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的國際化密碼,訪國家電網公司副總工程師、國際合作部主任 朱光超
——訪國家電網公司副總工程師、國際合作部主任 朱光超《國家電網》國家電網公司開展國際化業務的背景是什么?朱光超:國家電網公司的國際化業務離不開國家發展的大背景,也離不開公司發展的大背景,這兩者是緊密
——訪國家電網公司副總工程師、國際合作部主任 朱光超
《國家電網》
國家電網公司開展國際化業務的背景是什么?
朱光超:
國家電網公司的國際化業務離不開國家發展的大背景,也離不開公司發展的大背景,這兩者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一是國家高度重視“走出去”和“一帶一路”。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強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國公司”。中央鼓勵包括電力等重點行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深入開展國際產能合作。
二是國有企業是實施“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力量。國家電網公司作為世界500強第二名、中國最大的企業,必須要承擔起央企責任,積極開展國際業務,展現中國企業的實力、責任和擔當。
三是作為特大型國有骨干企業,國際化是公司深化改革發展、創建國際一流企業、深入推進“兩個轉變”的必然選擇,是新形勢下拓展發展空間、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途徑。
四是國際上很多國家實施能源轉型,積極開展電力設施建設改造,部分國家為拉動本國經濟、應對政府財政困難,實施電力私有化改革,為公司開拓國際業務提供了更多機會。
五是國家電網公司領先的技術水平,不斷增強的綜合實力,良好的國際資信和境外投資運營業績,增強了公司國際化發展的競爭力;國際化戰略的實施鍛煉了人才,積累了經驗,為公司進一步拓展國際業務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國家電網》
請您介紹一下國家電網公司國際化業務的現狀。公司國際化業務的亮點有哪些?這些亮點“亮”在何處?
朱光超:
國家電網公司專門研究制定了“十二五”和“十三五”國際化發展規劃,為推動公司國際化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公司的國際化業務主要分為四個方面:境外資產投資運營、國際產能合作、電網互聯互通和國際能源合作、國際標準制定。
第一方面,投資并購不斷取得突破。國家電網公司先后在菲律賓、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亞、香港、意大利等6個國家和地區成功投資、運營骨干能源網公司,業務布局實現了從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的延伸。今年1月,又完成收購巴西CPFL公司54.64%股權。目前,國家電網公司境外投資總額超過150億美元,境外資產總額達到560億美元。
第二方面,國際產能合作不斷深化。國家電網公司優化整合全公司資源,以工程EPC總承包為重點,實現設計、施工、技術、裝備全方位“走出去”的國際產能合作模式。公司先后承攬建設埃塞俄比亞、波蘭、緬甸、老撾等國家級重點電網項目,“十二五”期間境外工程承包、裝備出口和技術咨詢服務項目合同額累計233億美元,帶動我國電工裝備、控制保護設備、調度自動化系統、高端電力電子設備等出口到80多個國家,包括德國、波蘭等歐盟高端市場。2016年巴基斯坦±660千伏默拉直流輸電項目電價獲批,埃及500千伏國家骨干網工程總承包項目第一階段投運,首個跨國聯網工程埃塞俄比亞-肯尼亞±500千伏直流輸電項目開工建設。
第三方面,能源電力設施互聯互通和國際能源合作不斷推進。公司圍繞“一帶一路”,穩步推進周邊國家互聯互通,已與俄羅斯、蒙古、吉爾吉斯斯坦等周邊國家建成10條互聯互通輸電線路,中俄500千伏直流背靠背聯網工程投入商業運行,累計與周邊國家實現電力交易超過200億千瓦時。目前正在積極開展中蒙錫伯敖包、中俄葉爾科夫齊煤電輸一體化項目前期工作,研究中國-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等跨國電網互聯可行性。
