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曉暉:未來5-8年移動互聯打造萬億規模市場
下面全文轉載信息社會50人論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余曉暉先生在2015年移動互聯網大會上的講話。 各位互聯網界的朋友、各位來賓、各位媒體朋友下午好! 很榮幸在今天互聯網大會上給大家分享一下對移
下面全文轉載信息社會50人論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余曉暉先生在2015年移動互聯網大會上的講話。
各位互聯網界的朋友、各位來賓、各位媒體朋友下午好!
很榮幸在今天互聯網大會上給大家分享一下對移動互聯網發展的看法。主辦方讓我來說說,結合百億級機遇來說。我想,可能移動互聯網的機遇在什么地方?在座各位互聯網同仁比我更清楚,我想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看一看整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面臨的新機遇。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整個移動互聯網仍然保持著非常強勁的發展勢頭,驅動著整個全球互聯網和新興技術的創新與變革。
從目前看,整個移動互聯網仍然保持,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保持著非常強勁的發展勢頭,驅動著整個全球互聯網和新興技術的創新與變革。應該說到目前為止,移動互聯網仍然是我們這個領域里面最重要的驅動力,也是規模最大、發展最快、創新最為活躍的這么一個領域。我們可以看一下去年全球的情況,我們知道去年全球移動用戶大概是73億,這個用戶數已經超過了全球人口的總數,可以說是基本上適宜通信的人口全部覆蓋了。其中我們講所謂3G+4G,移動寬帶的用戶比例大概接近40%。從終端來說,去年手機出貨量大概10億,這個增長速度是28%。整個全球的,整個手機已經智能化的大概是26億,全球是73億,還有幾十億沒有智能化。整個全球的終端的收入大概是接近1000億美元,這個是基本的情況。
從網絡來說,我們可以看到,到去年,我們整個全球的移動互聯網流量,總量大概是30-40億,這個大體上是十多年前,全球互聯網流量的30-40倍,這是很大的規模。從事網絡經營的全球的電信運營企業收入大概在1.1萬億美元左右。這個增長率已經很低了,大概在3-4%之間。增長最高的,終端的增長速度已經很高了,增長最高的是應用,全球的應用和服務的規模大概在去年是1360億美元,當然,整體不是那么高,但是是接近30%的增長,這是看到一個基本的估計。
看看我們國家的情況。這個是到今年5月,我們國家發展的情況,我們國家移動用戶大概是13億,其中移動的寬帶,我們叫3G+4G大概是6.6億,這個是占全部50%,這個比全球高不少。4G用戶是2億,到6月份是4億。我們是全球最大的市場。其實大家可以看看這個圖,這個曲線圖可以看到,有一個很明顯的剪刀差,你會發現在2014年,這兩個曲線往上起得非常高,這是流量增長。前5個月整個移動互聯網流量增長接近100%,人均的移動流量增長也有80%多,我們的用戶增長大概是39%。這里面有一個信號是什么?4G的發展使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進一步提速,我們大家知道有一個統計的數據,智能手機的移動流量大體上是10倍以上,4G手機所產生的移動流量會是3G手機的3倍以上,所以我們會看到,因為我們今年有一個移動4G用戶的巨大的發展,所以可以看到流量高速增長。
從手機本身來看,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智能手機的浪潮和全球比的話,我們處于回落的這樣一個狀態,可以看到,從2009年以來,我們基本上增長速度是一年比一年高,一直到2012年,我們增長了接近167%,到2013年,到去年,去年是一個勻速調整,我們國家是全球最大的一個智能手機生產國家,全球大部分的產能都在我們這兒,這樣的調整也是正常的。在智能手機浪潮的同時,我們看到中國品牌的持續崛起。比如我們可以看到聯想、華為、小米等等,在全球的位置應該是越來越靠前。在全球的前5名中有2家是中國的企業,而且我們可以看到像華為今年上半年增長,一季度增長大概30%多,非常高的。另外,前10名有7家是中國的企業,所以這也證明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帶動產業的升級,處于一個不可逆轉的軌道上。
