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光伏展望:技術升級促成本下降 市場爆發推動行業良性發展
隨著《巴黎協定》的正式生效,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發展成為大勢所趨,光伏作為普適性清潔能源得到快速應用,2017全球裝機將邁進100吉瓦大關。研究機構GTM報告指出,2017年全球8個國家光伏裝機量超過1吉瓦,而到2018
4、補貼將逐步退坡,龍頭企業引領平價上網
隨著光伏產品價格持續下降,補貼需逐年遞減已經成為行業共識。我們認為,新能源產業在襁褓期需要國家扶持,如果不能持續降低度電成本,產業將會失去生命力。光伏實現發電側平價后將擺脫補貼,各個環節充分競爭,沒有品質和成本優勢的制造企業將會出局,最終生存下來的是制造端龍頭企業和具有創新商業模式的小微配套服務企業。
新興市場爆發 貿易壁壘影響式微
1、歐洲光伏市場逐步萎縮
受經濟不景氣影響,歐盟各主要成員國大幅削減補貼,以價格承諾機制約束的貿易保護制約光伏發展。集邦新能源數據顯示,歐盟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從2012年的16.5吉瓦,2013年的10吉瓦,2014年、2015年的7吉瓦,下降到2016年約6.7吉瓦,逐年下降。雖然2017年9月歐盟調整最低進口限價(MIP),從10月開始MIP逐步降低,但是價格仍然高出市場價30%以上。中國大部分主要光伏企業已經退出價格承諾協議,主要以第三地產能出口歐洲。歐洲市場規模小,加上中國企業有規避措施,其貿易政策對中國光伏出口幾無影響。
2、美國“201”條款對行業整體影響有限
美國政府9月22日作出了損害裁定,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光伏產品發起“201”調查,時近年末,我們判斷”201”最后的判決肯定對包括中國光伏在內的非美國產品不利。但是美國市場明年上半年的需求已經在今年下半年突擊進口美國境內,明年下半年以后的需求取決于美國各洲光伏發電市場的走向。在中國光伏五年來強有力的打壓之下,美國本土的太陽能電池、組件企業已存活不多,已破產的Suniva和Solarworld,還剩SolarCity、SunPower、Firstsolar等往電站應用投資端轉移,已經不具備光伏產品制造競爭力。短期來說其他國家產能無法滿足美國需求,那么收重稅意味著光伏組件的采購只能提高價格,對于美國光伏產業發展是嚴重打擊。我們認為,“201”調查對于中國光伏產業的影響和上一次“雙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根據中信電新預測,美國明年裝機量減半為6吉瓦,明年全球裝機總量在110吉瓦,下滑約5%,美國市場動蕩對總體需求影響有限。
3、印度光伏制造產業鏈薄弱仍需中國光伏原料產品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印度已經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市場及我國最大的光伏產品出口國,2017年1-8月出口額占比28.3%,2017年度光伏裝機預計會達到9-10吉瓦。受嚴重的霧霾影響,印度宣布了龐大的清潔能源推進計劃,但是印度光伏制造產業鏈不完整,短期內仍嚴重依賴中國進口。2017年7月,印度商工部發布公告,對自中國大陸、臺灣地區以及馬來西亞進口的光伏電池及組件發起反傾銷調查。印度市場的發展離不開高性價比且產能充足的中國光伏產品,尤其是占據全球產能9成的硅片產品,所以硅片不在反傾銷調查的目錄里。不過阿特斯、協鑫、晶澳等多家光伏龍頭宣布和印度企業合作推動光伏產品制造在印度落地。
4、新興市場爆發出口增量超出傳統市場下滑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公布數據,2017年1-8月硅片出口量同比增加23.4%,集中在中國臺灣、馬來西亞、泰國、越南、韓國,這5個國家出口額占比超90%;電池片出口量同比增加39.1%,市場主要在巴西、印度、韓國等國家;組件出口量同比增加33.6%,出口歐美日成熟市場趨于穩定,東南亞、中東、南美等新興市場逐步擴大。可以看到,中國全產業鏈光伏產品出口主力已經變為新興市場,歐美貿易壁壘已經影響不大。
未來高性價比光伏產品將主導市場
據集邦新能源行研分析,2017年三季度末以來已經看到單晶硅片、電池、組件全產業鏈出現需求急劇下滑,價格下調仍未見市場回暖;而多晶系列全線開足產能,以合理價格和高性價比滿足了旺盛的市場需求,電池端也紛紛轉向多晶產線。
1、單多晶產品技術特點分析
