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任正非:華為今天碰到的問題早有準備 這20句話讓全世界振聾發(fā)聵
12、“五年以后,(華為)年銷售收入可能比今年多一倍多。”
13、“華為有什么?一無所有!華為既沒有背景,也沒有資源,除了人的腦袋之外,一無所有。”
14、“5G實際上被夸大了它的作用,也被更多人夸大了華為公司的成就。”
15、“應對未來的挑戰(zhàn),我們都在找路,但如果慢慢找來找去找不到,追兵也很快到了。”
16、“我們覺得除了困難,都是困難,沒有不困難。”
17、“(華為業(yè)務前景這么光明,為什么說華為下一步可能會倒下呢?)早晚的事情,這是個哲學命題,不是一個現實命題。”
18、“未來終端的路很寬廣,包括物聯網……,手機只是終端的一個領域。”
19、“蘋果是一個偉大的公司,因為蘋果推動了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使這個社會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結構性改變。”
20、“大家不要把商業(yè)模式和意識形態(tài)混淆起來。我們今天進入商業(yè)社會,不能因為我們是共產黨員,就要去做雷鋒無私奉獻,就不要去搞商業(yè)模式,那為什么要搞市場經濟呢?我們要用經濟規(guī)律來對付經濟規(guī)律。”
【今天碰到的問題十多年前就有預計】
記者:華為最近遇到了一些困難,請問華為內部是否系統(tǒng)地評估過,這么多年的研發(fā)創(chuàng)新投入是不是可以抵抗這些困難?
任正非:應該說,我們今天可能要碰到的問題,在十多年前就有預計,我們已經準備了十幾年,我們不是完全倉促、沒有準備的來應對這個局面。這些困難對我們會有影響,但影響不會很大,不會出現重大問題。
記者:那么在現在的環(huán)境下,您怎么理解自主創(chuàng)新對中國公司的意義?
任正非:我從來不支持“自主創(chuàng)新”這個詞,我認為,科學技術是人類共同財富,我們一定要踏在前人的肩膀上前進,這樣才能縮短我們進入世界領先的進程。什么都要自己做,除了農民,其他人不應該有這種想法。自主創(chuàng)新若是精神層面我是支持的。也就是說,別人已經創(chuàng)新,我們要尊重別人的知識產權,得到別人的許可,付錢就行。如果我們重做一遍,做完一遍,也要得到許可,還是要付錢,這是法律。當然科學家都是自主創(chuàng)新的,我指的是我們這種公司的工程創(chuàng)新。
記者:我想接著問一下,華為對這次反全球化浪潮所做的最壞的預案是什么?
任正非:外面的變化對我們沒有這么大的影響。因為我們有信心,我們的產品做得比別人都好,讓別人不想買都不行。我舉一個例子:全世界能做5G的廠家很少,華為做得最好;全世界能做微波的廠家也不多,華為做到最先進。能夠把5G基站和最先進的微波技術結合起來成為一個基站的,世界上只有一家公司能做到,就是華為。將來我們5G基站和微波是融為一體的,基站不需要光纖就可以用微波超寬帶回傳。有人說過去這只適用于廣大農村,但5G是超寬帶,微波也是超寬帶,這也適合廣大西方國家。因為廣大西方國家遍地都是分散的別墅,是要看8K電視、高速的信息消費,那就需要買我們的設備。當然,它可以不買,那就要付出非常昂貴的成本來建設另外的網絡。我們在技術上的突破,也為我們的市場創(chuàng)造了更多機會,帶來更多生存支點。所以,我們沒有像外界想像中的那么擔憂。
【絕對尊重他人知識產權】
記者:長期以來,西方對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企業(yè)最常見的指責就是盜竊知識產權,請問您怎么看待這個話題?
