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傳志:“互聯網+”被大大低估,向王健林馬云學
2015正和島島鄰大會于6月12日-13日在北京舉辦。上圖為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柳傳志。(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梁斌 攝)2015正和島島鄰大會于6月12日-13日在北京舉辦。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柳傳志出席并
“2015正和島島鄰大會”于6月12日-13日在北京舉辦。上圖為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柳傳志。(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梁斌 攝)
“2015正和島島鄰大會”于6月12日-13日在北京舉辦。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柳傳志出席并演講。
在談到“互聯網+”的時候,柳傳志表示,“互聯網+”的作用被大大低估了。將來,沒有一家企業不會和互聯網連到一起。
柳傳志認為,“互聯網+”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并存,聯想控股蔣永“投資+”的方法應對,“我們可以在現有的老企業中產生互聯網,王健林說的方法我們要學,馬云說的方法我們也要去學”
柳傳志同時強調,一定要在企業最好的時候思考戰略布局,“碗里的飯吃到嘴里就趕緊做鍋里的飯”。
以下為演講實錄:
柳傳志:有志者事竟成,堅定的目標、不屈不撓的毅力,好的學習能力和方法,就能讓我們把事情做成。
我在講今天的主題之前,我想說我在聽什么,有時候跟不同類別的朋友在一起溝通,其中包括有政府官員、國企領導、MBA商學院的學生,還有媒體等等,但是當然溝通得最好的,互相最能充分理解的是民營企業家。就是像今天這樣,全是民營企業家,我相信我們是最能溝通的。
又一次我看正和島的雜志——《決策參考》時,還有在聽其他民營企業家演講時,會發現一個問題,不同的成功人士講出來的答案、做法是完全不相同的。這就確實存在著我們聽什么、怎么聽的問題。
其實我們在上大學的時候,學的是兩樣東西,可能在中國一般的大學格外強調的是具體知識,因為他要考試。其實與它相伴的更重要的是學習的方法。我學的是“雷達”,現在那些知識真的全忘了,我是在軍校,那些學習方法,一往無前的精神等等,卻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子里。
今天我們在座的各位有自己的具體情況。每個人站在每個行業的邊界條件跟其他的行業是不一樣的,所以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去聽去分析。只有這樣才能解決我們各自面對的不確定性,才能創新,才能寫出我們自己的菜譜。
在聽什么的時候我覺得有兩件事兒挺重要的:
第一,記住聯系自己。第二,客觀地看待自己。往往有的時候我和朋友、同事談到外面看到的東西時,大家會不以為然,有的時候會高估自己,所以如何密切地聯系自己、客觀地看待自己,去聽、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學習,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今天我主要想談的是,我們如何面對不確定性,今天我想在座的各位沒有一個人心里是踏實的,因為我們確實面對著寬度越來越大、深度越來越深的不確定性。剛才吳大使講到了國際形勢,國內外的政商形勢都是我們要研究的不確定性的內容。我們年年都說不確定性,有沒有確定的時候,我說有過,我經歷過的事情可能在場的大部分人都沒有經歷過——改革開放以前、文化革命以前,那真的一切都是確定,人就是三關:
第一關:考上大學、分配專業是一關;第二關:分配到哪個單位工作;第三關:結婚娶媳婦。
改革開放給了我們很多的機會,但是確實面臨非常多的不確定性。我們每個人都感到有極大挑戰,科技的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會對你、你的企業甚至整個行業進行顛覆。所以怎么面對不確定性,應該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
我自己的情況跟各位有點兒不一樣,我自己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第一,要堅決讓企業活下去。第二,把規模做大、利潤做好。
為什么一定要先強調活下去,活下去未必是所有企業的要求,比如一個創業企業,你不一定把活下去作為首先第一條,因為活下去,所以我要創新、拼命地變革,不然我活不下去。
有的企業想我就是活不下去,反正死了我再重來,但是我堅決要創新,不然我就不可能活下去,角度可能還是會有不同。
對中華民族、對國家來講,希望創新的企業不停地往上創新,死了還要接著再上一波,整個國家就有了一種向上積極的動力,我想這是一種角度。但是我站在自己的角度,我想還是首先要為我的員工、股東負責,我還是得先活下去。
因此戰略的制訂可能會不一樣,先能夠保持長期,然后再保持可持續發展,我下邊講我是怎么根據這個制訂我們的戰略。
不久后,聯想控股將會在香港H股上市,具體日子還不能說。
我們用什么方法去面對不確定性,在2000年的時候我在想考慮把當時的聯想集團分拆成為兩個:第一個,聯想集團。第二個,神州數碼。
