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17)綜述
2016年是我國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繁重艱巨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全國各行業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的各項
5電力市場化建設有序推進,電價調控發揮積極作用
積極推動電力市場體系和試點建設2016年,在《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文件及相關配套文件的基礎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又出臺了一系列有關電力市場化建設的政策文件,有序推進電力市場建設,加大電力交易規模、增加交易品種,加快推進輸配電價改革,引導加強售電側管理,推動增量配電試點業務開展,有力地支持和推動了電力市場化體系構建和電力市場交易試點工作。各省級政府主管部門結合各地實際,研究制定電力改革試點方案,重點推進電力改革相關工作,取得較大成效;截至2016年底,已有21個省份獲批電力改革綜合試點,9個省份獲批售電側改革試點,1個區域電網和全部32個省級電網獲批輸配電價改革試點,開展首批增量配電業務試點105項,東北區域還開展了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專項改革試點。
市場交易中心相繼組建,市場化交易在探索中前行2016年3月份,北京、廣州兩大電力交易中心成立,標志著電力市場建設邁出關鍵一步。截至2016年底,除海南省外,我國已掛牌成立31家省級電力交易中心。在中央和地方共同推動下,發用電計劃加快放開,發售電企業和電力用戶積極參與,各省級市場化電力交易陸續啟動,初步統計全年市場化交易電量約1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超過1倍,占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達到19%左右。
積極發揮電價調控作用為降低社會企業生產成本,自2016年1月1日起,全國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平均下調3分/千瓦時,全國一般工商業銷售電價平均下調約3分/千瓦時,大工業用電價格不作調整。調整了兩部制電價用戶基本電價計費方式。加大可再生能源支持力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基金征收標準,自2016年1月1日起,各省(除新疆、西藏外)居民生活和農業生產以外全部銷售電量的基金征收標準由1.5分/千瓦時提高到1.9分/千瓦時。核定全國統一的太陽能熱發電標桿上網電價為1.15元/千瓦時(含稅)。降低2017年1月1日后新建光伏發電和2018年1月1日后新核準建設的陸上風電標桿電價;對非招標的海上風電項目,區分近海風電和潮間帶風電兩種類型確定上網電價。電價在降成本、調結構、促減排中的調控作用更加突出。
6電力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低迷甚至負增長,經營狀況不容樂觀
電網企業資產增長快于主業收入及利潤增長截至2016年底,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內蒙古電力、陜西地電資產總額合計4.2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4%,主要是受電網投資規模擴大(投資5930億元、增長11.2%)因素影響;但售電量僅增長2.7%,主要是受用電低速增長、市場交易電量比重快速增加、自備電廠快速擴張擠占市場份額等因素影響,加之售電價格下降,導致主營業務收入僅增長1.0%,全年實現主營業務利潤1380億元,比上年增長4.9%;企業資產負債率56.8%,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
發電企業資產增速回落,火電利潤大幅下降截至2016年底,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以下簡稱“華能集團”)等五大發電集團資產總額合計4.1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3.5%,主要受電源投資負增長影響,資產增速逐年回落。受上游電煤價格迅猛上漲、環保投入持續增加,以及上網標桿電價連續下調、市場交易電量比重快速增加且交易電價大幅下降等多重不利因素交織作用,火電生產經營形勢急劇惡化,五大發電集團電力業務尤其是火電業務利潤出現“斷崖式”下降。2016年,五大發電集團綜合業務收入合計9693億元、比上年下降4.6%,其中電力業務收入7558億元、比上年下降7.3%;全年綜合利潤總額641億元、比上年下降41.7%。其中,電力業務利潤總額701億元、同比下降42.6%(主要是火電業務利潤總額為367億元,創4年來最低,比上年下降58.4%);企業資產負債率82.0%,仍處于高位;參與市場交易電量6374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69.6%,占同口徑總發電量的比重為25.6%,比上年提高10.3個百分點。另據對多家其他大型發電企業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底電力業務合計實現利潤同比下降,但下降幅度低于五大發電集團;合計參與市場交易電量比上年增長41.7%,占同口徑總發電量的比重為11.7%,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
