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操-欧美日韩91-欧美日韩99-欧美日韩ay在线观看-xxxx色-xxxx视频在线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2014-11-09 00:27:59 大云網  點擊量: 評論 (0)
倪光南,1939年出生,現為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研究員,中國中文信息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參事。系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八屆、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屆全國青聯特邀委員 。聯想集團
倪光南,1939年出生,現為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研究員,中國中文信息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參事。系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八屆、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屆全國青聯特邀委員 。聯想集團首任總工程師。作為我國最早從事漢字信息處理和模式識別研究的學者之一,提出并實現在漢字輸入中應用聯想功能。
\

個人簡歷


倪 光南,1939年生,浙江鎮海人。現為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文信息學會第五、第六屆理事長,兼任中國電子學會云計算專家委員會副主 任和物聯網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電子商會物聯網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管委會專家顧問委員會主任,國家行政學院專家委員會顧問,國家電 子文件管理專家委員會專家,國家信息安全測評中心專家委員會專家等職。曾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參事,系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八屆、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 屆全國青聯特邀委員。
1961年于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無線電系畢業,后到中科院計算所工作,幾十年來一直從事計算機及 其應用的研究與開發,曾參與研制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臺電子管計算機(119機),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展漢字處理和字符識別研究,首創在漢字輸入中應用聯 想功能。1981-1983年在加拿大國家研究院(NRC)工作,擔任訪問研究員(VRO)。1984底中科院計算所為轉化科技成果,創辦了計算所公司 (聯想集團前身),他出任總工,主持開發了聯想式漢字系統,創造了重大經濟和社會效益,于198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計算所公司也于1989年11 月改名為聯想集團公司。此后他擔任公司董事兼總工,主持開發了聯想系列微機,確立了公司的主營業務,于199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此外,他于 1990年獲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991年獲國家特殊津貼、億利達科技獎;1992年獲中科院重獎;1994年被遴選為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
近年來致力于在中國推廣Linux等開源軟件、推廣國產CPU、國產軟件和文檔格式國家標準UOF等開放標準,并為促進制訂有關產業政策建言獻策。


生平經歷


倪光南:半個世紀的科技強國夢
在中國信息產業涌現的群星中,他無疑是其中與業界聯系最密切的一位長者。
生于亂世的他,從小立下強國志,并孜孜不倦地為之追逐了半個多世紀。
1961年夏,他從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畢業后走進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下文簡稱中科院計算所)。從那時開始,他的生命就和計算機、信息產業、科技強國聯在一起。無論成功或失敗,無論艱辛或歡悅,無論痛快或委屈,他義無反顧,無怨無悔,至今已然整整50年。
他見證了中國大型機、漢字信息處理、微機、軟件和“中國芯”的所有過程。他業務拔尖,研究成果曾于1988年和1992年兩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他是中國科學院最早“下海”的一批科學家,用研究成果和洞察力奠定了聯想集團的基石,詮釋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光輝論斷。但他卻因為科學家的執著與純粹品質,而無緣聯想后來的“風云”。
他是關心產業技術發展和宏觀政策的學者。扶植高新技術企業、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廣開源軟件和開放標 準……處處都見到他的身影。過去十年,是軟件和集成電路兩大產業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也是他被聯想除名后,不再為一家企業利益奮斗,而為中國信息產業及國 家自主創新奔走呼吁、搖旗吶喊的十年。
他一生在為中國信息產業發展而奮斗,是中國信息產業界的良知,他心中只有信息產業和國家發展的利益,從不為一些利益集團代言。
2011年12月4日,因在中文信息處理領域的杰出成就,他榮獲中國中文信息學會終身成就獎;12月6日,他被中國軟件協會評選為中國軟件產業十年功勛人物。
他就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艱難時世強國志

 
倪光南出生于1939年,正值日本侵略中國的年代,倪光南從小就聽父母講述逃難的經歷。
 
“當時日本侵略中國,不得不逃難,很痛苦很危險。”從那時起,他就深刻認識到,國家富強起來才能不受人家欺負,這是他永生難忘的切身體會,也使他立下強國的志向。
1950年代初,倪光南在上海復興中學求學,學校里優秀的教師和良好的學風使他得益匪淺,學到了治學和做人的道理。從小喜歡動手的他在中小學期間,除了讀書還喜歡做些小制作,如玩具電機、航空模型、收音機等,這對他后來從事工程實踐很有幫助。
1956年,倪光南考入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無線電系。1961年7月,他以5年全5分的優異成績學完大學的全部課程。他的畢業論文是“脈沖編碼通訊”,涉及了當時比較前沿的數字技術。

