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操-欧美日韩91-欧美日韩99-欧美日韩ay在线观看-xxxx色-xxxx视频在线

黑龍江百億級企業成長行動計劃:通過擴大大用戶電力直接交易規模 切實降低企業用電成本

2019-08-19 14:32:40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   點擊量: 評論 (0)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日前印發了《黑龍江省百億級企業成長行動計劃等7個文件的通知》,其中在《黑龍江省百億級企業成長行動計劃》中稱,通過擴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日前印發了《黑龍江省百億級企業成長行動計劃等7個文件的通知》,其中在《黑龍江省百億級企業成長行動計劃》中稱,通過擴大大用戶電力直接交易規模、推廣鐵路物流總包、鼓勵直接融資等有效措施,切實降低企業用電、物流、融資成本。
 
詳情如下: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黑龍江省百億級企業成長行動計劃等7個文件的通知
 
黑政辦發〔2019〕39號
 
各市(地)、縣(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屬單位:
 
為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大力實施“百千萬”工程的決定,經省政府同意,現將《黑龍江省百億級企業成長行動計劃》《黑龍江省千億級產業培育行動計劃》《黑龍江省產業園區培育提升行動計劃》《黑龍江省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開發及精深加工萬億級產業集群建設行動計劃》《黑龍江省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萬億級產業集群建設行動計劃》《黑龍江省“百千萬”工程科技重大專項支撐行動計劃》《黑龍江省“百千萬”工程重點項目建設行動計劃》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9年7月16日
 
黑龍江省百億級企業成長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大力實施“百千萬”工程的決定,著力在“強企業”上解放思想,按照“堅持企業主體、政府科學引導,分類梯次培育、實現滾動發展”原則,以“四個一批”為路徑,建立百億級企業項目庫,有目標、有思路、有重點、有措施地推動百億級企業成長,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和市場競爭力,讓企業登前臺、唱主角、挑大梁,打造工業強省的主體力量,筑牢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
 
二、主要目標
 
實施百億級企業成長行動計劃,推動200戶左右工業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逐步形成規模梯度合理、行業分布優化、經營管理科學、競爭優勢明顯、發展前景廣闊的百億級企業發展態勢。到2025年末,爭取實現營業收入100億級以上企業達到50戶,10億—100億級企業達到150戶。
 
三、重點任務
 
深入貫徹落實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和省政府“六抓”措施,重點通過鞏固提升穩定一批、扶持培育壯大一批、項目建設拉動一批、招商引強新上一批“四個一批”路徑,優化存量、引進增量、壯大總量,全力培育打造一批百億級龍頭企業,為工業強省提供主體支撐。
 
(一)鞏固提升現有百億級企業。重點推動大慶油田、大慶沃爾沃、哈石化、龍煤礦業、中國一重等現有營業收入超百億級企業穩步發展壯大。一是找準企業發展路徑。引導企業圍繞全?。保祩€重點產業發展方向,瞄準產業和技術發展趨勢,科學規劃發展目標和路徑,加大資源、要素和政策協同力度,鞏固提升龍頭企業對工業增長的支撐地位。突出企業核心主業,找準優勢定位,以資源精深加工為重點,加快新產品研發,提升產品附加值,進一步做大企業規模。二是加快技改升級步伐。對接國家新一輪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實施技改專項行動,落實綜合獎補政策,健全服務體系,分類推進技改升級。圍繞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投資指導目錄,以“四基、四新、三品”為重點,開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技術改造,持續優化產品結構,提高設計制造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圍繞實施千企技術改造行動,將千億級技術改造投資重點向百億級企業傾斜。三是加快完善產業鏈條。注重利用技術創新和規模效應形成新的競爭優勢,重點圍繞企業主導產業和核心產品,推進實施延鏈補鏈強鏈工程,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安排資金鏈,加快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問題,引進培育壯大配套企業,鞏固完整的上下游全產業鏈,促進企業集群式發展。
 
(二)扶持壯大潛力百億級企業。按照細分層次、突出重點、全面提升的總體思路,推動具有發展潛力的重點企業加快成長,進一步培育壯大全省百億級企業整體規模。一是實施100億級企業培育行動。盯住規模在50億—100億級企業進行重點培育推動,通過強化政策引導扶持、調整優化產業布局、做大做強核心主業、拓展經營領域、大力開拓市場等措施,加快企業向百億級邁進。圍繞規模在10億—50億級之間的企業進行重點培育推動,通過技術改造升級、經營管理模式創新、引導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幫助企業降成本等措施,促進企業加快成長,為持續擴大百億級企業數量規模積蓄后勁。二是實施10億級企業培育行動。全面系統梳理規模在10億元以下成長性好的重點企業,按照企業規模、行業特點和所有制形式等實際情況,綜合采取與大企業合作配套、產業鏈延伸、核心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升級、專精特新發展等措施,增強企業活力、激發內生動力、挖掘發展潛力,推動企業快速成長壯大,形成一大批10億級以上企業,為百億級企業儲備新生力量。
 
(三)在建項目生成百億級企業。重點推動一批可生成百億級企業的在建大項目加快建設進度,盡早完成投資、建成投產,形成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一是科技成果轉化上項目。實施“科技成果落地工程”,充分利用我省現有80所高校、724家科研院所,平均每年1500多項科技成果基礎條件,建立有效的“政產學研用”對接機制,通過知識產權轉讓、技術入股等方式,推動哈工大、哈工程、703所、哈爾濱焊接研究所、49所、玻璃鋼研究院等院所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新產品、新項目、新企業。二是資源精深加工上項目。圍繞提高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水平和產品附加值,科學整合省內優勢特色資源和生產加工企業,新上擴建一批資源精深加工項目。加大對俄羅斯電力、木材、礦產等資源合作開發力度,引進戰略投資者投資建設一批精深加工項目。編制千億級產業發展規劃,延長農副產品深加工、木材深加工、石油化工、煤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加工、石墨深加工等產業鏈條,新上一批產業鏈大項目。
 
(四)招商聯強引入百億級企業。瞄準國內外行業龍頭企業,引入一批百億級企業。通過新建、重組、混改和發展總部經濟等方式,依托我省優勢吸引一批可生成百億級企業的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為全省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一是建檔立卡確定招商目標。全面梳理和分類研究國內外行業龍頭企業綜合情況,以世界企業500強、中國企業1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強為重點招商目標,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發達地區為重點招商區域,對標我省有供給優勢、國內市場有需求空間的優勢領域確定招商對象,逐戶企業建立招商引資臺賬和檔案。二是建立機制豐富招商方式。統籌謀劃、深入研究,制定招商引資方案,加快建立“部門+企業”“專班+園區”“目標+考核”的招商引資新機制。根據招商引資目標企業特點和實際情況“一企一策”,靈活運用委托招商、代理招商、專業招商、聯合招商以及“小分隊”招商、“敲門式”招商等各種“專而精”市場化招商方式開展切實有效的專業化精準招商。三是依托重點拓展招商渠道。依托哈大齊牡綏產業支撐帶、哈爾濱新區總體建設規劃和發展方向,搶抓“一帶一路”建設、龍廣對口合作等有利機遇,進一步完善“亞布力論壇”“央企合作”“民企龍江行”“中俄博覽會”“龍港交流合作”等招商引資推介平臺,積極主動對接、開展合作洽談,多渠道多角度開展招商聯強。
 
(五)兼并重組打造百億級企業。推動企業體制改制和兼并重組,打造一批百億級企業。鼓勵重點企業拓展領域和同業整合,實施體制機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導推進兼并重組,加快企業發展做大做強,為全省經濟增長激發新活力。一是鼓勵跨領域兼并重組。鼓勵有條件的塊狀經濟龍頭企業圍繞完善分工協作體系,通過縱向全產業鏈、橫向關聯配套縱橫兩個途徑,采取合作收購、參股控股、聯合經營等方式,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形式等開展兼并重組,完善企業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形成大規模全領域的企業集團。二是推動同行業整合重組??茖W規劃引領、配套政策跟進,在系統梳理省內具有一定規模的同行業分散經營企業基礎上,積極協調對接,采取針對措施,重點鼓勵和支持益海嘉里、象嶼、華電、國投等省內分散經營企業,圍繞完善企業構架、提高產業集中度開展兼并重組,成立控股集團公司,整合渠道優勢資源,加快企業做強做大。三是提升完善融資配套服務。制定融資服務專項措施,建立健全兼并重組過程中的融資配套服務體,推動金融機構對兼并重組企業實行綜合授信,允許符合條件的工業企業通過發行優先股、可轉換債、并購債券等方式籌集兼并重組資金,鼓勵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公司、股權投資基金和產業投資基金參與企業兼并重組。
 
(六)總部經濟培育百億級企業。通過發展總部經濟,培育一批百億級企業。制定政策措施鼓勵本土企業集團總部長留我省,創造優惠條件吸引省外企業集團總部入駐我省,完善服務體系支持企業集團化發展形成本土總部經濟。一是留住現有企業集團總部。全面調查和梳理總部在省內、主體業務在省外的現有企業集團總部,為每戶企業集團總部制定推進方案,主動對接開展洽談,為企業宣傳和講解我省發展優勢,通過給予營商環境、商事制度、財政支持、人才保障、科技支撐、金融服務等優惠政策,逐步引導企業集團將報表、稅收留在我省。二是引入外埠企業集團總部。完善和出臺發展總部經濟專項政策,推進企業總部園區化發展,加強土地、樓宇、道路、水電、供暖、電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金、人才、信息、技術等綜合服務支撐平臺,創造商事、財稅、物流、倉儲、安保等優惠便利條件,筑巢引鳳,爭取引入一批外埠企業集團將總部設在我省,發展我省總部經濟。三是培育本地企業集團總部。加強對本地優勢企業對外投資合作和區域布局的指導,定期發布產業投資指引,圍繞我省裝備、食品、醫藥、電子信息等優勢領域,以綜合大型企業、行業龍頭骨干企業、主板上市企業為重點,進行重點培育、引導和支持,鼓勵企業對外收購、投資和產業布局,逐步成長形成跨國、跨區域企業集團。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工作組織領導。建立協調聯動機制,成立百億級企業培育專班,協調中省直有關單位和市(地)統籌推進鞏固提升、扶持壯大、項目投資、招商聯強、兼并重組、總部經濟等專項重點任務。各市(地)相應建立百億級企業培育工作專門領導機構,形成省、市聯動體系、協同高效、形成合力,推動各項目標任務落實見效。
 