從中國國內的情況來看,我們可以看到,其實有一個智能手機的洗牌,其實這個里面我們可以看到,從2015年以來,有一個很明顯的拐點,在2013年之前,我們發現中國的智能手機廠商是越來越多,到2013年接近500家,到今年上半年,也就是說這個市場會越來越集中,我們下半年可以看到,目前我們前5名的手機廠商占整個中國的國內手機出貨量接近60%,如果是前10名廠商的話,已經接近84%。其實這個規律和全球的規律基本上趨于一致。過去前幾年這樣的一個廠家極速擴張的局面,和國際上是相反的。但是這個也證明了中國企業的活力和市場的活躍程度。現在更趨于穩健的發展。
從應用的角度看,我們可以發現中國在這幾年間形成了一個非常大的飛躍。我們院測算了一下,到今年5月份,大體上蘋果的應用規模是90萬,Google110萬。我們國家的應用規模超過了蘋果也超過了Google,這個是和中國的移動互聯網市場非常活躍的標志。我們知道Google的市場是全球性的,我們的市場是國內的,我們一國的應用下載量超過Google全球的應用下載量。這是可以看到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繁榮發展。
從應用角度來說,我們發現中國的應用市場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是,我們是非常長尾化的應用,我們統計了一下,按照我們監測數據看的話,我們下載量排名前100名應用的累計規模大概1000億次,我們還有2000億次是排名100以外的下載。累計下載超過20億次的應用才有10個,這個只占總體下載規模的6%,也就是說在移動市場里面,傳統的“二八”規律是不適用的。為什么說中國有300多萬的應用,我們超過了蘋果、Google,而且我們可以看到這么多億次這樣的下載量,所以我們高度的長尾化,這是體現中國移動應用的發展特點。從下載量看,系統工具、社交類等等超過70%。
我還有美國移動手機使用的情況,和我們有相同,也有不同,時間關系,我就不展開說了。
未來5-10年移動互聯網仍然是信息通信領域最重要的驅動力,也是規模最大、發展最快、創新最活躍的領域。
接下來給大家說一下對未來的看法。今年說的是百億級。如果從宏觀的產業角度來說,遠遠不是百億級規模的問題。我們初步的判斷,未來5-10年移動互聯網仍然是信息通信領域最重要的驅動力,也是規模最大、發展最快、創新最活躍的領域,而且我們覺得是,隨著“互聯網+”的全面推廣,它會深刻地改變我們經濟社會的發展的各個方面、各個領域,當然它也一定會迎來它自身發展的巨大的新空間。
大家都看過“互聯網+”的《指導意見》,這個是中央政府應對經濟“新常態”做出的非常重要的部署。從我個人來說有三個線索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
1
第一個線索是產業本身的,產業本身的深化、產業的擴張,它有規模的擴張、有范圍的擴展,有動力的轉換,也有價值鏈結構的轉換。比如從移動互聯到萬物互聯的轉變,從智能終端到智能硬件的轉變,從流量收入主導的結構到O2O主導的主導等等,這是我們可以看到的。它本身會有一個巨大的發展。
2
第二塊,如果我們說“互聯網+”,我們再回到移動互聯網+的話,這是我們看到的非常重要的新的市場,無論是移動、商務、醫療、生產、生活,它都是以數據為核心,和O2O深度結合的情況,帶來新的空間,不僅是我們從事移動互聯網本身的,也會給我們與之相關的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帶來巨大的變革機遇。
3
第三個線索,我個人覺得是,我比較關注生態,在這個領域,我們會迎來產業生態體系重塑的一個局面,我們都知道過去的8年中,整個產業生態基本上是由Google和蘋果兩大體系垂直、整合、統一的。在現在的情況下,在移動互聯網+的情況下,我們發現它有很多垂直的生態相結合,云和端的整合,平臺和數據的結合。操作系統還不是核心,數據會是新的點。把這三個線索放在一起看的話,對我們判斷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以及它所帶來的影響,是一個比較完整的視角。