 
從自主研發計算機到漢字信息處理

 
1961年畢業后,倪光南被分配到中科院計算所工作,從此一直從事計算機領域的研究和開發工作。
中科院計算所是中國第一個計算機領域的研究所,是1958年根據國家當時的科技發展規劃,并在華羅庚等老科學家的支持下興建的。倪光南作為該所較早的科研工作者,經歷了我國計算機從無到有的過程。
20世紀60年代我國的計算機水平并不落后,當時只有美國、英國、前蘇聯、法國和中國這幾個大國能自主設計制造計算 機。倪光南一進計算所就參與了我國計算機自主開發的工作,他作為外部設備插件組長參與了吳幾康先生主持研制的119機,這是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臺大型通用 數字電子計算機。
1964年,119機研制成功,獲全國科技大會獎。倪光南也被評為計算所先進工作者和中科院北京地區先進工作者,成為所里“業務尖子”之一。
1968年倪光南參與了計算所六室顯示組萬永熙先生主持的717機顯示器研制,它是我國最早的漢字顯示器,這項研究 揭開了倪光南研制聯想式漢字系統的序幕。接著他繼續參與了顯示組“SK-1光筆圖形顯示器”的研制,它大大增強了漢字顯示功能,并實現了光筆與顯示屏的人 機交互功能。在輸入方面,1974年倪光南在計算所階梯教室作的學術報告中首次提出了聯想輸入方法,即利用上下文的關聯由計算機輔助漢字輸入。這樣,研制 聯想式漢字系統的條件基本具備了。
1974年他作為計算所代表參加748工程會議,根據748工程的宗旨,倪光南提議六室輸入組立項開展漢字處理研 究,得到了時任室主任曾茂朝和組長竺乃剛的支持。1979年該組基于同一硬件系統所研制的“手寫文字識別機” 和“111漢字信息處理實驗系統”二項成果分別獲得中科院二等獎。前者能識別手寫的60余種字母和數字,是國內最早的文字識別機之一;后者解決了漢字輸 入、輸出、顯示、人機交互等技術問題,并為機器翻譯、情報檢索等研究項目提供漢字處理服務。
考慮到當時微機已開始進入中國市場,卻因不能處理漢字而難以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中應用。為了突破漢字信息處理制約 計算機在我國普及應用的瓶頸,倪光南中止了文字識別研究而專注于漢字處理成果的產業化。隨后在1980年推出了第一項漢字處理產品——“漢字、圖形顯示功 能板”,它插在當時流行的Cromemco、CCS等等S-100總線微機上,可具備漢字處理功能,并由457廠負責產品生產、銷售和技術支持服務,取得 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1981年8月,倪光南應邀到加拿大國家研究院(NRC)工作,擔任訪問研究員(VRO)。他在NRC工作的年薪是4.3萬加元,按官方匯率相當于國內工資的70倍,在加拿大也屬于5%高收入人群。
但在加拿大工作的一件事卻深深地觸動了他。在加拿大當地的一家鞋店,他看到漂亮的櫥窗里陳列著一雙雙外國生產的皮 鞋,而在門口附近的筐子里亂七八糟地堆著一大堆“中國制造”的布鞋——1.99元一雙任揀。倪光南頓時百感交集:“中國制造”,什么時候才能不與“簡 陋”、“低級”連在一起?
1983年5月,他毅然放棄了高薪留任加拿大工作的機會回國。他說:“如果我不回來,我此后所做的一切不會對‘中國 制造’有所幫助。”那時,他為回國作了周密的準備。出國工作使他對西方高技術企業有了感性認識,同時也熟悉了微處理器和C語言技術,他決心將聯想式漢字處 理成果做成一臺實用的漢字微機。為此,他自己掏出幾千加元買了夠研制幾臺漢字微機樣機的關鍵器材帶回國來,包括Z80 CPU、SRAM、DRAM、接口等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和C編譯器等,這些器材當時如在國內購買需要進口,周期很長。
回國后他即組織課題組研發。由于硬件器材齊備,軟件采用C語言開發,效率很高,到了1984年初就開發出了漢字處理 的第二項產品,這是一臺完整的漢字微機,即“LX-80聯想式漢字圖形微型機系統”。該項目由倪光南的至交、時任北大副教授的王選主持鑒定(1985年的 聯想式漢卡項目也是請王選教授主持鑒定的),獲得了中科院三等獎。它轉讓給457廠、大連科華公司、廣東省科學院實驗工廠等四家企業共生產了600臺。對 于中國最早的這種“產學研相結合”嘗試,現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李長印同志(時任457廠廠長)給以高度評價,他向重慶市政府推薦,在 “三峽博物館”中,將當年457廠和計算所合作的漢字處理產品作為對我國科學技術有創新并有大經濟效益的項目進行展示。
在上述二項漢字處理產品的基礎上,1984年8月計算所業務處與中航深圳工貿中心簽訂了合作協議,倪光南課題組進行 了將LX-80移植到PC,成為聯想式漢卡的開發工作,信通公司也對此提供了支持。這是漢字處理的第三項產品,最有產業化前景,到年底時已基本完成。到了 這時,倪光南為他向往的科技產業化事業準備的“糧草”已基本就緒。
在一篇文章中,倪光南如此吐露心聲:“大型計算機的研制,我灑過汗水;國家級科研成果,我取得過;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獎,我也拿過數次。但遺憾的是,這些成果至今還躺在獎狀上,一直沒有成為產品。”現在看來,科技產業化的渴望,成為倪光南下一個人生選擇的根源。

