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災區生態環境恢復效果明顯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發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汶川地震波及四川、甘肅、陜西、重慶、云南等10省(區、市)的417個縣(市、區),總面積約50萬平方公里。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災害發生后,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堅強領導下,快速啟動了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國務院及時頒布了《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迅速出臺《國務院關于做好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災后恢復重建的主要任務、工作要求、實施步驟和保障措施。在全面調研、科學評估、充分論證、廣納民意的基礎上,2008年9月19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了《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形成了一個由《總體規劃》、10個專項規劃、災區省年度實施計劃和51個重災縣(市、區)具體實施規劃構成的科學規劃體系。
科學制定《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生態修復專項規劃》
汶川地震極重災區地處青藏高原東緣和四川盆地過渡地帶,海拔跨度和地形起伏度大,地貌類型多樣,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也是四川嘉陵江、涪江、沱江、岷江的發源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態地位。汶川地震在造成人員、財產極大損失的同時,地震及其相關聯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使得森林大片損毀,野生動物棲息地喪失與破碎,生態功能退化,災區生態系統遭受重創,直接威脅到區域生態安全。
《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生態修復專項規劃》是國務院印發10個災后重建專項規劃之一。規劃制定過程中,編制單位原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四川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第一時間深入災區各縣區,結合《汶川特大地震災后環境安全評估及應對措施》課題研究,冒著余震與次生地質災害的危險開展了細致的災損調研工作,科學客觀敘述了災區林業、環保、水土保持、草場等生態受損情況,明確了災區災情特點。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科學指出災后生態恢復重建要堅持自然修復與人工治理相結合、以自然修復為主,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以生物措施為主的指導思想。生態修復專項規劃提出:用3年左右時間,基本恢復災區森林植被和野生動植物棲息地;恢復重建受損的自然保護區;控制災區水土流失;初步恢復森林、草地等生態功能;恢復重建災區環境保護基礎設施,使生態環境監管能力得到恢復;完成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使災區環境質量基本恢復到震前水平。
生態修復專項規劃任務全面得到落實
生態修復專項規劃制定了生態系統修復、環境整治、大熊貓棲息地及自然保護區恢復、基礎設施恢復重建四大類生態修復建設任務。重點從森林植被恢復、草地恢復、水土保持、核與輻射安全監測監管體系建設、飲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區域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土壤污染治理、企業治污設施恢復重建、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大熊貓棲息地保護與恢復、自然保護區恢復等方面落實災后重建項目。
在全社會共同努力下,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三年重建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的目標得以圓滿實現。規劃的各項生態修復專項項目全面實施。
災后重建生態恢復效果顯著
各項災后重建項目實施后,災區生態環境恢復效果明顯。
一、災區植被恢復效果顯著。十年來,四川累計啟動72個震后林業生態修復項目,448.87萬畝震損林草全部得以恢復,災區共完成人工造林133.35萬畝、封山育林241.18萬畝,39個重災縣的森林覆蓋率指標已恢復或超越震前水平。
隨著林草植被恢復任務的完成,恢復植被自然發展趨勢良好,喬、灌木類型多樣性和生物量增加,已進入物種多樣性和植被覆蓋度持續上升、群落結構變化減緩的相對穩定階段,森林、草地等生態功能也逐步保持穩定。
從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結果看,災區各縣市均得到有效恢復,青川、平武的植被覆蓋和生態功能已高于震前水平。
二、環境污染得到控制。地震對受災區域的環境保護設施造成一定的破壞,經過大力修復和重建,目前災區的工業企業環保設施以及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均已恢復,災區環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
目前災區地表水環境較好,30個國、省控監測斷面,有24個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達標率80%。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較好,72個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災區危險廢物得到有效處理,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新建村鎮人居環境建設等污染防治工程實施效果明顯,環境質量顯著改善。
三、大熊貓等野生動物棲息地得到修復。地震對岷山山系東部和邛崍山系中部、北部的大熊貓棲息適宜分布區影響較大。四川省將大熊貓等野生動物棲息地恢復作為災后生態修復的重要任務,對148.5萬畝受損大熊貓棲息地實施了差別化恢復措施。
最新監測顯示,目前災區大熊貓遷移和交流已基本擺脫地震影響,大熊貓已度過震后危險期,活動恢復至震前水平。而位于臥龍保護區東北部的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耿達基地經過多年修復重建,場館、道路等基礎設施也已全部恢復,極大地促進了大熊貓的保護工作。
四、受損自然保護區管護能力得到恢復,區內動植物生境質量逐步修復。全省加強災區森林、濕地和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恢復建設,投入資金18.4億元,用于保護管理設施設備恢復重建,累計完成業務用房(含維修加固)8.42萬平方米、道路951.6公里、通訊線路328.80公里、供電線路343.65公里,保護區巡護、監測、宣教等各項工作正常開展,保護管理能力較震前大幅提高。
