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環保產業上市公司年度報告》發布
第十九屆中國環博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中國環境報社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聯合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發布《2017年中國環保產業上市公司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同時,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發布《2017年環保產業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以下簡稱《排行榜》)。
據了解,截至2017年末,我國環保上市公司(含A股、H股及新加坡股市)已超過百家,總市值超過1.1萬億元人民幣,并且繼續呈現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報告》對104家環保行業上市公司收入進行了匯總對比,行業2017年度的營業收入總額為3644億元,同比上漲30%。
比較看來,環保上市公司2013年~2017年,營業收入增速年化增長率超過20%。特別是2016年以來,環保行業增速有上漲趨勢,主要因為行業受益于PPP項目放量以及環保督察帶來的全國性需求的增加。
分板塊而言,表現最好的是環境修復板塊,2017年營業收入同比增加75%,其次是固廢處理板塊,2017年同比增加46%,節能減排、環保監測、水務處理和大氣治理2017年增長幅度分別為30%、30%、18%和-6%。
《報告》認為,2017年,環保行業公司實現總凈利潤(以歸母凈利潤為口徑)503億元,相比2013年增長110%,相比2016年增長28%。2013年~2017年利潤復合增長率為20%。環保行業盈利能力的增強,體現出環保上市公司受益于國家對環保高度重視的客觀情況。
但是,環保上市公司整體收入和利潤規模依然偏小,2017年環保行業上市公司總收入超過100億元的有10家,合計貢獻營收1519億元。同期凈利潤總和超過10億元的公司有10家,合計貢獻凈利潤262億元。
在市場格局方面,呈現垃圾焚燒寡頭壟斷,其他板塊集中度低的特點。盈利能力方面分化明顯,固廢處理和水務處理盈利穩定,節能監測和環境修復表現良好。市值表現方面也優于大盤,其中節能和環境修復表現搶眼。
通過分析股價表現,《報告》認為,市場偏好高成長、有彈性的優質標的。行業并購逐漸趨穩,產業鏈整合、多元化發展是主題。
同時,《排行榜》也涵蓋了百余家以環保產業為主營業務的海內外上市公司,不僅包括2017年環保產業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還包括工業節能、固廢處理、環境監測、環境修復、大氣治理、水務處理等細分領域,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及凈利潤排行榜。
其中,三聚環保、碧水源、東方園林、啟迪桑德、重慶水務、興源環境、格林美、首創股份、清新環境、神霧環保位居2017年環保產業國內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前10位。
2017年環保產業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以2017年12月31日作為基準日,營業收入及凈利潤按照2017年全年統計。
環保上市公司2013年~2017年營業收入增速年化增長率超過20%。
環境修復板塊2017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5%,大氣治理板塊則下降6%。
得益于市場需求旺盛,環境修復行業從2016年以來持續表現強勢,收入增速高于同期其他板塊。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