 
走出象牙塔:從聯想漢卡到聯想微機

 
1984年,國家科技體制改革號角吹響,中國科學院積極響應,提出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后來稱為“一院兩制”)構想,鼓勵研究所辦企業,轉化所內科技成果。一時,“所辦企業”、“校辦企業”和民營企業這些各具特色的高技術企業在中關村紛紛涌現、各放異彩。
在此背景下,1984年11月,中科院計算所決定創辦全民所有制的“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簡 稱“計算所公司”,即聯想集團前身)。時任計算所所長曾茂朝兼董事長,業務處副處長王樹和任總經理,原八室副主任張祖祥和六室實習研究員柳傳志分別擔任副 總經理。倪光南應邀于當年12月出任公司總工程師,將聯想式漢卡的全部技術都帶入了公司。時任副研究員和第五屆青聯特邀委員的他加盟公司時,開出三個條 件:“一不做官,二不開會,三不接受采訪。”以便全力以赴以最快速度推出產品。
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的春風,使懷抱科技成果產業化追求的倪光南備覺溫暖,他覺得從此更有實現人生夢想的大舞臺,他將在 國外看到的高技術公司作為計算所公司的愿景,把公司當成了自己的一生歸宿。他帶領課題組通宵達旦地撲在研發工作的一線上,大年初一早晨10時他和課題組秦 梅芳等人就又開始工作了。經過幾個月的不懈奮戰,在1985年5月推出了適用于PC機的第一型聯想式漢卡,開始投放市場。
最早的聯想式漢卡包括三塊集成電路芯片組成的電路板和一套軟件系統。三塊電路板之間以扁平的電纜線連接,字庫中儲存 著所有標準漢字,漢字顯示完全由硬件實現。聯想式漢卡通過這種硬件與軟件相結合的方法,使PC機處理漢字有了和處理西文相同的效率:無論是中文還是西文, 顯示速度不變,顯示格式不變,內存資源不被占用,“直接寫屏”協議不變,西文軟件(如dBase、Lotus1--2-3、PE等等)基本上不需“漢化” 就可以使用。
倪光南學習西方高技術公司的榜樣,十分重視市場推廣工作。他親自站柜臺推銷漢卡、了解用戶需求;組建“聯想式漢字系 統用戶協會”和《聯想世界》會刊,構建用戶與公司的紐帶,并交流應用經驗,促進推廣應用;設立熱線電話,解決用戶的各種問題。而且負責接熱線電話的工程師 座位就在倪光南邊上,用戶決想不到,為他解答問題的人可能正是聯想式漢卡的發明人、公司總工本人。中國老一輩科技人員無論是在技術研發,還是在支持服務方 面所表現出來的敬業精神,很值得現在的年青一代仿效。
從此,“首創在漢字輸入中應用聯想功能”的倪光南和聯想式漢卡連在了一起。隨著聯想式漢卡在市場上取得巨大成 功,1989年11月14日,計算所公司也更名為聯想集團,由中科院任命聯想董事會,由董事會任命聯想高管,完全遵循國有企業的規程。這里有必要作一些澄 清,本來是先有聯想式漢卡,四年之后,才有從計算所公司改名而成的聯想集團。但聯想集團后來為宣傳需要卻一步步把這一切都搞混了。現在,許多人已經弄不清 楚究竟是先有聯想式漢卡還是先有聯想公司?這個問題變得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難以說清了。今天廣泛流傳的說法顯然背離歷史事實:聯想集團前身是當年由中 科院計算所創辦的全民所有制的“計算所公司”,絕不是一個實習研究員帶領著計算所所長、業務處長、副研究員、室主任等11人,走出計算所,在中關村某處創 辦的一個叫做“聯想”的民營企業!聯想式漢卡為公司賺來第一桶金。僅在計算所公司創建的頭三年間它創造的利潤(包括退稅)即達1237萬元(若按可比物價 折算,當年大學畢業生月平均工資為56元,如今為3500元,約相當于今天的七八億元)。它榮獲1988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與王選主持的激光照排系統 獲一等獎只差一年。今日已成為跨國公司的聯想集團,正是以“聯想漢字系統起家并由此而得名”(柳傳志語)。聯想式漢卡在公司的頭三年創造的直接效益,是計 算所撥給公司使用的辦公室、實驗室等場地投入和開辦費20萬元的數百倍。
在聯想式漢卡的整個生命周期(1985~1995)中,硬件共更新了8個型號,軟件版本的更新還要多些。聯想式漢卡 得以在十年左右的生命周期里總共銷售出16萬套,為公司創造了上億元利潤,并帶動了包括微機產品在內的整個公司的營銷。倪光南常說,成功的IT硬件和軟件 產品都是成系列的,不會只是一個型號或一個版本,這確是經驗之談。
1980年代中期,面對國內市場上的計算機絕大多數進口的現狀,倪光南希望親手做出國產品牌的電腦整機。1988 年,在聯想漢卡站穩腳跟之后,他轉移工作重點,將漢字系統的發展交給許志平負責,自己帶領團隊在香港研發成功了“中國制造”的聯想主板和擴展卡。1990 年采用自主設計主板的聯想品牌微機也在國內推出。
20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有四家電腦公司,包括長城、浪潮、東海、聯想。由于通過自主設計主板實現了增值,聯想電 腦雖然晚于對手進入市場,卻很快在1993年就成為國內第一品牌。聯想微機業務的發揚光大主要歸功于楊元慶領導的微機部。但自主設計主板是聯想微機的一個 競爭優勢:聯想286的測速值是當時著名的AST 286的1.7倍;聯想在國內市場率先推出中國第一臺486和586微機等等。
聯想式漢卡和聯想微機這兩項拳頭產品分別于1988 年和199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倪光南1992年還獲得中科院頒發的歷史上唯一的一次重獎。作為開拓者,倪光南于1989年獲北京市勞動模 范,1990年獲“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991年獲國家特殊津貼,1994年被遴選為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
本世紀初,在王大珩等93位院士參與的、歷時一年的“20世紀我國重大工程技術成就”評選中,共評出25項工程技術成就,其中“漢字信息處理與印刷革命”被列為第二項,僅次于“兩彈一星”。

