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控干”售電市場水分 強制兩家企業退市五企業暫保留主體資格
山東電力市場刮起一場“肅整”颶風,隨著山東省能源局近日對外發布一則情況通報,備受售電企業關注的“備案核查”結果出爐:山東國通新能源有限公司和煙臺東源投資有限公司等兩家企業被強制退市,山東感平售電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因限期整改不到位,暫被保留售電市場主體資格,下年度將一并核查其整改情況。
在用電大省山東加強售電公司“事中事后”監管風暴之下,售電市場幾家歡樂幾家愁。“沒辦法做了,操作上還有很多難題,電力市場需要進一步開放,才能調動民企參與的積極性。”20日上午,山東國通新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于洋在電話中對“退市”一事予以回應時說道。
三年內不得再進入市場
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以來,售電市場萬億大蛋糕吸引了行業跨界者,售電成全民“盛宴”。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在工商登記注冊的售電公司達10萬家,全國各級電力交易中心公示的售電公司數量接近4000家,實際開展業務的不足1%。
就山東市場來看,2017至2018年度,山東共公示了16批售電公司,其中,本土售電公司總數已達422家。與此同時,一個數字引起行業警惕:雙邊協商交易中僅有69家售電公司參與,參與交易比例不足20%。可見,售電公司參與度不高,相當一部分公司還處于觀望狀態。于洋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國通新能源去年參與交易了約5億度電量,這一規模在參與售電業務的民企隊伍中屬于中上游。
這一背景之下,山東省能源局委托山東電力交易中心對今年以來實際開展業務的76家售電公司進行了備案核查。核查采取線上核查與現場核查相結合方式進行,其中,今年5月28日至6月29日,先后現場核查山東本土售電公司68家、在山東開展業務的其他省市公司8家。
正是在這一輪核查中,國通新能源有限公司和煙臺東源投資有限公司“不履行信用承諾且拒不整改”,因而被強制退市,且三年內不得再進入市場。
根據情況通報的詳細說明,國通新能源系因“資產總額不滿2000萬,全職專業人員不足10人,沒有信息系統和客戶服務平臺”。煙臺東源投資有限公司因“工商營業執照經營范圍含風力發電。”
工商信息查詢發現,國通新能源有限公司位于濱州博興,由山東運通控股有限公司持股90%,法定代表人正是于洋,經營范圍是電力銷售和電力工程設計、施工、電力設備運行維護及生物質能、風能、太陽能能源開發等。
煙臺東源投資有限公司位于煙臺高新區,是國網電力系企業,由國網山東電力煙臺供電公司、招遠市供電公司、海陽市供電公司等3家供電公司的工會委員會持股,經營范圍涉車輛及配件、機械及修理、房屋租賃及五金等,對外投資了煙臺東源電力電氣設備、山東恒源電力等公司。
五企業暫保留主體資格
據悉,依據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售電公司準入與退出管理辦法》等文件規定,另有5家企業因限期整改不到位,暫被保留售電市場主體資格。這5家企業分別是:山東感平售電有限公司、山東能之匯售電有限公司、通達建業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濰坊云能源配售電有限公司和山東廣能電力有限公司。
于洋透露,嚴監管之下,也有不少民企選擇了主動退出售電市場。據經濟導報記者觀察,核查期間,就有兩家售電公司直接辦理了注銷注冊手續,分別是山東科陸售電有限公司和平邑魯安電力設備有限公司。
一名智慧能源工程領域的劉姓高級工程師對此分析,全國來看,售電市場的猛增勢頭開始進入理性調整軌道,售電公司宣布退市的數量逐漸增多,今年以來,已有廣東、廣西、湖南、安徽、江蘇等省市售電公司自愿退市。
根據通報,被核查的山東售電公司存在的問題集中表現為:資產總額與規定的年售電量不相符或不能按要求提供相關資產證明材料;人員數量和專業達不到最低要求或缺少勞動合同和社保證明;缺少信息系統平臺或現有平臺無法實現全部用戶信息全接入;公司注冊信息更新不及時或不符合規范要求。
知情者表示,現場備案核查也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售電市場的“短板”,如部分售電公司經營管理水平較低,對誠信經營和風險防控意識不強;部分售電公司盈利水平低,代理用戶數量普遍在5家以下,交易電量偏小,建設使用客戶服務平臺意愿不強;售電市場信息不夠透明,有效監管機制尚在建設中,售電公司對監管要求存在一定程度偏差。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這并非山東首次整頓售電市場。早在今年5月21日,山東發布了首例售電公司退出市場公示:山東世紀航凱售電有限公司自愿退出電力市場,公示期為一個月。
起因是,山東世紀航凱售電有限公司客戶行業結構不合理,水泥、陶瓷等建材行業電量比例偏大,在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環保督查風暴之下,售電業務存較大風險。
前述劉姓高級工程師建議,“行業優勝劣汰,‘吃價差’不可行了,售電企業應吃透電改政策,盡快搭建起電量采集和負荷監測平臺。”

責任編輯:仁德財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