然后在他們上面設立一個母公司叫聯想控股,我為什么要設這個呢?實際上就是在1998年前后,我對未來怎么能夠長期活下去,對所謂現在說的不確定性產生了很大的想法。主要原因是在高科技領域里被創新顛覆的可能性非常大。在這種情況下,最安全的方法是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而當時都在強調的是專一、專一再專一,像王石先生也講做減法等等。但是我自己覺得,要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1998年的時候,我有機會去GE學習,知道了GE是做多元化的公司。他們的多元化為什么能夠成功?我詳細做了研究,但是他們的成功我們模仿不了。他們的老板是非常強大的。從金融到飛機發動機、醫療等等領域,他們對每個行業都有相當深的了解,而且管得比較深,我是遠遠不行的。
但我覺得我一個人不行,其他人懂就可以。比如說楊元慶專做電腦,他就是電腦的專家,我還有其他領域有專人去做,找出最好的人做,給他們以最好的激勵方式和好的業務模式、好的產權機制,他們是能做到的。
于是從那兒得到了啟發以后,我就在2000年的時候準備開啟新的業務,就把一間公司拆成兩間,朱立南跟著我做了投資領域。先做了君聯資本,到了2003年,又辦了弘毅投資,后來又辦了聯想之星,我們把這條鏈投全了。
這個鏈投全了以后,在2006年前后,我已經決心聯想控股要從投資轉向投資+實業了,于是我們就選擇到底哪個是我們新要進的領域,這個跟我們愿景有關的是,在多個行業里面擁有領先企業,我們到底在哪個行業里面去做,在這個行業里面是打遭遇戰發現的,還是分析研究以后發現的等等,這里面有很多要研究的事情。
總之我們先做投資,然后進入到這個領域,然后用投資的資金促成企業的形成,企業上市以后,我們再擴大投資的范圍。
在做這個之前,我還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公司的產權機制搞清楚,因為聯想集團的時候,員工是有股份的,我們能夠成為這個企業的主人,但是當聯想控股這兒的時候,控股的骨干層又是沒有股份的,65%的股份是科學院、35%的股份是原來老的聯想集團的員工所有,于是我們還是想辦法讓控股的管理層能夠有股份,能夠成為公司的主人,這些具體做法我就不說了。
最后就是形成了今天的這個模式,變成一種叫做雙輪驅動,一邊是投資、一邊是實業,雙輪驅動之中,會有很好的契合方式,等等我也不能多講,不能多講的原因是因為我馬上就要上市了,現在屬于靜默期。
總之既使上市成功以后,后面更重要地是怎么做,怎么能夠讓投資人感到我們沒有辜負他們的信任,這就是我今天所有要講的內容。
總結:
剛才講了這么多的話,我們面對不確定性的方法是,將來對于各種企業,不確定性是常態,而且不確定性會越來越大。記者朋友問我,互聯網+的作用是被高估了和還是低估了,我認為現在還談不上低估,是大大地低估。
先拿眼前的互聯網來說,我們所有的傳統企業做的事情,沒有一家企業將來不會和互聯網連到一起,這就好象電燈剛剛發明的時候,有的地方沒有電線、發電站,用的是油燈,但是你早晚會用電燈,因為把客戶和廠商連到一起去考慮,這是一個必然的模式。
更大的問題是,今天的互聯網、互聯網+,無非是解決了辦公效率的問題,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問題,并沒有把人工智能在內的身邊物體,通過智能聯系到一起,那樣的話這個世界將會怎么樣,真的很難想象。我們正處在拐點時代,至于這個拐點什么時候到來,在座的年輕朋友一定會趕上。
所以我們不得不密切地注視著各種動態的變化,由于技術的變化會不會引起國際政商形勢的變化都很難說。
所以,不確定性是常態,我們要永遠關注形勢,以研究未來的挑戰和機遇。在這個挑戰之中,其實說是挑戰,可能就蘊藏著機遇,比如像李書福就是機遇,比如像十幾年前的馬云,那就是機遇,所以挑戰和機遇真的就是互相連著的,我覺得面前對聯想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因為我們用的是投資+的方法,我們可以在現有的老企業中產生互聯網,就是王健林說的方法我們要學,馬云說的方法我們也要去學,因為我們有這個投資能力,可以從小的企業做起,所以我們怎么樣根據這個形勢決定自己,這個我覺得首先是要考慮好邊界環境。
最后想說的是,碗里的飯吃到嘴里就趕緊做鍋里的飯,我剛才講2000年的時候,我有了這個想法,為什么是2000年呢?2000年正是聯想電腦一路向上最好的時候,登上國內第一,打敗了國外的廠家。今天在座的各位年齡大點兒的可以回想起,在九十年代初的時候,中國是只有一個品牌——長城,完全沒有辦法和國外的電腦相比。聯想是一個極其微小的公司,面對國外的大企業,當量之比真的是航空母艦和小艦艇之比,我們這么一路打上來的時候,應該是很志得意滿的時候、很高興的時候,我們忙著去部署了戰略,使得我們今天的規模并不大,但是我們活下來為后面蘊藏著巨大的生機。
而我在什么時候轉變呢?恰恰是做得最好的時候。
有人說國家的改革是逼出來的,可能國家是這樣,因為國家有太復雜的因素。每個企業都是在我們企業家手中的企業,我們自己應該在最好的時候趕緊把碗里的飯吃到嘴里,趕快想怎么去布置鍋里的飯。
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大云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杜祥琬:創新觀念,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
2020-09-28能源,創新,觀點
-
PPT丨王繼業:電力系統儲能發展與挑戰
2020-10-14儲能,電力儲能,儲能應用 -
奮斗姿態書寫人生底色 銀隆儲能“小哥哥”的職場進擊姿勢
2020-10-12銀隆新能源,儲能,新能源汽車 -
鄒驥:通過發展清潔能源 提高中國公信力
2020-06-28鄒驥,清潔能源,綠色低碳能源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重磅 | 發改委發文7月起電價降5%
2020-06-29國家發改委,企業,用電成本,電費 -
李克強:放寬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 推動建立市場決定能源價格機制
2019-10-12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