 
科學家的遠見與執著
 

居安思危。當聯想集團的發展蒸蒸日上時, 一向力主自主核心技術的倪光南堅持認為聯想下一步應當進軍核心技術,并順應計算機與通信融合(ICT)的趨勢及早作出部署。為此,倪光南于1992年立項 研發聯想程控交換機。1994年7月,聯想與華為同時取得了入網證。當時羅爭領導的聯想程控交換機事業部已成為聯想集團第二大部,僅次于楊元慶領導的微機 部,其全面實力超過了當時的華為,連中南海都采購了聯想程控交換機。自1988年以來,聯想孫祖希等自主研發了5個ASIC芯片并成功地應用于漢卡、微機和漢字激光打印機,在以用立業 的基礎上,1994年倪光南在聯想領導層參與下又與復旦大學和長江計算機公司達成合資建立芯片設計中心(“聯海微電子設計中心”)的意向,準備大力發展集 成電路芯片設計能力。
此外,1993年,倪光南組織了軟件中心、小型機部、R&D部三個部門聯合開發LXBS金融平臺軟件,市場反映良好;原來的漢字事業部在漢卡銷售下降時早已定位于漢字應用軟件的研發。這樣,整合公司分散的軟件資源也在他的構想之中。
然而,隨著倪光南被排除出聯想領導層,他為聯想未來發展所作的這些部署、計劃和構想也都被拋棄了。聯想集團做出令人 扼腕嘆息的決定,像倒洗澡水連同把孩子一起倒掉那樣,不僅擠走倪光南,而且“自廢”了倪光南為聯想未來所“修煉”的“武功”。時至今日,聯想轉型仍然茫無 頭緒,只是歷史無法倒回過來了。
現在看來,歷史已經在一步步證明倪光南的遠見卓識。聯想滅掉程控交換機事業部,也就錯過了ICT融合的戰略時機,而 當時起步比聯想晚得多,規模不如聯想程控交換機事業部的華為,現在已將聯想遠遠地甩在身后,成為中國高技術公司的典范,稱雄國際市場。如果早在1994年 倪光南籌劃的集成電路芯片設計公司能夠順利組建起來的話,憑借聯想、復旦等的“產學研相結合”,在國內幾乎還沒有競爭對手。
由于發現1994年香港聯想上市中存在著上市招股書所沒有披露的重大負債持股問題,科學家的執著和認真,使倪光南堅 持向上反映所發現的問題,本著愛護聯想的想法,他從未將向上級匯報的情況公開。一篇廣為流傳的署名敦科平的文章詳細敘述了事情的經過。遺憾的是,矛盾被激 化了,并被說成是“柳倪之爭”,也是媒體津津樂道的“企業家和科學家”之爭。事實上,在真正的高技術企業中,如果說真有什么“家”的話,那也只有“企業 家”,CEO、CTO、COO、CFO、CIO等等,只是分工不同而已。當然,有人精通技術,有人精通管理,有人兼而有之,但并沒有什么“企業家”與“科 學家”之分。結果,掌權的柳傳志勝出,倪光南出局。1995年倪光南被解除了聯想總工和董事的職務,1999年被聯想集團解聘。聯想的股權安排,自然也不 會考慮倪光南這位曾經為聯想集團創下基業的大功勛。這種缺乏感恩精神的文化也許在一段時期內仍是社會的主流意識,但這不是中國未來走向文化強國所必需的公 平和正義意識。正像四通打字機發明人王緝志在四通“股改”中被掃地出門一樣,倪光南也是兩手空空地被趕出如日中天的聯想,這不僅是王緝志、倪光南他們的個 人悲劇,也是中國科技創業者的悲劇,這本不應是中國走向科技創新需付出的代價。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30年,也是山寨文化盛行的30年。我們一直在享受現代文明,難道不應該為現代文明做出中華民族應有的貢獻嗎?如果是,就請尊重和善待一切文明的創造者和創新者,把功利、淺薄、狹隘、虛偽的文化糟粕丟進歷史的垃圾箱。
事關理想和信念,倪光南對此無怨無悔。“柳倪之爭”成了中國產業界的一段公案。長期以來,由于信息不對稱,輿論幾乎成一邊倒的態勢。但倪光南并未郁結于心,就此問題在公開場合或媒體上發表意見,只是靜待真相揭曉,靜候歷史還來公正,清者自清。
回顧包括聯想、方正、同方、三環等等在內當年中關村第一批由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創辦的公司都奉獻了一條經驗:以企業 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聯想是企業和研究所結合的典型,方正是企業和高校結合的典型。這條道路現在看來,依然是構建中國特色技術創新體系的 可行途徑。
聯想時期的倪光南是為一家企業的夢想奮斗不息。離開聯想后的他,就不再僅僅為一家企業的利益,而是全心身地為整個中 國信息產業及國家自主創新奔走呼吁、搖旗吶喊。他的努力深受業界認可,2011年7月8日,中國信息協會將他評為“中國信息化十大推動人物”;2011年 12月6日,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將他評為“中國軟件產業十年功勛人物”。

 
18號文:中國軟件業迎來黃金十年

 
在2000年以前,中國軟件業根本稱不上獨立的產業。1994年,中國即將實行新的稅制,即現在的增值稅。當時,以 倪光南為代表的一些業內人士,意識到新稅制如無優惠政策,對軟件等高技術產業發展不利。因此,在1994年的政協會議上,他們提出了《扶植高新技術企業的 提案》。這個提案特別提到,新的稅制可能對于一些高增值的企業,像軟件、集成電路這樣的企業,造成很大的稅負。
倪光南以微軟和英特爾為例詳細論述了需要對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降低增值稅率的理由,極具說服力:“微軟1992年度總營業額為27.5億美元,總盈利7億美元,如果要交17%增值稅,利潤就很微薄,難以持續發展。跨國大企業尚且如此,更何況中國的小企業?”
這份提案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其后,倪光南持續通過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及其他渠道,致力推動國家出臺扶持以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政策。2000年,“18號文”終于出臺,其最重要的實惠是企業享受到了減稅。
自“18號文”發布起的十年內,中國軟件產業保持了非常高速的增長速度。統計數據顯示,軟件銷售總額十年間增長了22倍。
由于“18號文”在2010年到期,雖然有關部門早就著手制訂“新18號文”,但其出臺受到某些部門的影響。為促進 “新18號文”(即2011年“國六條”)的出臺,2010年12月2日,根據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和半導體行業協會的強烈反映,包括倪光南在內的數十名中國 工程院院士向領導提出《關于盡快發布“新18號文”的建議》。僅過一個多月,“新18號文”即由國務院頒發。
新舊“18號文”,顯示了倪光南對中國乃至全球未來產業發展趨勢的洞見及一貫的立場:中國必須擁有核心技術。

 
推廣開源軟件:發展核心技術的突破口

 
從1995年至今,倪光南就不遺余力地呼吁中國發展IT核心技術,特別是自主操作系統和國產CPU,認為這是關系到信息安全,也關系到產業持續發展的問題。自主創新、自有知識產權、自有核心技術等詞匯頻頻出現在他的文章和公開場合的演講中。
他一直強調:基于開源軟件發展中國軟件,特別是操作系統等基礎軟件,是一條捷徑,是一個機遇。
1997年12月在《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上發表的《軟件和芯片——電子信息領域的核心技術》一文,倪光南就明確提出了這一觀點。
1999年2月1日他在《人民日報》發表《Wintel面臨挑戰》說,Linux正在迅速擴展市場,呼吁政府及企業大力支持Linux在中國的發展,基于Linux發展自主操作系統,建立中國自主、完整的軟件產業體系。
同年2月14日,他又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我國計算機產業面臨新機遇》,論述道:“過去難以實現的計劃,今天有了轉機。抓住機遇,就將為我國計算機產業健康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他認為,“我國現在應該大力開發自主操作系統,不可不搞,不可慢搞”。
1999年6月21日,時任科技部部長徐冠華主持召開了“發展我國自主操作系統座談會”,倪光南參加了會議并就發展 自主OS作了發言。1999年7月19日,時任信產部副部長曲維枝主持召開了規模很大并公開報道的“Linux與中國軟件研討會”,倪光南再次做主題發言 《Linux與自主OS》。
2004年7月6日,在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綜合組、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品管理司和科學技術部高新司指導,中國 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集團)主辦的“Linux產業與應用高峰論壇暨開源應用成果展覽會(Open Source Software World China) ”上,倪光南成為唯一獲得“開源特別貢獻獎”的人士。
后來,863軟件重大專項和“核高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都大力支持發展基礎軟件,其中很多都基于開源軟件。
倪光南堅定地認為,“科學家與社會結合的目的,一定要出于公心,不能抱有太多的私念,否則就丟掉了科學造福社會的本意,成了某一個人打著科學的旗號造福自己了。”

