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撬動政府行業信息化需求
2013年進入十二五規劃的中期,各級政府制定的規劃項目將全面鋪開,陸續進入建設的高潮,政府劃撥的資金也將到位,這將有利于政府行業信息化的開展。最近幾年出現的大數據、移動應用、物聯網等新技術,將告別技
2013年進入“十二五”規劃的中期,各級政府制定的規劃項目將全面鋪開,陸續進入建設的高潮,政府劃撥的資金也將到位,這將有利于政府行業信息化的開展。最近幾年出現的大數據、移動應用、物聯網等新技術,將告別技術宣講階段,逐步應用到政府部門當中,成為政府信息化解決方案中的組成部分,推動政府信息化水平的進一步提升。那么,哪些新技術在政府行業會有比較好的應用前景呢?

大數據應用剛起步
IDC在今年年初曾預測:政府行業將會在2013年率先試水大數據應用。各省市將陸續啟動大數據戰略,建設政務數據中心或成立大數據研究機構。
專注于大數據的上海云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曉華,最近也將目光放到了政府行業上,前不久與上海衛生局接洽大數據的項目。隨著全國各區域電子病歷的標準化進程和數據中心的建設,醫療數據量大、數據保留時間長的特點,將直接催生大數據應用的需求。
在李曉華看來,衛生局實施大數據解決方案,其實挑戰也很大。首先醫療數據的結構非常復雜,各家醫院之間的信息化進程不統一,HIS的開發商也不一樣,從而導致了電子病歷的多樣性;其次,醫院還有大量的諸如影像等非結構化數據,甚至有些醫院有基因工程的研究數據。這些數據的整合和管理,傳統的數據庫很難滿足需求。
李曉華還認為,在追逃、維穩方面等創新的社會管理方式,通過大數據的分析,來及時發現社會不穩定因素,將會成為政府優先投入的領域。以追逃為例,可以將犯罪分子的特征信息編碼,然后在各攝像頭的記錄信息庫進行搜索,原來人工需要10000小時觀看,現在只需10小時就可以了,大大提高了破案率和破案速度。
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依賴數據和分析進行決策,進行深度挖掘、趨勢分析。大數據在政府行業的應用似乎前景一片光明,然而當前面臨著一個最大的難點——跨部門的數據共享。業內專家介紹,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由政府一把手進行強有力地推動。因此,基本上只能在中小城市里試行,大城市在目前階段還很難。
移動應用成新熱點
當前,移動互聯網正如火如荼地席卷全球,從個人應用到企業應用全面爆發。CNNIC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末手機已經超越P C,成為上網第一終端。微博、微信等移動應用已經成為更新更快獲取信息的方式,政府在信息公開、與民眾互動的方式也隨著改變。同時,利用移動設備傳遞信息、提高政府辦事效率的移動應用也成為新的熱點。
據介紹,數字政通為寧波政府提供的“甬城智慧城管”系統,就實現了微博等社交媒體與城管系統的聯網。社交媒體成為政府獲取信息的來源和發布信息的平臺。去年臺風“海葵”襲擊寧波時,當地政府就及時通過微博發布路面情況的信息,同時也把車輛被淹信息通過手機告訴車主。這些應用,都得到了市民很好的評價。
數字政通的城管系統還有一個叫做“隨手輿情”的應用,城管人員通過手中的移動終端,隨時將第一手的輿情上報。這些輿情數據是多媒體形態的,包括文字、照片、語音、視頻等。“隨手輿情”的普及,大大提高了政府對于各類事件的響應速度。
目前國內有不少扎根于政府行業的方案商,為政府部門開發了移動應用,如安徽安聯科技有限公司為環保部門開發的“環保執法單兵”系統,利用移動設備便于攜帶、隨時隨地發送采集數據的特點,在突發事件調查、污染源調查等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隨時跟蹤應急隊伍,持有單兵手機的人員可利用輸入測報指標值、拍照、拍攝視頻、錄制現場聲音等方式,將現場信息進行回傳,回傳信息直接在電子地圖上突出顯示。
物聯網漸露頭角
近日,IDC發布了名為《政務物聯網時代到來》的報告指出,物聯網在公共部門的應用仍然有限,絕大多數應用集中在交通、安全和環境監控領域。IDC政府部門研發總監 Massimiliano Claps認為:“物聯網已經達到可持續拓展應用領域的臨界點,它將改變個人、企業和公共部門的未來。物聯網在公共領域的應用范圍很廣,如公共安全、國防、環境保護、交通和衛生等。”物聯網在政府行業的應用,已經陸續可以找到成功案例了。
銀江股份最近幾年在物聯網領域頗有斬獲,環境災害預警、污水處理、熱電監控等領域的解決方案都應用了物聯網技術。銀江股份首席運營官裘加林向記者介紹,以銀江股份在四川省阿壩州成功實施的山洪、泥石流預警系統為例,部署了近1000個無線傳感器在山洪、泥石流多發區域,可以第一時間將環境信息傳送到控制中心,提前3—4個小時發出災害預警,從而減少環境災害造成的損失。
數字政通最近幾年也緊跟技術發展的步伐,在城市管理中推出物聯網的應用。現在城市的地下管網經常出問題,導致地面塌陷、通信中斷等。這是因為目前的地下管網只能采用定期探測的方式來查看和管理,缺乏實時性。而物聯網技術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可以給每個管線、每隔一段加一個RFID標簽,實時感知壓力、溫度、濕度等信息,傳輸到管理中心。一旦出現問題就可以及時從這些信息中分析出問題的根源,便于快速地排查管網。
這樣的解決方案,雖然在技術上也有待成熟,但是業內專家認為,管理問題更是制約應用的主要因素:目前的地下管線是多個政府部門分頭管理的,各部門的數據分享尚未打通,導致這種應用的推廣難度很大。
結語
從整體來看,政府部門還是非常愿意采用新技術的。現在的政府官員的信息化專業化水平很高,對于新技術的了解程度也很深,甚至有些地方政府會先提出要采用什么樣的技術,對于新技術、新應用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非常強。方案商在向政府部門推新技術的同時,也要考慮實際運作過程中的難點,做好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

