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報告
緣起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作為國有企業排頭兵的中央企業要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不僅要在產值、利潤、銷售收入等方面與國際企業相比,更重要的是要有國際先進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而信息化建設對于提
緣起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作為國有企業排頭兵的中央企業要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不僅要在產值、利潤、銷售收入等方面與國際企業相比,更重要的是要有國際先進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而信息化建設對于提高企業管理水平至關重要。
2007年4月13日,國資委和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聯合在京召開央企信息化工作會議,貫徹落實《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以及國資委和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強中央企業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動員央企大力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
以這次會議為新起點,各央企深刻認識企業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據本企業實際情況,制定“十一五”信息化建設目標,以開展信息化專項工程或項目建設等形式,大力推進信息化進程。為加快推進央企信息化工作,提高信息化水平,根據《關于加強中央企業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資委2008年7月印發了《中央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暫行辦法》,借助特定的指標體系和權重算法,通過定量定性對比分析,對央企一定時期內的信息化過程和信息化效果做出評價。
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開展中央企業信息化評價,有利于更好地指導和推進中央企業信息化,實現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促進中央企業做強做大,提高核心競爭力。
現狀
評價對象:中央企業信息化總體水平
評價時間:每年度3月底前,國資委將評價年度的《數據采集表》發送各中央企業;4月底前,各中央企業按照要求將填寫的《數據采集表》報國資委辦公廳;6月底前,國資委組織完成評價工作,并公布評價結果。
評價方式:評價實行初評和復評相結合,將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客觀反映企業信息化現狀,數據采集確保真實準確,做到評價辦法公開,評價過程透明,評價結果公正。
評價指標:中央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指標體系采用絕對值評分。某項指標得分率為100%,即意味著該項指標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見表1。)
表1 評價指標構成
評價結果:分A、B、C、D、E五個級別。在復評結束后,將形成年度中央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最終結果,包括各中央企業年度信息化水平指數、水平級別和評價報告。(見表2。)
表2 評價結果對比
評價情況:
為全面推進央企信息化建設,國資委先后印發了各種指導意見和評價指標,要求大力推進信息化,并先后開展了2007、2008、2010和2012年度央企信息化水平評價工作。同時,要求央企持續開展信息化“登高計劃”。(見表3。)
表3 中央企業信息化水平各等級企業數及比率
2007年度參評企業共145家,其中A級10家,B級27家,C級59家,D級35家,E級14家。
A級企業10家,分別是中遠集團、中國聯通、寶鋼集團、國家電網、中石油集團、中石化集團、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原中國網通集團、五礦集團。
2008年度參評企業共134家。A級企業17家,B級企業34家, C級企業65家,D級企業16家,E級企業2家。2008年度,共有51戶企業晉級。
2010年度參評企業共119家,A級企業34家;B級企業57家;C級企業25家;D級企業3家。與2008年相比,共有63家晉級,沒有降級企業。
2012年度參評企業共113家,其中獲得A級企業56家,B級企業40家,C級企業14家,D級企業3家。
評價報告:
根據國資委關于央企做大做強做優的要求,2007年—2012年,中央企業通過整合,參評企業數從145家整合到113約占最初的78%。
如表1所示,在2007年評價中,E級14家,D級35家。2008年評價中,E級企業降為2家,D級企業16家。2012年和2012年均消除了E級企業,D級企業僅剩3家。
央企信息化水平實現了整體從C級向B級邁進,這部分企業信息化基本實現內部系統、功能和上下游的集成,信息化已經全面應用于企業的管理、生產、運營活動,并開始深化應用。信息化基礎設施、核心業務應用信息系統和綜合信息系統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部分接近同行業的世界先進水平。
A級企業數逐次翻番,這部分企業信息化已經實現全面集成與協同,信息化可以有效改造和提升企業價值鏈,提高創新競爭力,信息化已經全面融入企業的管理、生產、運營活動。信息化基礎設施、核心業務應用系統和綜合管理信息系統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接近同行業的世界先進水平。
在消除E級的同時,D級企業也基本消除,信息化手段、工具在企業內部已經比較廣泛應用,基本達到內部協同和數據互聯互通,信息化基礎設施、核心業務應用系統和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接近國內先進水平。