7全球能源互聯網逐步達成國際共識,國際交流合作取得新成績
推進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2016年3月,由我國主持與主導的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在北京成立,系統組織開展了全球清潔能源資源、電網現狀調研和亞洲、非洲、歐洲、美洲電網互聯研究,編制了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戰略白皮書和技術裝備規劃,成功發布了系列研究成果,有力支撐了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工作,全球能源電網互聯理念正在逐步達成國際共識。
國際交流進一步加強電力企業積極參與國際電力行業交流,先后參與、主導、組織各類國際組織交流活動60余場,參加各類境內外國際會議186場,境內外國際展覽55個,對外簽署重要協議及備忘錄31項。截至2016年底,電力行業已有數十家機構和企業參加國際組織總數超過60個,同時還有近40位各類專家、學者在上述組織擔任主要職務;國內電力企業共設立海外分支機構或辦事處828個,遍布世界各地。中電聯牽頭成立了中國電力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積極搭建電力國際產能合作服務平臺。電力行業企業在國際能源事務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進一步提升,交流合作進一步深入。
國際合作取得新突破,“一帶一路”成為投資亮點2016年,我國電力企業與英國、阿根廷、沙特等國家簽署一系列核電站項目開發、建設、技術等合作協議,核電“走出去”取得重要成果;簽署埃及EETC500千伏輸電線路項目合同,中埃產能合作首個能源項目正式落地;中國在海外已建的最大水電站——裝機150萬千瓦的厄瓜多爾辛克雷水電站正式竣工;中國第一個海外100萬千瓦級IPP火電項目——印尼爪哇7號(2×105萬千瓦)項目順利開工;三峽國際海外投資發電裝機超過1000萬千瓦,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建”)海外在建水利水電工程合同金額超過2000億元。大型電力企業對外投資項目、新簽對外承包及年底在建合同額均較上年有所增長。“一帶一路”建設投資成為投資亮點,我國電力企業已在52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投資業務和項目承包工程,其中大型承包項目120個、涉及國家29個、合同金額275億美元。
8問題與挑戰
2016年,我國電力行業改革發展面臨嚴峻形勢和諸多挑戰。
電力系統安全面臨挑戰
電源、電網沒有統一規劃,各類電源建設發展缺乏統籌,新能源機組大規模集中并網帶來一系列安全問題,而靈活調峰電源比重嚴重不足;交直流電網發展不協調,“強直弱交”安全風險加大,部分地區主網架、配電網建設滯后,電網運行過度依賴安全控制裝置,生產運行中安全隱患較大;電力建設方面的安全風險也開始逐步顯現,必須警鐘長鳴、高度重視。
清潔能源發展任務艱巨
近年來,我國清潔能源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但也帶來大量清潔能源無法消納的問題,2016年,全國棄水棄風棄光電量高達1000億千瓦時。為實現我國碳排放對外承諾目標,未來較長時期內清潔能源需要保持較快增長;而我國水能、風能、太陽能發電大基地與用電負荷地區逆向分布的特點決定了清潔能源資源富集地區的大規模開發需要在全國范圍配置消納,必須盡快扭轉當前重開發輕消納、源網不協調、大范圍配置能力不強的局面,才能夠實現清潔能源的可持續發展。
電力產能過剩問題日益顯現,電力企業經營面臨挑戰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電力需求增速明顯回落,而發電裝機容量仍快速增長,導致電力產能過剩問題日益凸顯,加之受煤價上漲、發用電計劃放開、宏觀經濟等多種因素影響,電力行業特別是火電企業經營壓力增大。另外,受常規電源建設項目減少影響,電力建設企業、常規電力裝備企業國內市場競爭壓力持續加大。
推進改革進入深水區
目前,電力體制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但在改革過程中也暴露出很多問題和矛盾,市場交易存在區域壁壘、行政壁壘,市場化定價面臨行政強行干預,以改革名義違規建設專用供電線路情況加重;市場化消納可再生能源機制和手段亟需建設;公共電廠與自備電廠不對等的市場定位與責任,影響了全局性系統運行效益;政府對市場監管缺乏有效途徑和手段。這些問題都在影響行業可持續發展。
面對上述問題和挑戰,電力行業必須遵循能源“四個革命、一個合作”戰略構想,全面把握經濟發展規律,努力適應電力發展環境新要求,繼續推進電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優化供給結構、提高供給質量、滿足有效需求,著力解決煤電產能階段性相對過剩、清潔能源消納不暢、企業經營困難、市場化建設不規范和監管不到位等突出矛盾和問題,不斷提高電力行業發展的質量效益,努力實現電力行業平穩健康發展。
原標題: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17)綜述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