 
政府采購必須支持國產軟件

 
 
倪光南主張中國借鑒俄國經驗,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加強在政府和重要信息系統中推廣基于開源軟件的國產操作系統,以增強信息安全。
2001年和2002年,他連同其他政協委員先后提交議案《通過政府采購,扶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規 范政府采購,扶持自主的IT核心技術》,提出“在政府采購招標時,如其他指標不相上下,應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產品或企業給以優先權”,呼吁“制 訂有關政府采購的相應法規,并加強對它執行過程的監控”。此外還主張制訂“國家信息化有關標準來規范政府采購”。后來,在各界的推動下,2003年我國 《政府采購法》生效。
此后,倪光南積極支持遵循《政府采購法》采購國產軟件。在2004年的政府正版軟件采購中,針對某些地方將政府采購正版軟件變成“采購外國軟件”的傾向,他堅持連同其他專家向有關部門進行反映,要求糾正這種傾向。
最近,倪光南又一針見血地批評了2010年的政府正版軟件采購。他認為,有關文件與2004年相應文件相比有所倒 退,即在政府采購法沒有修改、中國仍在就加入WTO的GPA進行談判等情況不變下,卻不提要求優先采購國產軟件,致使進口軟件壟斷了中國政府采購,取得了 83%的采購款。該觀點也被2011年8月15日《科技日報》的報道《進口軟件壟斷中國政府采購,國產軟件如何立足》引述。
倪光南一直呼吁盡快出臺界定國產軟件的實施辦法,指出界定準則應有利于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認為2005年財政部會同信息產業部起草的《軟件政府采購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出的界定準則是合理的、切實可行的。
軟件是中文信息處理的核心技術之一,中文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也促進了中國軟件技術的發展。作為第五、六屆中國中文信 息學會理事長,倪光南主持了中文信息學術界的許多學術活動。基于目前我國各民族語言文字信息處理水平參差不齊,存在低水平重復現象,他呼吁國家立項發展 “中華文字統一操作系統平臺”,以推動中國各民族信息化的均衡發展,避免出現數字鴻溝。2011年12月4日,中國中文信息學會授予他“中國中文信息學會 終身成就獎”。

 
自主創新:從產業到國家必須打贏的戰爭

 
 
IT技術一日千里,一味引進、效仿只能永遠做別人身后的追趕者。作為在信息產業旅途上奔波的科學家,倪光南近年來關注的焦點始終是“自主創新”。
中國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強國?這是中國人不能不思考的問題。倪光南曾呼吁:在中國非常貧窮的時候需要思考這個問題,在中國某些方面成為“大國”的時候,更需要思考這個問題。
他更通過對發達國家實際情況的分析,堅決支持國家提出的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形成自主創新的基本體制架構。
近些年來,在中國如何發展軟件問題上,存在著兩種觀點或兩種思路。一種以麥肯錫咨詢公司2002年的《中國軟件產業 發展戰略研究報告》為代表,主張中國不必發展基礎軟件,而應像印度那樣,主要發展面向出口的離岸外包業務。  這種觀點代表了以微軟為首的國外軟件巨頭壟斷基礎軟件市場的企圖。對此,以倪光南為主的專家明確主張中國應根據自己的國情,依托內需市場和人才優勢,建 立中國自主完整的軟件產業體系,與前一種觀點針鋒相對。
對于“服務外包”、“軟件出口”、“在岸外包”和“離岸外包”等觀念,業內仍存在誤區。倪光南從解讀概念入手,一針見血地指出以發展離岸外包業務為主模式的弊端。
實踐也證明,雖然離岸外包得到很大的支持,但至今在中國軟件業中的比重只有2%左右。而在“18號文”等產業政策支 持下,在“核高基”、863等國家科技計劃的推動下,中國軟件已取得較快的發展,也初步形成了較為齊全的各類軟件,今后主要是要擴大國產軟件的市場份額, 做好整合應用,建立起自主的軟件產業體系。
此外,倪光南一直主張根據中國國情實施軟件知識產權保護。2002年,他及其他委員的政協提案《吁請修改和完善“計 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的提案》針對當時“《新條例》(即“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完全取消了原軟件條例關于“合理使用”的規定”,存在“過度保護”問題,建 議“國務院責成有關部門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再次修改和完善《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在修改完成之前,暫時擱置其中保護水平過高的條款”。
同年10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施行《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吸取了各方面的意見,大大縮小了《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打擊面,使保護傾向合理。
倪光南還反對BSA無視中國政府大力推進軟件正版化的努力,蓄意夸大中國軟件盜版率的歪曲宣傳,支持中國有關方面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更科學、客觀的軟件盜版率調查。
2005年8月16日,倪光南在《光明日報》上發表《辯證看待軟件專利保護》一文指出,目前美國作為軟件業的壟斷 者,從其國家利益最大化的原則出發,近年來大大強化了軟件的專利保護。但中國現階段應主要實行軟件的版權保護,這有利于中國軟件業的自主創新,有利于打破 美國軟件跨國公司的壟斷。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興起,倪光南敏銳地捕捉到了中國軟件業發揮后發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機遇。現在,他正積極支 持國家“十二五”規劃的相應舉措,通過中國電子學會云計算專委會、物聯網專委會、中國電子商會物聯網專委會等學術機構和各種學術界、企業界的活動,為發展 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三網融合、智慧城市等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而作出努力。
倪光南經常講的一句話是“盡力而為”。從研制聯想漢卡、聯想微機到積極推動自由軟件、中國芯、自主品牌,他為中國IT 業苦苦求索,利用各種渠道宣傳國產芯片和操作系統。
業余時間,倪光南愛聽經典音樂,最常聽的是德沃夏克《來自新大陸》的第二樂章。每當耳邊響起熟悉的旋律,他就想起年少時老師教的配曲歌詞:
黃金的年華虛度過,才知道從前鑄成大錯。
蕭蕭兩鬢白徒喚奈何,瘦影已婆娑徒喚奈何?
雄心壯志早消磨,斜陽景已不多。
深悔蹉跎,深悔蹉跎。
這么多年來,他從沒有把它忘記。隨著這個旋律,他也許會自問:我有沒有虛度年華?我有沒有蹉跎歲月?   毫無疑問,在中國全面自主創新的偉大復興征途中,倪光南是一名不知疲勞的耕耘者,雖然有時難免孤獨,但他非常堅定,因為他的心中擁有一個伴隨一生的夢想——科技強國!

