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光伏5.31新政,我們應該引起怎樣的思考?
光伏補貼加速退坡、限制規模指標的“5˙31新政”,引發整個光伏行業巨震。
6月1日三部委聯合發布的“光伏新政”引發業界關注;6月12日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將施行。在相關政策調整的背后是當前一些行業不得不面對的產能嚴重過剩和政府補貼“不可承受之重”的困境。
對新能源行業的補貼雖然在產業發展初期是必要的,同時也扭曲了價格形成機制,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政府都不可能無休止地實行補貼。隨著產業自身的發展以及經濟大環境的變化,補貼退坡是大勢所趨。
在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初期,對其提供扶持和鼓勵政策,為產業順利發展提供了強有力保障。以光伏產業為例,德國、意大利、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都在某一階段實行了補貼政策。但歐債危機爆發后,這些國家迫于巨大的財政壓力,紛紛推出一系列削減或停止光伏上網電價補貼的政策。
從發達國家的實踐看,財政補貼并非“唐僧肉”。對新能源行業的補貼雖然在產業發展初期是必要的,但同時扭曲了價格形成機制,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政府都不可能無休止地實行補貼。隨著產業自身的發展以及經濟大環境的變化,補貼退坡是大勢所趨。
不可否認,政府補貼對于推動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早期快速發展確實起到了有效作用。但是,補貼所帶來的行業弊病日益凸顯。補貼拖欠和補貼“依賴癥”已成為困擾新能源行業發展的桎梏。補貼發放程序復雜,導致光伏發電補貼拖欠問題嚴重,平均發放周期為2-3年。而單純補貼政策刺激,會令不少企業忽視發展投資和技術進步的長期規劃,使得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的動力不足,越補越虧的現象并不罕見。從光伏企業來看,很多依靠補貼建成的光伏電站根本無法發電;受補貼退坡政策的影響,2017年多家新能源車企凈利潤均出現50%以上的下滑和虧損。因此,光伏、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優勝劣汰不可避免,提升新能源企業自主“造血”能力迫在眉睫。
提高財政資金利用效率,“讓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是當前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亟須解決的問題。財政補貼的頂層設計應更加科學化。具體到新能源行業來說,應更體現出對優質企業和先進技術的支持,使補貼側重研發、生產和后續配套設施領域,使行業最終甩掉“拐棍”真正成長起來;對于芯片、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領域,應加大扶持力度,構建和培育有自主創新能力的獎勵與補助模式;而對于已經較為成熟或競爭力較強的產業,則應逐步取消甚至全部取消財政補貼。
最后一點就是,應鼓勵新能源企業多樣化融資。如財政部門可以通過發行補貼式國債來盤活補貼不到位情況;鼓勵企業發行綠色償債債券,從而緩解因為現金流不足造成的企業資金緊張。
責任編輯:蔣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