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自然學習信息管理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最耀眼的明星當屬菲爾普斯。這位穿著仿鯊魚皮的泳人搶走了八枚金牌,那身仿鯊魚皮泳裝功不可沒。大自然種種造物大多具有最優化的模型,以適應環境來生存和進化。同樣,通過提出問題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最耀眼的明星當屬菲爾普斯。這位穿著仿鯊魚皮的泳人搶走了八枚金牌,那身仿鯊魚皮泳裝功不可沒。大自然種種造物大多具有最優化的模型,以適應環境來生存和進化。同樣,通過提出問題、建立模型、變換約束條件、尋找最優解、驗證解等步驟構建企業信息化,對信息本身以及相關人的管理應該更趨向大自然。
信息基本構成的再認識
2008年美國藝電旗下工作室Maxis發布了《Spore生物創造器》。這一全球矚目的突破性游戲《Spore》采用了全新的理念,提供基本元素—孢子,讓玩家從這一單細胞形態生命創造及演化生命、培植部落、建立文明,甚至于塑造整個世界,從而訓練玩家對孢子生存、進化過程中衍生的種種情況的管理能力。
從信息論觀點看,孢子是遺傳信息和代謝信息的傳遞系統。信息作為物質的一個內在屬性,從宇宙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存在著,只不過人類只將自己可獲取、可理解的極其少量部分數據賦予一定含義后稱之為信息。正像美國管理科學家托馬斯·達文波特(Thomas"D a venport) 1997年在《信息生態學》一書中所指出的:信息是人類根據自己的需要而賦予一定真實意義的數據;而知識則是從多方來源獲取的信息的綜合。
萬物之間信息的產生、傳遞、利用并不是唯有人類才能感知,也并非只有生命體才可以感知。同時信息的存在方式、表達方式、作用機理并不一定以人類的標準存在。抽象來看,有機體、無機體,生命、非生命,它們之間在信息層面上理解沒有什么差別。假如將信息視為一種生命體,單一的信息就如同一個孢子,并如孢子般隨著人類文明的進化而進化。而單個的孢子成長為個體構建出一個生態環境,如同單一數據組合為信息,融合成知識,轉變為思想的過程。
把信息與孢子類比,正是基于信息的普遍存在性、易于傳播性、載體多樣性、容易復制性等等類似孢子的特征屬性,因此將企業信息最小元素定義為信息孢子恰如其分。
與孢子生存所在的由生產者、分解者和消費者所組成的三環系統相比,信息多了三個環節,即傳遞環節、反饋環節、存儲環節,其中傳遞與反饋存在于生產者、分解者和消費者、存儲者兩兩相互之間,并反映了相互間作用于反作用的關系,因而它應當具有四個環結點和六種關系。
兩點成線,三點成面,自然界中最小的立體結構當屬四面體。四面體的架構特征與信息孢子的特點不謀而合。如此以來,以四面體之四頂點,表示信息孢子的各環結點;以三四面體之六條邊,標示六種關系,這樣正好構建出信息孢子的結構模型。這可能有些牽強,為了迎合四面體么?也許不是這樣。
信息孢子的優化就要使得模型體積的最適宜性,從而達到最高價值。各個頂點的優化,代表信息生命各環節的優化,速度、容量、安全、有效、認證、代價、效益等等問題都可以從各面討論,與此相關的優化解決方案,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手段解決絕大部分。之所以說可以解決絕大部分,原因在于,信息孢子劃分的越小,其中人的影響就越小,越能反映業務的本質,有助于今后企業信息環境優化以及信息管理環境優化。
信息孢子的生存環境
自然存在的萬物一定不以人類的意志為轉移。以人類意志強行干涉自然的行為,最終遭受懲罰的是人類自己。生物與其生活環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密切相關,各種生物都只能適應一定的環境,如水生或陸生。
正像《Spore》游戲讓玩家憑借自由想象,用孢子創造全新的生態世界一樣,企業涵蓋的信息全集亦由這樣無數信息孢子通過結合、聯合、融合形成錯綜復雜的邏輯關系體。而整個企業信息化建設如同用這些四面體構筑蜂巢。蜂群的分工相當于企業的分工,除了蜂群自組織的組織架構是企業學不來之外。
