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玻集團“百億營收”的秘訣
圖為東莞南玻太陽能玻璃有限公司壓延生產線冷端
中國南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近日發布2017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8.79億元,同比增長19.05億元,增幅21.23%,這是南玻集團上市25年來營收首次突破百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全年實現凈利潤8.29億元,同比增長0.24億元,增幅3.04%,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8.25億元,同比增長0.28億元,增幅3.47%。
以自動化引領升級
位于廣東省東莞市麻涌鎮的南玻集團綠色能源產業園是南玻集團全國六大生產基地之一。記者在園區內看到,浮法玻璃、工程玻璃、光伏3大業務板塊正開足馬力生產。
“公司推動‘機器換人’的步子很快,工程玻璃板塊全部40余條生產線僅去年就有17條配備了自動化翻轉臺,實現了自動化升級。”工程玻璃事業部應用技術部技術員劉杰告訴記者,自動化明顯有助于車間生產增效。“過去人工搬運玻璃上下片臺,每條線需要配備5名至6名工人,實現自動化后,人數減少到3名。”
在工序更為復雜精細的光伏板塊,自動化設備投放收效更加明顯。記者看到,僅僅是電池線的6道工序,就集中投放了上下料機、插片機、選色機、漿料機、絲網印刷機等自動化設備。光伏事業部生產部技術員范橋說,去年公司為擴大光伏產能新增了一個車間,但由于自動化設備的大量使用,車間人員總數不增反降。
除了自動化推廣及操作水平提升,工藝技術的持續改進也讓南玻集團的質量型發展之路走得更加堅實。浮法玻璃事業部東莞基地生產部經理葉金林說:“東莞基地浮法玻璃主要產品定位高端超薄,半數以上產品出口。雖然近年來產能沒有擴張,但良品率提高了不少。”據了解,該基地超薄浮法玻璃去年成品率達到88%,今年第一季度已經超過90%,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于變局中尋找機遇
去年是南玻集團的“結構調整年”和“戰略布局年”,南玻集團明確了以管理提升、行業整合、國際化戰略為路徑,深耕壯大平板玻璃、工程玻璃、電子玻璃及顯示器件與太陽能光伏等4大主營業務的戰略規劃。
業內人士都知道,傳統平板玻璃、工程玻璃行業已經進入產能相對過剩階段,行業洗牌在即。事實上,“去產能”同時意味著集中度提升的機遇期。根據相關規劃,到2020年全國前十大玻璃企業合計市場占有率要達到60%。南玻集團董事會秘書楊昕宇認為,玻璃行業產能相對過剩是中低端產品的產能過剩,在應用端滿足不同細分領域特定需求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消耗、環境友好的高端產品仍然供不應求。
在東莞浮法玻璃生產線旁,成品部切裝主任劉萬忠告訴記者,南玻已經建成了產品覆蓋面寬、應變能力強的浮法線,可生產厚度從1.8毫米到超過10毫米的浮法玻璃。“超薄的1.8毫米玻璃主要用于高端制鏡和掃描儀,市場形勢在不斷走高。目前,我們的訂單已經排到了3個月以后。”劉萬忠說。
南玻集團去年還重點推動電子玻璃品質建設,確保國內電子玻璃行業領先地位,并向國際先進水平看齊;同時,加強高鋁玻璃市場的推廣力度,清遠基地生產的高鋁玻璃產品已打入國內主要手機終端廠商供應鏈;隨著工藝的穩定、全產業鏈生產線的打通,顯示器件業務產銷量大幅提升;電子玻璃及顯示器產業全年收入增長102%,實現凈利潤0.59億元,大幅增長487%。
創新產品層出不窮
“科技、工藝、產品的不斷創新對公司保持核心競爭力與行業競爭優勢至關重要。”楊昕宇介紹說,去年南玻集團加大自主研發投入力度,共提交277項專利申請,同比增長53%,其中發明專利119項,同比增長25%,占申請總量的43%,專利申請量及發明專利申請量創歷年新高。截至2017年底,公司累計提交1052項專利申請,累計獲得專利授權628項,其中發明專利擁有量160項,占授權專利總數的25.5%。
目前,集團共擁有1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4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深圳市工程實驗室、1個市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2個省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1個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院士專家工作站及1個國家級工程實驗室。
在產品研發成果方面,超厚、超長普通浮法玻璃及超白玻璃、第三代低輻射鍍膜玻璃、超薄高鋁電子玻璃、電子級多晶硅產品……層出不窮的創新產品正在獲得市場與用戶的青睞。
“邁入‘百億營收’時代后,僅僅依靠企業內部挖潛已經很難繼續保持這樣高的發展速度和質量了,需要通過產融結合為企業注入更強的動力。”楊昕宇說,未來集團還將依托主業整合資源,橫向擴大產業市場寬度,提升品牌及市場的影響力與控制力;縱向延伸主營業務產業鏈,向上游發展儲備資源,向下游發展強化應用,同時關注各產業鏈前沿技術變革,引領行業發展。
責任編輯:蔣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