第四方面,積極參與國際組織和國際標準制定,國際合作深度不斷提升。積極參與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大電網委員會(CIGRE)、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全球可持續電力合作組織(G-SEP)等國際組織活動,開展深入務實交流,發揮積極作用。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特高壓、智能電網、新能源、大電網運行等一大批電網技術占據世界制高點,在國際上率先建立了完整的特高壓交直流、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國家電網公司主導編制國際標準39項,實現了我國在電動汽車領域制定國際標準零的突破。我國成為IEC常任理事國,舒印彪董事長于2013年起擔任IEC副主席和市場戰略局主席。自主發起新成立“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委員會”等5個技術委員會。目前,我國共承擔9個IEC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工作,其中國家電網公司承擔5個。國家電網公司榮獲2014年度IEEE標準協會(SA)“企業卓越貢獻獎”。
國家電網公司國際業務亮點很多,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境外投資項目無一虧損、全部盈利。國家電網公司在境外投資的都是優質的能源電力監管資產,這些項目投資回報機制規范透明并且有保障。經過幾年的發展,國家電網公司國際業務不僅實現了從發展中國家、新興市場國家到發達國家的布局,并且通過運用科學高效的管控模式、豐富的運營管理經驗,實現境外投資項目全部盈利。
二是發揮綜合優勢,實現全產業鏈、全方位走出去。國家電網公司投資建設的巴西美麗山水電送出一期、二期項目,標志著我國特高壓技術走出去,并帶動了規劃設計、工程建設、裝備制造、技術標準全產業鏈走出去。國家電網公司與葡萄牙國家能源網公司聯合成立研發中心,在菲律賓國家電網公司帶入公司管理理念,在埃塞俄比亞、巴基斯坦項目采用中國的設備、施工、技術標準,實現了技術、管理、標準全方位走出去。
三是國際項目運作規范、運營穩健,提升國際形象和國際影響力。項目實施過程中,規范開展項目可行性研究、立項,進行嚴格的法律、財務、稅務、技術盡職調查,估值科學合理,股權購買協議和股東協議內容嚴密,審批規范,有效降低項目政治經濟安全風險,為交割后穩健運營打下良好基礎。
四是電網標準國際化,實現更高層次走出去。標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成果,標準助推創新發展、引領時代進步,已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國家電網公司高度重視標準對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作用,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訂,注重掌握標準制訂主導權,主導編制國際標準39項、完成18項,提升了我國在國際電力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通過標準的“國際化”帶動產品、服務“走出去”。
五是堅持長期戰略,實施本土化運營。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在“走出去”過程中,投資當地,促進電力基礎設施發展,分享先進技術,在菲律賓臺風災害、巴西奧運保電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認真承擔社會責任,促進與項目所在國的人文交流、文化融合。國家電網公司在國際業務開展過程中樹立起負責任的中國企業形象,為民心相通發揮了重要促進作用。
《國家電網》
公司國際化業務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可以分享的經驗和做法?
朱光超:
公司國際化業務能夠取得成功主要有六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堅持發揮綜合優勢,打造核心競爭力。國家電網公司掌握著特高壓、智能電網核心技術,擁有超過10億千瓦裝機電網運行管理經驗,是世界上唯一沒有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的大電網,集電網投資、建設、運營及裝備制造于一體,能夠為海外電網項目提供從規劃建設到運營維護的系統性服務,具有技術、管理、產業鏈綜合優勢。近幾年我們走出去取得突破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充分發揮技術、資金、建設、運營、管理綜合優勢,形成了國際化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二是堅持優化布局,健全組織體系。首先是優化市場布局,針對市場差異,采取不同投資策略。歐美、大洋洲國家市場環境較好,業務收益穩定,公司積極開展股權投資并購;南美洲、非洲地區能源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大,但技術和資金不足,公司以綠地項目開發、工程總承包為重點。其次是健全組織管理體系。形成投資運營、工程總承包、裝備出口和國際融資“四大平臺”、駐外辦事處和境外研發“兩個體系”,加強對國際業務的專業化管理和集中統一管控。
