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祥琬談碳交易:低碳金融是重要的政策工具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原主任、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
由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北京市金融工作局聯合主辦的“第九屆地壇論壇”于2018年8月16日在北京舉行。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原主任、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出席并演講。
杜祥琬表示,低碳金融是重要的政策工具,可以通過市場手段將生態環境影響的外部性內生化。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碳交易——以二氧化碳減排為直接目的,同時能夠促進企業的技術進步,促進企業的管理改進,促進能源結構的轉型,促進社會節能、節電,提高能效。“碳價預計會上升,交易覆蓋面會逐步全面”。
以下為演講摘編:
杜祥琬:大家早上好,地壇論壇我參加過幾次了,主要是來為大家推動中國低碳發展所付出的努力點個贊。一個社會的進步,快一點,慢一點雖然很重要,但放在第一位的是掌握好社會發展的方向,我想從經濟社會角度來看,低碳發展是要堅定不移的推進方向,是一個核心導向。
我講四點。第一個就是低碳是能源轉型、經濟社會轉型的基本方向之一,也是滿足人們對基本生活質量的訴求,減緩氣候變化,國家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低碳發展不僅是全球共同的發展方向,也是各國競相爭奪的戰略制高點。
但是低碳轉型確實不容易,難在對高碳發展路徑的慣性依賴,所以需要觀念的轉變,需要政策的導向,也更需要堅韌不拔的努力。我根據世界銀行的原始數據,選了幾個體量比較大,與中國有可比性的國家,不管是加拿大還是歐洲一些國家,在發展初期(爬坡階段),隨著人均GDP的提高,人均能耗是上升的,但是人均GDP到了2萬美元時,人均能耗就不再提高了,這個數據告訴我們,人均GDP可以繼續提高,但是人均能耗不再上升,這一點對中國是非常重要啟示。
我只想說一點,低能耗、低碳是可以走向現代化的,數據說明了這一點。如果按照中國本世紀前十年的狀態,是走不通的,現在要轉型發展就是這個意思。
發達國家有兩類,一類是高碳型,第二類是相對低碳型。國內的實踐表明,低碳可以走向現代化,不一定都非要高碳,我想說一下,比如說珠三角,產業結構調整比較早,能源結構調整也比較早,基本上沒有重度霧霾。
我給大家幾個數據,廣東省從2000年到2007年,GDP提高了8倍,而PM2.5降到了每立方米34,現在北京改善后已經是59的樣子,這就說明低碳可以發展,經濟跟環境可以雙贏,珠三角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第二點想說一下節能提效是節能減排之首,IEA估計,2050年節能提效對GHG減排貢獻38%,在我們國家也是這樣的,我們有不少的努力,本世紀前15年,我國能源強度下降了30%,主要耗能行業的能效提高了19%,但是到現在我們單位GDP能耗仍然偏高,2016年的數據,我們現在能源強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55倍。
也就是說我們有很大潛力,潛力在哪里?首先是能源結構,高耗能產業占比不應該持續擴張,我們水泥產業已經是每年二十幾億噸,達到全球的60%,美國在20世紀共消耗水泥46億噸。產業結構里有很大的潛力,現在中國還處于建設階段,建設型能耗很多,但是浪費也很大,房子就是很好的例子。產能過剩導致的系統性能源浪費也很高,比如說煤電行業整體在低效運行,2015年全國煤電廠運行時數4300,2016年4100,去年4200多,我們現在是70%的運用效率。
還有產業抑制不合理需求,比如說奢侈性的消費及浪費,這樣不是我們的潛力,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現代服務業,這些既利于節能又有能力提升的產業。還有一個是技術節能,比如工業方面,每千瓦時供應煤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每千瓦時供電消耗的煤炭大概是310克,但是如果把所有的電力廠都改造成每千瓦時用煤270多克,就節省很多。另外建筑節能潛力很大,采暖、照明等等。
交通建筑綠色出行,提倡小排量電動車、化解堵車都有很大的潛力,北京市研究報告說,堵車造成的浪費占本市GDP的約7%,這是幾年前的報告,現在大家知識無人駕駛新能源車已經開出,傳統能源車淘汰倒計時開始,智慧交通將帶來深刻的變化。
智慧能源互聯網,能源網絡和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的深度融合,智能電網、分布式低碳能源網絡優化結合,并且儲能技術結合,大幅度提升能效。
第三個是能源結構低碳化,能源結構低碳化是必然的進步方向,煤炭的高效利用,要做清潔高效的改造,散裝煤應該是替代而不是減少。另外要鼓勵CCUS創新。
國家已經公布,逐步降低煤耗總量占比,這是煤炭現在在2017年60.4%,我們公布的十三五規劃里面里面2020年58%,2050年要低于30%,規劃里面已經有的數據。
天然氣是相對低碳的化石能源,應該著力發展,美國的Net Power公司實現了天然氣技術零碳排放,把二氧化碳內置鋪集,使之成為發電過程的一部分。
高質量、高比例發展非化石能源是長期努力的方向,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增加對GHG減排可以貢獻32%,如果再加上核能的貢獻,非化石能源貢獻可以大于40%,非化石能源的經濟性、技術能力、制造業能力技術都在進步當中。
分布式、微網、新能源業態將創造智慧能源新的路徑。濟南推出了全省首條高速光伏公路,車輛暢通無阻,路面下面光伏組件發電。高質量、高比例發展非化石能源是我國、乃至全球能源轉型的方向,是各國競相爭占的戰略制高點。非化石能源比例到2025年達到15%,2030年達到20%,2050年達到50%以上。
最后,低碳金融是重要的政策工具,可以通過市場手段將生態環境影響的外部性內生化。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是碳交易——以二氧化碳減排為直接目的,同時能夠促進企業的技術進步,促進企業的管理改進,促進能源結構的轉型,促進社會節能、節電,提高能效,碳價預計會上升,交易覆蓋面會逐步全面。
除了碳交易之外,像配額制,綠色證書等等將促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金融領域一些新的技術,比如說區塊鏈、智能合約等等的出現將會促進發展。能源電氣化、智能化、數字化、低碳化是必然趨勢,分布式、儲能、微網將建設靈活的電力系統,電力交易將在新的交互型模式、互聯網模式下提供服務。
對新能源補貼將向補貼用戶、整合區域電網的方向轉變,能源的運行維護和服務將更加便捷和進步,能源行業與5G網絡的深度融合,將為能源的轉型升級提供新型而強有力的技術手段,我基本講的就這個意思,歸納起來一句話,就是低碳轉型是我們要堅持和鼓勵的方向,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