(二)強化政策引導扶持。梳理完善和積極落實國家及我省各類有關企業扶持政策,引導企業用好用足政策。針對成長性好、帶動作用突出的骨干龍頭企業,研究形成專項政策。重點落實國家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降低社保費等減稅降費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通過貼息、獎補、投資補助、股權投資等多種方式引導企業轉型升級發展。切實做好政策宣傳解讀、兌現落實工作,讓政策真正惠及企業。
 
(三)強化協調服務保障。加強要素保障,通過擴大大用戶電力直接交易規模、推廣鐵路物流總包、鼓勵直接融資等有效措施,切實降低企業用電、物流、融資成本。堅持走訪調研,及時了解企業發展情況,根據企業需求提供精準服務,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推行“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我幫辦”工作機制,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加強市場監管,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四)強化專項目標考核。加強統計監測分析,建立百億級企業培育工作報表和臺賬制度,及時掌握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和目標完成情況,做好運行分析和情況總結。建立責任制目標考核制度,將百億級企業培育納入市(地)年度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考核,定期通報工作進度和目標完成情況。加強宣傳引導,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對工作成效顯著的市(地)和成長勢頭強勁的企業典型予以宣傳和表彰。
 
附件:1.重點培育百億級企業名單
 
2.重點培育“倍增”企業名單
 
黑龍江省千億級產業培育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大力實施“百千萬”工程的決定,著眼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發展潛力,對接國家戰略和產業安全,強化要素、資源和政策供給,以千億級規模為目標,培育壯大一批重點產業。
 
二、主要目標
 
到2025年,全省石油及石油化工、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汽車及零部件、有色金屬、生物醫藥、玉米加工、煤及煤化工、石墨及深加工、鋼鐵、屠宰及肉類加工、新一代信息技術、電力裝備、乳制品、水稻加工、交通運輸裝備等一批重點產業規模達到千億級,產業布局更加合理,發展質量顯著提升,骨干企業對產業支撐與帶動作用顯著提升,產業集中度顯著提升。
 
三、重點任務
 
圍繞產業集聚、產業鏈延伸、產業協同配套、區域品牌建設和要素服務高效配置,通過“五個推動”加快培育千億級產業。
 
(一)推動產業集聚。以產業地圖為指南,以招商引資為抓手,以產業園區為載體,推動重點招商企業和項目與產業地圖精準匹配、快速落地到專業化園區,加速形成產業集聚。一是制定發布黑龍江省產業地圖。系統梳理全省產業發展現狀,研判產業發展趨勢,統籌產業基礎、資源環境、區位條件,明確產業定位和空間布局,繪制黑龍江省產業地圖。引導資源要素、科技創新和政策向重點培育的千億級產業聚焦。引導企業和社會資本投向,促進企業和項目向“一區兩帶多基地”的節點城市和骨干園區集聚。二是加強招商引資。結合我省產業地圖和資源地圖,堅持“招大引強”,按照產業鏈關鍵環節和協作配套分類梳理,將支撐千億級產業發展的企業和項目細化為招商引資清單,通過精準招商、高效招商,積極引進社會資本和戰略投資者,吸引更多的優質企業和大項目好項目在我省落地,推動千億級產業集聚加速形成。靈活運用委托招商、代理招商、專業招商、聯合招商以及“小分隊”招商、“敲門式”招商等各種“專而精”市場化招商方式,強化“專班+園區”的招商引資機制,落實招商引資“一口進”“分口落”,做好招商項目的全生命周期跟蹤服務。三是提升產業園區承載功能。聚焦千億級產業發展所需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加強產業園區規范化、標準化、專業化建設,提高服務企業能力,打造千億級產業承接載體,實現資源集約、產業集聚。發揮產業園區的生產要素和資本聚集作用,形成規模經濟、范圍經濟、創新經濟和網絡經濟,為千億級產業和百億級企業提供成長空間。集中力量推動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利民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大慶高新技術開發區等重點產業園區政策上水平,確保項目能落地、企業能扎堆、要素能集聚、產業鏈能延伸。
 
(二)推動產業鏈延伸。圍繞石油及石油化工、有色金屬、生物醫藥、玉米加工、煤及煤化工、石墨及深加工、鋼鐵、屠宰及肉類加工、乳制品、水稻加工等以流程型制造為主的資源型產業,著力推動產業鏈延伸和擴展。一是完善產業鏈條。鎖定鏈上目標企業進行強鏈、補鏈、延鏈、建鏈,推動資源型產業向下游延伸。針對亟需建鏈、補鏈的產業領域,注重引進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和大項目;支持企業圍繞資源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應用新領域。針對亟需延鏈的產業領域,注重引進產業關聯度大的上下游企業和項目;支持本地企業圍繞鏈上龍頭企業開展技術與需求對接,提升資源精深加工水平,促進產業鏈向價值鏈高端躍升。針對需要強鏈的領域,注重加強與國內外發達地區在關鍵技術、創新資源、專業人才等方面的對接,重點引進科技型企業、創新型企業和研發機構落地;支持本地科研機構與鏈上重點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二是優化整合產業鏈。支持產業鏈縱向整合,引導石墨及深加工、乳制品等重點產業的鏈上龍頭企業,構建區域內的產業鏈上下游高效協同體系,構筑通暢、穩定和完整的產業鏈條。支持產業鏈橫向整合,統籌鏈上同類型企業的區域布局,引導生物醫藥、鋼鐵、有色金屬等產業的鏈上關鍵環節主導企業,對同類型企業通過存量合作、股權并購、兼并重組等多種方式進行整合,提高企業的集中度,增強對細分市場的控制力。
 
(三)推動產業協同配套。圍繞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汽車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術、電力裝備、交通運輸裝備等以離散型制造為主的創新驅動型產業,著力加強企業間協作,推動形成較為完備的“龍頭+配套”產業生態。一是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支持哈電、一重、中車齊車、沃爾沃等現有龍頭企業做大做強。鼓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優化和業態拓展,加快產品更新迭代、提高生產效率、管控生產成本、強化企業運營智能決策、提升市場份額。支持龍頭企業建設配套產業園,與中小企業建立穩定協作關系,提升協同協作能力。鼓勵企業間通過強強聯合、戰略收購、并購重組等手段,優化存量、擴大增量,打造一批龍頭企業。圍繞大項目投產和潛力型、創新型企業成長,突出投資回報、科技創新能力、研發投入比重、專利技術或新產品產出等指標,培育一批龍頭企業。二是鞏固提升配套能力。鼓勵龍頭企業發揮帶動作用,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帶動配套企業構建設計、生產與供應鏈資源有效組織的協同制造體系,實現高效、高質協作。推動工業互聯網設備和系統在中小企業的普及應用,提升中小企業數字化、網絡化基礎能力。支持鼓勵中小企業開展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改造升級,加快研發設計、生產管理和運營優化的云端化。鼓勵開展網絡協同制造、個性化規模定制、智能化生產、遠程運維服務等工業互聯網+制造業融合新模式應用,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制造能力、服務能力。強化大中小企業產業協同配套對接,支持中小企業圍繞產業龍頭企業的配套需求和供應鏈體系需求開展專項對接。支持有潛力的企業向“隱形冠軍”方向發展。
 
(四)推動區域品牌建設。圍繞重點培育的千億級產業的骨干企業和拳頭產品,通過增品牌、提品質、創品牌,擴大產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一是大力實施龍江品牌戰略。引進和扶持一批高質量的品牌培育和專業運營服務機構,參與品牌培育創建、市場推廣和品牌化管理服務。引導企業制定品牌培育計劃,建設品牌文化。組織開展品牌培訓活動,提高企業品牌培育意識和商標注冊、運用、管理和保護能力。圍繞重點培育壯大的千億級產業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黑龍江品牌,培育一批省級“質量標桿”和品牌培育試點企業,新增一批黑龍江省品牌產品。二是加強質量標準建設。在優勢產業領域,鼓勵企業制定并執行嚴于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推動大中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出口企業采用國際標準組織生產,增強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三是加快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全省區域品牌評價標準體系和品牌服務體系。開展質量標桿區域示范活動,推廣和普及卓越績效管理模式,開展六西格瑪管理、6S、質量診斷、質量持續改進等質量管理活動。強化質量在線監測控制和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管理和質量追溯。引進和培育第三方信用評價機構,提升質量管理、檢驗檢測等公共服務供給能力。
 