三是堅持規范運作,實現長治久安。在國際項目推進過程中,遵守國際規則和所在國法律法規,規范運作。一方面是規范審批,我們在菲律賓項目中標后,通過一年多的眾議院和參議院的審批,最后形成了特許權法案而不是行政審批,使項目保持平穩運營和良好收益。在葡萄牙國家能源網公司和意大利國家能源網公司收購過程中,公司規范地進行了歐盟反壟斷審批溝通。另一方面是科學設置治理結構。我們在所有海外投資項目均爭取了與股比相對應的董事席位,并派出高管團隊直接參與公司管理,確保我方的管控力。
四是堅持長期戰略投資,保持穩健和持續發展。公司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堅持長期戰略投資,落地生根、深耕細作、集中開發。在巴西我們實現了存量資產并購、綠地項目開發的不斷突破,業務范圍涵蓋輸電、配電、新能源等。在埃塞俄比亞,在把復興大壩水電500千伏送出工程建成非洲最先進的輸變電工程基礎上,又獲得首都輕軌配套供電工程、中低壓配網升級改造項目和埃肯聯網±5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EPC總承包。我們始終堅持投資回報率底線,不搞投機和惡性競爭,不單純追求中標,對存在風險和回報率較低的項目主動放棄。
五是發揮良好的資信優勢,拓展境外融資渠道。我們利用公司國家主權級國際信用評級,通過項目融資、過橋貸款、境外發債等多種方式低成本融資,截至2016年底,已完成海外發債65億美元、20億歐元,利用境外低成本資金投資境外優質能源電力資產,提高了國際業務滾動發展能力。
六是堅持共享發展,實現合作共贏。國網巴西控股公司是我們在巴西的全資子公司,自從進入當地市場,在業務不斷拓展壯大獲得合理回報的同時,分享我們特高壓技術和電網運行管理經驗,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為當地創造經濟、社會和環境價值。積極開展本土化運營,雇傭當地員工,同時利用稅收優惠政策支持贊助巴西貧民窟兒童教育,體現了中國企業的責任擔當,樹立了良好的“中國形象”,得到當地民眾的普遍贊譽。巴西公司分別于2012、2014年兩次被當地媒體評為“巴西電力行業最佳公司”,獲得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社會責任管理最佳實踐獎”。
《國家電網》
公司在“走出去”過程中遇到的挑戰主要是什么?是如何應對的?
朱光超:和許多中國企業一樣,這些年來國家電網公司在開展國際化業務的過程中確實遇到了一些挑戰和困難。一是審批壓力,部分西方國家干擾和遏制中國經濟發展和走出去步伐,中資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投資境外電網等重要基礎設施,面臨較大的審批和準入壓力;二是競爭壓力,國際上優質電網監管資產機會較少,其穩定收益又吸引了眾多投資者,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三是匯率波動壓力,全球經濟環境和貨幣政策分化,國際貨幣市場波動加劇,公司境外投資面臨匯率風險。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我們主要在三個方面采取了應對措施:
一是積極傳播國家電網公司互利共贏的國際化發展理念。能源電力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非常重要,我們的投資對雙方是互利共贏。一方面,我們是長期戰略投資當地電力基礎設施,分享國家電網公司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通過穩定運營電網、為當地創造經濟社會環境價值獲得合理回報;另一方面,我們堅持本土化運營,雇傭當地管理和技術人員,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傳播和踐行能源經濟綠色創新發展理念,為當地經濟能源電力發展、改善民生作出貢 獻。
二是強化境外資產運營管控。科學設置管控治理結構,努力爭取境外資產項目關鍵崗位的設置權、管理人員的提名權、規章制度的制定權。通過科學、嚴格、規范運作,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境外運營管理,加強監管,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三是充分利用國家電網公司良好資信開展境外融資。發揮我們在國際資本市場建立起的良好信譽優勢,利用國外比較低成本的融資來投資境外良好的監管資產,同時盡量做到貨幣、資產和融資貨幣的匹配,有效規避匯率風險。
《國家電網》
結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公司在國際化業務方面有哪些規劃?目前進展如何?
