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趨勢明顯 技術突破或成光伏產業“救世主”
雖然業內人士一直擔憂著光伏產業的再度過剩,但當這種過剩真的再次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時候,嚴重程度還是讓人心驚。據中國光伏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在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領域都呈現產能過剩跡象。
2011年的光伏過剩,導致如日中天的無錫尚德、江西賽維等光伏巨頭大受打擊,有些甚至以破產告終。如今新一輪的產能過剩又來勢洶洶,對光伏企業的威脅自然不可小視。要想在危機中迎來機遇,光伏企業必須重視技術進步。
首先,產能過剩意味著競爭的激烈程度將居高不下,以光伏組件為例,激烈的競爭下,要想脫穎而出,組件就必須讓客戶以最小的代價得到最大的產出,也就是轉換效率要高。這就倒逼著生產企業不斷創新技術,降低單位成本。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不斷取得技術進步將攸關企業的未來,簡而言之,就是“快則生,慢則死”。
其次,和2011年不同,目前我國的光伏市場需求仍然強勁,尤其是光伏領跑者計劃和光伏扶貧等計劃、政策的實施,對光伏企業來說,缺少的不是訂單,而是自身有沒有生產符合訂單要求的產品的技術實力。
以光伏領跑者計劃為例,2018年1月1日起,多晶硅電池組件和單晶硅電池組件的光電轉換效率市場準入門檻分別提高至16%和16.8%;最新的“領跑者”組件轉換效率分別提高至17%和17.8%。對此,中標企業通過使用更先進的產品,采用更先進的技術,把相關產品的轉換率提高到了18.76%-19.05%之間。根據測算,組件轉換效率每提高1%,光伏系統成本就能降低6%左右,也就是說,參與光伏領跑者計劃的企業,組件轉換率比市場準入門檻平均提高約2%,系統成本反而還降低了12%左右。
最后,則是我國光伏行業確實存在的問題。那就是雖然我國光伏產業發展迅速,但由于發展時間短,仍存在許多不足。雖然經過光伏企業的努力,已有多項技術水平達到世界前列,但業內人士透露,到目前為止,整套太陽能電池生產線設備中,仍有接近20%的設備尚未實現國產化,而這正是有待光伏行業相關企業繼續努力的地方。
不管怎樣,隨著光伏各領域產能的過剩日益嚴重,加上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的呼聲日熾,尋求技術突破,降本增效已成光伏企業不得不為的自救舉措。
責任編輯:蔣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