IDC在今年年初曾預測:政府行業將會在2013年率先試水大數據應用。各省市將陸續啟動大數據戰略,建設政務數據中心或成立大數據研究機構。
專注于大數據的上海云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曉華,最近也將目光放到了政府行業上,前不久與上海衛生局接洽大數據的項目。隨著全國各區域電子病歷的標準化進程和數據中心的建設,醫療數據量大、數據保留時間長的特點,將直接催生大數據應用的需求。
在李曉華看來,衛生局實施大數據解決方案,其實挑戰也很大。首先醫療數據的結構非常復雜,各家醫院之間的信息化進程不統一,HIS的開發商也不一樣,從而導致了電子病歷的多樣性;其次,醫院還有大量的諸如影像等非結構化數據,甚至有些醫院有基因工程的研究數據。這些數據的整合和管理,傳統的數據庫很難滿足需求。
李曉華還認為,在追逃、維穩方面等創新的社會管理方式,通過大數據的分析,來及時發現社會不穩定因素,將會成為政府優先投入的領域。以追逃為例,可以將犯罪分子的特征信息編碼,然后在各攝像頭的記錄信息庫進行搜索,原來人工需要10000小時觀看,現在只需10小時就可以了,大大提高了破案率和破案速度。
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依賴數據和分析進行決策,進行深度挖掘、趨勢分析。大數據在政府行業的應用似乎前景一片光明,然而當前面臨著一個最大的難點——跨部門的數據共享。業內專家介紹,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由政府一把手進行強有力地推動。因此,基本上只能在中小城市里試行,大城市在目前階段還很難。
移動應用成新熱點
當前,移動互聯網正如火如荼地席卷全球,從個人應用到企業應用全面爆發。CNNIC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末手機已經超越P C,成為上網第一終端。微博、微信等移動應用已經成為更新更快獲取信息的方式,政府在信息公開、與民眾互動的方式也隨著改變。同時,利用移動設備傳遞信息、提高政府辦事效率的移動應用也成為新的熱點。
據介紹,數字政通為寧波政府提供的“甬城智慧城管”系統,就實現了微博等社交媒體與城管系統的聯網。社交媒體成為政府獲取信息的來源和發布信息的平臺。去年臺風“海葵”襲擊寧波時,當地政府就及時通過微博發布路面情況的信息,同時也把車輛被淹信息通過手機告訴車主。這些應用,都得到了市民很好的評價。
數字政通的城管系統還有一個叫做“隨手輿情”的應用,城管人員通過手中的移動終端,隨時將第一手的輿情上報。這些輿情數據是多媒體形態的,包括文字、照片、語音、視頻等。“隨手輿情”的普及,大大提高了政府對于各類事件的響應速度。
目前國內有不少扎根于政府行業的方案商,為政府部門開發了移動應用,如安徽安聯科技有限公司為環保部門開發的“環保執法單兵”系統,利用移動設備便于攜帶、隨時隨地發送采集數據的特點,在突發事件調查、污染源調查等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隨時跟蹤應急隊伍,持有單兵手機的人員可利用輸入測報指標值、拍照、拍攝視頻、錄制現場聲音等方式,將現場信息進行回傳,回傳信息直接在電子地圖上突出顯示。
物聯網漸露頭角
近日,IDC發布了名為《政務物聯網時代到來》的報告指出,物聯網在公共部門的應用仍然有限,絕大多數應用集中在交通、安全和環境監控領域。IDC政府部門研發總監 Massimiliano Claps認為:“物聯網已經達到可持續拓展應用領域的臨界點,它將改變個人、企業和公共部門的未來。物聯網在公共領域的應用范圍很廣,如公共安全、國防、環境保護、交通和衛生等。”物聯網在政府行業的應用,已經陸續可以找到成功案例了。
銀江股份最近幾年在物聯網領域頗有斬獲,環境災害預警、污水處理、熱電監控等領域的解決方案都應用了物聯網技術。銀江股份首席運營官裘加林向記者介紹,以銀江股份在四川省阿壩州成功實施的山洪、泥石流預警系統為例,部署了近1000個無線傳感器在山洪、泥石流多發區域,可以第一時間將環境信息傳送到控制中心,提前3—4個小時發出災害預警,從而減少環境災害造成的損失。
數字政通最近幾年也緊跟技術發展的步伐,在城市管理中推出物聯網的應用。現在城市的地下管網經常出問題,導致地面塌陷、通信中斷等。這是因為目前的地下管網只能采用定期探測的方式來查看和管理,缺乏實時性。而物聯網技術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可以給每個管線、每隔一段加一個RFID標簽,實時感知壓力、溫度、濕度等信息,傳輸到管理中心。一旦出現問題就可以及時從這些信息中分析出問題的根源,便于快速地排查管網。
這樣的解決方案,雖然在技術上也有待成熟,但是業內專家認為,管理問題更是制約應用的主要因素:目前的地下管線是多個政府部門分頭管理的,各部門的數據分享尚未打通,導致這種應用的推廣難度很大。
結語
從整體來看,政府部門還是非常愿意采用新技術的。現在的政府官員的信息化專業化水平很高,對于新技術的了解程度也很深,甚至有些地方政府會先提出要采用什么樣的技術,對于新技術、新應用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非常強。方案商在向政府部門推新技術的同時,也要考慮實際運作過程中的難點,做好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

責任編輯:花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