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化解煤電供求失衡矛盾 不能靠簡單停機少發
從2014年開始,我國用電量進入低增速時期;2015年,全國電力消費增速低于1%,創近30年以來新低;2016年,剔除氣候等因素后,增速仍然較低。相應地,全國發電機組利用小時數不斷下降,2016年,全國發電設備平均利用
從2014年開始,我國用電量進入低增速時期;2015年,全國電力消費增速低于1%,創近30年以來新低;2016年,剔除氣候等因素后,增速仍然較低。相應地,全國發電機組利用小時數不斷下降,2016年,全國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785小時,同比降低203小時,是196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其中煤電機組為4165小時,遠低于5500小時的煤電機組規劃設計基準線。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為2811小時,同比又降低了7小時,煤電機組的運行狀況更加不容樂觀。
與此同時,近期煤炭價格持續高位運行。今年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確立了煤價合理區間,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為500~570元/噸,但在已發布的前38期環渤海煤價指數中,有36期超過了區間上限,港口5500大卡動力煤現貨價格長時間處于600元/噸以上。前三季度,五大發電集團平均到場標煤單價為706元/噸,同比上漲50%,導致電煤采購成本同比提高了900億元左右,全國煤電企業的煤炭采購成本總和同比提高了近2000億元。由此導致五大發電集團煤電板塊同比減利增虧619億元,企業虧損面超過60%。
煤電企業受到負荷需求端與燃料供給端的雙重夾擊,備受煎熬。于是,有人提出:“既然電力供大于求,部分發電機組為何不停機,少發甚至不發電,以減少煤炭消耗,通過市場手段實現煤、電供求平衡?”
從商品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個邏輯似乎是正確的。畢竟,電力作為一種商品,理應服從價格規律,滿足供求關系,當供給大于需求時,商品價格低于其內在價值,減少電力供應,讓供求關系達到新的平衡點,既能提高電價,又可以給持續高位運行的煤炭價格降溫,不失為一舉兩得之良策。
其實卻不然。因為電是特殊商品,其實時、同步和不可大規模儲存等特性,決定了我們不可能簡單地采取減少或中斷部分電力供應的方式實現煤、電供求的平衡狀態。
從電網安全角度看,煤電機組停不停不能由煤電企業自己說了算。隨著電力工業的迅速發展,以大機組、重負荷、大電網、特高壓、交直流混聯為特征的現代電網日趨形成。電力網絡由成千上萬個節點組成,分布在不同的地方,甚至相隔數千公里的發電機組,也通過高負荷水平的輸電線路相連接。電力不能儲存的特性,要求發、輸、配、用電同時完成,發電功率必須與負荷功率相匹配,在這個過程中,電網電壓和頻率的偏移要保持在規定的范圍之內。作為供電中樞點的大容量燃煤機組或者負荷中心燃煤機組一旦停機,便有可能導致電壓偏移過大,電壓過低會使電力系統的功率損耗和能量損耗加大,電壓過高時各種電氣設備就可能受損,影響電網的安全運行。如果當前處于虧損狀態的煤電企業全部或大部分停機,整個電網就會面臨崩潰的局面。
從系統穩定角度看,煤電機組不可或缺。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煤炭都曾是我國的主體能源,但隨著可再生能源加速發展和用電結構的變化,煤電的定位逐步由電量型電源向電量和電力調節型電源轉變。由于風電和太陽能(7.330, 0.19, 2.66%)發電的隨機性、間歇性和不穩定性特點,關鍵時刻難以調度,高峰時段難以保證可靠供電,在我國,電網的穩定性主要依靠燃煤機組來保障。若受端煤電機組停機較多且負荷不變,向負荷區域供電的斷面潮流會出現重載,電力系統穩定性變差,一旦發生擾動或故障,便有可能引發電網震蕩,造成大面積停電事故。
從供電可靠角度看,煤電機組確保了用戶的用電穩定。隨著我國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占比不斷增大,經濟社會發展對電力的依賴性越來越大,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由于電力系統的增大,以及分布式、分散式電源、微電網的不斷發展和接入,使得系統中設備越來越復雜,供電可靠性也面臨極大的考驗。在這樣的復雜電網中,若關停過多煤電機組,電網電壓、頻率的支撐能力降低,則系統穩定水平降低,電網供電可靠性自然也隨之降低,進而增加用電企業的缺電成本和停電損失。
從運營管理角度看,關停機組對煤電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影響很大。參與并網運行的機組要與電網公司簽訂并網調度協議,必須服從調度部門的統一調度。并網運行的機組進行設備故障停機、檢修計劃停機申請等都要統籌考慮電網的需要,并按照調度部門批準的計劃安排工作。并網運行的燃煤機組若選擇停運,必然影響其當年的利用小時數,若當年的利用小時數較低,調度部門會根據運行情況考核并調減其第二年的年度計劃電量。另外,電網公司還會對并網發電企業涉及到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勵磁系統、調速系統、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等實行歸口管理,會對這些設備運行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也會對企業第二年的年度計劃電量產生影響。因此,如果煤電企業頭一年因為虧損而選擇停機,若第二年煤炭及電力供需形勢好轉,企業也難以及時分享其中的紅利。更何況,煤電機組啟、停成本較高,即便是關停,停下來的機組依然需要投入資金進行定期維護和保養,所以煤電企業一般能撐則撐,不會主動選擇關停機組。
即便不考慮以上電力的技術經濟特性,若虧損發電機組關停,必然需要其他機組多發,方可保證電力供需的平衡,因為在電價、經濟增速穩定的情況下,全社會用電量不因機組關停、煤價升降而大幅波動。也就說,只要用電需求維持基本不變,不管是哪家煤電企業發電,耗費的煤炭總量基本是一樣的。依靠關停部分機組,只能改變供電結構,不足以過多地影響煤炭供需形勢。因此,化解煤、電供求失衡的矛盾,不可以也不可能靠簡單地停機少發解決問題。
我國煤炭行業和電力行業作為關系緊密的上下游產業,一直處于此消彼長的狀態。市場煤與計劃電并存,才是導致兩個產業零和博弈的關鍵成因。從建立煤電聯動機制,到出臺電煤最高限價,再到簽訂并督導煤炭中長協,政府部門不遺余力地采取各種行政手段化解煤電企業時不時會面臨的經營困難,然而煤炭價格或暴漲或暴跌,讓計劃的步伐總趕不上市場的變化。要從根本上解決多年來形成的這一難題,關鍵還是要加快電力體制改革,將計劃電變成市場電,而不是再用行政手段去干預市場運行,做拆東墻補西墻的工作。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