朱光超:
當前,恰逢“一帶一路”機遇期,公司國際化進入一個持續健康發展的新階段。我們將緊密圍繞“一帶一路”,周密謀劃國際業務和重大項目,靈活采用投資、建設、EPC總承包、裝備出口、技術咨詢等多種模式開展國際業務,大力推動技術、裝備、管理、標準全方位“走出去”,積極推進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國家電網公司黨組高度重視,成立“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立足企業實際,緊緊圍繞“一帶一路”倡議謀劃國際業務布局和重大項目,制定《國家電網公司“一帶一路”國際業務發展規劃》。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重點圍繞電力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周邊國家能源合作、優質電力資產投資并購、境外資產運營管理強化、大型綠地項目開發、國際產能合作、EPC總承包、電網標準“走出去”等方面,開展國際業務,積極爭取實現新突破。
當前,我們將以重大項目為著力點,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完成希臘國家輸電公司股權投資項目的審批并順利交割;開展巴西最大配電和新能源公司——CPFL公司要約收購;加快推進公司首個BOOT項目——巴基斯坦±660千伏默拉直流輸電項目各項工作,早日開工建設;穩妥推進中蒙錫伯敖包項目,積極開展中國-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聯網前期工作;安全優質建設巴西美麗山水電特高壓送出一期工程,力爭二期工程上半年開工;順利推進埃及EETC 500千伏輸電工程、埃塞俄比亞至肯尼亞±5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波蘭最大的400千伏變電工程等重點EPC項目建設。同時,充分利用今年在中國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和金磚國家高峰會議,以及IEC、B20、世界經濟論壇等國際組織和平臺,傳播國網理念,展示發展成就,講好國網故事,樹立國企典范,進一步提升國家電網公司國際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
國家實施“一帶一路”,積極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為公司國際化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我們將深入領會、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開放合作、和諧包容、市場運作、互利共贏”方針,全力服務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做強做優做大國家電網公司國際業務。
原標題:合作共贏 國家電網的國際化密碼
《國家電網》
國家電網公司開展國際化業務的背景是什么?
朱光超:
國家電網公司的國際化業務離不開國家發展的大背景,也離不開公司發展的大背景,這兩者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一是國家高度重視“走出去”和“一帶一路”。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強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國公司”。中央鼓勵包括電力等重點行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深入開展國際產能合作。
二是國有企業是實施“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力量。國家電網公司作為世界500強第二名、中國最大的企業,必須要承擔起央企責任,積極開展國際業務,展現中國企業的實力、責任和擔當。
三是作為特大型國有骨干企業,國際化是公司深化改革發展、創建國際一流企業、深入推進“兩個轉變”的必然選擇,是新形勢下拓展發展空間、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途徑。
四是國際上很多國家實施能源轉型,積極開展電力設施建設改造,部分國家為拉動本國經濟、應對政府財政困難,實施電力私有化改革,為公司開拓國際業務提供了更多機會。
五是國家電網公司領先的技術水平,不斷增強的綜合實力,良好的國際資信和境外投資運營業績,增強了公司國際化發展的競爭力;國際化戰略的實施鍛煉了人才,積累了經驗,為公司進一步拓展國際業務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國家電網》
請您介紹一下國家電網公司國際化業務的現狀。公司國際化業務的亮點有哪些?這些亮點“亮”在何處?