任正非:我不能代表中國企業(yè),只能代表華為。華為在美國經歷了幾場大官司,都獲得良好的結果。華為現在87,805項專利中,其中有11,152項核心專利是在美國授權的,我們的技術專利對美國的信息社會是有價值的。我們已經和很多西方公司達成了專利交叉許可。華為不能代表別的企業(yè),但是我們自己是絕對尊重他人知識產權的。
記者:為什么中國沒有產生像高通那樣通過知識產權授權模式進行發(fā)展的企業(yè)?深圳有一些企業(yè),他們有自己的知識產權,由于遭遇知識產權官司和國外公司的圍堵,他們沒有辦法,只好向產業(yè)鏈的下游下沉。想問您,中國知識產權體系應該要怎么調整?
任正非:如果我們把知識產權當成物權,可能國家的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會更加好一點。就是知識產權法若是物權法的一部分,侵犯知識產權就是侵犯物權,這樣的環(huán)境有利于原創(chuàng)發(fā)明。沒有原創(chuàng)發(fā)明,哪有未來的“高通”呢?我們應該認識到,知識產權保護是有利于國家長遠發(fā)展的,而不是西方拿來卡我們的借口。因此,我們國家首先要不支持假貨、不支持山寨,而是要支持原創(chuàng)、保護原創(chuàng)。有可能今天經濟發(fā)展速度會慢一些,但質量就會更好一些,就會出現越來越有競爭力的公司。
【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該得到尊重,這個國家才有希望】
記者:任總您好,我在深圳做新聞工作很多年了,在我印象當中,華為在過去30年當中,像這么密集,您親自出面,連續(xù)幾天與媒體會面,以前是很少見的。包括外媒都在說,今年任總會見記者是一個比較罕見的安排,是為了應對當前華為所面臨的罕見的特別困難,不知道您對這個評價是否認同?這個安排,主要是想傳遞什么信息?另外一個問題,西方一些國家政府對華為網絡安全的指責,您認為這是出于歷史的偏見,還是華為確實有需要加強的地方?華為如何消除西方國家的擔憂?
任正非:第一,見媒體是公共關系部逼的。他們說,這段時間我們要給18萬員工和廣大客戶都要傳遞信心,讓他們多了解我們、信任我們,也同時給社會釋懷,其實我們沒有遭遇多大困難。你可能沒參加過我們的內部會議,開會都是群情激昂的,沒有感覺到有多大困難。但是外界不知情,我們需要傳遞一些信心,需要我說說話來起一些作用。所以,見媒體就是給社會傳遞一種信心。當然我們今年的收入增長速度可能會放慢,估計增長不會超過20%。
第二,關于網絡安全問題,要把信息安全和網絡安全區(qū)分開來,現在混淆在一起了。華為30年來在170多個國家、為30多億人提供了網絡服務,有良好的安全記錄。但是我們還需要不斷進步。我們現在要重構軟件架構體系,朝著“網絡架構極簡、網絡交易模式極簡、網絡極安全、隱私保護遵從GDPR”這四個目標的要求。我們在未來五年大量投入研發(fā)費用,做全世界最好的網絡。五年以后,年銷售收入可能比今年多一倍多。
記者 :我記得2014年第一次采訪您的時候,您說“華為有什么神秘的?揭開面紗就是皺紋”,印象特別深刻,現在五年過去了,您覺得華為的面紗真正揭開了嗎?現在國際上質疑的聲音好像更多了。
任正非:那就是皺紋更多了。因為半徑越大,問題越多。如果我們縮到小小的一點,像農民種地一樣,只有土豆這么大,外界都看清了,那誰也不會質疑。半徑越大,越看不清,未來10-20年之后的探索我們更加看不清,所以大家的質疑會多一些,但是質疑并不等于有多大問題。另外,質疑也是有價值的,科學家天生就喜歡懷疑,要不他們怎么會發(fā)現新東西呢?他不相信,就會有新發(fā)現,所以質疑本身也是前進過程中必然伴隨的副產品。
未來信息社會的發(fā)展是不可想象的。未來二三十年,人類社會一定會有一場巨大革命,在生產方式上要發(fā)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比如,工業(yè)生產中使用了人工智能,大大地提高生產效率。大家參觀了我們的生產線,那還不能叫人工智能,只是一部分人工智能,但是生產線上已經看不到太多的人。五年以后,這條生產線上可能只需要五、六人,甚至兩、三人,主要是做維修。當然,我們的生產線上很多人都是博士,不是普通操作工人,特別是光芯片生產中,會動手的博士還特別少。
