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龍:大數據浪潮將催生信息產業第三極——“數據極”
如何將大數據從“大麻煩”變成“大價值”
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是選擇主動出擊,還是選擇被動承受?郭子龍笑談,“不論你如何選擇,都不會延緩更無法阻擋大數據的來臨!”主動出擊無疑是當前的上乘選擇。那么如何去解決大數據帶來的“大麻煩”,將數據真正轉變為一個新的價值增長點呢?
轉變認識,確立“數據極”的地位
傳統的信息化離不開業務和技術,其建設過程可以粗略理解為從業務需求到技術實現的轉化,而數據在其中要么依附于業務,要么依附于技術。而大數據現象的出現,將打破現有格局,依靠原有的業務和技術去應對大數據已經不夠,需要新的方法和手段,這為信息化發展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方向,郭子龍形象的將其稱之為“數據極”——數據一旦擺脫了現有的條條框框,發展將不可限量。
大數據浪潮賦予了“數據極”無限的發展空間,而“數據極”也必將成為企業突破現有瓶頸的關鍵,同方的理念是將數據作為“戰略資源”,使其獨立存在、自成體系,同時數據的發展不受業務、技術制約。
建立數據的標準框架 收納大數據
大數據來了,你可以忽略你擁有的數據,但絕對不能分析你沒有的數據,要將數據當成一種“戰略資源”來看待,所以我們首先要想一想怎么把大數據收集起來,形象地說就是我們需要一個數據容器把這些大數據集中的存放起來。如何去構建大數據容器?怎么裝進去?郭子龍認為,建好數據容器的標準框架能夠更好地去收納大數據,同方多年來都在和數據打交道,做的就是搭建數據框架這件事,稱之為“數據資源體系”。搭建數據的標準框架,就好比一個中藥鋪,可以將當歸、牛黃、熊膽、遠志等中草藥分門別類的存放,既整齊也方便尋找,這已經很好了,但還不夠,還需要知道藥材的藥理、藥性,如何按不同劑量進行搭配,形成一張張藥方去救治不同的病癥。同方的數據資源體系能夠將大數據有條理的組織起來并建立起數據之間的關聯關系。在大數據環境中,數據之間的輕度相關性要遠遠多于直接因果關系,將這些輕度相關性累加起來就變得舉足輕重,這是大數據應用的一個根本特征。當然,大數據在信息化方面也有自己的特點,我們不必過多的去考慮容量問題,而是應該把重點放在如何更好地把數據裝起來,每當用到相應的數據時可以方便地進行數據調用。
另外,我們需要把每一份數據都描述清楚,可以從技術、業務等多個角度去描述,同方的做法是用元數據去描述數據,元數據是技術術語,即描述數據的數據,而元數據體系是以元數據的形式實現了規范化、體系化的數據描述標準,可以將每一筆數據都變得可讀。
按照數據的第一性原理做好數據集成
收納好大數據,還需要做數據集成工作。之前信息化主要關注的是系統集成或業務集成,近幾年則更多關注數據集成。不論是系統還是業務,相對于數據都是處于應用或展現層面,而數據集成則是在最底層,更為趨近于事務本源,從這一方面理解數據集成更優于系統集成和業務集成。
那么數據集成依托于什么來做集成呢?郭子龍表示,同方依托指標體系在做數據集成時,充分利用了頂層設計方法并遵循第一性原理,從核心目標開始自頂向下逐層分解,同時更重視事實,而不是根據經驗做假設,從數據自身的根本和源頭去做集成,避免方向性迷失。數據一旦被集成存儲到數據庫中,就成為了一種可以被無限的重復利用的資源,使數據更能發揮它的價值。
強化數據應用 重點關注核心問題
收納大數據和數據集成都不是最終目的,大數據的重點是數據應用。數據應用有很多種,傳統的應用如數據挖掘、數據倉庫等,數據挖掘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就是啤酒與尿布,卻很難想到更多典型案例。郭子龍認為,“數據挖掘往往會將我們引入一個歧途,更多的去注重發現隱藏的關系,也就是不確定性問題,反而忽略了更為重要的確定性問題或主要矛盾。我們應該把目光聚焦在核心問題上,而不是舍本逐末的僅僅關注一些邊緣化的問題,千萬不要丟了西瓜去撿芝麻。”換句話說,數據應用無處不在,我們應該充分考慮人與計算機在處理能力上的差異性,關注事物的主要矛盾,充分考慮在海量化的各類數據中,我們應該更關注哪些數據。
做好數據容器、數據集成和數據應用這三步,可以幫助政府和企業積極應對大數據浪潮。同方基于自身多年從事數據業務對數據的理解,以及大數據的自身特點,構建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據資源體系,該體系獨立于行業、獨立于業務,把數據和我們的業務、系統及功能模塊分離開來,成為能夠無限發展的“數據極”,讓數據能夠更好的被使用,從而發揮數據的最大價值。

責任編輯:花臉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杜祥琬:創新觀念,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
2020-09-28能源,創新,觀點
-
PPT丨王繼業:電力系統儲能發展與挑戰
2020-10-14儲能,電力儲能,儲能應用 -
奮斗姿態書寫人生底色 銀隆儲能“小哥哥”的職場進擊姿勢
2020-10-12銀隆新能源,儲能,新能源汽車 -
鄒驥:通過發展清潔能源 提高中國公信力
2020-06-28鄒驥,清潔能源,綠色低碳能源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重磅 | 發改委發文7月起電價降5%
2020-06-29國家發改委,企業,用電成本,電費 -
李克強:放寬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 推動建立市場決定能源價格機制
2019-10-12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