(五)推動要素服務高效配置。充分發揮政策導向作用,加強政府和企業的聯動,促進各類要素向重點培育的千億級產業高效配置。一是引導產業要素聚焦。省、市政策圍繞產業集中賦能,引導土地、用能、資本等產業發展要素向重點區域集聚,加快構建集產業鏈、創新鏈等為一體的產業要素體系。鼓勵投融資機構為重點產業提供精準投融資服務。支持大企業以股權投資、股權質押融資等形式向中小企業提供專業金融服務。二是加快完善供應物流體系。推動企業應用精益供應鏈等管理技術,完善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到售后服務的全鏈條供應鏈體系。鼓勵相關企業向供應鏈上游拓展協同研發、眾包設計、解決方案等專業服務,向供應鏈下游延伸遠程診斷、維護檢修、倉儲物流、融資租賃、消費信貸等增值服務,發展基于供應鏈的生產性服務業。引導傳統流通企業向供應鏈服務企業轉型,大力培育新型供應鏈服務企業。三是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創建一批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爭創國家級創新中心,進一步完善中試孵化、測試驗證、產業支撐服務等功能。引導組建重點產業聯盟,推動技術研發、標準化、試點示范、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促進企業深入合作。鼓勵大企業聯合科研機構建設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臺,促進科研基礎設施、大型科研儀器向中小企業開放。引導建設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提供采購執行、物流服務、分銷執行、融資結算、商檢報關等一體化服務。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實施保障。發揮黑龍江省推進“百千萬”工程工作專班的作用,建立省領導負責重點產業、聯系重點企業制度。組建產業推進組,負責組織推進千億級產業培育工作。分市(地)制定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推動產業有序發展、錯位競爭。
 
(二)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對重點培育的千億級產業分別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具體任務和路徑,以企業、項目、園區等為支撐,將千億級產業培育落實落靠。系統梳理千億級產業的產業鏈條,在產業發展規劃中通過產業鏈圖譜,明確重點企業、重點產品、關鍵技術和創新資源的區域布局,引導產業鏈上下游密切關聯,促進區域產業協調有序發展。
 
(三)加強財稅支持力度。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根據重點培育的千億級產業發展情況,加大財政資金對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依托我省產業投資集團,放大政策性產業發展基金和擔保的作用,加速產業規?;图刍?。
 
附件:省領導聯系千億級產業分工表
 
黑龍江省產業園區培育提升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大力實施“百千萬”工程的決定,堅持以園區建設為依托,以產業集聚為根本,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體制機制創新為保障,促進產業園區向產業規?;?、集約化、集群化方向發展,加快培育產業特色突出、創業環境優、創新能力強的百億、千億級產業園區。
 
二、主要目標
 
大力培育百億級產業園區。到2025年全省主營業務收入達到百億級產業園區52個,占全省產業園區總數的49%,主營業務收入約9489億元,占全省產業園區主營業務收入的48%。大力提升千億級產業園區。到2025年全省主營業務收入達到千億級產業園區5個,占全省產業園區總數的4.7%,主營業務收入約8390億元,占全省產業園區主營業務收入的43%。到2025年,全省百億級、千億級產業園區合計達到57個,占全省產業園區總數的56%,主營業務收入合計約17879億元,占全省產業園區主營業務收入的91%。通過實施產業園區培育提升行動計劃,全省產業園區經濟總量明顯增加,主導產業更加突出,體制機制更加靈活,對促進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三、重點任務
 
(一)強化項目支撐發展。狠抓項目洽談、簽約、落地、建設,以大規模、高質量的項目建設,為產業園區穩定發展注入新動能。
 
1.建立“專班+園區”“目標+考核”招商引資新機制。按照產業、創新、招商、園區建設四位一體的要求,建立“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績效考核”的招商引資隊伍。實行招商引資目標責任制,建立考核激勵機制。
 
2.狠抓重大項目招商引資。大力實施定向招商、產業鏈招商、委托招商。到2025年,列入培育百億級計劃的產業園區至少要引進3-5個投資超20億元、列入培育千億級計劃的產業園區至少要引進2-3個投資超50億元的產業項目。
 
3.強化重大項目儲備。各產業園區要建立健全儲備項目庫、招商(簽約、落地)項目庫和招商目標客戶資源庫,形成項目策劃儲備、招商洽談、簽約落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各產業園區要謀劃儲備1-3個產業集群項目包和若干個PPP項目。
 
4.突出全程跟蹤服務。對重大項目簽約、注冊、開工、投產、運營全程實行專人負責制、領辦代辦制,構建全鏈條服務體系。各產業園區每年招商儲備項目簽約轉化率達到50%以上、主導產業項目簽約數量占總簽約數量的30%以上、當年簽約當年開工項目比率達到30%以上。
 
(二)強化產業集聚發展。按照空間上集聚、業態上集群的要求,加快建鏈、強鏈、補鏈的步伐,進一步提升產業園區的產業集聚度,打造一批在全國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產業品牌。
 
1.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深入實施工業強省戰略,針對綠色食品、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節能環保、化工、汽車、傳統能源等重點產業,突出產業的縱向延伸和橫向集聚,制定完善本產業園區“產業招商地圖”“產業招商圖譜”“產業招商指引”,著力引進帶動能力強的龍頭型、基地型、補鏈型項目。
 
2.細化產業集群規劃。按照布局合理、產業協同、資源節約、生態環保的要求,制定本產業園區的產業集群發展規劃。通過優化園區功能、完善產業鏈條、實施“騰籠換鳥”等方式,引導和推動相關產業向產業園區集中。
 
3.強化功能性平臺建設。統籌利用省級項目資金,集中支持建設一批集政務服務、公共信息、研發設計、檢驗檢測、技術轉移、融資服務和物流配送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型服務平臺。
 
4.建設專業特色產業園區。推行“產業園區+主題產業園”建設發展模式,圍繞首位產業和主攻產業,以“區中園、園中園”等形式,在產業園區內建設和運營主題產業園。引入社會資本負責主題產業園的設計、投資、建設、招商、運營和維護。到2025年,鼓勵列入培育百億級計劃的產業園區建設1-2個、列入培育千億級計劃的產業園區建設2-3個主題產業園。推動列入培育千億級計劃的產業園區加強同港澳臺地區及外國機構、企業、資本合作,建設運營國際合作園區。
 
(三)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產業升級為目標,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金相結合的創新體系,把產業園區打造成為創新活力最強的區域。
 
1.大力培育創新型產業。列入培育百億級計劃的產業園區要研究制定建設1-2個主營業務收入100億元以上的創新型產業集群規劃,列入培育千億級計劃的產業園區要研究制定建設2-3個主營業務收入500億元以上的創新型產業集群規劃。
 
2.加強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引導全社會加大研發投入,落實好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企業研發后補助等政策措施,激發企業創新研發動能。通過投融資機構績效獎勵,科技創業投資風險補償等,支持初創期科技型企業與高新技術成果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推進產業園區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等科技企業孵化載體建設,加速科技型企業的孵化培育,對符合條件的孵化器和眾創空間以后補助方式給予支持。依托全省產業園區聯合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領軍企業培育,構建多層次、分階段、遞進式的科技型企業成長體系,到2025年,全省產業園區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2000家以上。
 
(四)強化改革推動發展。堅持向改革開放要動力,以提高整體效能、方便企業辦事為目標,著力破解制約產業園區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1.深化“放管服”改革。各產業園區要優化營商環境,在“放管服”改革方面走在前列,依法精簡投資項目準入手續,簡化審批程序,下放省市級經濟管理審批權限,實施先建后驗管理新模式。深化投資項目審批全流程改革,推行容缺審批、告知承諾制等管理方式。列入培育百億、千億級計劃的產業園區要按照程序開展符合其發展方向的自貿試驗區相關改革經驗的復制,在政府職能轉變、投資貿易便利化等重點領域加大改革力度,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2.加大優化整合力度。落實《黑龍江省開發區優化整合實施方案》,按照“一縣一區”要求,對同一區域內未列入《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的產業基地、工業示范基地、產業區等小而散的多個開發板塊,要全面完成整合,建立統一的管理機構,實行統一管理。
 
3.加快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加快推進產業園區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大力推行產業園區管委會機關中層及以下干部和所屬單位工作人員全員聘任制、績效工資制。實行兼職兼薪、年薪制、協議工資制等多種分配方式。產業園區按市場化原則開展招商、企業入駐服務等,在制定業績考核辦法時可以將招商成果、服務成效等納入考核激勵。
 
4.加強法制保障。加快出臺《黑龍江省開發區條例》,明確各級各類產業園區的法律地位、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管理權限等事項,為推動產業園區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五)強化綠色轉型發展。全面推進產業園區智慧化、綠色化發展,進一步提升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管理水平。
 
1.全面推進智慧產業園區平臺建設。到2025年,努力使產業園區及區內企業全部接入智慧產業園區平臺,同時實現與政務服務系統、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共資源交易系統的互聯互通,切實做到一張網絡管服務。
 
2.加快推進園區綠色升級。加大產業園區循環化改造力度,實施環境優化改造工程。列入培育千億級計劃的產業園區要力爭創建一個國家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推進產業園區污水管網收集體系、固廢處理設施建設運營,加快重點排污單位在線監測聯網,實現各類污染物達標排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黑龍江省推進“百千萬”工程工作專班下設百億級、千億級產業園區推進組,省商務廳負責推進組在百億級、千億級產業園區培育提升行動中的組織工作,統籌協調推進各項工作和支持政策的落實。各市地政府要明確責任領導和工作部門,制定具體實施推進方案,分解落實目標任務,推進百千億級產業園區培育提升工作。
 
(二)加大財政政策支持力度。從全省產業園區新增地方政府債券額度中安排一定債券支持列入百千億級產業園區培育提升計劃的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產業園區承載能力,促進產業項目落地。繼續實施省級分享增量稅收返還政策,安排產業園區所在市縣,用于支持產業園區建設。
 
(三)拓寬投融資渠道。鼓勵和支持各類投融資公司積極面向百千億級產業園區提供投融資服務,鼓勵百千億級產業園區設立產業園區投融資平臺、產業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支持百千億級產業園區綜合運用股權、債權、產業投資基金和資產證券化等新型融資工具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優先推薦百千億級產業園區的企業到境內外證券市場上市融資。
 