從2012年水平評價結果看,央企信息化水平已大幅提升,企業間的差距逐漸縮小,信息化發展你追我趕的態勢明顯。
思考
《中央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暫行辦法》的實施,對央企信息化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有利于政府及時把握信息化的進展情況,為科學決策提供了依據。
仔細分析現有的評價體系,也不難發現存不足的現象。主要表現為指標體系太粗,沒有體現行業特色,難以體現企業的實際應用。現有的評價體系中,針對企業重點的信息化應用系統關注得太粗,難以體現企業實際應用的深度、廣度,很多指標企業難以評分。同時,也沒有體現行業的信息化特色,因此,可操作性不強。其次,企業對很多數據缺乏準確的測度。評價體系中談及的一些量化指標,企業并沒有進行準確的測度,也為準確評價信息化應用情況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從評價結果看出,多數企業信息化水平得分不斷增加,企業之間差距越來越小,卻無法明顯體現信息化水平的實際差距。因此,評價體系的指標和權重應根據信息化發展的趨勢予以不斷調整和優化,以便更加明顯體現企業信息化發展的水平和差異化內容。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作為國有企業排頭兵的中央企業要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不僅要在產值、利潤、銷售收入等方面與國際企業相比,更重要的是要有國際先進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而信息化建設對于提高企業管理水平至關重要。
2007年4月13日,國資委和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聯合在京召開央企信息化工作會議,貫徹落實《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以及國資委和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強中央企業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動員央企大力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
以這次會議為新起點,各央企深刻認識企業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據本企業實際情況,制定“十一五”信息化建設目標,以開展信息化專項工程或項目建設等形式,大力推進信息化進程。為加快推進央企信息化工作,提高信息化水平,根據《關于加強中央企業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資委2008年7月印發了《中央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暫行辦法》,借助特定的指標體系和權重算法,通過定量定性對比分析,對央企一定時期內的信息化過程和信息化效果做出評價。
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開展中央企業信息化評價,有利于更好地指導和推進中央企業信息化,實現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促進中央企業做強做大,提高核心競爭力。
現狀
評價對象:中央企業信息化總體水平
評價時間:每年度3月底前,國資委將評價年度的《數據采集表》發送各中央企業;4月底前,各中央企業按照要求將填寫的《數據采集表》報國資委辦公廳;6月底前,國資委組織完成評價工作,并公布評價結果。
評價方式:評價實行初評和復評相結合,將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客觀反映企業信息化現狀,數據采集確保真實準確,做到評價辦法公開,評價過程透明,評價結果公正。
評價指標:中央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指標體系采用絕對值評分。某項指標得分率為100%,即意味著該項指標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見表1。)
表1 評價指標構成
序號 |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指標解釋 | 指標數據構成 |
1 | 戰略地位 | 信息化重視度(分) | 反映企業對信息化的重視程度和信息化戰略落實情況 | 企業信息化工作最高領導者的地位;首席信息官(CIO)職位的級別設置;信息化規劃和預算的制定情況 |
2 | 基礎建設 | 信息化投入總額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 | 反映企業對信息化的投入力度 | 軟件、硬件、網絡、信息化人力資源、通訊設備等投入 |
3 | 每百人計算機擁有量(臺) | 反映信息化基礎設施狀況 | 大、中、小型機;服務器;工作站;PC機 | |
4 | 網絡性能水平(分) | 反映信息化基礎設施狀況 | 企業網絡的出口帶寬 | |
5 | 計算機聯網率(%) | 反映信息化協同應用的條件 | 接入企業內部網的計算機的比例 | |
6 | 應用狀況 | 信息采集的信息化手段覆蓋率(%) | 反映企業有效獲取外部信息的能力 | 采集政策法規、市場、銷售、技術、管理、人力資源信息時信息化手段的應用狀況 |
7 | 辦公自動化系統應用程度(分) | 反映企業在網絡應用基礎上辦公自動化狀況 | 是否實現了日程安排、發文管理、會議管理、信息發布、業務討論、電子郵件、信息流程的跟蹤與監控等 | |
8 | 決策信息化水平(分) | 信息技術對重大決策的支持水平 | 是否有數據分析處理系統,方案優選系統、人工智能專家系統等 | |
9 | 核心業務流程信息化水平 | 核心業務流程信息化的深廣度 | 主要業務流程的覆蓋面及質量水平 | |
10 | 企業門戶網站建設水平(分) | 反映企業資源整合狀況 | 服務對象覆蓋的范圍;可提供的服務內容 | |
11 | 網絡營銷應用率(%) | 反映企業經營信息化水平 | 網上采購率;網上銷售率 | |
12 | 管理信息化的應用水平(分) | 反映信息資源的管理與利用狀況 | 管理信息化應用覆蓋率及數據整合水平 | |