據調查,災區分布的龍門山巨型冰川漂礫地質遺產保護區、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草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水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千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小寨子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九頂山大熊貓省級自然保護區、寶頂溝省級自然保護區、大小溝省級自然保護區等9個自然保護區總體植被覆蓋已由震后初期的70.4%穩步提高至71.3%,從生境適宜性的面積來看,自然保護區生境質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五、主要危險地段地質災害得到有效防治。截至2018年,汶川震區各大型滑坡群的滑坡體植被覆蓋恢復整體狀況良好,已從初始發育階段向穩定狀態轉化,且滑坡活動強度呈現明顯下降趨勢。
十年間,堰塞湖治理取得了巨大成績,堰塞湖風險已基本消除,堰塞湖周邊生態環境得到恢復和改善。最大的唐家山堰塞湖已成為風景區和重要水利設施,解決了地震堰塞湖對當地群眾生活帶來的影響。
站在新的起點,災區生態環境保護迎接新任務
在黨和國家的堅強領導下,汶川地震災區生態恢復重建成果顯著,災區生產、生活全面恢復正常。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對地震災區破碎的山河實施生態修復及重建,將比經濟重建、社會重建的難度更大,任務更艱巨,需要持續不懈的物質和技術投入。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建成美麗中國的政治考量、戰略抉擇和堅定決心。
汶川地震災區作為四川省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的關鍵區域,下一步必須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強化空間、總量和準入環境管控,圍繞提高災區生態文明水平、提升區域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不懈努力,推動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一、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提升災區生態服務功能
汶川地震災區具有獨特的自然生態之美、多彩人文之韻,豐富的生物資源,地處長江上游,肩負著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使命。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是國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
目前,按照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共同編制的《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指南》技術要求,在科學評估基礎上,四川省已經形成了《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39個重災區縣生態保護紅線面積達2.9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30%以上,其中汶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比例達到69%。
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是貫徹落實主體功能區制度、實施生態空間用途管制的重要舉措,是提高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構建國家生態安全格局的有效手段,是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推動綠色發展的有力保障。災區各級人民政府應全面落實生態保護紅線優先地位,將生態保護紅線作為本行政區空間規劃的重要基礎,把生態保護紅線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等規劃,發揮好生態保護紅線對于國土空間開發的底線作用,讓生態保護紅線制度成為提升區域生態服務功能的強有力武器。
二、加強地震災區生態文明建設
結合災后美好家園建設,以生態市(州)—生態縣(市、區)—環境優美鄉鎮—生態小區—生態村—生態家園的系列創建為抓手,從人居環境科學的角度開展災區各項重建規劃。從創造適宜人類居住環境的整體宏觀戰略著眼,合理定位災區生態體系、功能和分布格局,推動地震災區人居環境重建工作深入開展。
促進災區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生態產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加強民族文化特色保護,使災區的重建工作可持續發展。探索符合人居環境建設的各項重建措施與辦法,恢復和改善自然生態環境,完善基礎設施,提高災區人居環境質量,建設體現生態文明的新城鎮、新農村,推進災區社會、經濟、文化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三、推動岷山—邛崍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建設
地震災區位于岷山—橫斷山生物多樣性保護關鍵地區,是具有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功能的重要生態功能區,其生態功能在保護生物多樣性及維持區域生態安全中具有重要意義。
大力推動岷山—邛崍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建設,構建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生態保護和監管平臺。持續推進植被恢復、山體地震創面生態恢復、受損大熊貓遷徙通道恢復等示范性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措施,恢復重建極重災區受損自然生態系統的生態服務功能。加強岷山-邛崍山區域產業引導和社區共管,適當集中、轉移人口,減輕人口和經濟社會發展對生態恢復的壓力。優先選擇災區縣、區開展生態補償試點工作,研究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增加生態保護投入。
四、積極開展災區生態觀測,及時掌握災區生態恢復的進展情況
由于地震災區地處龍門山系,山高坡陡谷深,巖體松散破碎,地震所引發的次生災害時有發生,自然生態系統敏感而脆弱;加之受基礎設施重建等人類活動等問題影響,生態修復成果保存難度大。要有針對性地深入落實完善災區各項生態恢復措施,就必須在長期跟蹤觀測的基礎上,及時掌握災區生態恢復的進展,以此分析各項恢復措施實施后的效果和發現問題并加以完善。
應推進實施區域生態觀測系統建設,建立災區生態觀測基地。采用以遙感監測為主、地面生態監測為輔的技術手段,開展災區生態環境質量監測。通過生態觀測網絡和生態監測地面站,對災區存在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實施中長期跟蹤觀測,以及時掌握災區生態恢復進展情況和生態功能的動態變化情況,為不同階段制定生態修復措施提供科學依據和基礎支持。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