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網售電觀察|售電公司該如何加固自己的“售電鏈”?
大云網訊:隨著電改政策的不斷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方向日漸明晰,萬億級售電市場也應運而生。未來的市場將實現售電主體多元化,以自由競爭為核心,實現電能資源有效供給和高效配置,促進以多元主體互動為核心的新型產業鏈結構的形成與發展。作為市場核心主體的售電公司,如何有效參與其中,角逐售電市場藍海?大云網電力交易分析師認為商業模式和服務模式的選擇和設計至關重要。
電改道阻且長,紅利未來可期
處在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實施三周年的大背景下,售電公司雖在改革當中起到了為用戶搭建服務平臺的作用,但是目前售電行業在市場當中還是相對偏弱勢的,相較于配售電一體化的企業,靠購銷價差的民營售電公司實則無權無勢,左顧右盼的電改“大紅包”未能實實在在的拽在自己手中。在這各路人馬紛紛紅了眼的“電改紅利池”中,售電市場還沒有形成合理穩定的生存法則和相對固定的盈利模式。
無論是前期還是現在,除了廣東的售電公司保持著比較活躍的售電動態以外,其他省份的售電公司進入市場并能表現得游刃有余的少之又少。大半年又過去了,放眼望去,舉國上下幾乎將近六成的售電公司自成立至今仍顆粒無收,無下鍋之米,所謂的堅持并不一定就能迎來勝利的曙光,致使許多售電公司相繼無奈地退出了盈利被架空的電力交易市場。從長遠來看,市場化改革帶來的競爭,會進一步促使發電和電網企業加強管理、提高效率,不斷降低成本和價格,向社會釋放更多貨真價實的“紅利”,而不只是現在這般潛在的“蜉蝣蝦米”。
在新舊對壘戰中量身定位和把握機遇
新一輪電改直接表現為政府將一部分權力向市場讓渡、壟斷企業將一部分利益向社會讓渡。既然國家政策放開了配售電市場和業務,就需要培育各方市場主體,給其公平競爭環境,讓其有發展空間,使其有確切有效的盈利模式,并衍生出一個生機勃勃、高效公平的電力市場。
以上形勢期待逐步改變,如果售電公司還是一味地保持著購銷差價、守株待兔的態度,在這個殘酷競爭無序的電力市場是存活不了多久的。大云網電力交易分析師認為,作為一個新業態的售電行業,可從以下四個方面構建自己的售電商業模式,形成符合市場競爭及自己特色的“售電鏈”:
客戶需求分析
1、鎖定目標群體,定位于服務。對所有潛在客戶進行多維度細分研究,分析客戶核心需求,匹配售電公司核心能力與市場競爭情況,對目標客戶群體進行市場定位。未來售電公司將是服務型企業,須做好增值服務,對用戶進行設備用能分析、電能消耗監測服務,使用戶實時掌握其能耗情況,提供個性化的套餐服務并提高服務質量,多思考幫助用戶怎么用電,怎么更好地用電,減少用電開支。
2、定位盈利模式,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參考借鑒先進國家售電公司盈利模式和國內優秀售電公司盈利模式,結合企業自身資源能力,明確具有競爭力的盈利模式定位。
3、電力市場會由售電市場擴展到綜合能源服務。售電公司在開展本領域的業務時,可以開辟其他能源業務路徑,根據全社會低碳化發展的趨勢,節能環保服務可優先考慮。
4、跟進電力現貨市場步伐。根據目前電力市場態勢來看,一定要加快現貨電力市場的建設,搞現貨市場更容易發現電價,這樣才有利于促進供需由電量平衡到電力平衡,有利于促進售電公司從單純賣電向技術型用電服務提供商轉變,而且只有開辟現貨市場才更有利于消納新能源。
(大云網電力交易分析師:電朵云)
責任編輯:仁德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