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升級 提質增效 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能源企業提供設備運維堅實支撐(二)
(七)努力構建華電特色技術監督體系
技術監督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基礎性工作,在實現技術監督管理回歸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標準體系,規范工作內容,建立評價辦法,促進技術監督工作務實開展,推動技術監督本質回歸。
一是進一步完善技術監督制度體系。新增燃煤、鍋爐、光伏發電單元3項技術監督實施細則,形成覆蓋火電15項、水電12項、新能源9項監督專業的技術標準。編制完成集團公司技術監督指標評價體系,實現對設備系統狀態、技術監督工作完成情況等的量化評價。
二是精心開展培訓交流,分區域組織召開技術監督培訓取證,參培人員1263人、新取證人員925人,舉辦火電技術監督技能大賽及賽前培訓,公司系統各二級單位組織區域內發電企業進行緊張嚴格的培訓與選拔,覆蓋8000余人次,28支隊伍共計224人參加了決賽階段比賽。
三是組織開展技術監督檢查,提出整改建議共計5974項,根據檢查發現的發電設備存在的共性、突出問題,開展561人次有針對性的專項監督檢查,制定專項治理方案。
四是持續加強技術支撐,保障機組順利啟動及安全穩定運行。
五是加強機組檢修臨督,組織檢修過程疑難問題支撐,促進檢修質量提高,為優化檢修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八)牢固樹立“零非停”理念
深入貫徹“零非停”理念,持續加強、規范非停管理。
一是以標桿機組選樹、星級企業創建為載體,牢固樹立“零非停”理念,進一步發揮二級單位區域管理和華電電科院技術支撐作用,堅持“四不放過”,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管理問題“說清楚”,強化指標、案例通報,進一步加大降非停工作力度。
二是督導重點區域,推動管理提升;跟進重點單位,強化基礎建設;瞄準重意機組,解決突出問題;狠抓防磨防爆,攻關治理難點,做好降非停工作。
三是強化設備管理,堅持隱患排查治理,抓好反措落實,以“零缺陷”保“零非停”、“零事故”:繼續推進機組檢修精細化,提升檢修質量,提高機組可靠性;實施運行管理規范化,強化操作票管理、操作技能培訓,避免誤操作。
四是充分利用“兩個平臺”,開展風電機組可靠性綜合治理,強化水電設備狀態診斷和隱患排查治理,做好水電耗水率、風電遠動率和標準能量利用率等指標管理,突出抓好涉及安全防汛、機組提效增容、。大壩監測系統等有關項目。制定風電出質保管理辦法,加強風機出質保管理;制定防止風機葉片斷裂等專項技術措施,有效防范風機葉片斷裂等事故的發生。通過一系列舉措,2017年非計劃停運繼續保持下降趨勢,機組全年利用小時數為3912.34小時,等效可用系數為94.10%。其中火電發電機組(含燃機)利用小時數為3882.57小時,等效可用系數完成94.18%;水電機組利用小時數為3046.40小時,等效可用系數完成92.67%。
(九)積極推進運維管理信息化建設
繼續推進技術監督平臺以及水電、新能源“集控、診斷”平臺信息化建設。創新技木監督手段,科學、系統、前瞻、細致謀劃技術監督平臺框架設計,推動設備管理信息化建設,提升設備設施狀態監測水平以及診斷分析能力和效率。積極推進水電、新能源“集控、診斷”兩個平臺建設,夯實水電新能源運維管理基礎。水電集控平臺完成四川、云南區域的推廣和烏江集控的改造,完成黔源、金中和福建區域的收尾并開展培訓和實用化驗收;在黔源試點的基礎上,開展烏江、福建推廣工作。充分應用烏江流域、烏溪江梯級研究成果,積極在具備條件的區域進行推廣水電優化調度。積極開展新能源集控平臺推廣和收尾工作,已接入超過6000臺風機。
三、2018年設備管理工作安排
2018年,面對機遇和挑戰,公司將切實增強緊迫感,堅定提質增效信心,審時度勢,主動作為,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電力設備管理。
(一)推行全面精益管理