 
重要獎勵

 
獎勵名稱
頒獎日期和頒獎單位
中國軟件產業十年功勛人物
2011.12.6. 中國軟件行業協會
中國中文信息學會終身成就獎
2011.12.4. 中國中文信息學會
中國信息化十大推動人物
2011.7.8. 中國信息協會
河北省院士特殊貢獻獎
2010.7. 河北省人民政府
推動中國軟件產業發展的功勛人物
2009.9.19. 中國軟件行業協會
“第四屆中日韓開源軟件競賽”特殊貢獻獎
2009 中日韓開源軟件競賽組委會
海淀創新特殊貢獻人物獎
2008.12.11. 海淀區人民政府
中關村十大創新先鋒
2008.12.中關村管委會
中關村科技園區20周年突出貢獻獎
2008.10.中關村管委會
中國Linux暨開源產業杰出貢獻獎
2007. Linux World China 2007大會組委會
兩岸四地開源軟件特別貢獻獎
2007.9.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共創軟件分會、臺灣Linux促進會、香港開放源碼軟件中心
2007“金企鵝杯”開源軟件特別貢獻獎
2007 兩岸四地開源軟件大賽組委會
海淀創新特殊貢獻人物
2006.6.海淀區人民政府
中國信息化十大杰出專家
2006.2.24.中國信息協會
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十周年榮譽個人
2005.9.科技部
2004中國開源軟件杰出貢獻獎
2004.12.共創軟件聯盟
開源特別貢獻獎
2004.7.6. 由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綜合組、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品管理司和科學技術部高新司指導,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集團)主辦的“Linux產業 與應用高峰論壇暨開源應用成果展覽會(Open Source Software World China) ”
北京通信信息協會先進個人
2001.11.11.北京通信信息協會
中科院重獎
1992.12.19. (92)科發辦字1641號,中國科學院關于嘉獎倪光南同志的決定
聯想系列微機(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2.12.8.科技部
海淀區榮譽證書
1992.7.海淀區人民政府
億利達科技獎
1991.11.4.億利達科技獎評委會
聯想系列微機(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1.10. 中科院
政府特殊津貼
1991.10.1. 國務院
海淀區優秀知識分子
1991.9.13.海淀區人民政府
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
1990 國務院
1988年度北京市勞動模范
1988 北京市人民政府
聯想式漢字微型機系統LX-PC(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988.7.科技部
聯想式漢字微型機系統LX-PC(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1987 中科院
聯想式漢字微機系統獲應用支持系統獎
1986全國計算機應用展覽會
聯想式漢字微機系統獲1986年北京地區漢字系統對口競賽一等獎
1986.1.18. 北京電子振興領導小組
LX-80聯想式漢字圖形微型機系統(中科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1984 中科院
“111”漢字信息處理實驗系統(中科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1979 中科院
手寫文字識別機(中科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1979 中科院

對微軟說不
 
中國有關單位制定了適合中國國情的、基于XML的開放文檔格式UOF,并已成為國家標準UOF,作為中國國產文檔標準,成為擺脫技術標準受制于外國人的關鍵因素。與此同時,微軟也試圖通過國際標準組織“快 速投票”通道,讓微軟的OOXML標準成為國際標準。微軟此舉遭到以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為代表的中國專家和中國軟件公司的強烈反對。2007年7月,倪光南 撰文呼吁中國政府對微軟的OOXML投反對票,他將微軟此舉稱作“信息領域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競選’活動”,指出微軟標準一旦通過,“就可能挾老文 檔格式事實標準的優勢,以OOXML一統XML文檔格式的天下”。
在去年9月2日的第一輪投票中,微軟OOXML未獲通過。今年2月,將進行一輪最終投票。

 
誰來制定標準

 
科技領域的游戲規則由誰制定?
中國已經可以向微軟說“不”了嗎?
我們離國際標準還有多遠?
自從十年前因“柳倪之爭”退出聯想集團后,倪光南基本上淡出媒體視野。此次呼吁,不僅讓人們再次想起了這位很有個性的老科學家,也讓公眾把目光聚焦在他正為之奔走的中國文檔標準UOF上。
軟件領域,中國完全可以對微軟說“不”了


采訪


OOXML成為國際標準
中國青年報:聽說,微軟OOXML已經提交ISO(國際標準組織——編者注)“快速通道”,準備使OOXML成為國際標準,在去年9月2日的投票被否決之后,今年2月將再進行一輪投票。
倪光南:是的,作為國際標準會有一些很高的要求,包括開放性、知識產權和本身技術內容等。前一時期全世界對微軟的OOXML共提出了3522個問題,它想成為國際標準還是有許多需要討論和改進的地方。中國也投了反對票。2月要在日內瓦開會,還要再進行一次投票。
中國青年報:這是最后一輪投票了嗎?還會有其他程序嗎?
倪光南:如果通過的話,OOXML就從現在的決議草案變成標準了。如果通不過,微軟就不能再走這個“快速通道”了,必須走另一個更規范的流程,那就要經過反復討論,是一個更漫長的過程了。

