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電力系統應如何應對大規模新能源并網挑戰?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在未來新型能源體系中電力系統將發揮什么樣的作用?新型電力系統應如何應對大規模新能源并...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在未來新型能源體系中電力系統將發揮什么樣的作用?新型電力系統應如何應對大規模新能源并網挑戰?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過程中“源網荷儲”技術還需要進行哪些調整和突破?對此本刊記者對三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江冰進行了專訪。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電業與能源” 作者:余璇)
1
《中國電業與能源》:黨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電力系統將在其中發揮什么樣的作用?
江冰: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是黨中央統籌考慮能源安全和生態保護,對我國能源事業發展作出的最新部署。其主要路徑是深入推進能源革命,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電力系統是一、二次能源轉換的樞紐,在能源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關鍵。在能源安全方面,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長期保持高位,2021年達到72%,大力提升電力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有利于我們充分利用自身能源稟賦,降低對石油、天然氣進口的依賴。在生態保護方面,電力行業碳排放占我國碳排放總量的40%以上,同時建筑、交通、冶金、制造等多個行業的減碳、深度脫碳也有賴于電能替代和電力行業的清潔替代,電力系統是能源系統清潔低碳轉型的“主力軍”。
2
《中國電業與能源》:新型電力系統到底“新”在哪里?
江冰:適應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是新型電力系統的根本特征,新型電力系統的“新”首先體現在這一點,其他典型特征和有關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大多是基于這一點衍生和演變的。一開始發展風電、光伏,只是一種對新技術的探索,從規模上來講是對傳統能源的一種補充,電力系統只需要在局部做一些適應性調整。隨著技術升級和成本下降,新能源裝機規模不斷增加,發用兩側的滲透率都在持續提升,適應性調整的廣度、深度都在增加,維持傳統電力系統模式的難度也就越來越大。最終量變必將引起質變,在傳統電力系統上所做的修修補補將難以應對這種挑戰,需要從理念、組織、技術、管理等方面進行深度變革,甚至可以說是一場革命,從而構建起與大范圍、高比例新能源發展相適應的新型電力系統。
數字化是新型電力系統的另一特征,也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基礎。可再生能源的大比例接入、非傳統電力負荷的快速發展等等,使得電力系統的不確定性日益增強,數字化是認知、應對、駕馭這種不確定性的必要條件。在更宏觀的層面,人類社會已經進入數字文明的新時代,只有數字化的能源系統,才能夠以最低成本、最佳方式為人類社會供應最優質的能源,滿足數字文明和數字經濟對能源的需求。
3
《中國電業與能源》:新型電力系統應如何應對大規模新能源并網挑戰?
江冰:目前新能源已進入市場化驅動、大規模替代傳統能源的階段。上半年,我國新能源發電新增裝機超過5000萬千瓦,占全國新增裝機的80%。新能源間歇性、波動性的特點,給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帶來巨大挑戰。要應對大規模新能源并網挑戰,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電源更友好。在電源側就設法降低新能源大規模并網帶來的挑戰,例如在新能源場站配置一定比例的儲能,平滑新能源發電出力等。在開發大規模新能源基地的同時,高度重視分布式能源的發展,實現電源分散化,做到“電從身邊來”。
二是電網更堅強。加快新能源基地外送通道的建設,特別是特高壓交、直流工程,增強電網遠距離配置資源的能力和骨干網的支撐能力。推動配網改造升級,發展適應分布式電源等接入的有源配電網,參與電網平衡與調度,改變傳統輸、配電網的關系。
三是系統更靈活。加快抽水蓄能建設和電化學儲能推廣,實施火電機組靈活性改造,多措并舉增強系統靈活調節能力。充分利用居民、商業和一般工業負荷的需求彈性,探索電動汽車、數據中心等終端用能的新模式新業態,提升需求側響應能力。
四是運行更智能。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數字孿生等與電力系統深度融合,加快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有關技術的研發創新、試點示范和推廣應用,特別是電力系統調度運行技術,逐步實現調度算法化,增強對分散化、間歇性、波動性資源的調度能力。
4
《中國電業與能源》:目前,新型電力系統在靈活性調節方面存在哪些問題?有何建議?