這個時代對一個國家來說,重心是要發(fā)展教育,而且主要是基礎教育,特別是農村的基礎教育。沒有良好的基礎教育,就難有有作為的基礎研究。給農村教師多發(fā)一點錢,讓優(yōu)秀人才愿意去當教師,優(yōu)秀的孩子愿意進入師范學校,就如我們老一代革命家毛澤東、粟裕、許光達、惲代英…都出身于師范學校一樣,我們就可以實現“用最優(yōu)秀的人培養(yǎng)更優(yōu)秀的人”。但現在不是這樣,教師待遇低,孩子們看見知識多也掙不到多少錢,所以也不怎么想讀書。這樣就適應不了未來二、三十年以后的社會,社會就可能分化。完全使用人工智能生產的可能就會重回西方,因為沒有了工會問題、社會福利問題、罷工問題……;完全不能人工智能的生產可能會搬到東南亞、拉丁美洲、南歐等人力成本低的國家去了。我們國家面臨著這種分化,就應該要把基礎教育提到國家的最高綱領,才能迎接未來的革命。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這應是黨和國家的主要責任,每個公民的義務。今天滿街高樓大廈,過二、三十年就變舊了。如果我們投資教育,二、三十年后這些窮孩子就是博士,開始沖鋒,國家就會走向更加繁榮。
在這個重要的歷史轉折時期,華為只能把自己管好,不能去管別人,所以我們就大量投入資金往前沖。剛才央視記者問我“你們賺的錢很少,為什么科研投入會有那么多”,比如今年我們利潤是90多億,但是科研投入150-200億美金。其實這150億哪里是我們投的,都是成本,實際上還是客戶投的。客戶給我們的錢,不是產生利潤,而是產生投入。
我們?yōu)槭裁匆咴谇懊妫啃录夹g進入時代的周期變短了。過去是等到科學家做方程,經過五、六十年,終于發(fā)現這些方程有用。從電磁理論,又經過五、六十年,發(fā)現電磁理論可以用于無線電;又經過了幾十年……。今天已經不可能了,這個過程縮短非常厲害,即使不能叫毫秒級,也是極短級。如果我們還是等著產業(yè)分工,不進入基礎研究,就有可能落后于時代。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如果變成人才大國,我們與別人的競爭才更加有信心,因此,小學教師應該要得到更多的尊重。當然,今天教師待遇已經比過去好很多了,但還要讓教師成為最光榮的職業(yè),國家未來才有希望,才能在世界競技中獲得成功。
今天大家看到華為有很多成功,其實成功很重要的一點是外國科學家,因為華為工資高于西方公司,所以很多科學家都在華為工作。我們至少有700名數學家、800多名物理學家、120多名化學家、六七千名基礎研究的專家、六萬多名各種高級工程師、工程師……,形成這種組合在前進。因此,我們國家要和西方競技,唯有踏踏實實用五、六十年或者百年時間振興教育。
振興教育不在房子,在于老師。抗大就是一條小板凳。你們看關于抗大的電影,搬個小板凳,坐在黃土飛揚的土地上,聽到毛澤東沒有麥克風的講話,就建設了新中國。所以,物質不是最主要的,人才是最主要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該得到尊重,這個國家才有希望。
責任編輯:電朵云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fā)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習近平:持續(xù)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yè)鏈優(yōu)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fā)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杜祥琬:創(chuàng)新觀念,推動能源高質量發(fā)展
2020-09-28能源,創(chuàng)新,觀點
-
PPT丨王繼業(yè):電力系統(tǒng)儲能發(fā)展與挑戰(zhàn)
2020-10-14儲能,電力儲能,儲能應用 -
奮斗姿態(tài)書寫人生底色 銀隆儲能“小哥哥”的職場進擊姿勢
2020-10-12銀隆新能源,儲能,新能源汽車 -
鄒驥:通過發(fā)展清潔能源 提高中國公信力
2020-06-28鄒驥,清潔能源,綠色低碳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