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三峽工程是人類歷史一大亮點
4月25日-27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參觀三峽工程并在三峽集團大學演講。
尋找
4月25日,作為第一位到訪三峽工程的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全世界華人的驕傲,楊振寧院士出現在三峽工程展覽館,館內氣氛熱烈。在這里,三峽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盧純,黨組副書記、副總經理林初學對楊振寧院士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并舉行了座談會。盧純向楊振寧介紹了三峽工程、三峽集團的相關情況,并就楊院士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隨后,楊振寧一行在工作人員陪同下參觀三峽工程展覽館,通過現場講解、電視影片、模型模具、資料圖片等詳細了解三峽工程圓夢歷程和樞紐發揮巨大綜合效益等情況。
在展覽館看了“虛擬”三峽工程后,楊振寧院士前往三峽左岸電站廠房、中控室、大壩壩頂等部位考察“實體”三峽工程,詳細了解防洪、發電、通航、生態補水等綜合效益。
晚上,楊振寧院士一行特意來到西陵長江大橋和截流園,觀看三峽工程夜景,夜色掩映下的三峽大壩、五級船閘流光溢彩,相較于白天的巍峨雄壯,燈光照亮下的三峽大壩更加輝煌壯美,呈現出另一種大美。
對于三峽工程,楊振寧院士原有所了解,但不是很熟。此次來三峽,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在尋找一個更加真實的三峽工程。一路上,楊振寧院士不斷就三峽工程的相關問題與隨行人員交流探討。盡管他已經九十六歲高齡,但是思路清晰,思維敏捷,令人驚嘆。“三峽工程是個偉大的工程,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楊振寧院士表示,而之前在三峽工程展覽館,他題寫感言:“三峽工程是人類歷史上一大亮點”。
溯江
4月26日上午,一艘輪船緩緩從葛洲壩黃草壩碼頭起航,溯江而上前往三峽。楊振寧院士坐在船頭,興趣盎然地與隨行人員交流著。
溯江,追溯的是歷史。船自葛洲壩上行,繞不開的是南津關。作為西陵峽的終點,長江出南津關便擺脫了高峽深谷的束縛,開始進入寬闊的長江中、下游平原。1944年和1946年,世界著名壩工專家、美國墾務局設計總工程師薩凡奇到三峽實地勘查后,提出了《揚子江三峽計劃初步報告》,即著名的"薩凡奇計劃",推薦壩址就在南津關。為建設三峽工程,當時的國民政府派出了30余人的工程師團隊赴美國丹佛開展設計研究。后來因為各種原因,薩凡奇計劃于1947年無果而終。1997年三峽工程大江截流時,當年赴美的團隊有約一半人應邀來到現場見證這一重大歷史時刻,成為了三峽工程建設史上一段佳話。而在1946年,楊振寧院士也自西南聯大碩士畢業,赴美深造。
船再往前行,便是石牌。作為西進重慶的關口,1943年,在這個彈丸之地發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有名的石牌保衛戰,被譽為“東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國軍隊挫敗了日軍入峽西進重慶的企圖,是抗戰的重大軍事轉折點,對抗戰的進程產生了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說,石牌保衛戰為當時西南地區的相對安寧創造了一定的時間與空間。彼時,楊振寧院士正在昆明西南聯大艱苦環境下求學,與眾多大師和學子以另一種方式譜寫著中國救亡圖存的篇章。
歷史就是這樣神奇,平行又交織地發展著。一路上,楊振寧院士興趣盎然,與陪同的林初學等深入交流,從物理到哲學,從中國到美國,從胡佛大壩到三峽工程......船靠石牌時,楊振寧院士特意要求以石牌保衛戰紀念館為背景拍照留念。
此次溯江航程的終點是三峽升船機。從葛洲壩大壩到三峽大壩,擴大的不僅僅是規模;從葛洲壩船閘到三峽船閘再到三峽升船機,提升的不僅僅是高度。作為三峽工程的收官之作,三峽升船機寫下了迎難攻堅、自主創新濃墨重彩的一筆。船至三峽升船機時,正趕上前船進入升船機,承船廂緩緩升起,將船送到最高處。在航道正面目睹這一情景,著實讓人震撼。待自己乘坐的船駛入升船機的時候,體驗到的又是一種感受。楊振寧院士詳細地了解升船機的原理、構造、運行以及創新等等。“這是一個偉大的工程、偉大的創造”,親身體驗后,楊振寧院士表示。
對話
4月27日上午,一場科學家與工程師的對話在三峽集團大學展開。科學家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振寧,工程師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陸佑楣。三峽集團大學校長林初學主持對話活動。