信息本身作為客觀存在,必然有自身發展的規律。在數據一信息一知識-思想鏈條中,數據作為對客觀事物的觀測結果,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獲取、傳遞和存儲。信息孢子的生存、進化也需要一定的生態環境,即在人類生活社會中生存、進化的環境,而企業正是企業信息的生態環境。另外,正如孢子在不同環境中表現不同活性,或存活,或蟄伏,或死亡,企業間的信息孢子群不一定具備可互換性,企業的消亡同樣也并不意味著信息孢子的消亡,它們會成為正面知識或反面教材積累于人類知識寶庫,其剩余價值也將在不同領域不同時代被利用。
信息孢子的生存環境可以無疆界。然而所討論是為人服務的信息化建設,無疆界不便于討論某個信息孢子賴以生存的系統。因此某個企業或組織的信息孢子,界定于企業邊界及其相關聯的外部部分區域。
從企業的高層到普通員工,都同時扮演著信息生產者、分解者、消費者、存儲者的角色,相互之間始終傳遞、反饋著無數信息。不同的職位與職責決定了他們在各個環節中貢獻的時間、精力、知識、思想等不同。企業信息管理在數據-信息-知識-思想管理的轉化過程中,起核心作用的始終是人。
員工最重要的是怎樣為企業帶來價值,怎樣共同實現企業的目標。暫時拋開企業的制度、崗位說明書、考核等等不談,那么究竟哪些是衡量一名員工是否有價值的關鍵因素?這關系到信息孢子能否生存的問題。
宇宙間一切的物質都可歸結為誕生、生存、發展、滅亡幾個階段。宇宙的能量守恒,意味著每個個體的發展勢必要從環境中吸收能量。也就是說,作為企業,作為企業的員工,同樣要獲取所處環境的能量,而它們又是信息生產者、分解者、消費者、傳遞者、反饋者、存儲者,也必然與信息孢子群交換著能量。“以人為本”并非讓人自由發展,說到底,人只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生產資料之一。在消耗最少能量產生最大價值的約束條件下,將人作為生產元素,自然會產生對人的素質、能力、知識、分工、責任等的單一性要求。從有關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中不難發現,員工的能力、素質、學習、知識四要素是員工其余外在表現的核心內容,它們既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假如將這四種元素抽取出來作為一個抽象的人,定義其為元素人,那么考慮其對信息孢子的相互作用就容易得多。
仿照信息孢子模型,可用四面體的結構描述元素人的結構模型。以四面體之四頂點,表示元素人的四要素;以三四面體之六條邊,表示四要素之間既相互制衡又相互促進的六種關系。
重新認識企業信息管理
最近溫州商戶們興起了前店后網的經營模式,數十年前的家族手工作坊而今開始實施疑似SaaS新概念,以此擴大供貨范圍,增加訂單,為客戶提供更個性化服務。此舉堪比某些大型企業。信息大環境改變著信息管理環境,從而改變著企業的行為模式。充分說明每個希望做強做大希望發展的企業必然遲早被打上信息時代的烙印。
人類對待客觀事物從來都以價值為導向,信息也不例外。如果信息不能給人類帶來使用價值,那么信息也將毫無意義。人類創造信息技術的目的,也正是將信息的使用價值最大化。企業的信息伴隨著其創立、發展、衰退過程而多維度、多方向、多形態演變著,它與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內部環境緊密關聯,伴隨企業各個階段協同進化著。普遍認為,企業信息環境諸要素中,核心是人的要素,外在的是信息技術、信息自身要素、社會要素(如社會、政治、經濟及政策法律等)等。這些要素的均衡,才能保證信息環境如生態環境般和諧以利于信息的產生、傳遞、消費、存儲,從而真正使信息為企業帶來價值。
不可否認,企業外部環境無法自主控制,企業營造并維護著信息生存的微環境,使得信息孢子能夠從簡單的設計和維護,逐漸進化為自主組合的信息生態系統,比如網絡環境、流程再造、業務協同、系統整合、安全防護等等。很多企業似乎對此已經很滿足。然而,正如諸多信息化專家們所論述的,在企業信息環境中,存在著信息污染、信息超載、信息失衡、信息犯罪、信息崇拜、信息獨裁等等問題,難以實現數據、信息、知識和思想的自由流動,難以達到信息平衡從而達到整個企業大系統的平衡和協調發展。
幾十年來,企業信息管理系統的發展歷程,無論是基礎建設環境,還是信息管理的管理,都是在這樣一種核心思想的指引下。信息環境的惡化,嚴重影響企業信息化建設不斷投入的動力。而這種惡化,根本原因出在人身上,人要為信息環境以及信息管理環境的不適宜負責。