 
堅決支持UOF

 
中國青年報:為了和微軟標準相抗衡,現在我們也在為國家標準UOF成為國際標準而努力。中國在信息科技領域已經擁有向微軟說“不”的實力了嗎?
倪光南:中國的信息市場規模太大了。我國的手機用戶已經是世界第一。網民規模也即將是世界第一。在一些傳統領域,比如飛機、汽車等 產業,我們還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趕上發達國家,但信息科技是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眼下正處在更新換代時期。中國完全可以發揮后發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 像基于XML 的文檔標準,是一個新標準,對誰都一樣,包括微軟,這回是大家站在一個起跑線上,我們有實力跟微軟抗衡。
現在,中國不僅有市場優勢,也有人才優勢,中國應當重視自己的話語權,在軟件領域完全可以對微軟說“不”。
中國青年報:幾天前,微軟表示將“堅決支持UOF”,希望UOF與OOXML共同成為國際標準,他們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
倪光南:微軟確實做了一些讓步,主要是希望通過那種表態緩和中國方面的反對吧。另一方面,世界各國提了那么多條意見,微軟也需要進行一些改進,這是它在來自全世界的壓力下作出的一種妥協。
由于中國在國產Office軟件的基礎上,自主發展了UOF標準,又擁有巨大的市場,中國在辦公軟件領域已經有了很大的話語權。現在,我們的 UOF標準得到了微軟OOXML和國際標準ODF的肯定,他們兩方都在向中國主動示好,希望聯合中國,加強自己的競爭地位。可以說,現在的主動權在于我們。
中國青年報:我們注意到,微軟表態支持UOF之后,您在第一時間就作出了反饋,感覺您的態度還是有所保留,是要“聽其言,觀其行”嗎?

 
DOC格式標準

 
倪光南:我們對微軟的表態表示歡迎,但希望他們能有更多的實際行動。微軟表示支持開發UOF和OOXML之間的“轉換器”,并無條件開放二進制文檔格式信息。到底“轉換器”做得如何,我們還要通過測評才會有答案。
可以說,這不是一個單純的技術之爭,而是壟斷與反壟斷之爭。由于文檔是信息的重要載體,這也是一場信息資源控制權之爭,影響很大。
過去,我們的文檔標準都是微軟公司私有的,就是DOC格式標準,這已成為一個事實標準,存在著很大安全隱患。因為它是不開放的,它會在文檔中加入一些用戶所不知道的信息。而且微軟的標準只能兼容它自己的Office軟件,會造成新的壟斷,不利于國產軟件的發展。
如果微軟真的按照承諾做了,在開放性方面有所改善的話,即使OOXML標準成為國際標準,對我們的UOF標準也影響 不大,微軟說“轉換器”使兩個標準可以自由轉換,所以國產UOF可以放手推廣應用。這些標準在一定時間內也許可以共存。但是,就歷史經驗來看,最終的文檔 標準只會有一個。就像之前微軟老的DOC標準一直成為事實標準一樣。這是人們的使用習慣造成的。
掌握了文檔標準,最終會推動整個信息產業的發展
中國青年報:將UOF標準發展成為國際標準或者事實標準,對于我國信息產業的意義在什么地方?
倪光南:這將形成一條創新產業鏈,而文檔標準是處于產業鏈的上游,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UOF標準發展了,國產Office軟件就可以發展。從而進一步促進國產Linux的發展,它是一切軟件運行的平 臺。最終會帶動國產CPU的發展,因為國產CPU只能夠運行Linux,但不能運行Windows。這個產業鏈條太重要!掌握了文檔標準,會影響硬件基礎 和軟件基礎,最終會推動整個信息產業的發展。

 
ODF和OOXML
 
中國青年報:長期以來,廣大電腦用戶好像已經習慣了微軟的文檔標準,國產UOF標準的生存空間在哪兒?
倪光南:中國有那么大的市場,這是我們的優勢。我們現在努力的,是要盡快推廣使用UOF標準,使UOF由國家標準變成中國的事實標準。我們有自己文化的特點,有自己的語言文字特點,中文文檔由我們自己的UOF處理起來是更方便的。
目前,國際上其他兩個標準ODF和OOXML,都已表示可以做轉換到UOF的“轉換器”,這至少說明他們認可UOF標準,UOF標準是足夠開放的,是可以實現公平競爭的,我們要放手推廣UOF,這個主動權在我們手中。
中國青年報:我們距離國際標準還有多遠?還要做哪些努力?
倪光南:UOF能否成為國際標準,這是難以預測的。但作為一個開放的國家標準,我們需要去努力推廣。
今年,丹麥和荷蘭政府都已經實施了一項措施,在政府部門采用開放標準。因為你要使用微軟的私人標準,每年需要付給它大量的專利費用,這對于國家是很不利的。我國政府也應當研究在軟件領域,是否可以采取類似措施,使“開放標準”成為我們國家的事實標準,具有類似“國際標準”的地位。
當然,這是全社會的事,廣大用戶也要支持國產軟件,因為一開始在使用上肯定有些不適應,但這只是一個使用習慣的問題。

 
Office軟件

 
中國青年報:您使用過國產Office軟件嗎?感覺如何?
倪光南:我一直在用國產Office軟件,剛開始還不習慣,現在我已經可以不用微軟Office了。從我個人的體會 來看,國產Office軟件用起來已經沒有問題,能滿足應用。下一步是推廣UOF,國產Office要做好對UOF的支持,要使UOF和DOC兩種格式的 文檔可以平穩轉換,不發生 “跑版”現象,使用戶幾乎感覺不到差別。
但是,中國的軟件公司在市場推動方面,還太薄弱,關鍵是用戶太少了。任何軟件都是用出來的,微軟的軟件也不是一步到位,但有海量的人在使用,也就等于有無數的人在幫它找漏洞,正因如此,它才能經常發“補丁”,進行版本升級。我們現在就處于一個推動階段,要讓更多的人了解、使用國產軟件。
“政府采購正版軟件”不能變成“政府采購外國軟件”
中國青年報:您曾經撰文批評政府采購中的一些現象,呼吁“政府采購正版軟件”不能變成“政府采購外國軟件”。您認為,在推動國產軟件上,我們政府應該起帶頭作用,是這樣嗎?
倪光南:正是。這是我在2004年寫的文章。政府推動力的一個重要表現,就在于政府采購。有人會覺得加入WTO之后,要求政府采購國產軟件會違反世貿組織的規定。其實,中國并沒有簽署“政府采購協議”(GPA),中國政府采購根本不需要開放。但當時,有些地方受到跨國公司的游說影響,大量采購外國軟件。本來,本國軟件企業就只在政府采購市場還有一點優勢,現在連這點優勢都喪失了,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
買套微軟的正版Office要3000元人民幣,而國產軟件只要幾百元。各級政府,包括企業采購,都要降低信息化成本,應該把購買國外高價軟件的錢用來購買更多的國產軟件。
我們的政府采購還應該向國內的中小企業傾斜。美國的政府采購就是這樣的,因為中小企業最具創新活力,政府扶持它們有利于產業創新。而中國現有的做法,反而向一些大企業傾斜,不利于中小企業發展,這很不利于中國軟件產業發展。