我們可以看看幾個方面,從自己的發展來說,我前面講到移動手機的智能化浪潮已經在退潮了,但是這個浪潮還遠遠沒有結束。從全球看的話,整個目前手機用戶大概是26億,我們知道全球手機用戶是73億,所以這里面有一個,大體上到未來5年中,會擴大到2.3倍,也就是說60多億,我們中國的智能手機占世界的58%,我們也會有幾個億的擴張規模。從寬帶規模我們全球是29億,預計未來會擴大3倍。中國未來也會有巨大的相對規模的擴張。還有數據的流量,現在大概是30-40億,預計未來會擴大10倍。從這個浪潮來說,其實我們看到,過去8年中所看到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的浪潮未來仍然會持續,會有3倍、4倍規模的擴張。在流量增長中,移動視頻會成為增長的一個主導力量,可能會超過2/3的流量。
其實我這里提了一個新“兩化融合”,不是指我們平常說的數據化和規模化的融合,這個是小融合,我這里叫移動互聯網的互聯網化和互聯網移動化,這兩個化結合在一起,新的“兩化融合”。也就是說移動互聯網未來很大的方向是和物聯網結合。全球所謂的機器終端,在2020年的時候,有的是說到100億,有的是說到200億,大概是不同的規模。其中跟中國相關的,用4G卡、3G卡的,大體上去年是2.4億,預計到未來5年會擴大到5倍左右,大概到10億左右,這樣的一個情況。我們可以看到,像汽車、像我們的智能硬件,這個會成為我們所謂的新“兩化融合”里面,或者我們講萬物互聯里面非常重要的方向。其實舉一個數據,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的情況,美國目前的用戶增長52%不是人的,而是機器,超過一半的用戶增長是靠機器聯網來實現的。像美國最大的運營商,也是全球最大的運營商已經有接近300倍聯網汽車,車,包括硬件的聯網會是未來很大的方向。可穿戴智能終端是過去幾年里面大家非常關注的這樣一個領域,但是經過過去幾年的發展,實際上它的發展沒有我們原來想象的那么好。其實從這個圖可以比較清楚地看到,這是從2012年以來,一直到去年,國際上各個機構對這個量的預測。這里面還有一個發展的空間,我相信,本身的空間是非常大的,但是我們仍然還有問題需要解決,比如我們的公耗、材料、個人的隱私問題,這里面會產生遠遠大于手機終端規模的新的積聚。
未來5年里面,如果我們從“互聯網+”來看,哪一塊影響最大?這應該是去年底到今年初國際上有一個機構對全球移動互聯網產業領袖做了一個調查,調查里面可以看到,這里面有一個分析,未來5年,移動會影響哪些最重要的領域?最大的領域是什么呢?我們可以看到是移動的健康,接下來是智能家居,然后是智能汽車,還有健身、企業的IT、娛樂業、金融與商務、教育等等,這是來自移動互聯網產業領袖的一個初步判斷,當然這個判斷未來也會變化,但是我們大體上可以看到一個脈絡,所謂移動互聯網深刻影響到的大家所能看到的重要的傳統的產業領域,應該說這些還只是一個開始。
從這些領域里面我們可以看,比如移動電子商務,移動電子商務究竟有多大?這里有一個預計,去年是2000億美元,預計未來的4年間,因為現在3年擴張了3倍,大概是6000億美元,也有預計說,我們移動電子商務什么時候會超越我們整個的固定的電子商務?這個判斷有很多的差異,但是有一個說法是在2016到2020之間就會超越,這是很大一部分人會持這種態度,也有相當一部分比例認為在2020年以后,移動電子商務會超過固定電子商務。但是基本上判斷,大家都認為有一天移動電子商務會超越我們整個電子商務的,現有電子商務的規模,超越PC端的電子商務,這個是大家的一致看法,只是這個時間點到底是未來的5年還是稍微遠一點,大家有不同的看法。
另外,我們前面講,大家認為健康和最重要的領域,美國非常重視移動醫療,所以美國的國家寬帶計劃把醫療作為第一位的重要應用。為什么會有這種考慮?我們理解中美兩國的情況會明白這種考慮,美國醫療支出占18%,我們知道奧巴馬醫改,其實這樣一個比例覆蓋不住美國醫療的支出,所以現在的模式是不可持續的,所以他尋求把移動醫療作為非常重要的手段來進行變革。我們再看中國,中國到2013年整個醫療衛生的支出占GDP的比重不到6%,這大概是美國的1/3,未來怎么發展?我們不一定走美國那樣的路,這里面既是一個革新和變革,也一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遇。我們和美國達成一個共識就是移動醫療來轉變中美全球兩個最大國家的醫療服務體系,這是我們當時提的一個說法。
