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國際聚焦新能源等三大核心產業 一季度研發投入增40%
近日,中化國際在上海中化國際廣場召開了業績發布會,包括董事長馮志斌、董事總經理劉紅生等在內的多位高管在介紹公司2017年全年及2018年一季度的經營業績及運營情況的同時,也披露了中化國際未來幾年的重大戰略方向和經營規劃。
年報數據顯示,2017年中化國際實現營業收入62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6%;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6.48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246%,盈利能力恢復并實現較大提升,農化、高性能及中間體、醫藥健康業務板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此外,2018年一季度公司經營業績實現了開門紅,實現營業收入141億元,較預算增長了15.5%,其中化工產業增長達25%。
中化國際財務總監秦晉克表示,公司農化、高性能及中間體、聚合物添加劑等化工產業均實現大幅增長,貿易業務通過結構優化。從2015年至2017年三年,中化國際的營業收入中化工產業占比在不斷提升,貿易業務占比不斷下降。
董事長馮志斌亦坦言,中化國際過去給市場的定位不夠清晰,覆蓋產業包括化工物流,天然橡膠,化工貿易,又有各種化工產品生產的子公司。未來幾年,公司將聚焦在盈利能力強,技術含量高的朝陽產業之中,陸續退出一些高風險,低收益的產業。
總經理劉紅生表示,中化國際以“精細化學,綠色生活”為愿景,進一步聚焦精細化工業務,重點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產業等領域,為全社會提供創新、優質、綠色的產品和綜合解決方案。
其中,新能源項目將以鋰電池項目為突破口,1500噸NCM正極材料一期中試項目已經順利投料試車,二期亦已啟動。新材料項目則定位于高性能聚合物、聚合物添加劑、輕量化材料和電子化產品四個方向。其中值得注意的是,500噸芳綸中試項目開始投產,1.5萬噸不溶硫項目完成投料生產。而在生物產業項目方面,中化國際的明星產品“寶卓”成功上市,全年銷售收入超過6000萬元。
據悉,2017年,中化國際創新產品累計銷售27億元,同比增長32%。
董事長馮志斌表示,當前中國正在從“化工大國”向“化工強國”邁進,科技驅動增長成為了化工行業“十三五”規劃的關鍵詞。
據記者了解,中化國際近三年來不斷加大科研投入。以2018年一季度末為截點,研發人員同比增加25%。科研投入僅今年一季度就達1.5億元,同比增長40%。科研投入的成果也非常顯著,一季度新產品收入同比增長97%。占產業收入比大幅上升,達22%。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