企業信息化建設通常只看重技術的先進性而忽略員工與信息的關系。大部分員工很難主動地獲取和研究數據、信息、知識,而高級管理人員并未從中獲得預期的效益,這正是企業管理信息化長期以來未取得預期效益的原因。同時也是大多數企業高層對信息化的認識停留在“信息化不過錦上添花水平”的原因。不難發現,對于信息孢子的優化,應當從人的優化開始。對人優化的方法就是讓其模型的體積最大化,相當于讓企業更少的投入能量,而每個個體創造的價值更大。具體優化的方法,可在有關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中找到入培訓、意識、激勵、資質等等諸多方法。
然而, 簡單從制度、技術、政策、素質等方面尋找一個對人的優化條件,可能會更多來自于人的主觀性,來自于人想象的效果。人們通常的管理無外乎類似平衡記分卡,績效考核、法律、行為約束等等以告誡、懲罰、威嚇為主的方法策略,而優化,表面上對外宣稱經過了科學論證實踐檢驗。事實并非如此。這是因為,類似于外來和尚好念經的責任轉移潛意識,使業務優化、流程優化、人員優化、資源優化的過程自始至終不過是某個人意志的傀儡。
作為信息管理環境,除了在微觀視角下對信息環境予以管理優化之外,更大課題在于對事物間協同共存的關系有序性管理并使之達到平衡與和諧。信息管理環境關注更多的應該是企業的戰略、核心業務、政策法規、人力資源。可以這樣說,討論企業信息管理環境,勢必要將其作為有機整體研究其整體功能,考慮其中普遍存在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協調其內部諸要素與外部諸要素之間的關系。
通過對信息孢子和元素人的析構,可以找到信息成本效益最大化的基本要素;通過對信息孢子、元素人的優化,可以實現信息環境、管理環境優化;通過信息化與業務的融合,可以發現真正的需求價值。析構、平衡、制約、協調,或許正是企業信息化管理需要向大自然學習的。否則,企業要么被時代拋棄,要么茍且偷生,即便全球經濟危機壓力的今天,企圖重演一部信息化前傳已無可能了吧?!
信息基本構成的再認識
2008年美國藝電旗下工作室Maxis發布了《Spore生物創造器》。這一全球矚目的突破性游戲《Spore》采用了全新的理念,提供基本元素—孢子,讓玩家從這一單細胞形態生命創造及演化生命、培植部落、建立文明,甚至于塑造整個世界,從而訓練玩家對孢子生存、進化過程中衍生的種種情況的管理能力。
從信息論觀點看,孢子是遺傳信息和代謝信息的傳遞系統。信息作為物質的一個內在屬性,從宇宙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存在著,只不過人類只將自己可獲取、可理解的極其少量部分數據賦予一定含義后稱之為信息。正像美國管理科學家托馬斯·達文波特(Thomas"D a venport) 1997年在《信息生態學》一書中所指出的:信息是人類根據自己的需要而賦予一定真實意義的數據;而知識則是從多方來源獲取的信息的綜合。
萬物之間信息的產生、傳遞、利用并不是唯有人類才能感知,也并非只有生命體才可以感知。同時信息的存在方式、表達方式、作用機理并不一定以人類的標準存在。抽象來看,有機體、無機體,生命、非生命,它們之間在信息層面上理解沒有什么差別。假如將信息視為一種生命體,單一的信息就如同一個孢子,并如孢子般隨著人類文明的進化而進化。而單個的孢子成長為個體構建出一個生態環境,如同單一數據組合為信息,融合成知識,轉變為思想的過程。
把信息與孢子類比,正是基于信息的普遍存在性、易于傳播性、載體多樣性、容易復制性等等類似孢子的特征屬性,因此將企業信息最小元素定義為信息孢子恰如其分。
與孢子生存所在的由生產者、分解者和消費者所組成的三環系統相比,信息多了三個環節,即傳遞環節、反饋環節、存儲環節,其中傳遞與反饋存在于生產者、分解者和消費者、存儲者兩兩相互之間,并反映了相互間作用于反作用的關系,因而它應當具有四個環結點和六種關系。
兩點成線,三點成面,自然界中最小的立體結構當屬四面體。四面體的架構特征與信息孢子的特點不謀而合。如此以來,以四面體之四頂點,表示信息孢子的各環結點;以三四面體之六條邊,標示六種關系,這樣正好構建出信息孢子的結構模型。這可能有些牽強,為了迎合四面體么?也許不是這樣。