(四)加強對百千億級產業園區建設的考核督導。建立百千億級產業園區分類考核獎勵機制,對產業園區績效進行評估,確保任務分解到位、壓力傳導到位、責任落實到位。
 
附件:1.列入提升千億級計劃產業園區情況表
 
2.列入培育百億級計劃產業園區情況表
 
黑龍江省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開發
 
及精深加工萬億級產業集群建設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大力實施“百千萬”工程的決定,發揮礦產資源優勢,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推動重大項目建設,拉長育壯產業鏈,著力提升石油石化產業、煤電化產業、綠色礦產資源開發及精深加工產業規模和質量,推動高質量發展將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開發和精深加工產業打造成為萬億級產業集群,為建設工業強省奠定堅實產業基礎。
 
力爭到2025年,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實現新突破,精深加工實現跨越式發展,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產業發展相協調的格局基本形成。石油石化板塊,“油頭”供給基礎化工原料規模顯著擴大、精細化工產業集聚發展;煤電化板塊,煤炭產量穩定增長,煤電、煤化發展步伐加快;綠色礦產資源及開發板塊,優勢礦產資源加快開發,精深加工規?;l展,形成16條上下游銜接緊密、供應鏈要素配置齊全、集聚程度高、特色優勢鮮明的產業鏈,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開發及精深加工產業集群營業收入超過萬億元,成為全省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力量,為維護國家能源安全和產業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二、主要任務
 
(一)做大做強石油石化板塊。堅持利用自產原油和俄羅斯油氣并重,依托重點企業同步做大“油頭”、做強“化尾”,擴鏈、強鏈、補鏈并舉,建設國家重要的油氣生產基地、石油化工生產基地。
 
1.推進建設“百年油田”。突出常規油精細勘探,加強致密油勘探,增加規模效益儲量??刂崎L垣油田水驅產量遞減,攻關推廣聚驅后及三類油層高效開發技術,加快外圍難采儲量有效動用,提高油田精準開發水平。積極向頁巖油氣等領域進軍,在松遼盆地開展相關試驗,提高頁巖油技術采收率,為建成大慶頁巖油規模生產基地做好技術準備。力爭2025年國內生產原油2500萬噸。
 
2.擴大“油頭”增加基礎化工原料供給規模。加快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建設,2020年底前建成投產。推動阿穆爾—黑河邊境油品儲運和煉化綜合體項目盡快開工。推動現有原油加工企業調整產品結構,少產成品油,增加化工原料產出,為發展“化尾”提供更多基礎化工原料。繼續爭取國家增加中俄管道原油在我省加工量,支持我省企業擴大俄羅斯原油進口,配套建設大型石化項目。力爭到2025年,全省新增基礎化工原料500萬噸左右,原油年加工量由目前的1930萬噸增加到2580萬噸以上,其中,加工俄油達到500萬噸,力爭達到750萬噸以上。
 
3.做強“化尾”產業鏈。組織大慶、安達等地加強招商引資,引入戰略投資者,切實抓好大慶石化項目新增基礎化工原料下游加工項目建設,圍繞黑河綜合體等項目新增基礎化工原料,謀劃建設精深加工項目。重點發展4條石化產業鏈,推動基礎化工原料向高端精細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延伸發展。乙烯產業鏈,建設吉化集團星云化工環氧乙烷、乙二醇項目,招商建設三元乙丙橡膠、α-烯烴等精細化工項目。丙烯產業鏈,建設吉化集團星云化工苯酚/丙酮、雙酚A、聚碳酸酯項目和大慶昊慶化工丙烯腈、丙酮氰醇、甲基丙烯酸甲酯項目,招商建設碳纖維、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等精細化工項目。碳四產業鏈,建設大慶宏偉慶化醚后碳四深加工項目,招商建設聚異丁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精細化工項目。芳烴產業鏈,建設大連海潤集團甲苯歧化、二甲苯異構化項目,招商建設對二甲苯、精對苯二甲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精細化工項目。
 
4.深入實施“氣化龍江”。支持大慶油田實施“以氣補油”戰略,立足松遼氣田,加大天然氣勘探,提交規模效益儲量。積極發展深層氣、穩定中淺層氣和伴生氣,努力在致密氣開發上實現重大突破,力爭2025年天然氣產量達到70億立方米。配合國家做好中俄遠東天然氣管道項目建設。推動全省天然氣管網、儲氣設施、城市管網項目建設,加快天然氣在城鎮燃氣、工業燃料、交通運輸、天然氣發電及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等領域的推廣利用。
 
5.加快化工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項目承載能力。推進大慶興化、林源、宏偉3個園區和安達開發區萬寶山、高新化工新材料2個區塊建設,高標準完善化工園區規劃。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化尾”項目承載和集聚能力。推動各園區開展“隔墻供應”招商,引進上下游配套企業,完善石油化工供應鏈體系,園區產業實現上下游吃配、循環互補、集群式發展。提高安全和環保門檻,杜絕存在安全、環保隱患的企業入駐園區。
 
(二)創新發展煤電化板塊。鞏固提升煤炭生產能力,優化資源配置,激活煤電煤化存量資源,謀劃建設煤電煤化項目,建設綠色現代煤電化基地,推動煤城發展轉型。
 
1.鞏固提升煤炭開采能力。加強煤炭資源勘探勘查,以雙鴨山—虎林、七臺河、雞西、鶴崗四大煤炭開采區深部及外圍區域為重點,加大勘查力度,增強煤炭開發資源保障。加快煤炭結構優化升級,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推進企業兼并重組改造,盤活一批符合條件中小型煤礦。積極發展先進產能,利用國家產能置換政策,加快集約、高效、安全現代化煤礦建設,重點建設鶴崗鳥山煤礦、寶清朝陽露天煤礦等6個在建項目,謀劃建設雞西合作立井、雙鴨山東輝、七臺河寶泰隆馬場、孫吳四季屯等項目,力爭到2025年,煤炭產量由6198萬噸提高到7000萬噸。
 
2.清潔高效發展煤電轉化。充分發揮現有裝機效益,加快淘汰煤電落后產能,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優化新增電源布局,推廣應用清潔高效燃煤技術,發展清潔高效煤電。建設清潔高效坑口電站,推動神華寶清2×60萬千瓦機組2019年底前建成投產,積極謀劃神華寶清2×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項目。堅持以熱定電,發展背壓式熱電聯產機組,鼓勵工業園區集中規劃用熱用汽項目、公用熱電聯產機組,推進列入國家規劃的熱電聯產項目盡快開工,加快燃料乙醇等糧食精深加工項目園區配套熱電聯產項目建設。
 
3.培育壯大煤化工產業。優化煤炭資源配置,探索煤炭開采企業與煤化工企業合作的有效途徑,謀劃建設大型現代化煤化工項目,延伸發展煤化工精深加工產業鏈。支持雙鴨山、鶴崗等有條件的地區,加強與央企和大型民企對接,招商引入煤化工領軍企業,爭取利用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第三代甲醇制烯烴等先進技術,謀劃建設60萬噸煤制烯烴項目,延伸發展烯烴下游產品生產,實現現代煤化工項目建設的突破。加強與中海油集團合作,推動鶴崗華鶴公司建設乙二醇、復合肥等項目,做大煤制化肥產業鏈。推動龍煤天泰10萬噸煤制芳烴項目盡快建成投產,打造煤制芳烴產業鏈。加快建設神華寶清20萬噸腐殖酸、褐煤蠟項目,配套發展復合肥、蠟制品等下游產品生產,打造腐殖酸、褐煤蠟產業鏈。推動雞西市、鶴崗市、七臺河市等地激活焦化存量資源,有序建設焦化項目,整合煉焦副產品延伸發展精深加工,建設煤焦油深加工、焦爐煤氣制LNG、焦炭氣化制甲醇等項目,發展煤焦產業鏈。
 
4.建設重點煤化工園區。完善鶴崗市現代煤化工產業園區規劃,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煤化工產業集聚,打造現代煤化工示范園區。推動雙鴨山市依托寶清縣朝陽煤礦、雙河鎮煤礦資源優勢,統籌規劃,完善基礎設施,落實要素條件,以煤炭開采、煤電轉化、煤化工、石墨和鋁材料生產為重點,建設煤電化材產業園。
 
(三)積極拓展綠色礦產資源開采和精深加工板塊。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創新優化資源配置機制,加快建設一批“探采加”一體化大項目,建設綠色礦山,延長產業鏈條,提高資源省內加工轉化率,實現綠色礦產資源開采和精深加工產業高質量發展。
 
1.加強地質勘查工作。加大財政資金投入,有序推進基礎地質調查、異常查證和深度勘查工作,對以往地質資料進行二次開發,分類推進地質勘查三年專項行動找礦成果,將具備條件的設立探礦權,增加礦產資源后備儲量。構建多元投資找礦格局,加快1203個既有探礦權勘探,盡快實現探轉采,為礦產資源開發項目建設提供資源基礎。突出抓好銅、鉬、鐵、鉛鋅、金、銀、煤炭等重要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工作,加快推進林口西北楞石墨礦等重大找礦成果的轉化利用,支持做好多寶山銅礦、羊鼻子鐵礦等老礦山深部及外圍勘查開發工作。
 
2.做強做大石墨產業鏈。發揮我省石墨資源和產業基礎優勢,著力在行業領軍企業招引、關鍵技術研發、重大項目建設、應用產品制造推廣上實現重大突破,把我省打造成為全國領先的石墨產業生產研發基地。壯大儲能、密封散熱、超硬、石墨烯、特種、耐火和尾礦綜合利用等產業鏈,配套發展供應鏈和服務鏈,重點打造哈爾濱高端產品研發及制造中心,雞西、鶴崗石墨生產加工基地,牡丹江、七臺河、雙鴨山石墨特色產業聚集區,使石墨產業成為集石墨采選、精深加工、下游制品及科研開發于一體的千億級產業。
 
