有中心的消失,而是新舊中心同時存在。
“鼓勵省(區)進行自我平衡,盡量把問題(例如調峰差、保供)在小范圍內解決。”一位業內人士針對去年冬季用氣緊張的情況提出了建議。這句話強調了區域內部需要增強自身風險防范能力的重要性,無論是季節性用氣差大的北方,還是相對平穩的南方。
新中心能否出現,還取決于原有中心能否修改規則適應這一點。例如中石油能否在局部放開銷售價格的定價權。有中石油業內人士曾建議過,在部分省份試點批發銷售價格的放開,而不是由總部統一制定價格的模式。
充滿上游色彩的統籌者
從集中化到局部多個平衡點的出現,看上去像是分布式發起對集中式的挑戰。但我們依舊需要集中式的存在,一如我們同樣離不開國家層面的天然氣統籌者。
現階段天然氣市場的統籌者是~個“產運銷”一體的企業。而電力市場的統籌者則是一個“運銷”一體的企業,這跟歐美天然氣市場的情況一致, “從一開始就采取產運分離模式,第三方開放前由管道公司通過提供捆綁供氣服務統籌產運儲銷。”
可以看出,天然氣市場的統籌者具有鮮明的上游色彩。這也是理順天然氣價格機制時,出廠價無法直接獲得,只能通過倒推法來得到的原因。
充滿上游色彩的統籌,影響著人們對接下來可能成立國家管道公司效果的評價。業內之所以對是否成立、以何種形成組建國家管道公司尤為關注,核心在于這有可能會改變現有的資源配置規則。
不少人認為,如果執行廠網分離,統籌與保供責任將傳遞到管網手中。然而“保供是資源的保供”,上游擁有絕對資源量的供氣商還是難以擺脫保供責任。
“管道分離出去后,中石油將作為一個主要的上游生產商和進口商,不會作為氣源方面的大統籌商,它沒有這個能力。”一位中石油人士表示。
“現階段是由產運儲銷一體化的公司進行統籌,管道分離后是否由生產公司(它同時也負責儲存和銷售)進行產運儲銷統籌,可能還需要論證,如果由生產公司負責產運儲銷統籌,管道獨立沒有實質意義。”
事實上,由于國內不少省份僅有單一氣源或者雙氣源,以及內陸腹地難以擁有條仲實現自我平衡。無論國家管道公司是否成立,原有“集中式”的資源統籌者都有存在的“必要,而且還將繼續面對各省配置資源。
改革是工具而非目的
天然氣改革之所以令人感到困惑,是在改革路線圖并不明確的前提下,擔心出現“為改革而改革”的情況。
環保驅動下的能源轉型,可能是推動這一場天然氣改革的重要動因。2017年7月,原本一次能源占比較低的天然氣,正式被官方推上了主體能源的位置。盡管業界對于國內原本供應體系脆弱的天然氣,到底能否擔當主體能源的角色持保留意見。
這實際上對天然氣行業提出了兩大基本要求:一是供應的安全保障,二是價格的競爭力。
主體能源的決定,釋放了中國作為天然氣增量空間巨大的需求市場的強烈信號。為全速推進這一建設進程,有諸多人士認為天然氣市場實際上適合更為集中的模式,避免因內部競爭抬高進口采購價格。
然而作為大宗商品,天然氣進口可能走向更加開放。尤其是LNG進口,正在中美貿易摩擦當中充當調和劑功能。從去年11月,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簽訂的能源大單中,LNG進口所占的份量就可以窺見這一點。年初,中石油完成其與美國的首筆液化天然氣長協大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財辦主任劉鶴在1月份參與達沃斯論壇時表示.中國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時,將推出新的、力度更大的改革開放措施。
不難感受到,“市場化改革”并非目的,更像是工具和方法,服務于宏觀經濟的導向和國家的安全需求。
無論是天然氣進口通道的多樣性,基礎設施實現物理上的互聯,甚至包括對于價格指數的探索,都是為了指向建設一個“更有競爭力”的內部市場:能夠有效抵御外部不可控的沖擊;擁有更好的議價能力、國內享受更為廉價的資源;并以更具主動的姿態,參與到全球對話當中。
這又需要央地站在一起,共同面對。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