朱光超:
國家電網公司專門研究制定了“十二五”和“十三五”國際化發展規劃,為推動公司國際化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公司的國際化業務主要分為四個方面:境外資產投資運營、國際產能合作、電網互聯互通和國際能源合作、國際標準制定。
第一方面,投資并購不斷取得突破。國家電網公司先后在菲律賓、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亞、香港、意大利等6個國家和地區成功投資、運營骨干能源網公司,業務布局實現了從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的延伸。今年1月,又完成收購巴西CPFL公司54.64%股權。目前,國家電網公司境外投資總額超過150億美元,境外資產總額達到560億美元。
第二方面,國際產能合作不斷深化。國家電網公司優化整合全公司資源,以工程EPC總承包為重點,實現設計、施工、技術、裝備全方位“走出去”的國際產能合作模式。公司先后承攬建設埃塞俄比亞、波蘭、緬甸、老撾等國家級重點電網項目,“十二五”期間境外工程承包、裝備出口和技術咨詢服務項目合同額累計233億美元,帶動我國電工裝備、控制保護設備、調度自動化系統、高端電力電子設備等出口到80多個國家,包括德國、波蘭等歐盟高端市場。2016年巴基斯坦±660千伏默拉直流輸電項目電價獲批,埃及500千伏國家骨干網工程總承包項目第一階段投運,首個跨國聯網工程埃塞俄比亞-肯尼亞±500千伏直流輸電項目開工建設。
第三方面,能源電力設施互聯互通和國際能源合作不斷推進。公司圍繞“一帶一路”,穩步推進周邊國家互聯互通,已與俄羅斯、蒙古、吉爾吉斯斯坦等周邊國家建成10條互聯互通輸電線路,中俄500千伏直流背靠背聯網工程投入商業運行,累計與周邊國家實現電力交易超過200億千瓦時。目前正在積極開展中蒙錫伯敖包、中俄葉爾科夫齊煤電輸一體化項目前期工作,研究中國-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等跨國電網互聯可行性。
第四方面,積極參與國際組織和國際標準制定,國際合作深度不斷提升。積極參與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大電網委員會(CIGRE)、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全球可持續電力合作組織(G-SEP)等國際組織活動,開展深入務實交流,發揮積極作用。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特高壓、智能電網、新能源、大電網運行等一大批電網技術占據世界制高點,在國際上率先建立了完整的特高壓交直流、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國家電網公司主導編制國際標準39項,實現了我國在電動汽車領域制定國際標準零的突破。我國成為IEC常任理事國,舒印彪董事長于2013年起擔任IEC副主席和市場戰略局主席。自主發起新成立“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委員會”等5個技術委員會。目前,我國共承擔9個IEC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工作,其中國家電網公司承擔5個。國家電網公司榮獲2014年度IEEE標準協會(SA)“企業卓越貢獻獎”。
國家電網公司國際業務亮點很多,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境外投資項目無一虧損、全部盈利。國家電網公司在境外投資的都是優質的能源電力監管資產,這些項目投資回報機制規范透明并且有保障。經過幾年的發展,國家電網公司國際業務不僅實現了從發展中國家、新興市場國家到發達國家的布局,并且通過運用科學高效的管控模式、豐富的運營管理經驗,實現境外投資項目全部盈利。
二是發揮綜合優勢,實現全產業鏈、全方位走出去。國家電網公司投資建設的巴西美麗山水電送出一期、二期項目,標志著我國特高壓技術走出去,并帶動了規劃設計、工程建設、裝備制造、技術標準全產業鏈走出去。國家電網公司與葡萄牙國家能源網公司聯合成立研發中心,在菲律賓國家電網公司帶入公司管理理念,在埃塞俄比亞、巴基斯坦項目采用中國的設備、施工、技術標準,實現了技術、管理、標準全方位走出去。
三是國際項目運作規范、運營穩健,提升國際形象和國際影響力。項目實施過程中,規范開展項目可行性研究、立項,進行嚴格的法律、財務、稅務、技術盡職調查,估值科學合理,股權購買協議和股東協議內容嚴密,審批規范,有效降低項目政治經濟安全風險,為交割后穩健運營打下良好基礎。
四是電網標準國際化,實現更高層次走出去。標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成果,標準助推創新發展、引領時代進步,已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國家電網公司高度重視標準對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作用,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訂,注重掌握標準制訂主導權,主導編制國際標準39項、完成18項,提升了我國在國際電力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通過標準的“國際化”帶動產品、服務“走出去”。
五是堅持長期戰略,實施本土化運營。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在“走出去”過程中,投資當地,促進電力基礎設施發展,分享先進技術,在菲律賓臺風災害、巴西奧運保電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認真承擔社會責任,促進與項目所在國的人文交流、文化融合。國家電網公司在國際業務開展過程中樹立起負責任的中國企業形象,為民心相通發揮了重要促進作用。
《國家電網》
公司國際化業務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可以分享的經驗和做法?