3.壯大鋼鐵產業鏈。編制完成《全省鋼鐵產業發展規劃》,明確鋼鐵產業布局、發展方向和重點任務,為全省鋼鐵產業發展提供引領。依托建龍集團,堅持專業化、規?;?、差異化的發展方向,建設伊春建筑用鋼生產基地、雙鴨山無縫鋼管生產基地、富拉爾基特鋼生產基地、阿城帶鋼生產園區,配套發展壓延制品精深加工、廢鋼資源回收利用、焦炭化工、余熱利用、商貿物流、研發服務等新業態,做大鋼鐵產業,實現千萬噸規模、千億元產值的“雙千”目標。
 
4.培育壯大銅產業鏈。以黑河、齊齊哈爾為重點,加快多寶山銅礦、陸玖銅礦建設,盡快啟動銅山銅礦建設,推進紫金礦業集團齊齊哈爾15萬噸銅冶煉廠盡快投產,填補我省電解銅生產空白。圍繞銅材下游制品謀劃深加工項目,逐步發展銅高精板帶、高效熱交換銅及銅合金管材、方矩形等特種異型銅及銅合金管材、銅合金棒材等高端材料及部件,打造銅選礦—銅冶煉—銅加工產業鏈。
 
5.培育發展鉬產業鏈。發揮鉬礦資源優勢,推進伊春鹿鳴穩產達產,謀劃建設大興安嶺岔路口特大型鉬礦。謀劃建設大型鉬精深加工項目,延伸發展氧化鉬、鉬金屬噴涂材制品、鉬酸銨等精深加工產業鏈,建設全國重要的鉬精深加工產業基地。
 
6.發展煤電鋁產業鏈。利用我省煤炭資源和鋁加工產業基礎,吸引中鋁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合作謀劃建設50萬噸煤電鋁一體化項目。建設龍江(國際)鋁鎂產業園,加快大慶豫港龍泉等深加工項目,壯大鋁加工產業鏈。
 
7.培育發展特色礦產產業鏈??茖W統籌資源,推動各類礦產品精深加工產業,依托黑河、大興安嶺等地金礦資源,建設貴金屬礦產開發產業。依托五大連池礦泉水、克東縣弱堿水、綏化富硒水、大小興安嶺含鍶水等優質礦泉水,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建成國家重要的高端礦泉水生產基地。依托依安高嶺土資源和龍江、訥河陶瓷生產輔料資源,發展陶瓷產業。
 
三、保障措施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深入推進項目建設、優化營商環境、加強科技創新,形成推動產業集群建設的工作機制和政策保障體系。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級層面成立推進工作專班,由分管副省長任組長,發改、工信、自然資源等部門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市(地)政府(行署)和省直有關單位分管負責人任成員,全面部署推進礦產開發和精深加工產業發展。各地要建立工作推進機制,實行三級聯動,落實落靠各地政府推進產業集群建設的主體責任。
 
(二)推動項目謀劃生成落地。加強礦產資源精深加工項目謀劃工作,從產業鏈延伸、生產要素供給配套、優化資源配置、與礦業龍頭企業合作、科技成果轉化等路徑,謀劃生成產業項目。建立省級礦產資源精深加工產業項目儲備庫,將各地謀劃的億元以上項目入庫,實施動態管理。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在項目審批核準、用地審批、環境評價、安全生產等前期手續辦理上提供便利服務,在融資貸款、爭取國家專項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促進項目盡快落地。將符合條件的項目納入全省“百大項目”,從省級層面集中推進。各地要建立從項目謀劃到投產達效的全生命周期推進機制,落實工作責任,推動產業項目增量提質。
 
(三)開展專項招商引資行動。創新招商理念和方式方法,各地要制定招商臺賬,實施委托招商、代理招商、專業招商、聯合招商,采取“專班+園區”“目標+考核”的招商機制,提高招商引資的針對性和精準性。加強與重點地區、重點產業、重點企業對接,大力引進社會資本和戰略投資者,嚴把環保安全關,加快集聚建設一批石化、煤化、礦產重大產業項目。
 
(四)加強要素保障。通過按照規定調整土地利用規劃、清理盤活閑置土地、年度用地計劃傾斜等途徑,增加項目建設土地供給。通過輸配電價改革、推動電力市場化交易、完善峰谷分時電價政策、支持礦產資源開發企業開展電力直接交易、指導企業合理選擇基本電價計費方式等多種措施,降低綜合用電成本。加強供水設施建設,增加供水能力,努力降低供水價格。充分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用,降低擔保費用,支持企業融資。鼓勵企業多元化融資,對成功發行企業債、公司債、私募債等直接融資工具的企業,按相關政策予以補貼。充分利用現有專項資金和各類產業基金,加大對礦產項目建設支持。積極向上爭取國家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項目,在申報中央預算內資金時給予傾斜。
 
(五)增強創新能力。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全面提升礦產資源開發技術創新能力,力爭在重大關鍵技術創新上實現突破。加強創新平臺建設,謀劃建設國家級黑龍江石墨新材料實驗室,推動國家陸相砂巖老油田持續開采研發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建設,支持省石油裝備工程中心、省氣體采油工程中心、寶泰隆企業技術中心等省級創新平臺建設,鼓勵黑龍江省樂新石墨烯研究院、浩市公司中烏碳晶體重點聯合實驗室、奧宇集團高導熱石墨材料院士工作站等企業科研機構增強創新能力。鼓勵發展行業聯盟,組織科研機構和上下游企業開展協同創新,圍繞礦產資源開發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開展技術攻關。推動創新成果轉化,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的激勵機制,搭建產學研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暢通創新成果落地轉化渠道。鼓勵各地政府和相關企業建立專業孵化器,組織梳理三大板塊領域科研成果,落實各類支持補助資金政策,推動成果孵化轉化,加快形成新的市場主體和新的產業項目。
 
(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全面落實我省“頭雁”行動方案,結合各類高水平創新平臺研究方向和礦產資源企業發展需求,培養、穩定、集聚一批高層次創新人才及團隊,形成梯次人才隊伍,對企業創新發展急需并滿足相關政策標準的企業人員、高技能人才,落實各項引才激勵政策,給予相關獎金資助獎勵,創造安心、安身、安業的人才環境。強化職業教育培訓,打造高素質產業技術工人隊伍。
 
(七)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運用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全面實施并聯審批和網上審批,深入優化行政流程,建立綠色審批和綠色服務通道,提高審批效率和效能。全面落實《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加大對破壞營商環境問題查處問責力度,形成有利于企業長成、項目落地的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人文環境和生態環境。
 
附件:1.黑龍江省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開發及精深加工萬億級產業集群培育圖譜
 
2.黑龍江省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開發及精深加工萬億級產業集群建設行動計劃項目表
 
黑龍江省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
 
萬億級產業集群建設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大力實施“百千萬”工程的決定,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實施“十百千”培育計劃,打造萬億級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促進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服務深度融合,為黑龍江現代農業率先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二、發展目標
 
截至2018年底,全省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規模達到5200億元,其中規?;匣禺a值2000億元、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2800億元、上下游服務業營業收入400億元。到2020年,全省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規模達到6250億元,年均增速9.6%,其中規?;匣禺a值2350億元,年均增速8%;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3400億元,年均增速10%;上下游服務業營業收入500億元,年均增速12%。到2022年,全省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規模達到7550億元,年均增速9.9%,其中規模化原料基地產值2750億元,年均增速8%;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4200億元,年均增速11%;上下游服務業營業收入600億元,年均增速11%。到2025年,全省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規模突破萬億元,年均增速10%,其中規?;匣禺a值3450億元,年均增速8%;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5750億元,年均增速11%;上下游服務業營業收入850億元,年均增速12%。
 
三、重點任務
 
(一)打造一批“千億級產業”。按照省委、省政府千億級產業發展規劃,到2025年重點推動水稻、玉米、乳品、肉類加工4個產業營業收入分別超千億元,其中,水稻產業率先破千億元。落實《黑龍江省中醫藥產業發展規劃》,到2025年中醫藥產業營業收入突破500億元,到2030年達到千億規模。大力發展大豆、蔬菜等潛力產業,加快發展雜糧、馬鈴薯、木材等優勢產業,為萬億級集群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扶壯一批“百億級龍頭”。鞏固提升九三、飛鶴等百億級龍頭,加快推動黑龍江煙草、東方集團糧油等企業營業收入超百億,力爭2025年營業收入百億以上龍頭企業達到5個。以中國(肇東)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為引領,以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雙城經濟開發區、肇州經濟開發區、依安經濟開發區為重點,集中打造5個農產品加工營業收入過百億的園區,促進產業集群集聚。
 
(三)培育一批“十億級企業”。緊緊盯住大企業、行業領軍企業和潛力企業,重點抓好現有50家主營收入10億元以上或接近10億元的骨干企業,積極推動農產品加工特別是玉米加工、乳制品、肉制品等新建大企業盡快達產達效,快速涌現出一批10億級規模企業。到2025年,營業收入過10億企業發展到100家,為整個產業集群提供新動能。
 
四、推進措施
 
(一)提高基地建設水平,夯實集群發展基礎。
 
1.保障優質大宗原料供應。以精深加工為導向,調優糧食種植結構,擴大專品種標準化生產,全省糧食產能穩定在1500億斤以上。落實生豬、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基地建設項目,推進奶業振興。到2022年,全省生鮮乳總產量達到600萬噸,肉類總產量達到270萬噸,禽蛋產量達到115萬噸。到2025年,全省生鮮乳總產量達到1000萬噸,肉類總產量達到300萬噸,禽蛋產量達到125萬噸。
 