 
印度模式

 
中國青年報:在中國科技產業的戰略選擇和部署中,對于以廉價勞動力為主的“世界制造車間”和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世界制造中心”兩種定位一直存在爭議。您認為中國應該怎么定位?
倪光南:中國有最好的市場和最好的人才,不應該再做世界加工廠。中國必須要占據產業鏈的上游,而不是只在下游接訂單。我們要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發展。
“印度模式”在我國是行不通的。印度在軟件外包方面已經做了20多年,我國是從2000年國發18號文件起,才明確 軟件業的戰略地位,起步顯然是遲了。但是,印度國內市場很小,信息化程度很低,主要依靠“離岸外包”,承擔外國對軟件和服務的定制。中國情況不同,我們國 內市場很大,信息化程度高,在我國軟件業中,“離岸外包”只占3%,軟件業絕大部分都是做國內市場。近水樓臺先得月啊!貼著這么大的國內市場,為什么不爭取在自己的地盤上做大、做強起來呢?


再度出山


在接連經歷“聯想離職”和“方舟科技負荊請罪”兩事件后,中科院院士、中科院計算機所研究員倪光南很長一段時間淡出了公眾視野。
離開聯想11年后,倪光南再度現身資本市場的方式頗為隱晦。
在2010年11月17日已經過會的北京君正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君正”)的股東名單上,自然人趙明漪持有120萬股,位列公司第十大股東。有知情人士透露,自然人趙明漪是倪光南的妻子,此次持股實際上是代倪光南持有。
而據了解,北京君正董事長劉強與倪光南在方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舟科技”)共事時就已相識。
2005年,由于方舟科技承接的項目未能通過“863專家組”的驗收,“方舟3號芯片計劃”破產。此后方舟科技內部主管研發的劉強辭職離去,另外組建北京君正。公開資料顯示,除董事長劉強外,北京君正目前另有5位高管及2位核心人員均師出方舟科技。
倪光南之妻位列十大股東北京君正前身君正有限成立于2005年7月15日。2008年7月,公司進行上市前的一輪管理層激勵。彼時,除公司時任8名管理層人員外,另有兩位“陌生人”也接受了北京君正的股權。其中,劉強將持有的13.9萬元出資以每1元出資作1元轉讓給自然人趙明漪。
對此,北京君正解釋為,股東趙明漪是中國科學院退休干部,其為劉強、李杰等公司創始人的朋友,對公司早期業務發展作出過幫助。因此在2008年9月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同時,按照注冊資本作價向其轉讓了2%股權。
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趙明漪是倪光南的妻子,此次持股實際上是代倪光南持有。
據了解,股東趙明漪不僅與倪光南妻子同名同姓,其中科院退休干部的身份也與之頗為吻合。記者進一步了解,倪光南與劉強早在方舟科技共事時就已相識,此次股權相贈更似是北京君正方面對倪光南的投桃報李。
12月13日,倪光南對此事不置可否“這件事你們去問公司,我不方便接受采訪。你可以發郵件給我,我們再聯系。”記者隨即以郵件形式向其發送采訪提綱,但直到截稿并未收到倪光南的回復。
若以北京君正2009年攤薄后的每股收益0.85元計算,根據創業板60倍市盈率,北京君正上市發行價約為50.85元,則趙明漪持有的北京君正120萬股股票達到6101.46萬元,短短兩年投資收益率達到437.95倍。
 

活動


倪光南院士參加南京經濟技術千兆家庭網絡項目舉行落成典禮暨新品發布會 
 

   南京宇都通訊科技有限公司的千兆家庭網絡項目由南京市“321人才計劃”入選專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王俊峰為首的海歸團隊投資建設,其第一代產品 “千兆無線高清收發器”解決了筆記本電腦和高清電視或投影儀之間的無線高清視頻傳輸問題,輻射不到其他寬帶技術的百分之一。11月,千兆家庭網絡項目落成 典禮暨新品發布會在維景酒店會議廳隆重舉行。南京市副市長華靜,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以及市相關部門領導參加活動。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倪德龍出席活動并致 辭,倪光南院士則在技術層面對該項目給予了高度評價。華市長在活動致辭中表示,南京宇都通訊科技有限公司作為科技創業項目,在紫金(新港)科創特區順利實 現當年落戶、當年即實現產業化,對推進全市的人才與科技工作具有重要的示范效應。此外,江蘇國美電器還在活動中與宇都公司簽署了新品銷售合同,該產品將通 過國美電器推廣至整個市場。開發區產業基金TCL紫金創投基金也與宇都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投入500萬元幫助企業加速成長。下一步,宇都通訊公司在 我區投資的生產基地也即將啟動建設工作。

大云網官方微信售電那點事兒

責任編輯:葉雨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春草久久| 日本亚洲天堂网| 日韩网站在线| 快穿女主有名器的H纯肉黄暴拉文| 花蝴蝶在线直播观看| 亚洲人视频在线观看| 速度与激情9下载|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午夜wwww| 中文字幕无线在线视频| 免费国产足恋网站| 一级片mp4| 欧美网站在线| 亚欧乱色视频小说| 一个人看的www视频在线| 成人高清网站| 暖暖高清视频免费| 中文成人在线| 涩涩伊人|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精品| 国产三级在线免费观看| 十次啦中文网| 性刺激久久久久久久久| 人人揉人人爽五月天视频| 亚洲高清网站| 艳母淫臀| 国产对白精品刺激一区二区| 日韩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欧美性综合|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日本免费| 亚洲成人99| 一二三四视频免费观看高清版在线 | 欧洲xxxxx| 欧美护士丝袜办公室激情| 日韩大尺度无遮挡理论片|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特色大片 | 亚洲成a人| 色偷偷91综合久久噜噜| 我的青梅竹马是消防员2季未增删免费| 综综综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