朱光超:
公司國際化業務能夠取得成功主要有六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堅持發揮綜合優勢,打造核心競爭力。國家電網公司掌握著特高壓、智能電網核心技術,擁有超過10億千瓦裝機電網運行管理經驗,是世界上唯一沒有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的大電網,集電網投資、建設、運營及裝備制造于一體,能夠為海外電網項目提供從規劃建設到運營維護的系統性服務,具有技術、管理、產業鏈綜合優勢。近幾年我們走出去取得突破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充分發揮技術、資金、建設、運營、管理綜合優勢,形成了國際化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二是堅持優化布局,健全組織體系。首先是優化市場布局,針對市場差異,采取不同投資策略。歐美、大洋洲國家市場環境較好,業務收益穩定,公司積極開展股權投資并購;南美洲、非洲地區能源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大,但技術和資金不足,公司以綠地項目開發、工程總承包為重點。其次是健全組織管理體系。形成投資運營、工程總承包、裝備出口和國際融資“四大平臺”、駐外辦事處和境外研發“兩個體系”,加強對國際業務的專業化管理和集中統一管控。
三是堅持規范運作,實現長治久安。在國際項目推進過程中,遵守國際規則和所在國法律法規,規范運作。一方面是規范審批,我們在菲律賓項目中標后,通過一年多的眾議院和參議院的審批,最后形成了特許權法案而不是行政審批,使項目保持平穩運營和良好收益。在葡萄牙國家能源網公司和意大利國家能源網公司收購過程中,公司規范地進行了歐盟反壟斷審批溝通。另一方面是科學設置治理結構。我們在所有海外投資項目均爭取了與股比相對應的董事席位,并派出高管團隊直接參與公司管理,確保我方的管控力。
四是堅持長期戰略投資,保持穩健和持續發展。公司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堅持長期戰略投資,落地生根、深耕細作、集中開發。在巴西我們實現了存量資產并購、綠地項目開發的不斷突破,業務范圍涵蓋輸電、配電、新能源等。在埃塞俄比亞,在把復興大壩水電500千伏送出工程建成非洲最先進的輸變電工程基礎上,又獲得首都輕軌配套供電工程、中低壓配網升級改造項目和埃肯聯網±5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EPC總承包。我們始終堅持投資回報率底線,不搞投機和惡性競爭,不單純追求中標,對存在風險和回報率較低的項目主動放棄。
五是發揮良好的資信優勢,拓展境外融資渠道。我們利用公司國家主權級國際信用評級,通過項目融資、過橋貸款、境外發債等多種方式低成本融資,截至2016年底,已完成海外發債65億美元、20億歐元,利用境外低成本資金投資境外優質能源電力資產,提高了國際業務滾動發展能力。
六是堅持共享發展,實現合作共贏。國網巴西控股公司是我們在巴西的全資子公司,自從進入當地市場,在業務不斷拓展壯大獲得合理回報的同時,分享我們特高壓技術和電網運行管理經驗,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為當地創造經濟、社會和環境價值。積極開展本土化運營,雇傭當地員工,同時利用稅收優惠政策支持贊助巴西貧民窟兒童教育,體現了中國企業的責任擔當,樹立了良好的“中國形象”,得到當地民眾的普遍贊譽。巴西公司分別于2012、2014年兩次被當地媒體評為“巴西電力行業最佳公司”,獲得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社會責任管理最佳實踐獎”。
《國家電網》
公司在“走出去”過程中遇到的挑戰主要是什么?是如何應對的?
