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供暖需求增加加劇“氣荒” 該如何對癥下藥?
近期以來,隨著北方進入冬季供暖季,天然氣出現供應緊張局面。供暖季剛剛開始,天然氣上游企業和一些地方政府就開始限制用氣,大面積的氣荒現象出現,部分地區或城市不得不決定啟動天然氣保供應急預案。與此同時
近期以來,隨著北方進入冬季供暖季,天然氣出現供應緊張局面。供暖季剛剛開始,天然氣上游企業和一些地方政府就開始限制用氣,大面積的“氣荒”現象出現,部分地區或城市不得不決定啟動天然氣保供應急預案。與此同時,天然氣價格暴漲,LNG價格持續上揚。這次天然氣供應緊張的嚴重地區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主要為陜西、河北、山東、河南等地。
“氣荒”為何再次襲來?
“氣荒”的成因比較復雜,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供求關系失衡、產業鏈發展不協調、基礎設施公平開放程度不夠、儲備能力嚴重不足等。
首先,此次“氣荒”的一大原因就是供求關系出現失衡。2017年是《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工業用戶成為增長主力,同時政府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民用氣需求增長強勁。天然氣消費主要集中在城市燃氣、發電、化肥化工和工礦企業等領域。根據媒體報道,城市燃氣同比增長13%,發電同比增長28%,化肥化工同比增長25%,工礦企業同比增長21%。與此同時,天然氣供應方力推大用戶直供,消費高速增長導致庫存能力減小。從天然氣供應角度看,前兩年供應相對平穩,而今年氣源出現問題,尤其是中亞管道輸氣進口減少。從天然氣消費角度看,今年消費量預計超過2300億方,增量超過330億方,同比增幅達到17%。增量和增幅,相當于前5年年均增量的2倍以上,消費呈現爆發式增長,天然氣總缺口超過113億方。
其次,我國天然氣產業鏈發展不協調。按照上下游關系劃分,天然氣產業鏈主要由天然氣生產商、管網運營商、分銷商(城市燃氣公司)和終端消費用戶幾個環節構成;按照產業鏈劃分,則主要由天然氣供需鏈、管道鏈、企業鏈和價值鏈構成。天然氣供需矛盾屬于產業鏈發展不均衡,這是“氣荒”產生的直接導火索。中國天然氣產業發展時間短,缺乏明確規劃和上下游協調,下游市場超前開發或過度開發,從根本上就會促使“氣荒”產生。要降低煤炭消費,治理大氣污染,需要天然氣替代,大力推進“煤改氣”沒有錯。但是,環境問題積重難返,不可能通過一朝一夕的手段加以解決。推進清潔供暖,嚴格限制燃煤取暖,一些地方政府不允許燃煤取暖,天然氣供應又跟不上,這是“氣荒”產生的直接原因。
再次,我國基礎設施公平開放程度仍然不夠。上游氣源儲備不足,供應增長相對滯后,管網基礎設施與供應來源跟不上需求增長。從基礎設施建設看,中國天然氣管網基礎設施與儲氣庫建設一直滯后,管道之間不能互聯互通,全國性管網還沒有形成,關鍵時刻難以發揮調峰保供作用。在完善現代化能源體系過程中,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LNG接收站等基礎設施向第三方開放(TPA),成為改革難點和重點。這一長期問題一直沒有獲得解決,而“氣荒”讓這種深層次的矛盾顯得愈發突出。
最后,我國天然氣儲備能力仍嚴重不足。一般而言,天然氣儲備主要包括地下儲備、液化天然氣儲備和天然氣田等方式,而地下儲氣庫具有初期容積大、經濟、不受氣候影響、安全可靠、能夠合理調節用氣不平衡等特點,是當今乃至今后世界上最主要的儲備方式。目前,中國地下儲氣庫有效工作氣量較低,僅占天然氣消費總量的3%左右,而在一些天然氣利用大國,這一比例普遍達到12%以上,如美國是16.8%,俄羅斯15.8%,德國27%,法國接近30%。2016年底,中國地下儲氣庫實際工作量為76億立方米,僅占當年2058億立方米消費量的3.7%。中國不僅儲氣量低,儲氣設施建設還嚴重滯后,冬季高峰和低谷差比較大,調峰能力嚴重不足。
如何才能遠離“氣荒”
如何解決困擾我國多年的“氣荒”難題?從短期來看,必須以民生為本,犧牲工業用氣戶的利益,切實保障民用氣的供應。同時必須嚴格控制天然氣新增供暖網點,并加強市場監管力度,企業應該依法誠信經營,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不能依靠壟斷獲得利益。供氣企業之間應加強協調,加快管道互聯互通,采取資源串換和代輸等多種手段調節區域供需矛盾。
從中長期來看,要加大國內天然氣勘探開發力度,加快天然氣基礎設施第三方公平準入機制改革,推動多元化天然氣市場體系建設,深化天然氣價格機制改革,建立完善的天然氣儲備體系。具體來看:
