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將建第二條光伏路面 首條光伏路部分拆除將重裝
濟南的全球首條光伏高速公路要拆了?最近一則網帖讓這條“光環滿滿”的網紅路再次引發關注。從通車不久出現疑似偷盜光伏面板事件、再到破損裂縫問題,通車8個多月來,爭議不斷的光伏高速公路發生了什么,又將去向何方?就此,本報進行了實地調查并獨家對話光伏高速公路核心研發人員。
中間車道上的光伏路面已拆除 記者 郭堯攝
【拆除之問】
光伏路面并非要拆而是改造
8月15日,記者驅車前往南繞城高速實地調查。這段約1公里長的光伏路面原本鋪在一條行車道和應急車道上,如今行車道的光伏面板大部分已被新鋪設的瀝青路面取代,應急車道的光伏面板沒有拆除,但每隔幾米就有一處破損,最嚴重的當數光伏面板的接縫處,出現了突起、鼓包,踩上去軟塌塌的。粗略統計,該路段每分鐘就有三四輛大型車經過。
現場施工人員對正進行的工序并不愿多言。“這個(光伏面板)拆除了之后還會再安裝上,是齊魯交通發展集團投資建設,具體情況我們不清楚。”
光伏路面究竟出了啥問題?為什么要拆除?記者采訪了齊魯交通發展集團光伏高速公路試驗段研發團隊相關負責人張暄。
張暄說,他們不是要拆掉光伏路面,而是改造升級。看起來面板表層破損,問題其實不在表層,主要是貨車重壓和雨水侵入使受力改變,“光伏組件本身展現了良好的承載力和發電功能,鋪到路上實地試驗,才讓我們發現還有組件之外的損壞形式。”因此他們先拆掉光伏面板重新從底層瀝青鋪起,以后會再裝上。
張暄透露,南繞城路況較復雜,試驗路選址在此,就是為了分析光伏路面不同受力面、不同環境下的反應。“我們想在復雜的路面,綜合考慮各種因素,能盡快發現問題并進行調整,讓技術更快成熟起來。”
【網紅之路】
頭條常客8個月4次封閉維修
作為世界首條光伏高速公路試驗段,南繞城光伏路于2017年12月28日正式通車,并一度刷爆國內外社交媒體。
今年1月2日,也就是光伏路面通車第六天,工作人員在例行巡查時發現路面遭破壞,一塊透明混凝土面層遺失,另七塊面板有遭重擊痕跡。坊間一度懷疑“黑手”是對技術感興趣的專業團隊。但最終據警方調查和專家會商,認為“應是大中型車輛高速行駛中產生顛簸,車載懸掛物對路面造成損壞”。
7月3日,一篇題為“光伏高速公路運行半年破損多如‘牛皮癬’”的自媒體文章,又將這條“網紅路”拉回人們視線。與剛通車時相比,傷痕累累的路面讓許多人吃驚不已。
記者了解到,運行8個多月,這條光伏路的確屢遭損壞,不得不經常性封閉維修。截至目前,這條不到1.5公里的試驗路段共經歷了4次封閉式施工維修。
【觀念之爭】
百日發電收入8萬余元 研發方稱試驗期不細究成本
就如有陽光就有陰影,從光伏路面通車之日起,外界對其經濟效益的質疑聲就如影隨形。試運行8個月,這段路發電收益幾何?
該項目首席科學家、同濟大學教授張宏超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尚在研發階段的價格不代表將來的商業化成本,但目前看來,光伏高速公路的路面造價低于3000元每平方米,國外同類技術的成本在1.4萬到1.5萬元左右。在2017年12月28日的通車儀式上,齊魯交通發展集團董事長徐春福曾介紹,這段光伏路鋪設凈總面積為5875平方米。簡單核算,其造價約為1760余萬元。
據國網濟南供電公司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因該試驗路段沒有儲能裝置,所發電量全部現發現賣給國家電網。新華社曾報道,光伏試驗路段通車后雖經歷霧霾、雨雪等多種天氣,整體發電能力依舊達到預期,104天總發電量達9.602萬千瓦時,日均發電約923千瓦時。上網電價由政府補貼和標桿電價組成,總計為0.85元/千瓦時。這相當于每天發電收入約785元,發電104天收入8.2萬余元。若據此計算,試運行8個月,發電收入約為18.8萬余元。
項目研發團隊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個世界首條光伏高速公路試驗段的首要意義在于科研,這個階段不需要過于細究成本,事實上他們也會評估材料的價值,淘汰不具備降價空間者。“但外界往往會誤解我們‘不計成本’。”他也同時強調說:“(這件事)價值不能用金錢衡量”。
動向
濟南還將再添一處光伏試驗路
知情人士透露,在濟南,光伏高速公路還有另一處更大的試驗場正籌備中。與南繞城試驗段相比,新試驗場更綜合,汽車無線充電技術、車路互聯無人駕駛技術都將在此上馬測試。新試驗場在哪兒?上述人士表示,選址范圍已初定高速公路改道后的廢棄路段,路面情況較南繞城更單純,地勢更和緩,屬于“半封閉性質”。這意味著,與南繞城試驗段不同,市民或無法駕車駛上此路段。
責任編輯:蔣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