朱光超:和許多中國企業一樣,這些年來國家電網公司在開展國際化業務的過程中確實遇到了一些挑戰和困難。一是審批壓力,部分西方國家干擾和遏制中國經濟發展和走出去步伐,中資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投資境外電網等重要基礎設施,面臨較大的審批和準入壓力;二是競爭壓力,國際上優質電網監管資產機會較少,其穩定收益又吸引了眾多投資者,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三是匯率波動壓力,全球經濟環境和貨幣政策分化,國際貨幣市場波動加劇,公司境外投資面臨匯率風險。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我們主要在三個方面采取了應對措施:
一是積極傳播國家電網公司互利共贏的國際化發展理念。能源電力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非常重要,我們的投資對雙方是互利共贏。一方面,我們是長期戰略投資當地電力基礎設施,分享國家電網公司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通過穩定運營電網、為當地創造經濟社會環境價值獲得合理回報;另一方面,我們堅持本土化運營,雇傭當地管理和技術人員,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傳播和踐行能源經濟綠色創新發展理念,為當地經濟能源電力發展、改善民生作出貢 獻。
二是強化境外資產運營管控。科學設置管控治理結構,努力爭取境外資產項目關鍵崗位的設置權、管理人員的提名權、規章制度的制定權。通過科學、嚴格、規范運作,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境外運營管理,加強監管,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三是充分利用國家電網公司良好資信開展境外融資。發揮我們在國際資本市場建立起的良好信譽優勢,利用國外比較低成本的融資來投資境外良好的監管資產,同時盡量做到貨幣、資產和融資貨幣的匹配,有效規避匯率風險。
《國家電網》
結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公司在國際化業務方面有哪些規劃?目前進展如何?
朱光超:
當前,恰逢“一帶一路”機遇期,公司國際化進入一個持續健康發展的新階段。我們將緊密圍繞“一帶一路”,周密謀劃國際業務和重大項目,靈活采用投資、建設、EPC總承包、裝備出口、技術咨詢等多種模式開展國際業務,大力推動技術、裝備、管理、標準全方位“走出去”,積極推進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國家電網公司黨組高度重視,成立“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立足企業實際,緊緊圍繞“一帶一路”倡議謀劃國際業務布局和重大項目,制定《國家電網公司“一帶一路”國際業務發展規劃》。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重點圍繞電力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周邊國家能源合作、優質電力資產投資并購、境外資產運營管理強化、大型綠地項目開發、國際產能合作、EPC總承包、電網標準“走出去”等方面,開展國際業務,積極爭取實現新突破。
當前,我們將以重大項目為著力點,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完成希臘國家輸電公司股權投資項目的審批并順利交割;開展巴西最大配電和新能源公司——CPFL公司要約收購;加快推進公司首個BOOT項目——巴基斯坦±660千伏默拉直流輸電項目各項工作,早日開工建設;穩妥推進中蒙錫伯敖包項目,積極開展中國-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聯網前期工作;安全優質建設巴西美麗山水電特高壓送出一期工程,力爭二期工程上半年開工;順利推進埃及EETC 500千伏輸電工程、埃塞俄比亞至肯尼亞±5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波蘭最大的400千伏變電工程等重點EPC項目建設。同時,充分利用今年在中國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和金磚國家高峰會議,以及IEC、B20、世界經濟論壇等國際組織和平臺,傳播國網理念,展示發展成就,講好國網故事,樹立國企典范,進一步提升國家電網公司國際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
國家實施“一帶一路”,積極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為公司國際化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我們將深入領會、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開放合作、和諧包容、市場運作、互利共贏”方針,全力服務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做強做優做大國家電網公司國際業務。
原標題:合作共贏 國家電網的國際化密碼
![大云網官方微信售電那點事兒 大云網官方微信售電那點事兒](http://www.hidcn.cn/style/images/temp/nrwxad.jpg)
責任編輯:大云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杜祥琬:創新觀念,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
2020-09-28能源,創新,觀點
-
PPT丨王繼業:電力系統儲能發展與挑戰
2020-10-14儲能,電力儲能,儲能應用 -
奮斗姿態書寫人生底色 銀隆儲能“小哥哥”的職場進擊姿勢
2020-10-12銀隆新能源,儲能,新能源汽車 -
鄒驥:通過發展清潔能源 提高中國公信力
2020-06-28鄒驥,清潔能源,綠色低碳能源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重磅 | 發改委發文7月起電價降5%
2020-06-29國家發改委,企業,用電成本,電費 -
李克強:放寬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 推動建立市場決定能源價格機制
2019-10-12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