還有一點,我們發現一個很大的變化,整個產業驅動力的螺旋式上升,為什么這么講?因為過去移動互聯網里面兩個最重要的技術,一個是計算,一個是網絡,我們計算技術在過去30年中都是由企業驅動的,到手機之后,變為由消費者驅動,這是非常重大的變革。網絡是由人的連接,面向全球的互聯,這是一個大的變化。但是到現在我們發現一個什么變化?企業的驅動轉為消費者的驅動,現在又螺旋式上升,又會回到從消費者服務轉向生產領域。在這種情況下,整個產業鏈會出現大的變革這個是國際上有一個預測,2020年,整個全球移動互聯網相關產業的結構變化,包括我們發現我們的位置相當于在這個地方,2014年移動流量仍然占主流,未來這個收入會減少,終端的收入比例也會減少,而正在提高的是我們這些,在座的大部分做的移動互聯網應用和服務的部分,它會成為我們產業的主導力量,就是整個價值鏈的遷移會是未來5年到10年非常重要的變革。
我們講的是未來5到10年的變化,但是可以看到美國的情況,這是去年全年,可以看到,這是美國的OTT的收入,這是移動互聯網應用公司提供的,這是美國的移動數據流量,就是3G、4G的網絡收入,這個已經超越了,這個比全球來得還要早。我們再做一個預計,中國去年的流量收入是2700億,不到3000億,這個比例每年會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長,我們的移動用戶數,我現在沒有數據,我相信有1000多億,或者2000億是有的,但是未來幾年,我們會看到這些,我們移動應用的收入會呈現一個很大的增長,可能在未來幾年中會超越這個收入,會成為我們移動里面最重要的主導力量。我們可以預計到這些大的變化。
對中國的經濟來說,在移動互聯網+,我們可以看到,它是一個很大的影響。移動互聯網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去年直接貢獻3.8%的GDP,到2020年預計會接近4萬億,是4.2%的GDP。就業接近2500萬到2800萬,會增長400多萬人,這是未來5年中可以看到的情況。移動互聯網帶來了,包括芯片、專利等等,時間關系,我不詳細講了,但是無疑是給我們帶來積極的機遇。我們前面提到的生態,會出現很多的模式,也許我們會某種程度上,我們會一定程度擺脫Google、蘋果這樣的垂直模式,我們會出現新的水平的模式。在這種情況下,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是數據等等,它會成為我們非常重要的領域,當然這里面我們的生態會向物聯網、車聯網以及工業方面擴展,這里面有非常大的機遇,這是對全產業界、對中國來說都是變革性的機遇。
總結來說,應該說從2007年以來,全球的最大的創新浪潮就是移動互聯網,這個浪潮中,應該說中國徹底抓住了這個機遇,我們在終端應用和網絡技術,以及芯片技術都取得了非常長足的進步。我們出現了一批有影響力的企業和品牌,而且我們形成了幾千億的市場,應該說在過去的8年中,移動互聯網最成功的國家,第一是美國,我個人判斷,第二就是中國,我們中國的成功比日本和歐洲都要大。未來的發展里面,移動互聯網本身的變革和我們“互聯網+”的推進所形成的融合效應,不僅醞釀更大的創新空間,也會形成一個,我覺得是有上萬億級的市場,而且我們預計,在未來可預計的將來,移動互聯網仍然是我們這個領域的火車頭。在這個里面,我個人覺得,中國移動互聯網會實現從產業到技術的全面升級,會成為“互聯網+”和中國經濟“新常態”最重要的力量,也會形成中國移動互聯網升級版,我個人對這個是非常有信心的。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觀點,供大家參考,謝謝!

責任編輯:大云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杜祥琬:創新觀念,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
2020-09-28能源,創新,觀點
-
PPT丨王繼業:電力系統儲能發展與挑戰
2020-10-14儲能,電力儲能,儲能應用 -
奮斗姿態書寫人生底色 銀隆儲能“小哥哥”的職場進擊姿勢
2020-10-12銀隆新能源,儲能,新能源汽車 -
鄒驥:通過發展清潔能源 提高中國公信力
2020-06-28鄒驥,清潔能源,綠色低碳能源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重磅 | 發改委發文7月起電價降5%
2020-06-29國家發改委,企業,用電成本,電費 -
李克強:放寬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 推動建立市場決定能源價格機制
2019-10-12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