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數據侵入你的家 存儲無處不在

大數據的喧囂充斥在數據中心、云以及新聞當中,有朝一日,有沒有可能大數據進入我們的家庭呢?有可能。
我不知道這想法想法從何而來,也不知道我是不是第一個有此想法的人,不過,猜想一下這種可能性總是可以的。大數據,正如字面意思反應的那樣,是指數據太大,難以用傳統手段與標準進行處理。按照這一定義,大數據怎么會進入家庭呢?
毫無疑問,數據正在以驚人速度增長。不僅是數據量,而且是每個增長數據單元的體積。還記得1.44MB磁盤嗎?15年前,我們可以將整個操作系統拷進一張軟盤(DOS,XENIX,Minix等等)。10年前,Linux需要兩張這樣的盤。當時,Windows需要一張CD光盤的容量。一張CD光盤可以存儲700MB數據,當時我覺得是非常大的數據了。然后就是DVD(4GB/8GB)。
我認為,數據存儲的增長要走在數據使用的前面,因為我們使用越來越多的數據。Windows現在需要一張DVD存儲。一張數碼單反相機照片的數據容量在4M到5M,即使最簡單的Word文檔的體積也比那些古老的軟盤大。
當年一個64MB的硬盤就覺得很大了,今天,一個32GB的硬盤僅能保存很少的東西。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
數據正在變得越來越大。而且,數據隨著時間而快速增長。
因此,大數據進入家庭并不是空想。
想想你全部保存在紙上、你腦海、或者存在各種地方,比如網絡,磁盤,硬盤,云中心當中的數據吧。我本人在Dropbox上保存了50GB數據。大部分是圖片,也有一些文檔。對一個人講,那是很大的數據了。
想一想你自己的音樂、你全部的賬單、交易、電話、電視劇、銀行信息、醫療記錄,你的家電、家庭、家具、汽車等的全部維護記錄,如此等等。
那些是很多的數據。當你考慮到這些,數據容量最低也要用TB級別來計算吧。當你考慮到這些數據的增長,數據的容量會變得更大。
當你將全部的生活數據數字化,到哪里存儲它們呢?
選擇有很多。
你如何存儲它們?
這是一個技術問題。
我們需要面向個人數據的大數據解決方案。它們需要安全、靈活、低價、可擴展,要能隨處訪問,容易管理。
云可能是數據存儲的最好方式。但這種云存在于哪里?你的家?數據中心?還是多個數據中心?
答案是,三種地方均有。
為了滿足我們上面提出的要求,存儲應該無處不在。盡管數據中心不會有容量限制,但我們自己也要存儲部分數據。最終,我們需要將自己的存儲,CPU以及內存資源“捐獻”給集體云。
有一家忘記名字的公司,已經在進行這樣的存儲。你加入云,捐贈一部分自己的存儲給云,其它用戶可以利用這些存儲空間。他們的一些數據會保存到你的硬盤上,你的也保存在別人的盤上,整個數據進行加密,非常安全。
想想SETI@home項目,這種搜索地外生命的項目會分解任務給眾多計算機。
我認為,大數據將會大舉進入我們的家庭。硅谷的聰明人,企業家們應該為此打造解決方案。
數據的數字化以及如何存儲它們是兩個關鍵問題。

責任編輯:何健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杜祥琬:創新觀念,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
2020-09-28能源,創新,觀點
-
PPT丨王繼業:電力系統儲能發展與挑戰
2020-10-14儲能,電力儲能,儲能應用 -
奮斗姿態書寫人生底色 銀隆儲能“小哥哥”的職場進擊姿勢
2020-10-12銀隆新能源,儲能,新能源汽車 -
鄒驥:通過發展清潔能源 提高中國公信力
2020-06-28鄒驥,清潔能源,綠色低碳能源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重磅 | 發改委發文7月起電價降5%
2020-06-29國家發改委,企業,用電成本,電費 -
李克強:放寬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 推動建立市場決定能源價格機制
2019-10-12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