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十三五”中后期光伏發電保持中高速增長
當前世界能源格局正在發生變革,世界各國爭相尋求能源轉型道路,隨著以清潔低碳為特征的新一輪能源變革蓬勃興起,新型的清潔能源取代傳統能源已成為大勢所趨。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力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近年來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不僅是全球最大的能效改善國,也將逐步成為最大的清潔能源貢獻國。預計“十三五”中后期,國內可再生能源將保持中高速增長態勢,產業發展將再上新臺階——
近日,以“推廣清潔能源應用,助力低碳經濟發展”為主題的2018年中國國際清潔能源科技推廣周在北京舉行。推廣周旨在打造全球清潔能源推廣展示平臺,推廣清潔能源新設備、新技術和示范項目,不斷擴大清潔能源應用范圍,構建綠色低碳發展理念。
推廣周上,業內專家表示,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力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預計“十三五”中后期,國內可再生能源將保持中高速增長態勢。其中,風電保持中速平穩增長,光伏發電有望實現高速快速增長,光熱發電、地熱等新型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完成初步規模化示范,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將再上新臺階。
綠色能源發展提速
根據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比例要達到15%。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張玉清表示,當前世界能源格局正在發生變革,世界各國爭相尋求能源轉型道路,發展綠色清潔低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我國對清潔能源發展高度重視,投資額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穩居全球首位,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就目前的形勢看,實現清潔低碳發展既是當前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未來的必然要求。”張玉清說。
“當前,我國電力發展清潔化、智能化、國際化是大勢所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電力行業委員會會長吳添榮認為,我國電力工業發展已經進入轉方式、調結構、換動能的關鍵時期,供需多極化格局越來越清晰,結構低碳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系統智能化特征越來越突出,電力工業發展出現了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
“由于生態和環境約束持續趨緊,我國電力結構清潔化調整步伐將進一步加快,清潔能源裝機占比將明顯提高。”吳添榮預計,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裝機比重將達到39%,未來20年我國可再生能源增長量將超過歐洲和美國的總和。
“國際能源署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球光伏裝機量超過了煤電、氣電、核電,成為全球最大的新增電力的裝機品種。”國際能源署署長高級顧問楊雷表示,可再生能源新增的發電量已經滿足了全球大部分新增的電力需求,其中我國在核電、光伏和風電領域的全球投資占比將近30%,不僅是全球最大的能效改善國,也將逐步成為最大的清潔能源貢獻國。
光伏發電表現搶眼
在我國清潔能源領域,光伏發電近年來的發展態勢格外引人關注。受上網電價調整、成本下降等多重因素影響,2017年我國光伏發電市場規模快速擴大。
推廣周上,由中國經濟信息社發布的《中國清潔能源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17年度)》顯示,去年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新增裝機53.06GW,同比增長53.6%,連續5年居世界第一。分布式光伏新增19.44GW,同比增長3.7倍。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30GW,其中,光伏電站100.59GW,分布式光伏29.66GW。
“在制造端,2017年我國光伏制造業繼續穩步擴張,產業鏈各環節生產規模全球占比均超過50%,繼續保持全球首位。另外,在技術進步及生產自動化、智能化改造的共同推動下,我國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生產成本顯著下降。”中國經濟信息社經濟智庫能源信息部主任李濟軍介紹,受惠于市場規模擴大、企業出貨量大幅提高和技術進步等因素,我國光伏企業盈利水平明顯提升,上游硅料、硅片、原輔材以及下游逆變器、電站等環節毛利率最高分別達45.8%、57.34%、21.8%、33.54%和50%。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遠超前5年總裝機量,超出市場預期。”李濟軍表示,由于棄光問題沒有完全解決,今后一段時間,我國集中式電站的增速會相對緩慢,而且隨著“領跑者”項目的效應凸顯,即使是普通地面電站,對組件、逆變器等要求也將越來越高,分布式光伏作為緩解這一局面的突破點有望迎來發展高峰。“此外,鑒于光伏電站有指標限制、‘領跑者’基地項目的批復量也是一定的,分布式將成為今后我國光伏發展的主要形式。”李濟軍說。
展望2018年,《報告》預測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前景向好,棄光問題有望進一步緩解,預計2018年我國光伏裝機規模將在40GW至50GW之間,產業布局將持續向中東部地區轉移,用戶分布式光伏、光伏扶貧、“領跑者”項目以及智能化等將成為行業發展重點。
棄風限電明顯好轉
大規模風電消納一直是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難題,由于我國風資源集中、規模大、遠離負荷中心,同時資源地市場規模小、就地消納困難大,因而風電場風機暫停的棄風問題在我國尤為突出。
“去年,受國家優化風電布局和風電運行投資監測預警影響,西北地區風電裝機規模明顯下滑,全國風電新增裝機也因此連續第二年下滑。”李濟軍指出,雖然新增裝機量減少,但我國風電開發布局得到了優化,中東部和南方地區新增裝機占比達到50%。風電平均千瓦時電成本已經下降到0.5元,接近火電0.42元的水平。《報告》顯示,去年在全國風電發電量同比增長26.3%的情況下,全國棄風電量和棄風率分別下降了15.7%和5.2%,實現了“雙降”,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大幅增長。其中,甘肅棄風率下降了10個百分點,吉林、新疆、寧夏、內蒙古、遼寧下降超過5個百分點。
為了更好地實現新能源電力的并網消納,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解決棄風問題,同時引導產業向優質資源地區轉移,降低成本。在不斷促進風電消納以及嚴控風電新增建設規模的情況下,一方面抑制了“三北”地區的風電投資,另一方面增加了多條外送通道,保障了可再生能源發電優先上網,有效緩解了棄風狀況。
同時,在控制風電發展規模、優化布局的發展思路下,國家也出臺了多項政策推動海上風電建設。由于棄風電量和棄風率高,2017年初,國家能源局與國家海洋局聯合制定了《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明確了不再由國家能源局統一編制全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而由各地按照規劃核準項目。“這一舉措加大了簡政放權力度,進一步提高了海上風電開發的靈活性,有利于調動相關地區發展海上風電的積極性。”李濟軍表示,今年在集中式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受到限制的情況下,低風速風電和海上風電將成為行業發展的焦點。
責任編輯:蔣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