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內部控制的分類、目標和標準
1、信息系統內部控制分類
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分為般控制和應用控制,其中一般控制又包括管理控制和運行控制,如圖1所示。
(1) 管理控制:信息系統的管理控制對于實現資產安全、數據完整、系統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具有重要意義。信息系統的管理控制涉及整個信息系統的決策、開發以及日常的使用和維護。主要包括高層管理控制、系統開發管理控制、程序編碼管理控制、數據資源管理控制、安全管理控制和質量保證管理控制。
(2) 運行控制:運行控制負責系統硬件和軟件的日常運行,保證應用系統能完成工作目標。運行控制主要包括計算機操作控制、通信網絡控制、數據準備和輸入控制、生產控制、系統數據的管理控制、文檔和程序的控制、員工培訓和技術支持控制、性能監視控制和外部采購控制。
(3)應用控制:應用控制保證各個應用系統達到保護資產安全、數據完整、系統有效和高效的目標。應用控制有三個基本的特征,首先應用控制的對象是硬件和軟件,其次應用控制應用于數據和數據的處理,第只應用控制傾向于保護資產的安全和數據的完整性。應用控制包括邊界控制、輸入控制、通信控制、處理控制、數據庫控制和輸出控制。
2、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目標
信息系統內部控制有以下三個目標:
(1)與業務日標一致:信息系統內部控制要從組織目標和信息化戰略中抽取信息需求和功能需求,形成總體的信息系統內部控制框架,為系統的運行提供保障,保證信息技術跟上持續變化的業務目標。
(2) 有效利用信息資源:目前信息化工程超期、IT外部的需求沒有滿足、IT平臺支持業務應用等問題較為突出,通過信自.系統內部控制可以對信息資源進行有一效管理,保護投資的回收,并支持決策。
(3)風險管理:由于組織越來越依賴于信息技術和網絡,新的風險不斷涌現。信息系統內部控制強調風險管理,通過制定信息資源的保護級別,強調關鍵的信息技術資源,有效實施監控和事故處理。信息系統內部控制是使組織適應外部環境變化;使組織內部實現對業務流程中資源的有效利用,從而達到改善管理效率和水平的重要手段。
3、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標準
信息系統內部控制對組織業務目標的實現是如此的重要,促使我們考慮如何進行管理和控制。COBIT模型是信息系統管理和控制的一個開放性標準,目前已成為國際上公認的最先進、最權威的安全與信息技術管理和控制的標準。該標準輔助管理層進行有效的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目前該標準己在一百多個國家的重要組織中應用,用以指導這些組織有效利用信息資源,有效地管理與信息相關的風險。COBIT有不少成功案例。美國的一些州己把COBIT標準作為虛擬政府策略的一部分,用它來保持較低的成本并為它的客戶和委托人提供一定的服務質量。戴爾公司把COBIT作為CSA (Control Self Assessment)策略的一部分,幫助公司保持高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