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守護祁連山
推動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不斷強化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運用,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全覆蓋的生態環境監管網絡,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為環境管理和決策提供支撐,從而實現生態環境保護的智慧化。即日起,本報開設“構建智慧環保 推進環境治理”欄目,介紹各地智慧環保建設及其運用的做法和經驗,供各地學習借鑒。
祁連山是我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2017年甘肅祁連山生態破壞問題問責整改換來了祁連山的“綠色重生”,祁連山迎來歷史最平靜時期。
張掖市抓住契機,圍繞祁連山生態破壞問題整改,堅持補短板、打基礎,強化科技支撐,2017年8月啟動了祁連山生態監測項目,在提升生態監測監管能力上進行了積極探索,將衛星監測運用到了祁連山生態監測當中,著力構建天地一體化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自此,孕育甘肅省河西走廊文明的“母親山”又多了一只守護“天眼”。
“一庫八網三平臺”評估區域生態環境現狀
張掖市環保局調研員韓多剛介紹,張掖市將采取與高分甘肅數據與應用中心合作的模式,通過一年左右時間,建成祁連山生態監測項目,使張掖市生態監測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能基本滿足區域生態環境現狀評估,并對全市生態環境監管提供動態監測支撐。
據了解,這個項目以“一庫八網三平臺”為主要建設內容。
“一庫”即生態大數據庫。對市域各生態功能區進行不同尺度的生態狀況監測與分析評估,構建包括祁連山和黑河濕地自然保護區實時監測數據、遙感數據、基礎地理數據、生態環境專題數據、地面調查數據等多源數據綜合匯交的生態環境保護大數據庫,建成全市生態環境基礎數據體系,打造基礎性、綜合性、功能性于一體的生態環境數據平臺。
“八網”即將環保部門的水、大氣、土壤、噪聲、輻射、重點污染源監測網和公安部門機動車尾氣、城市重點區域監控影像等8類監測數據聯網共享。通過高分甘肅數據與應用中心,整合祁連山和黑河流域范圍內生態環境相關地面觀測臺(站),面向生態環境代表性地表類型接入生態環境地面監測數據,實現對大氣環境質量、水環境質量、土壤污染的精細化監測。
“三平臺”即構建祁連山與黑河濕地生態環境本底評估和動態監測平臺、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項目監控平臺、智慧環保平臺。祁連山與黑河濕地生態環境本底評估和動態監測平臺主要利用衛星遙感數據,綜合運用地學分析、地理空間信息技術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遙感綜合解譯技術,針對區域森林退化、雪線上升、草原退化、湖泊變化、沙漠化、生物多樣性等問題,開展生態環境動態監測與評估,并對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本底進行評估,對人類干擾、生態破壞等活動進行監測、評估與預警。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項目監控平臺主要通過高分衛星遙感和地面觀測,對張掖市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項目進行宏觀、動態監控。智慧環保平臺主要通過手機APP集成環保動態、對外宣傳、內部辦公、移動執法、現場監測等功能,實現移動辦公和對企業信息及違法行為的掌上查詢,移動定位和現場拍照錄像,保障執法監管。
“一庫八網三平臺”將系統全面地記錄和集成祁連山生態環境的大數據,為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進入智慧數據時代打下基礎。
對生態破壞活動可實時監測、評估與預警
據了解,張掖市祁連山生態監測項目建成后,預期可實現6個目標。
一是實現對自然保護區的常態監管。通過每月對祁連山及黑河濕地自然保護區進行遙感監測,能夠實現對兩個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質量及變化趨勢、污染源排放狀況及潛在環境風險的常態化監控,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督促完成整治。
二是實現生態環境監測數據集成。通過對大氣、水、土壤等生態環境關鍵性指標開展全天候監測,能夠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污染源、農村飲用水源、地下水、耕地等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的有效集成,建立生態環境監測數據集成共享機制。
三是實現重點企業監控數據在線傳輸。通過督促重點排污單位向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平臺實時傳輸污染源在線監測數據,能夠督導污染物排放單位履行自行監測及信息公開法定責任,實現對全市重點排污單位的動態監管。
四是實現環境監管執法智慧化。通過全面推行“三化兩分一強化”環境監管執法模式,配備移動執法終端,能夠實現現場調查違法證據拍照錄像和實時傳輸,做到市級環境監管執法巡查、稽查和縣級環境監管現場執法檢查兩個全覆蓋,全面提高環境執法效能。
五是實現生態環境質量監測數據預報預警。通過生態功能區和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數據匯集,能夠實現對重要生態功能區人類干擾、生態破壞等活動進行監測、評估與預警,提高重點流域、重點區域、重要生態功能區和自然保護區環境風險預警與處置能力。
六是實現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共享。通過對祁連山和黑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生態狀況、氣象、水資源、水土流失、地表水、耕地、草原、林業、地理信息、農田灌溉等遙感數據的有效集成,能夠為國土、林業、水利、農業、環保等部門提供長期網絡數據共享服務。
此外,記者從甘肅省環保廳監測處了解到,目前該廳正建議推動武威、金昌市參照張掖市模式,將轄區內有關縣域納入項目監測范圍,按照統一的監測指標體系、技術體系開展生態監測。3市項目建成后,統一聯網,數據共享,保證祁連山甘肅片區生態狀況監測與評價的完整性,并為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探索跨區域、跨部門合作的技術支撐途徑。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