13 | 人力資源 | 人力資源指數(分) | 反映企業實現信息化的總體人力資源條件 | 大專學歷以上的員工占員工總數的比例 |
14 | 信息化技能普及率(分) | 反映人力資源的信息化應用能力 | 掌握專業IT應用技術的員工的比例;非專業IT人員的信息化培訓覆蓋率 | |
15 | 學習的電子化水平(分) | 反映企業的學習能力和文化的轉變 | 電子化學習的員工覆蓋率;電子化學習中可供選擇的學習領域 | |
16 | 安全 | 用于信息安全的費用占全部信息化投入的比例(%) | 反映企業信息化安全水平 | 用于信息安全的費用包含軟件、硬件、培訓、人力資源支出 |
17 | 信息化安全措施應用率(%) | 反映企業信息化安全水平 | 信息備份、防非法侵入、防病毒、信息安全制度與安全意識培養等措施的應用狀況 | |
18 | 效益指數 | 庫存資金占用率(%) | 反映企業信息化效益狀況 | 庫存平均占用的資金與全部流動資金的比例 |
19 | 資金運轉效率(次/年) | 反映企業信息化效益狀況 | 企業流動資金每年的周轉次數 | |
20 | 企業財務決算速度(日) | 反映企業信息化響應水平 | 從決算指令的發出到完成一次完整的企業決算所需的最短時間 | |
21 | 增長指數 | 反映企業績效 | 銷售收入增長率、利潤增長率 |
評價結果:分A、B、C、D、E五個級別。在復評結束后,將形成年度中央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最終結果,包括各中央企業年度信息化水平指數、水平級別和評價報告。(見表2。)
表2 評價結果對比
級別 | 分值 | 說明 |
A | 90—100分 | 信息化水平已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
B | 80—89分 | 信息化水平基本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
C | 60—79分 | 信息化水平在國內平均水平以上 |
D | 40—59分 | 信息化水平處于國內平均水平 |
E | 39分以下 | 信息化水平低于國內平均水平 |
評價情況:
為全面推進央企信息化建設,國資委先后印發了各種指導意見和評價指標,要求大力推進信息化,并先后開展了2007、2008、2010和2012年度央企信息化水平評價工作。同時,要求央企持續開展信息化“登高計劃”。(見表3。)
表3 中央企業信息化水平各等級企業數及比率
年份 | 等級 | A | B | C | D | E |
2007 | 企業數 | 10 | 27 | 59 | 35 | 14 |
比率/(%) | 6.9 | 18.6 | 40.7 | 24.14 | 9.66 | |
2008 | 企業數 | 17 | 34 | 65 | 16 | 2 |
比率/(%) | 12.7 | 25.4 | 48.5 | 11.9 | 1.5 | |
2010 | 企業數 | 34 | 57 | 25 | 3 | 0 |
比率/(%) | 28.57 | 47.9 | 21.01 | 2.52 | 0 | |
2012 | 企業數 | 56 | 40 | 14 | 3 | 0 |
比率/(%) | 49.56 | 35.4 | 12.4 | 2.64 | 0 |
A級企業10家,分別是中遠集團、中國聯通、寶鋼集團、國家電網、中石油集團、中石化集團、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原中國網通集團、五礦集團。
2008年度參評企業共134家。A級企業17家,B級企業34家, C級企業65家,D級企業16家,E級企業2家。2008年度,共有51戶企業晉級。
2010年度參評企業共119家,A級企業34家;B級企業57家;C級企業25家;D級企業3家。與2008年相比,共有63家晉級,沒有降級企業。
2012年度參評企業共113家,其中獲得A級企業56家,B級企業40家,C級企業14家,D級企業3家。
評價報告:
根據國資委關于央企做大做強做優的要求,2007年—2012年,中央企業通過整合,參評企業數從145家整合到113約占最初的78%。
如表1所示,在2007年評價中,E級14家,D級35家。2008年評價中,E級企業降為2家,D級企業16家。2012年和2012年均消除了E級企業,D級企業僅剩3家。
央企信息化水平實現了整體從C級向B級邁進,這部分企業信息化基本實現內部系統、功能和上下游的集成,信息化已經全面應用于企業的管理、生產、運營活動,并開始深化應用。信息化基礎設施、核心業務應用信息系統和綜合信息系統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部分接近同行業的世界先進水平。
A級企業數逐次翻番,這部分企業信息化已經實現全面集成與協同,信息化可以有效改造和提升企業價值鏈,提高創新競爭力,信息化已經全面融入企業的管理、生產、運營活動。信息化基礎設施、核心業務應用系統和綜合管理信息系統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接近同行業的世界先進水平。
在消除E級的同時,D級企業也基本消除,信息化手段、工具在企業內部已經比較廣泛應用,基本達到內部協同和數據互聯互通,信息化基礎設施、核心業務應用系統和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接近國內先進水平。
從2012年水平評價結果看,央企信息化水平已大幅提升,企業間的差距逐漸縮小,信息化發展你追我趕的態勢明顯。
思考
《中央企業信息化水平評價暫行辦法》的實施,對央企信息化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有利于政府及時把握信息化的進展情況,為科學決策提供了依據。
仔細分析現有的評價體系,也不難發現存不足的現象。主要表現為指標體系太粗,沒有體現行業特色,難以體現企業的實際應用。現有的評價體系中,針對企業重點的信息化應用系統關注得太粗,難以體現企業實際應用的深度、廣度,很多指標企業難以評分。同時,也沒有體現行業的信息化特色,因此,可操作性不強。其次,企業對很多數據缺乏準確的測度。評價體系中談及的一些量化指標,企業并沒有進行準確的測度,也為準確評價信息化應用情況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從評價結果看出,多數企業信息化水平得分不斷增加,企業之間差距越來越小,卻無法明顯體現信息化水平的實際差距。因此,評價體系的指標和權重應根據信息化發展的趨勢予以不斷調整和優化,以便更加明顯體現企業信息化發展的水平和差異化內容。
責任編輯:葉雨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