2.提升原料多元供給能力。加快發展鮮食玉米、蔬菜、雜糧、食用菌、中藥材、林果等特色高效作物,到2022年,全省特色高效作物種植面積達到2300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220萬畝;到2025年,全省特色高效作物種植面積達到2500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250萬畝。大力發展水產品優質特色健康養殖、稻漁綜合種養和品牌蠶蜂業。到2022年,全省水產品養殖產量達到69.6萬噸,蠶蜂產品總產量達到9.48萬噸。到2025年,全省水產品養殖產量達到76萬噸,蠶蜂產品總產量達到10萬噸。
 
3.打造綠色有機食品生產基地。注重發揮出口導向作用,堅持國際標準、國內一流,建立最嚴格的綠色有機生產管理制度,實現與國際通行規則或公認標準有效接軌,用出口倒逼種養加銷全鏈條、全環節的質量標準提升。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提高組織化、規?;藴驶洜I水平。依托寒地黑土、綠色有機、非轉基因優勢,培育一批國內、國際知名“龍”標、“龍”品、“龍”牌,全面提升“龍”字號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到2022年,全省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穩定在8200萬畝,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數量140個;到2025年,在穩定認證面積的基礎上,重點提升綠色、有機食品發展質量、增加效益,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數量達到150個。
 
(二)大力發展精深加工,加快延伸產業鏈條。
 
1.加快提升加工規模。重點推進科技含量高、市場競爭強、稅后貢獻大的項目,將符合條件的項目納入全省“百大項目”進行集中推進。整合資金、原料、運輸、用工等生產要素,促進現有加工產能充分盤活利用。到2022年,全省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58%,糧食加工轉化率達到64%;到2025年,全省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5%,糧食加工轉化率達到70%。
 
2.加快發展精深加工。推動農產品加工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加快企業技術中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制造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等技術創新載體建設,支持引導企業和單位攻破關鍵核心技術,開發深加工高附加值產品,發展傳統米面、馬鈴薯、雜糧、預制菜肴等多元化主食產品和功能性及特殊人群膳食相關產品,統籌推進初加工和副產品綜合利用加工。
 
3.加快培育企業群體。采取靶向培育“小升規”一批,盤活技改升級一批,招商引資新建一批,優化重組壯大一批,推進龍頭企業群體擴張,培育行業領軍企業,支持企業通過資本運營、上市融資、品牌聯盟等多種形式做大做強,培育一批國際化、集團化農產品加工企業。到2022年,10億級以上龍頭企業營業收入占全行業的42%,到2025年,10億級以上龍頭企業營業收入占全行業的45%。
 
4.加快推動集聚發展。統籌推進農產品加工園區、農業示范園區、高科技園區、農村創業創新園區等各類園區建設,提高入區項目的關聯度,增強園區綜合服務功能,提升平臺載體水平。重點跟蹤推進中國(肇東)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和10個集聚程度較高的農產品加工園區,構建“1+10”園區發展體系,支持加工園區開展標準化廠房建設。
 
(三)做大做強服務產業,培育集群新生增長點。
 
1.加大市場營銷力度。堅持展會營銷、品牌營銷、互聯網營銷等多種營銷方式并重,推動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品牌創建和推介,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農業品牌。重點創建推介五常大米、海倫大豆、東寧黑木耳等全國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九三、飛鶴、喬府大院等全國知名企業產品品牌,到2022年,我省全國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達到40個,全國知名企業產品品牌達到40個;到2025年,我省全國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達到50個,全國知名企業產品品牌達到100個。
 
2.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推動農業農村與現代產業元素跨界配置,實現“農業+”多業態發展。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培育休閑農業示范縣,同步推進“園”“村”“點”建設,力爭全省休閑農業經營主體和營業收入年均增長8%以上。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力爭全省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年均增速10%左右。
 
3.建設社會化服務體系。培育各類專業化、市場化服務組織,推動農機作業、病蟲害防控等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支持糧食、供銷、郵政、農機、農墾等系統充分發揮為農服務作用,鼓勵各類企業把服務網點延伸到鄉村。進一步強化益農信息社服務功能,打通農業信息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四)堅持融合發展路徑,共享集群發展成果。
 
1.培育多元融合主體。實施“百村千社萬戶”示范典型三年培育計劃,開展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重點培育800個省級產業化龍頭企業。出臺我省《關于促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的實施意見》及認定辦法,開展產業化示范聯合體評定和動態監測,鼓勵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跟進、小農戶參與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
 
2.打造農業產業強鎮。深入實施產業興村強縣示范行動,開展全省產業強鎮打分排名,支持打造“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鎮域產業集群,培育主業強、百業興、宜居宜業的鄉村產業發展高地,重點推進綏陽、渤海、昌五等國家級產業強鎮建設。
 
3.創建融合發展先導區。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創建一批體現“三化一體”和“三區互動”的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增強融合發展的協同優勢,總結推廣多元化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新經驗。重點推進樺南、青岡等全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建設。
 
4.推動發展利益共享。推行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等組織形式,推廣“訂單收購+分紅”、“土地流轉+優先雇傭+社會保障”、“農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多種利益聯結方式。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盤活農村資源資產,積極穩妥組織開展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試點工作。
 
5.提升縣域經濟實力。充分挖掘全省縣域資源潛力、要素潛力和產業潛力,“有中生優”提升傳統產業、“無中生有”培育新興產業、“整合生新”推進融合產業,加快提升全省縣域經濟總量、產業層次和財政實力。到2022年,縣域地區生產總值占全省比重達到45%左右;地方稅收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達到60%以上。
 
五、組織保障
 
(一)加大推進力度。充分發揮全省食品工作領導小組、“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工作聯席會議等議事機構作用,加強統籌協調,完善推進機制,加強考核推動,傳導工作壓力。修訂“糧頭食尾”“農頭工尾”“1+18”系列方案,細化目標措施,將萬億級產業集群發展任務落實到具體產業、具體環節。
 
(二)加強政策支持。加大對農產品加工企業技術研發、技術改造、環保設施、原料基地、物流配送、加工園區建設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落實農業生產環節、加工環節增值稅和從事農業種植、農產品加工企業所得稅等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落實農產品加工用地用電政策,切實保障農產品加工用地用電。
 
(三)優化金融服務。加大農業擔保機構對農業產業鏈融合發展的支持,引導信貸資金對加工骨干企業給予流動資金貸款。積極開展廠房抵押和存單、訂單、應收賬款質押等融資業務,合理確定涉農貸款利率水平,鼓勵涉農企業對接期貨市場。建立健全農業保險制度,提高保障水平。
 
黑龍江省“百千萬”工程科技重大專項支撐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大力實施“百千萬”工程的決定,聚焦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和產業振興,以培育百億級企業、支撐千億級產業、服務萬億級產業集群為重點,組織產學研科技力量,針對產業發展關鍵核心技術,突出需求導向、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實施科技重大專項,為重點產業加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二、主要目標
 
聚焦我省“百千萬”工程實施,圍繞裝備、能源化工、食品、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新一代信息技術、種業及農機裝備7大領域,部署實施17項科技重大專項,解決重點產業發展中“卡脖子”關鍵共性技術問題。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加強產學研攻關,到2025年,突破一批產業轉型升級的瓶頸技術,解決一批產業發展的實際問題,研究開發一批新產品,發展壯大一批重點企業。形成若干服務支撐重點產業發展,指向清晰、任務明確的創新平臺和研發團隊,提升科技創新對百億級企業、千億級產業和萬億產業集群發展的可持續支撐能力。
 
三、重點任務
 
在前期廣泛征集來自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行業主管部門以及地方政府等方面提出的重大科技需求與意見的基礎上,經凝練遴選,在以下方向分階段部署實施科技重大專項。
 
(一)裝備產業。
 
專項一:電力裝備科技重大專項。
 
重點任務:解決第三代核電技術中共性疑難問題,突破清潔燃燒核心技術,掌握大型可變速抽水蓄能機組的變速關鍵技術等核心問題,開展火電、水電、燃氣輪機及其他能源裝備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一是開展高參數高效率環?;痣娧b備關鍵技術研究、制造及示范應用;二是開展第三代核電及小型核電裝備關鍵技術研究與制造;三是開展中小燃機裝備關鍵技術研究;四是開展新型水電裝備關鍵技術研究;五是開展生物質能及垃圾能發電裝備研制;六是開展太陽能發電裝備關鍵技術研究及關鍵部件制造;七是開展大型風電裝備關鍵技術研究及關鍵部件制造。
 
預期成果:取得新技術30項;申報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400項;制定標準30項;研發新產品30臺/套;帶動產業年新增主營業務收入80億元左右。
 
專項二:交通運輸裝備科技重大專項。
 
重點任務:解決軌道重載貨運裝備輕量化和智能化、發動機燃料供給與燃燒方式改進、新型智能船舶集成設計、汽車配套裝備等核心關鍵技術問題。一是開展綠色智能重載貨運裝備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示范應用;二是開展航空裝備及材料國產化與應用示范;三是開展船舶高效動力傳動系統研究;四是開展船用微噴引燃動力系統研發及產業化;五是開展汽車配套裝備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
 
預期成果:取得新技術100項;申報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200項;定標準40項;研發新產品40類;帶動產業年新增主營業務收入320億元左右。
 
專項三: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科技重大專項。
 
重點任務:解決高端裝備及核心基礎部件嚴重依賴進口、核心技術缺失以及智能制造技術發展緩慢等問題。一是開展工業機器人關鍵核心部件研發與新產品開發;二是開展高端智能焊接裝備及焊接材料技術開發;三是開展智能精密測量與智能裝配技術開發;四是開展鋁合金輕量化智能制造技術開發及示范線建設;五是開展增材制造新裝備與新材料研發及其示范應用;六是開展高端智能機床研制。
 
預期成果:取得新技術30項;申報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100項;制定標準30項;研發新產品30臺/套;帶動產業年新增主營業務收入40億元左右。
 
