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的六項社會意義
+農戶”“光伏+商場”“光伏+園區”“光伏+漁光”等“光伏+”已經成為許多地區發展轉型的措施之一。另外,戶用光伏的發展,更是讓可再生能源走進千家萬戶,讓普通老百姓認識了可再生鞥能源,提高了節能減排意識。
另外,光伏與農業、漁業、建筑物的結合,使原有建筑物在原有功能的基礎上,增加了發電、節能的功效,提高了利用率。符合土地“集約化”利用的發展方向。
同時,分布式光伏的發展,為未來的能源互聯網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此,引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的一段話來予以說明。
未來,每一處建筑都會轉變成能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的迷你能量采集器;
未來,將每一大州的建筑轉化為微型發電廠,以便收集可再生能源;
未來25年內,數百萬的建筑——家庭住房、辦公場所、大型商場、工業技術園區——將會既可作為發電廠,也可以作為住所。
未來,家庭居民可以在自己的房頂上安裝太陽能電池板,這些電池板能生產出足夠的電力,滿足房子所需的電能。如果有剩余,則可以出售給發電廠。
你準備好了嗎?你的公司準備好了嗎?中國準備好了嗎?
六、節約水資源
煤炭的開采、洗選和發電環節都高度耗水,過度取水給當地的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與煤炭相比,光伏發電不僅在污染物減排方面具有優勢,其用水量也遠遠小于燃煤發電。光伏和煤電發電階段與全生命周期的耗水量如下表所示。
表7:煤電與光伏用水量對比(單位:噸/MWh)
數據來源:發電階段數據來自Tan et al,2015,全生命周期數據來自Feng et al,2014
從上表可以看出,即使從全生命周期來看,光伏發電的用水量僅是煤電用水量的50%,大力發展光伏發電,能有效節約水資源。
綜上所述,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對全社會具有極其深遠的正向推動。從政治意義上講,光伏已成為我國在國際交往中的一張亮麗名片。不僅服務于國內能源轉型,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能源轉型也作出了貢獻。
責任編輯:蔣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