第一,加大國內天然氣資源勘探開發力度。雖然我國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和海上的地質條件十分復雜,天然氣資源的勘探開發難度較大,但只要加大勘探開發力度,前景依然比較可觀。要加大技術創新能力,在包括頁巖氣、煤層氣、致密氣和可燃冰等非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適當鼓勵煤制氣發展,提高天然氣供應能力。
第二,加快天然氣基礎設施第三方公平準入機制改革。大力推進天然氣產業發展,是化解環境約束,改善大氣質量,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有效途徑。要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改革總體思路,加快推進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體制改革,重點推進管道獨立和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獨立運營,加強政府監管,力促基礎設施向第三方準入,促進天然氣管網互聯互通,逐步形成區域性乃至全國性管網。
第三,推動多元化天然氣市場體系建設。要明確政府和企業分工,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既要考慮推動市場機制建立,還需要考慮建立市場規則和監管機制,既要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還要大力推進民營企業進入市場。積極支持企業在增加國內天然氣生產的同時,多元化進口海外天然氣資源,加快跨境天然氣管道、沿海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天然氣進口能力。
第四,深化天然氣價格機制改革。要借鑒成熟市場的發展經驗,天然氣行業一般經歷初始增長、快速增長和穩定增長三個主要階段,相應價格機制通常由成本加成到掛鉤油價,然后最終實現市場化競爭。中國天然氣產業正處于快速增長期,天然氣價格機制正處于與其他能源價格掛鉤階段,未來將逐漸步入穩定增長期,市場化定價將成為必然。應該緊緊圍繞改革目標,先易后難,采取“先非居民后居民”、“先增量后存量”步驟,穩步推進價格改革,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對于工業用氣,應該盡快推進市場化價格改革。對于民用氣,由于關系到千家萬戶,需要采取漸進式改革,逐步建立價格聯動機制。
第五,建立完善的天然氣儲備體系。目前,中國天然氣儲備主要面臨兩大問題:一是儲氣設施建設投資巨大,需要高額維護成本,在天然氣價格管制的情況下,很難調動企業建設的積極性,導致儲備建設滯后;二是儲氣設施建設僅由天然氣生產商承擔,建設主體比較單一,與成熟市場經濟國家相比差距甚大。美國天然氣儲氣設施的建設主體包括管道公司、地方配氣公司和專業儲氣服務公司。應參照美國經驗并結合中國實際,上下游企業都應承擔儲備責任,城市燃氣也需要建設儲備設施。國家應積極加快天然氣儲備體系建設,政府應該建設戰略儲備,企業建設責任儲備,盡快建立完善的天然氣儲備體系。
【專家簡介】董秀成,著名能源經濟學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石油經濟與能源管理、技術創新與管理。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杜祥琬:創新觀念,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
2020-09-28能源,創新,觀點
-
PPT丨王繼業:電力系統儲能發展與挑戰
2020-10-14儲能,電力儲能,儲能應用 -
奮斗姿態書寫人生底色 銀隆儲能“小哥哥”的職場進擊姿勢
2020-10-12銀隆新能源,儲能,新能源汽車 -
鄒驥:通過發展清潔能源 提高中國公信力
2020-06-28鄒驥,清潔能源,綠色低碳能源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重磅 | 發改委發文7月起電價降5%
2020-06-29國家發改委,企業,用電成本,電費 -
李克強:放寬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 推動建立市場決定能源價格機制
2019-10-12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