一直以來單晶轉換效率優于多晶,但成本控制存在難題,市占率維持在20%以下。近兩年由于金剛線切割的推廣和中國“領跑者”計劃的助攻,單晶市占率有上升趨勢。多晶轉換效率不如單晶,但是效率差距不大,而且多晶效率提升越來越接近單晶,關鍵是成本低性價比高。單晶與多晶的差異在硅片端,硅片端差異在長晶端,就是多晶鑄錠和單晶拉晶棒工藝在單位產能與電耗的巨大差異。根據公開資料,單晶目前每根四米連續拉晶5根的最先進單晶爐月產能約3噸/月,拉晶電耗約24度/公斤;多晶鑄錠G7爐的產能約為9噸/月,鑄錠電耗約7度/公斤。在切片端,單晶企業于2016年率先完成金剛線切割替代砂漿切割大幅降本,彌補了在長晶端的成本劣勢。多晶企業也在三年時間的努力后,于2017年下半年開始導入金剛線切割,降低成本0.5-0.8元/片,單多晶在切片環節回到同一起跑線。但金剛線切多晶硅片面臨表面處理問題,目前已經成熟量產的黑硅技術不但成功解決絨面反射,而且提升0.3%-0.6%的轉換效率,效率提升的增益超過黑硅制絨端的投入。據測算,濕法黑硅技術成本上升約0.02元/瓦左右,有0.05元/瓦的增益,性價比提升明顯。
2、多晶前沿技術產業化迅速 與單晶性價比標準差為硅片0.4元/片,組件0.06元/瓦
觀察光伏制造技術發展可以看出,金剛線切割、PERC、半片等技術均首先在單晶應用,在單晶試驗普及完成之后轉向多晶,占據市場8成份額的多晶是光伏技術產業化的主力軍。以金剛線切割為例,岱勒新材介紹,以往單晶全部使用金剛線切割也沒有多大的需求量,今年體量更大的多晶金剛線推廣速度遠超預期,對金剛線的需求是巨量放大,金剛線供不應求。隨著多晶鑄錠晶體硬質點的減少,金剛線強度的增加,單多晶切割將共同邁向細線化:2017年單晶主流線徑65μm,多晶70μm;2018年單晶60μm,多晶65μm,到2020年,單多晶均可以用50μm的金剛線。一直以來單多晶效率差維持在1.5%,但近一年來多晶進步更快,金剛線+黑硅+PERC將多晶電池量產效率提升至20.5%,與單晶PERC電池量產效率差縮小至0.7%-0.8%。據測算,單多晶效率差縮小后,組件端的性價比差距已經從前些年的0.1元/瓦降到0.06元/瓦,就可以覆蓋光伏發電系統BOS成本差異,傳導到硅片端,其性價比標準差由以前的0.6元/片降為0.4元/片,也就是單晶硅片價格只能比多晶硅片高0.4元/片的價格,才能保持單晶組件與多晶組件在光伏發電端具備相同的度電投資成本。
3、多晶上下游合作緊密結成命運共同體 將率先進入平價上網
光伏各個產業鏈環節堅持專業化,堅持科技引領,技術驅動。我們認為,單晶企業上下游之間、相同環節的單晶同行之間更多處于單純競爭關系,通過競爭搶占市場,產業鏈之間協同不夠,同行之間合作欠缺。而各大多晶企業作為市場主力,全產業鏈各環節的龍頭企業已經結成命運共同體,通過一系列合縱連橫,在技術協作推廣、裝備和產業配套、市場開發等方面共同推動新技術應用,如共同推動金剛線切割,共享黑硅技術,上游降本讓利給下游等,組件價格始終維持在合理價位,產能充足,滿足“領跑者”項目等市場需求。我們預測,多晶產品將率先成為2019年之后光伏發電進入用電側平價上網的主流產品。
原標題:2018年光伏展望 市場爆發+技術升級雙重利好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資本市場:深度研究火電行業價值
2020-07-09火電,火電公司,電力行業 -
國家能源局印發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從嚴控制、按需推動煤電項目建設
2020-06-29煤電,能源轉型,國家能源局
-
高塔技術助力分散式風電平價上網
2020-10-15分散式風電,風電塔筒,北京國際風能大會 -
創造12項世界第一!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組網成功
2020-06-29?清潔能源,多能互補,風電 -
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集體默哀儀式
2020-04-08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今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內不再審批和新建小水電站
2020-06-29小水電,水電站,水電 -
3.2GW!能源局同意確定河北新增三個抽水蓄能電站選點規劃
2020-06-29抽水蓄能,抽水蓄能電站,國家能源局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官司纏身、高層動蕩、工廠停產 “保殼之王”天龍光電將被ST
2020-09-11天龍光電,光伏設備,光伏企業現狀 -
央視財經熱評丨光伏發電的平價時代到了嗎?
2020-08-24儲能,光伏儲能,平價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