信息孢子的優化就要使得模型體積的最適宜性,從而達到最高價值。各個頂點的優化,代表信息生命各環節的優化,速度、容量、安全、有效、認證、代價、效益等等問題都可以從各面討論,與此相關的優化解決方案,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手段解決絕大部分。之所以說可以解決絕大部分,原因在于,信息孢子劃分的越小,其中人的影響就越小,越能反映業務的本質,有助于今后企業信息環境優化以及信息管理環境優化。
信息孢子的生存環境
自然存在的萬物一定不以人類的意志為轉移。以人類意志強行干涉自然的行為,最終遭受懲罰的是人類自己。生物與其生活環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密切相關,各種生物都只能適應一定的環境,如水生或陸生。
正像《Spore》游戲讓玩家憑借自由想象,用孢子創造全新的生態世界一樣,企業涵蓋的信息全集亦由這樣無數信息孢子通過結合、聯合、融合形成錯綜復雜的邏輯關系體。而整個企業信息化建設如同用這些四面體構筑蜂巢。蜂群的分工相當于企業的分工,除了蜂群自組織的組織架構是企業學不來之外。
信息本身作為客觀存在,必然有自身發展的規律。在數據一信息一知識-思想鏈條中,數據作為對客觀事物的觀測結果,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獲取、傳遞和存儲。信息孢子的生存、進化也需要一定的生態環境,即在人類生活社會中生存、進化的環境,而企業正是企業信息的生態環境。另外,正如孢子在不同環境中表現不同活性,或存活,或蟄伏,或死亡,企業間的信息孢子群不一定具備可互換性,企業的消亡同樣也并不意味著信息孢子的消亡,它們會成為正面知識或反面教材積累于人類知識寶庫,其剩余價值也將在不同領域不同時代被利用。
信息孢子的生存環境可以無疆界。然而所討論是為人服務的信息化建設,無疆界不便于討論某個信息孢子賴以生存的系統。因此某個企業或組織的信息孢子,界定于企業邊界及其相關聯的外部部分區域。
從企業的高層到普通員工,都同時扮演著信息生產者、分解者、消費者、存儲者的角色,相互之間始終傳遞、反饋著無數信息。不同的職位與職責決定了他們在各個環節中貢獻的時間、精力、知識、思想等不同。企業信息管理在數據-信息-知識-思想管理的轉化過程中,起核心作用的始終是人。
員工最重要的是怎樣為企業帶來價值,怎樣共同實現企業的目標。暫時拋開企業的制度、崗位說明書、考核等等不談,那么究竟哪些是衡量一名員工是否有價值的關鍵因素?這關系到信息孢子能否生存的問題。
宇宙間一切的物質都可歸結為誕生、生存、發展、滅亡幾個階段。宇宙的能量守恒,意味著每個個體的發展勢必要從環境中吸收能量。也就是說,作為企業,作為企業的員工,同樣要獲取所處環境的能量,而它們又是信息生產者、分解者、消費者、傳遞者、反饋者、存儲者,也必然與信息孢子群交換著能量。“以人為本”并非讓人自由發展,說到底,人只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生產資料之一。在消耗最少能量產生最大價值的約束條件下,將人作為生產元素,自然會產生對人的素質、能力、知識、分工、責任等的單一性要求。從有關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中不難發現,員工的能力、素質、學習、知識四要素是員工其余外在表現的核心內容,它們既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假如將這四種元素抽取出來作為一個抽象的人,定義其為元素人,那么考慮其對信息孢子的相互作用就容易得多。
仿照信息孢子模型,可用四面體的結構描述元素人的結構模型。以四面體之四頂點,表示元素人的四要素;以三四面體之六條邊,表示四要素之間既相互制衡又相互促進的六種關系。
信息孢子模型 | 元素人模型 | 信息環境球體模型 |
重新認識企業信息管理
最近溫州商戶們興起了前店后網的經營模式,數十年前的家族手工作坊而今開始實施疑似SaaS新概念,以此擴大供貨范圍,增加訂單,為客戶提供更個性化服務。此舉堪比某些大型企業。信息大環境改變著信息管理環境,從而改變著企業的行為模式。充分說明每個希望做強做大希望發展的企業必然遲早被打上信息時代的烙印。
人類對待客觀事物從來都以價值為導向,信息也不例外。如果信息不能給人類帶來使用價值,那么信息也將毫無意義。人類創造信息技術的目的,也正是將信息的使用價值最大化。企業的信息伴隨著其創立、發展、衰退過程而多維度、多方向、多形態演變著,它與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內部環境緊密關聯,伴隨企業各個階段協同進化著。普遍認為,企業信息環境諸要素中,核心是人的要素,外在的是信息技術、信息自身要素、社會要素(如社會、政治、經濟及政策法律等)等。這些要素的均衡,才能保證信息環境如生態環境般和諧以利于信息的產生、傳遞、消費、存儲,從而真正使信息為企業帶來價值。