(二)能源化工產業。
 
專項四:煤及煤化工科技重大專項。
 
重點任務:解決我省煤炭資源采出率、智能化水平不高、煤礦安全高效生產以及煤化工產業鏈條短等問題。一是開展煤炭資源綠色高效開采關鍵技術開發;二是開展煤礦重大災害預測預報與防治技術開發;三是開展煤炭洗選及工業智能化技術開發;四是開展煤基精細化學品技術開發;五是開展煤基新材料制備及工業化技術開發;六是開展褐煤梯級綜合循環利用技術開發。
 
預期成果:取得新技術30項;申報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30項;制定標準10項;研發新產品10類;帶動產業年新增主營業務收入100億元左右。
 
專項五:石油及石油化工科技重大專項。
 
重點任務:解決我省石油石化核心技術受限,產品生產方式粗放,新產品開發停滯不前,產品升級換代速度慢,經濟效益低等問題,開發高附加值的石化產品、精細化學品、化工新材料等。一是開展初級石油化工產品升級技術開發;二是開展高附加值精細化學品及化工新材料生產技術開發。
 
預期成果:取得新技術10項;申報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90項;制定標準6項;帶動產業年新增主營業務收入60億元左右。
 
(三)食品產業。
 
專項六:玉米加工科技重大專項。
 
重點任務:解決玉米主食基料關鍵生產技術欠缺、特種玉米變性淀粉和功能性淀粉糖品種少、玉米淀粉加工副產物加工程度低、氨基酸生產技術多被國外控制、燃料乙醇生產原料利用率和乙醇得率等問題,提高玉米產業鏈附加值。一是開展玉米食品工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二是開展玉米源發酵飼料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三是開展玉米加工副產物高值化產品創制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四是開展特種玉米變性淀粉與功能性淀粉糖生產關鍵技術研發;五是開展氨基酸發酵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應用;六是開展玉米燃料乙醇濃醪發酵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應用。
 
預期成果:取得新技術10項;申請發明專利15項;建立應用示范線12條;參與制定國家、行業、地方或企業標準10項;研發新產品20個;帶動產業年新增主營業務收入130億元左右。
 
專項七:乳制品與肉類加工科技重大專項。
 
重點任務:解決乳制品深加工不足且附加值低、干酪規?;a核心技術缺失、嬰幼兒配方粉配方創新滯后、乳清原料嚴重依賴進口;原料肉保鮮及解凍技術相對薄弱以及肉類產品智能化品質控制相對落后等問題。一是開展嬰幼兒乳制品研制及相關產品生產關鍵技術研究;二是開展干酪及酪蛋白制備技術研究與應用;三是開展功能性乳制品及液態奶組分功能評價、加工特性關鍵技術研究;四是開展生豬和禽類屠宰過程中原料肉品質控制關鍵技術研究;五是開展畜禽類制品加工關鍵技術及品質控制研究。
 
預期成果:取得新技術20項;開發軟件5個;申請發明專利10項;建立應用示范線6條;參與制定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10項,制定新產品標準15項,生產技術規范16項;研發新產品60個;帶動產業年新增主營業務收入200億元左右。
 
專項八:水稻及大豆加工科技重大專項。
 
重點任務:解決稻米特色營養米創制關鍵技術薄弱、水稻加工副產物高值化利用核心技術缺失、加工產業鏈短;大豆蛋白易變性、仿肉食品風味及品質穩定性差,營養物質提取工藝復雜、控制難、品質不穩定等問題。一是開展高品質鮮食優質米防偽溯源技術保障體系研究;二是開展高品質稻米食品創制及產業化示范研究;三是開展特色營養米加工關鍵技術及裝備集成研究;四是開展水稻加工副產物高值化利用技術研究;五是開展大豆生物酶法加工技術集成與產業化開發;六是開展大豆仿肉食品加工技術集成與新產品開發;七是開展高值化功能型大豆食品加工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
 
預期成果:取得新技術35項;開發軟件5個;申請發明專利10項;建立應用示范線12條;參與制定國家、行業、地方和企業標準10項,制定新產品標準15項,生產技術規范15項;研發新產品50個;帶動產業年新增主營業務收入190億元左右。
 
(四)新材料產業。
 
專項九:石墨及深加工科技重大專項。
 
重點任務:解決天然石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動力性關鍵技術、膨脹石墨及多種應用產品關鍵制備技術、石墨烯微片制備及應用關鍵技術、天然石墨化學提純技術等關鍵問題,全面提升我省石墨產業創新能力和競爭力。一是開展天然石墨化學純化技術及應用;二是開展天然石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制備技術研究;三是開展可膨脹石墨及相關應用產品制備技術研發;四是開展石墨烯微片制備及應用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
 
預期成果:取得新技術10項;申報發明專利20項;制定標準10項;帶動產業年新增主營業務收入70億元左右。
 
專項十:金屬新材料科技重大專項。
 
重點任務:解決高強高韌鋁合金制造關鍵技術、新型鋁合金大規格板材/帶材工藝不成熟、以鋁代鋼(鑄鐵)輕量化結構及金剛石/Al復雜構件成型成本高等問題。一是開展高端鋁合金材料及零部件研發及應用;二是開展高性能球形鈦合金粉末規?;苽?;三是開展超高導熱金剛石/Al復合材料成型技術研發;四是開展SiC/Al復合材料半連續制造示范線應用;五是開展高品質特殊鋼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
 
預期成果:取得新技術10項;申報發明專利20項;制定標準10項;帶動產業年新增主營業務收入20億元左右。
 
(五)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
 
專項十一:中醫藥科技重大專項。
 
重點任務:解決我省中藥材開發利用的中藥新藥、藥食同源食品、保健品等產品少,產業鏈條短,中醫臨床診治技術整體偏弱,中醫藥傳承與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提升我省中醫藥防治能力和水平。一是開展以我省中藥材為主的中藥新藥研制;二是開展中藥材炮制加工、特色食品、藥食同源食品及保健品研發;三是開展中醫臨床診療技術研究;四是推進中醫藥科技創新平臺建設。
 
預期成果:取得新技術30項,中醫臨床診治技術10項;研制中藥新藥15個,食品、保健品30個;帶動產業年新增主營業務收入50億元左右。
 
專項十二:化學藥及生物藥科技重大專項。
 
重點任務:解決我省企業新藥生產品種少、附加值低,尤其是抗癌一類新藥依賴進口、藥價高等問題,進一步擴大我省醫藥新品種。一是開展化學藥品靶向藥研制;二是開展生物藥研制;三是開展生物工程技術研發;四是開展原料藥及衍生物研發。
 
預期成果:取得新技術15項;制定生產標準10項;申報發明專利10項;研發新藥及新產品15個;帶動產業年新增主營業務收入60億元左右。
 
專項十三:高端醫療設備科技重大專項。
 
重點任務:解決我省高端醫療診治設備研發能力弱、緊跟國際前沿的產品少等問題。一是開展智能無損傷診斷設備的關鍵技術研究;二是開展5G遠程微創手術機器人的研制;三是開展人體組織焊接醫療器械研制;四是開展針對乳腺癌(肺癌)等精準檢測基因芯片及試劑盒的研制。
 
預期成果:申報發明專利20項、企業標準及軟件著作權10項;開發高端醫療器械產品5個;帶動產業年新增主營業務收入20億元左右。
 
(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專項十四: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科技重大專項。
 
重點任務:解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研究和應用中的核心關鍵問題,加快推動在智能制造業、智能農業和社會治理等領域中的應用。一是開展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二是開展人工智能超級計算研究;三是開展智能農業場景應用;四是開展智能制造場景應用;五是開展智能社會場景應用;六是開展智能醫療場景應用。
 
預期成果:取得新技術50項;申報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90項;制定標準30項;研發新產品30臺/套;帶動產業年新增主營業務收入20億元左右。
 
專項十五:大數據和網絡技術科技重大專項。
 
重點任務:突破大數據分析算法與關鍵技術、物聯網邊緣計算技術,解決網絡安全、空間微波傳輸通信等核心關鍵技術問題。一是開展大數據算法和技術開發應用;二是開展傳感網和物聯網技術開發應用;三是開展互聯網和云計算技術開發應用;四是開展光網絡和衛星技術開發應用。
 
預期成果:取得新技術60項;新產品40臺/套;制定標準120項;申報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50項;帶動產業年新增主營業務收入50億元左右。
 
(七)種業及農機裝備產業。
 
專項十六:生物育種科技重大專項。
 
重點任務:解決優質高產糧食、蔬菜和經濟作物等新品種創制不夠的問題,突破技術封鎖,顯著提升我省育種創新能力與種業競爭力。一是開展寒地優質抗逆廣適水稻新品種選育;二是開展耐密宜機收高產優質玉米新品種選育;三是開展優質高產大豆新品種選育;四是開展優質高產雜糧雜豆專用新品種選育;五是開展大宗蔬菜優質抗病新品種選育;六是開展寒地食用菌優良新品種選育;七是開展寒地特色經濟作物新品種選育;八是開展馬鈴薯優質高產新品種選育。
 
預期成果:取得新技術10項;參與制定國家、行業或地方標準8項;創制種質新材料260份,審定或認定新品種60個;新品種推廣面積2600萬畝,產量提高10%;帶動產業年新增主營業務收入30億元左右。
 
專項十七:智能農機裝備科技重大專項。
 
重點任務:解決大田作物精準播種施肥、玉米收獲與秸稈機械化還田、智能綠色安全高效植保,蔬菜種植與收獲以及奶牛健康養殖等方面的裝備自動化、智能化等問題。一是開展大田作物精準播種施肥技術及裝備研究;二是開展玉米高效聯合收獲及機械化還田技術及裝備研究;三是開展智能高效安全田間管理技術及裝備研究;四是大田蔬菜種植與收獲技術及裝備研究;五是開展奶牛智能養殖技術及裝備研究。
 