江冰:與全國新能源蓬勃發展的形勢相比,與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目標相比,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目前我國電力系統存在靈活性資源不足、調節能力建設滯后的問題。這其中有能源稟賦的因素,更多是因為政策支持不夠、機制不完善帶來的激勵和動力不足問題。我認為可從以下方面入手,提升新型電力系統的靈活調節能力。
一是大力推進儲能電站建設。完善抽水蓄能“兩部制”電價,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加快重點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的建設。給予新型儲能電站獨立市場地位,允許其參與輔助服務市場,對部分技術路線給予價格支持,提升儲能投資運營的經濟效益,加快新型儲能的規模化發展。
二是加快推進火電靈活性改造。按照“誰受益、誰承擔”原則,合理分攤新能源接入后所增加的系統成本,建立調峰補償等機制,引導存量煤電加快靈活性改造。對新建機組明確調峰能力要求。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建設天然氣發電,增強系統調峰能力。
三是聚合引導用戶側資源參與調節。加強需求側響應等機制研究,明確政府、電網、用戶責任和義務,規范參與程序,提升聚合引導能力,積極推動用戶側資源深度參與電力系統平衡。
四是有效提升“源網荷儲”協同運行能力。推動電力系統全面數字化轉型,加強“源網荷儲”各環節數據共享、信息互通,實現整個電力系統靈活性資源的精準調度、智能調度和高效利用。
5
《中國電業與能源》:“源網荷儲”4個方面技術上還需要進行哪些調整和突破?
江冰:“源網荷儲”4個方面將呈現以下趨勢和特征,也需要實現與之相適應的技術調整和突破。
一是電源友好化。電源需要更好地適應并網及安全運行需要,打造電網友好型電源。為實現這一點,需要在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虛擬同步機技術等方面開展更多研究,降低新能源出力的不確定性,提升新能源場站主動支撐能力,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同時也要研究分布式能源有關技術,降低集中消納對電網帶來的挑戰。
二是電網平臺化。在新型能源體系、新型電力系統構建過程中,電網在能源體系的樞紐作用將強化,能源配置的平臺作用將逐步發揮。基于電力樞紐轉換的多能互補技術、綜合能源業態需要繼續探索推進,電力P2P交易技術以及綠電交易、隔墻售電等新市場新業態也將得到發展,進一步助力電力市場改革和新能源發展。
三是負荷雙向化。傳統的電力負荷難以控制和互動,“源隨荷走”是電力系統平衡的關鍵。隨著電動汽車、數據中心等新型負荷的出現,負荷側逐漸變得可中斷、可控制,有巨大的需求彈性。面向終端用能,可加快電動汽車有序充電及V2G技術、大規模數據中心智能調度、負荷集成及虛擬電廠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研究。
四是儲能要素化。在新型電力系統中,儲能將是電源與負荷之間的“自由人”,是系統平衡不可或缺的第四要素。除技術成熟的抽水蓄能外,需要結合應用場景和系統需求,大力發展多種技術路線的新型儲能。氫作為一種能量載體,也將在電力系統的長時儲能中發揮重要作用。
6
《中國電業與能源》:現階段,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中還需解決哪些問題?
江冰:新型電力系統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建成的,在規劃、建設、運行、技術等方面都需要開展大量的工作,也必然面臨這樣、那樣的問題,需要政府、科研機構、電力企業、技術廠商乃至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攜手共進。在當前階段,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解決以下問題:
一是要加快統一思想認識。新型電力系統是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核心和基礎,是新發展階段的必然選擇。但目前對于新型電力系統的認識還不完全一致,對于實現路徑、推進節奏仍有不同意見,需要各方加強溝通,在交流中逐步清晰內涵、在碰撞中逐步統一思想、在實踐中逐步深化認識。
二是要加快開展理論研究。新型電力系統在系統穩定、技術特征等方面將展現出不同特點,需要加快開展有關理論研究。特別在安全穩定運行方面,需要按照“硬基礎、軟機制”的思路,系統構建新安全理念、新安全標準、新安全構架、新安全技術、新安全機制,全面提升安全裕度和適應性。
三是要加快推進科技創新。要圍繞新能源發電控制、源網荷儲協調運行、電力系統數字化、新型儲能建設推廣等方向,加快科技攻關和示范應用,為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
四是要加快推進電力改革。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必須繼續深入推進以市場化為方向的電力體制改革,保障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的順利實施。
2015年我國啟動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到2020年提出“雙碳”目標、2021年提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方向進一步明晰。我國的能源立法、政策體系、管理架構、監管方式、市場組織、規則設計等都要圍繞適應新型電力系統轉型需要,全力保障能源安全、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率,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
電力體制改革,就是要“還原能源商品屬性”,進一步完善價格機制。要通過電力市場建設與交易規則設計,使電力的供需、質量、可靠性、清潔度等因素在交易中得以體現,最終實現按需、按質論價。在價格機制完善后,價格會成為電力系統在“源網荷儲”之外的第五要素,通過引導電力供需,確保系統的實時平衡與安全。價格機制的完善還將影響其他要素的發展,例如賦予儲能獨立的市場地位,允許其參加市場交易,將大大促進儲能產業的發展。
7
《中國電業與能源》:如何進一步提升新型電力系統的智慧運維能力?