在約半個小時的主旨演講中,楊振寧院士以“加速的科技應用”為主題,言簡意賅、深入淺出的回顧了19世紀以來,物理學對生產力猛增的貢獻,將科技的發展、人類的發展融會貫通娓娓道來,其中飽含著博大的人文關懷。楊振寧院士指出,19世紀電磁學的發展引導出20世紀的物理學,理論方面呈現了革命性的發展,如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標準模型等等;應用方面也有爆發性的發展,如電的產生與應用、電磁波的應用、半導體的應用等等。從法拉第(Faraday)的電磁圈,到馬可尼(Marconi)的原始無線電,到馮˙諾依曼(Johnnyvon Newmann)的儲存程序計算機,再到現在的智能手機,可以看出,二十世紀科技的發展與應用比十九世紀快,而二十世紀下半葉的發展與應用比上半葉快。今天看來,今后半個世紀的發展相信還會更快。
陸佑楣院士說,相較于楊振寧院士這樣的科學家側重于對物質本質的研究,工程師更多地關注物質的應用,但工程師必須依靠科學知識。對于三峽工程,其建設目的,從最早期的資源開發到后來的治理洪水,再到現在的洪水資源化管理,這中間是基于現實的科學認知,三峽工程的建設就是為了解決和改善人與水的關系。同時三峽工程的建設及運行,應用了大量的科學知識,積累了大量的工程經驗,可以說是在豐富的科學知識基礎上才能逐步建立起先進的技術,先進的技術又可以推動科學的發展。科學是極其有趣的,值得所有人尤其是年輕人去探索。
與會代表就“科技創新與安全穩定”、“水電開發與綠色環保”、“工程技術與公眾認知”等話題與兩位院士展開了交流,現場氣氛熱烈。
在對話互動環節中,楊振寧院士表示,他知道中國貧困的地方有多貧困,通過走訪他家鄉的三峽外遷移民,就知道三峽工程對移民來說意味著什么。而現實中有很多人并不知道這點,因此對三峽工程百萬移民有著非議。建議三峽移民的后代能用他們的親身經驗,將關于三峽移民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寫成文章,這是有歷史價值的一個紀實文學報告。
楊振寧院士表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20年來中國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發展著,三峽工程是這些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例證。并寄語參加座談會的年輕人,“希望在座的每位年輕人都應了解到你們所參加的這個工程,對于整個國家和前途都是有非常重大意義的,這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情,請繼續努力下去。”
留跡
楊振寧院士考察三峽工程的最后一站落在了中華鱘研究所。作為三峽集團生態環保的一張綠色名片,三峽集團為一條魚、一條江做了大量的工作,已經累計放流中華鱘500多萬尾。
中華鱘面臨著何種危機?放流的中華鱘是否順利到海?放流的中華鱘長大后是否回來......在中華鱘研究所現場,楊振寧院士對這些疑問很是關注。一位專程從北京趕來的國際護鱘志愿者,全程用英語為楊振寧院士進行講解。了解到中華鱘全人工繁養已經成功,子二代陸續放歸入海,科研人員已經利用基因手段創建了中華鱘的“諾亞方舟”,楊振寧院士很是感慨。
在中華鱘飼養車間,楊振寧院士將一條編號為CA3E的子一代中華鱘命名為“再生中華鱘”。中華鱘研究所人員表示,將對這條“再生中華鱘”進行重點觀察與保護,并將嚴密跟蹤、監測其產生的“再生中華鱘”二代、三代、N代的情況,據此來進一步研究中華鱘這一物種,以此表示對楊振寧院士關注中華鱘保護的敬意。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資本市場:深度研究火電行業價值
2020-07-09火電,火電公司,電力行業 -
國家能源局印發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從嚴控制、按需推動煤電項目建設
2020-06-29煤電,能源轉型,國家能源局
-
高塔技術助力分散式風電平價上網
2020-10-15分散式風電,風電塔筒,北京國際風能大會 -
創造12項世界第一!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組網成功
2020-06-29?清潔能源,多能互補,風電 -
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集體默哀儀式
2020-04-08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今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內不再審批和新建小水電站
2020-06-29小水電,水電站,水電 -
3.2GW!能源局同意確定河北新增三個抽水蓄能電站選點規劃
2020-06-29抽水蓄能,抽水蓄能電站,國家能源局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官司纏身、高層動蕩、工廠停產 “保殼之王”天龍光電將被ST
2020-09-11天龍光電,光伏設備,光伏企業現狀 -
央視財經熱評丨光伏發電的平價時代到了嗎?
2020-08-24儲能,光伏儲能,平價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