預期成果:取得新技術30項;申請發明專利15項;參與制定國家、行業、地方和企業標準15項;創制新裝置、新裝備20種;帶動產業年新增主營業務收入20億元左右。
 
四、推進機制
 
(一)完善目標導向的項目生成機制。充分征集地方、行業、企業需求建議,以解決產業急需關鍵共性問題為目標,組織凝練核心關鍵技術問題,確定重點研發方向,形成項目指南,按照“成熟一項、啟動一項”的原則分批實施。
 
(二)建立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以目標企業和重點企業為實施主體,鼓勵與高校、科研院所組成聯合攻關體,強化協同創新,促進創新要素向產業和企業集聚。發揮各類創新平臺基地對科技重大專項實施的載體作用,引導高校、院所、企業合力建設科技創新平臺基地,為重點產業開展協同創新活動提供條件保障。
 
(三)健全結果導向的項目管理機制。以形成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為導向,對滿足定向委托條件的項目采取定向委托方式確定項目承擔單位,對適合采取競爭方式的項目采取競爭擇優方式確定項目承擔單位。完善項目管理機制,對項目執行情況與績效進行評估,提出連續支持或動態調整建議,加強項目實施全過程的進度跟蹤和質量管理。
 
(四)建立市場導向的多元投入機制。發揮政府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引導企業、金融機構等社會資本共同投入。突出企業研發投入主體作用,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承接項目單位所在市地政府和各類園區要發揮主動性,為項目實施提供支持保障。省新產業投資集團基金應積極發揮投融資作用,為實施科技重大專項提供融資支持。
 
(五)建立多方聯動的推進機制。加強橫向聯動,建立科技、財政及有關部門協調機制,做好科技重大專項跨界協商和配套支撐。強化縱向推動,省、市政府合力推進相關領域科技重大專項,確保按照既定的技術路線和產品路線順利實施。突出園區帶動,支持高新區和經開區內重點單位立足產業特色積極承擔科技重大專項任務,示范帶動產業集群發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實施科技重大專項是省委、省政府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按照科技重大專項實施要求,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各方力量,明確責任分工,細化落實,為實施科技重大專項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二)強化政策支撐。各地、各部門要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研發投入后補助、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等科技創新創業政策,特別是有利于推進科技重大專項實施的有關政策,要及時出臺配套政策和措施。
 
(三)做好監督服務。加強對科技重大專項全過程監督管理和服務,采取定期報告、中期檢查和專項審計等方式,加強科技監督和科研誠信管理,對項目實施質量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提供精準服務,保證項目實施進展,提高項目資金使用效率。
 
黑龍江省“百千萬”工程
 
重點項目建設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大力實施“百千萬”工程的決定,順應“互聯網+”帶來的歷史性變革,以市場為導向,以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速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優化存量,引進增量,聚焦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園區,謀劃建成一批支撐“百千萬”工程的重點項目,千方百計擴大有效投資,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目標
 
到2025年,全省“百千萬”工程重點項目建設努力實現“雙千”目標,即全省工業企業完成技術改造投資累計突破1000億元;實施投資億元以上項目累計超過1000個,建成一批支撐“百千萬”工程的重點項目。
 
三、重點任務
 
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聚焦項目生成關鍵路徑,突出“五個上項目”,滾動實施一批“百千萬”工程重點項目。
 
(一)技術改造上項目。聚焦百億級企業成長和千億級產業培育,以“四基”“四新”“三品”和節能降耗為重點上項目。圍繞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的關鍵領域、薄弱環節和共性短板問題進行技術改造,新上一批強基項目;圍繞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進行技術升級,新上一批新舊動能轉換項目;圍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開展技術改造,新上一批產品升級換代項目;鼓勵工業企業采用高效鍋爐、高效配電變壓器、電機能效提升、燃煤清潔高效利用、余熱余壓利用、能量系統優化等先進適用技術、工藝和設備實施節能改造,提升企業技術、工藝、裝備整體水平。
 
(二)智能化升級上項目。推動互聯網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以建設數字化(智能)車間、智能工廠為目標,以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為重點上項目。推進智能裝置的集成與應用,提升生產管理、質量檢驗、安全管控的數字化水平。推動車間數控設備聯網和生產線信息系統集成,實現全過程透明化管理。開展服務型制造、網絡化協同、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服務等新模式。引導具備一定先發優勢的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電力裝備、汽車等領域骨干企業,向同行業和配套企業輸出標準化整體解決方案。
 
(三)資源精深加工上項目。立足當地資源稟賦,按“五頭五尾”的工作要求,重點圍繞萬億級產業集群,堅持引進企業做市場,推動強鏈、補鏈、延鏈、建鏈,通過完善產業鏈,以促進資源精深加工為重點上項目。依托具有比較優勢的石墨、銅、鉬等礦產資源,堅持市場化配置資源和“探采加”一體化開發,推動一批優勢礦產資源精深加工項目。依托綠色(有機)農副產品、北藥等資源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提高精深加工比重和綜合利用水平。依托在電力、農副產品、礦產等領域對俄合作區位優勢,吸引省外大企業和戰略投資者,投資建設一批對俄資源開發項目,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
 
(四)科技成果產業化上項目。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向科技成果產業化要增量,以“百千萬”工程為牽引,落實新一輪“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以發明專利、引進的先進高端技術成果、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技術成果產業化為重點上項目。支持龍頭企業加快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推進人工智能、石墨烯、3D打印、輕量化制造、生物疫苗等產業化項目建設;推進產學研合作,將哈工大、哈工程、哈獸研、703所、哈玻院、哈爾濱焊接研究所等高校、科研單位的科技智力資源與產業發展需求有效對接,促進省內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生成一批項目;支持企業加強對外合資合作,引進一批高新技術項目;支持企業通過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轉化一批項目;加快推進現有新專利、新技術、新成果的推廣應用,實現新產品和首臺套產品產業化。
 
(五)招商引資上項目。堅持對外開放,合資合作,招大引強,圍繞千億級產業和萬億級產業集群,吸引省外和國外戰略投資者來我省投資上項目。利用中俄博覽會、新博會、龍廣合作等平臺,開展專題投資洽談活動,達成項目建設意向。加強與中石油、中航、中車、中船、中建材、中糧等央企的合作,全方位拓寬合作領域,發展新產業和新項目。承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產業轉移,引進一批龍頭項目和協作配套項目。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集團進行跨區域的兼并重組,引進戰略投資者,新上一批兼并重組的大項目,擴大百億級企業整體規模。
 
四、主要措施
 
(一)完善推進工作機制。
 
1.明確責任落實。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動的重點項目推進機制,省工信廳、發改委作為推進全省“百千萬”工程重點項目的牽頭部門,組織編制《“百千萬”工程重點項目年度實施計劃》(以下簡稱“項目年度計劃”),建立項目年度計劃總臺賬,明確責任單位、形象進度、主要目標。各市(地)、縣(市)政府(行署)承擔項目年度計劃推進工作主體責任,建立包保責任,指派市(地)政府(行署)領導專職抓,責任部門具體抓,責任到人,層層落實。對包保項目要逐個建立項目臺賬,列出年度計劃,明確時間表、任務書,倒排工期,跟蹤服務。
 
2.建立統計監測體系。實行月度統計制度,按月發布投資億元以上列入項目年度計劃的項目建設情況,做好項目投資監測、統計分析,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推廣經驗做法,指導重點項目加快建設。
 
3.建立項目儲備庫。圍繞千億級產業和萬億級產業集群建立“百千萬”工程重點項目儲備庫,對入庫項目實施動態管理,每年從項目庫中篩選項目納入項目年度計劃,明確目標,落實責任,重點推進。
 
(二)強化項目協調服務。
 
各地、各部門要加大對“百千萬”工程重點項目的服務力度,抓項目謀劃儲備。圍繞“六個上項目”,主動謀劃發展潛力大、科技含量高、帶動作用強,促進結構優化升級的大項目。抓項目開復工建設。新建項目加快前期要件審批,續建項目做好復工準備,解決影響項目開復工的關鍵問題。加強供水、供氣、電力等要素保障服務,促進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和有效投資。抓項目投產達效。及時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竣工驗收、證照辦理等投達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加強生產經營中遇到的流動資金、產品運輸等生產要素的協調服務,助推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
 
(三)落實扶持保障政策。
 
1.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和資金支持。指導企業對接國家政策,研究國家的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密切跟蹤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技術改造、新興產業發展等專項重點,組織企業提前做好準備,推薦“百千萬”工程重點項目申報國家專項,爭取更多國家專項資金。
 
2.加大省內政策支持力度。發揮省產業投資集團等投融資平臺作用,落實省內支持項目建設政策,支持“百千萬”工程重點項目建設。各市(地)依據國家和省相關政策,制定和完善本地區的政策措施,發揮財政資金導向作用。
 
(四)強化目標考核。建立全省“百千萬”工程重點項目建設考核機制,將年度“百千萬”工程重點項目建設目標細化分解到市(地)。
大云網官方微信售電那點事兒

責任編輯:葉雨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欧一级毛片在线播无遮挡| 欧美一级va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手机看片1024欧美一级| 日本国产网站| 亚洲a级| 亚洲国产aaa毛片无费看|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天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入口| 色尼玛亚洲| 日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婷婷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四虎成人影院网址| 午夜国产精品理论片久久影院| 欧美国产综合在线|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一级毛片不收费| 亚洲一区色| 人人干人人看| 亚洲高清不卡视频| 色天使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深夜福利欧美|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一区二区| 青青草国产青春综合久久| 亚洲4kk44kk在线| 亚瑟 国产精品|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专区视频|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 四色6677最新永久网站| 亚色中文| 欧美中日韩在线| 四虎资源| 日韩成人免费观看| 五月天福利| 欧美精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国产在线视频| 偷窥 国产在线视频| 日本在线不卡免费| 日本特级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