江冰:新型電力系統必然采用智慧運維方式,但目前智慧運維的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智能運維技術多,有效性尚需驗證。市場上“智能運維技術”層出不窮,但能夠實際應用且被證明有效的還比較少。二是單項技術功能單一,應用范圍有限。單一智能運維技術能夠承擔的任務較為有限,難以達到降低運維成本、減輕人員負擔的預期。三是單項試點應用多,系統解決方案少。智能運維技術推廣往往采取項目試點的方式,但這些試點多針對單項技術,缺乏在需求、技術、成本等方面的統籌。
要提升新型電力系統的智慧運維能力,我認為必須以全面數字化為基礎,研究建立電力系統運維模型,實時接入設備運行核心數據,充分利用在線監測、故障診斷、數字孿生等技術,打造電力系統智能運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系統整合智能運維技術和專業運維資源,提供智能化、專業化、系統化的智慧運維解決方案,推動人工運維向智能運維、修復性維護向預防性維護、業主自運維向第三方專業化運維的轉變。
(江冰,現兼任中國能源研究會碳中和專委會主任委員,工信部新能源汽車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特邀顧問。)
責任編輯:葉雨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告上法庭,索賠百萬:誰來保護售電公司的利益?
-
【電改新思維】電力零售交易市場何去何從?
2022-12-06電改,新思維,電力,零售交易,市場,大秦售電,貴州電力交易中心 -
上調長協電價合法嗎?大秦售電起訴貴州電力交易中心
2022-12-02上調,長協,電價,大秦售電,起訴,貴州電力交易中心
-
告上法庭,索賠百萬:誰來保護售電公司的利益?
-
【電改新思維】電力零售交易市場何去何從?
2022-12-06電改,新思維,電力,零售交易,市場,大秦售電,貴州電力交易中心 -
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22
2022-08-19電力發展報告
-
上調長協電價合法嗎?大秦售電起訴貴州電力交易中心
2022-12-02上調,長協,電價,大秦售電,起訴,貴州電力交易中心 -
昆明電力交易中心發布云南電力市場化交易快報(2022年3月)
2022-03-03昆明電力交易中心 -
四川售電市場|指標和政策規則的變化對2022年度交易影響幾何?
2022-01-10四川售電市場
-
國家發改委回復30家單位解決增量配電網發展堵點的建議
2022-07-22增量配電網 -
增量配電的春天來了?
2022-03-03增量配電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電改“跨省跨區域”為何尤其重要?
2022-02-07跨省跨區域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關于虛擬電廠這件事
2022-08-19虛擬電廠 -
【電改新思維】破售電僵局,亟待完善代理購電價格形成機制
2022-03-30電改,新思維,代理購電,電價 -
楊玉峰: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機制探討
2022-03-14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電力市場機制
-
“核聚灣區?能動世界”——2022中國核能高質量發展大會暨深圳國際核能產業創新博覽會在深圳隆重開幕
2022-11-17中國核能高質量發展大 -
2023世界太陽能光伏產業博覽會
2022-08-30太陽能光伏產業博覽會 -
2023第十三屆亞太國際電源產品及技術展覽會
2022-08-30電源產品及技術展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