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萬州:長江邊,有片司法保護示范林
重慶萬州區大周鎮鋪埡村,坐落在長江邊。庫區水位半年為期的周期性漲落,讓長江兩岸形成了30米高差的消落帶。鋪埡村也不例外,沿江兩岸常年寸草不生、一片荒蕪。
今年7月再到鋪埡村,江邊多了一片整齊的樹林,形成一道防止水土流失的綠色屏障。這片林,叫長江三峽庫區生態修復司法保護示范林。栽種的樹木是中山杉,在水淹和干旱環境下都能較好存活,很適合消落帶的綠化保護。
“三峽庫區生態脆弱,但是環境資源類犯罪多屬于輕刑類案件,判處緩刑率較高,懲治、預防效果不明顯。以前,雖然違法當事人受到了法律懲處,但受損的生態環境卻得不到任何補償。有些人‘今天剛判刑,明天就重犯’。”萬州區人民法院院長盧偉介紹說,作為試點,萬州區法院成立了三峽庫區唯一的環境資源審判庭,集中辦理渝東北9個區縣環境保護案件,探索“以補代罰”的生態司法修復機制。濫伐、盜伐林木的,按“伐一補十”種植樹木。非法捕撈水產品的,必須放養3000尾以上魚苗。
巫山居民夏榮柱就剛剛繳納了6.5萬元的生態修復費用,通過委托第三方公司,在鋪埡村補植中山杉。2011年,因法律意識淡薄,夏榮柱非法占用并毀壞林地超23畝,耕地約6畝。2017年4月22日,他主動到巫山縣森林公安局投案。萬州區人民法院的刑事判決書中,生態修復費用是判決的主要考量之一。
“2016年以來,我們注重在審判過程中教育、倡導破壞三峽庫區生態環境的人自愿認捐生態修復費,目前已經有239人認捐140余萬元。有了生態修復費,這一片司法保護示范林的規模逐漸擴大。”盧偉介紹說,“同時,我們在生態司法修復方面已經探索出一系列機制。”
據介紹,當地啟動三峽庫區環境公益訴訟專家咨詢機制,試行環保禁止令和“生態環境修復令”等生態補償機制。通過探索綜合審判方式,能夠全面、統一追究環境違法行為人的環境刑事、行政和民事法律責任。
今年以來,萬州破壞生態環境類犯罪顯著下降,尤其是非法捕撈、濫伐林木等直接破壞長江生態環境的犯罪減少近四成。另外,法院組織緩刑罪犯進行林木護養,加深了市民對保護生態的認識。
“這片林并不是樣子工程,種下去了,我們就要讓它起到生態屏障和司法教育的作用。”盧偉介紹說,目前,中山杉的面積已經達到500畝,萬州區人民法院已經開始面向社會自愿認捐并確定林權的方式籌措后續管護資金。通過認養樹苗的方式,示范林獲得了許多社會人士的支持和幫助。當地群眾也開始自發參與前來保護林木、鋤草培土。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