加大安全評估、轉動設備潤滑、缺陷管理等精益管理成果在各級單位的推廣力度,助推提質增效。舉辦集團公司精益管理成果發布會,持續完善和鞏固推行經驗,深入提煉和總結精益管理成果,進一步豐富精益管理內容,建立完善的精益管理知識庫。
(二)強化發電設備“降非停”管理
堅持發電設備隱患排查治理,繼續狠抓防磨防爆管理,跟蹤指導分析重點難點問題.強化基層單位反措落實,提升設備可靠性;加大對檢修運行規范化、精益化管理督導力度,開展大修現場檢查;調研、梳理影響機組穩定運行的常發性、典型性疑難問題,抓住焦點難點,明確攻關課題,開展專題研究;在重點區域開展水電“防非停”專項排查治理。
(三)加強設備管理
建立優化檢修制度保障體系,深入推行優化檢修管理,不斷優化管控方式,建立適應市場競爭需要的檢修計劃管理機制;創新風電機組檢修管理,開展新能源生產管理專項提升活動,重點開展風電重大設備問題專項治理,加強風機質保期和出質保管理,規范管理界面和流程;完善深化設備精密診斷管理,注重新技術、新方法、新工具的應用,逐步實現設備劣化趨勢跟蹤、分析和故障診斷,輔助優化檢修策略制定。
(四)推進技術監督本質回歸
在實現技術監督管理回歸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體系建設,規范技術監督工作內容,完善考核評價體系,推進技術監督工作規范務實開展。通過開展技術監督示范電廠建設及研究制定適應“本質回歸”的技術監督平臺建設方案,探索、創新技術監督模式,提升信息化水平,強化日常監督管理,推動構建具有華電特色技術監督體系。
(五)提升發電機組能效水平
堅持問題導向,制定指標管理專項行動方案,加大重點區域和單位督導力度,進一步規范指標管理;加快推進遠程節能診斷平臺建設,提升節能管理信息化水平;落實能效提升專項行動方案措施,重點做好已有節能設施功能恢復和成熟節能技術應用推廣.加快推進高效亞臨界及60萬千瓦機組通流改造試點,加大供熱改造力度;積極推進火電機組靈活性改造;繼續推進水電優化調度管理,通過水位控制、經濟運行、提效增容等工作,著力降低發電耗水率;繼續開展水電老舊機組提效增容改造;開展風電機組效能優化研究,對有條件的風電場組織開展風機移位、葉片加長、控制策略優化等技術改造;健全分布式燃機能耗指標管控體系,強化分布式燃機能耗管理。
(六)加大火電企業污染物綜合治理力度
堅決貫徹污染防治攻堅戰備項部署要求,嚴格落實環保主體責任。按照超低排放改造規劃,穩步有序推進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確保完成年度改造目標,推進三年規劃順利有序實施;強化和規范水務管理,建立水務管理指標體系和評價體系,健全完善用水數據統計和對標管理,試點開展水務管理在線監測和廢水排放在線監測、深度優化用水和污染防治等工作,加大技術論證和比對,總結實施項目建設和運維經驗;試點開展火電廠SCR脫硝還原劑液氨改尿素工作,做好技術儲備和經驗積累。
(七)實施創新驅動
準確把握科技變革新趨勢,積極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興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全畫建設數字華電,打造具有華電特色的“傳統產業+互聯網”競爭新優勢。推進數字化電廠試點工作,改進提升水電、新能源遠程集控和診斷水平,突破火電廠信息共享和綜合利用技術,在總結試點成果的基礎上適時在公司系統復制推廣。加快推進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技術改造試點,跟蹤大規模儲能、光熱發電等一批國內外基礎性、前瞻性以及顛覆性的技術研究。
四、當前設備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建議
截至目前,集團公司水電總裝機2675萬千瓦,天然氣發電裝機1432萬千瓦,風光電1589萬千瓦,清潔能源占總裝機比重的38.6%,2017年全年核準的1049萬千瓦全部為清潔能源,新投產項目清潔能源占70%。集團公司已發展成為同類型企業中的天然氣發電裝機最多、水電裝機最多、分布式發電裝機最多的運營商。與此同時,風光電場、內燃機分布式企業設備運維管理問題日益突出,設備異常缺陷時有發生,而相關研究起步晚、相關技術薄弱,建議加強此方面的設備管理技術經驗交流,研究共享行業內先進的運行及檢修管理方法。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