不可否認,企業外部環境無法自主控制,企業營造并維護著信息生存的微環境,使得信息孢子能夠從簡單的設計和維護,逐漸進化為自主組合的信息生態系統,比如網絡環境、流程再造、業務協同、系統整合、安全防護等等。很多企業似乎對此已經很滿足。然而,正如諸多信息化專家們所論述的,在企業信息環境中,存在著信息污染、信息超載、信息失衡、信息犯罪、信息崇拜、信息獨裁等等問題,難以實現數據、信息、知識和思想的自由流動,難以達到信息平衡從而達到整個企業大系統的平衡和協調發展。
幾十年來,企業信息管理系統的發展歷程,無論是基礎建設環境,還是信息管理的管理,都是在這樣一種核心思想的指引下。信息環境的惡化,嚴重影響企業信息化建設不斷投入的動力。而這種惡化,根本原因出在人身上,人要為信息環境以及信息管理環境的不適宜負責。
企業信息化建設通常只看重技術的先進性而忽略員工與信息的關系。大部分員工很難主動地獲取和研究數據、信息、知識,而高級管理人員并未從中獲得預期的效益,這正是企業管理信息化長期以來未取得預期效益的原因。同時也是大多數企業高層對信息化的認識停留在“信息化不過錦上添花水平”的原因。不難發現,對于信息孢子的優化,應當從人的優化開始。對人優化的方法就是讓其模型的體積最大化,相當于讓企業更少的投入能量,而每個個體創造的價值更大。具體優化的方法,可在有關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中找到入培訓、意識、激勵、資質等等諸多方法。
然而, 簡單從制度、技術、政策、素質等方面尋找一個對人的優化條件,可能會更多來自于人的主觀性,來自于人想象的效果。人們通常的管理無外乎類似平衡記分卡,績效考核、法律、行為約束等等以告誡、懲罰、威嚇為主的方法策略,而優化,表面上對外宣稱經過了科學論證實踐檢驗。事實并非如此。這是因為,類似于外來和尚好念經的責任轉移潛意識,使業務優化、流程優化、人員優化、資源優化的過程自始至終不過是某個人意志的傀儡。
作為信息管理環境,除了在微觀視角下對信息環境予以管理優化之外,更大課題在于對事物間協同共存的關系有序性管理并使之達到平衡與和諧。信息管理環境關注更多的應該是企業的戰略、核心業務、政策法規、人力資源。可以這樣說,討論企業信息管理環境,勢必要將其作為有機整體研究其整體功能,考慮其中普遍存在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協調其內部諸要素與外部諸要素之間的關系。
通過對信息孢子和元素人的析構,可以找到信息成本效益最大化的基本要素;通過對信息孢子、元素人的優化,可以實現信息環境、管理環境優化;通過信息化與業務的融合,可以發現真正的需求價值。析構、平衡、制約、協調,或許正是企業信息化管理需要向大自然學習的。否則,企業要么被時代拋棄,要么茍且偷生,即便全球經濟危機壓力的今天,企圖重演一部信息化前傳已無可能了吧?!
責任編輯:何健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杜祥琬:創新觀念,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
2020-09-28能源,創新,觀點
-
PPT丨王繼業:電力系統儲能發展與挑戰
2020-10-14儲能,電力儲能,儲能應用 -
奮斗姿態書寫人生底色 銀隆儲能“小哥哥”的職場進擊姿勢
2020-10-12銀隆新能源,儲能,新能源汽車 -
鄒驥:通過發展清潔能源 提高中國公信力
2020-06-28鄒驥,清潔能源,綠色低碳能源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重磅 | 發改委發文7月起電價降5%
2020-06-29國家發改委,企業,用電成本,電費 -
李克強:放寬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 推動建立市場決定能源價格機制
2019-10-12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