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操-欧美日韩91-欧美日韩99-欧美日韩ay在线观看-xxxx色-xxxx视频在线

遼寧:2020年全省所有燃煤電廠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完善煤改電供暖政策

2018-08-14 10:16:49 遼寧日報  點擊量: 評論 (0)
日前,據遼寧日報報道,中共遼寧省委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詳情如下:為深入學習貫徹

日前,據遼寧日報報道,中共遼寧省委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詳情如下: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大力推進美麗遼寧建設,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更加有力環境保障,促進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深刻認識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謀劃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長遠性、開創性工作,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從實踐到認識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遼寧與全國一樣,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生態文明和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體系加快形成,全面節約資源有效落實,藍天、碧水、青山、凈土、農村環保“五大工程”深入實施,生態保護和修復重點工程進展順利,核與輻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思想認識程度之深、環境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臺頻度之密、執法督察尺度之嚴、環境質量改善效果之好前所未有,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美麗遼寧建設邁出重要步伐。

遼寧是老工業基地,重化工業比重高,結構性污染比較重,環境保護歷史欠賬多,區域性、布局性、結構性環境風險大,重污染天氣、黑臭水體、垃圾圍城、生態破壞等問題成為全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制約,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明顯短板。有些地區和部門對生態環境保護認識不到位,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落實還不到位,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

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事關遼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人民群眾福祉,事關全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各級黨委和政府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把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作為踐行“四個意識”的具體行動,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加大力度、加快治理、加緊攻堅,打好標志性的重大戰役,加快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生態環境短板,大力推進美麗遼寧建設,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二、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意愿,站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深刻回答了為什么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么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系統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有力指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堅持生態興則文明興。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必須堅持和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平衡和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堅持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態文明建設同每個人息息相關。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生態環境是統一的有機整體。必須按照系統工程的思路,構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著力擴大環境容量和生態空間,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

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必須構建產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并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讓制度成為剛性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堅持建設美麗中國全民行動。美麗中國是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必須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牢固樹立生態文明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把建設美麗中國化為全民自覺行動。

堅持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內容。必須同舟共濟、共同努力,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推動全球生態環境治理,建設清潔美麗世界。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大力推進美麗遼寧建設、加快遼寧振興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必須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教育和引導廣大干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樹立正確政績觀,把生態文明建設重大部署和重要任務落到實處,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全省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長點,成為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支撐點。

三、全面加強黨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領導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總體設計和組織領導,統籌協調處理重大問題,指導、推動、督促各地區各部門落實中央及省委、省政府重大政策措施。

(一)健全領導體制。成立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主要負責研究制定遼寧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針政策、重大規劃計劃,統籌協調處理重大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指導、推動、督促中央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實。

(二)落實黨政主體責任。落實領導干部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嚴格實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對本行政區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及生態環境質量負總責。黨委要把生態環境保護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研究部署、統籌推進。政府要強化責任,抓好落實。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其他有關領導成員在職責范圍內承擔相應責任。黨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至少每季度研究一次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把責任和壓力傳導下去,尤其要壓實縣(市、區)黨委、政府的責任。

不斷夯實一崗雙責。完善省級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建立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體系。省直及各市有關部門要制定生態環境保護年度工作計劃和措施清單,并向社會公開,落實情況每年向同級黨委、政府報告。

各地區要制定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把任務分解到有關部門,部門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第一責任人,分管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領導班子成員負直接領導責任,相關負責人對分管工作范圍內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負直接責任。

健全省級環境保護督察機制。以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為重點,加強省級環境保護督察,推動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落實和地方黨委、政府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省環境保護督察每兩年左右對各市及縣(市、區)督察一遍,對負有生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責任的有關部門不定期開展督察,對存在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的地區不定期開展專項督察和整改工作回頭看。推廣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做法,完善督查、交辦、巡查、約談、專項督察機制,開展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專項執法行動。

(三)強化考核問責。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制定對各市黨委、人大、政府和省直有關部門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辦法,對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執法情況、年度工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公眾滿意度等方面開展考核。

各市及縣(市、區)參照制定考核實施細則。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己私Y果作為地方各級黨委、人大、政府和有關部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干部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年度目標任務未完成、考核不合格的市、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人和相關領導班子成員不得評優評先;對在生態環境方面造成嚴重破壞負有責任的干部不得提拔或者轉任重要職務。

嚴格責任追究。建立健全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對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及負有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的有關部門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具體工作要求不堅決不徹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執行不到位、污染防治攻堅戰任務完成嚴重滯后、區域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的,由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約談主要負責人,同時責成其向省委、省政府作出深刻檢查。對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違法違規審批開發利用規劃和建設項目的,對生態環境質量惡化、生態嚴重破壞的,對生態環境事件多發高發、應對不力、群眾反映強烈的,對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沒有落實、推諉扯皮、沒有完成工作任務的,依紀依法嚴格問責、終身追責。

四、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

(一)總體目標。到2020年,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生態環境保護水平與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

具體指標:全省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不低于76.5%,細顆粒物(PM2.5)濃度下降到42微克/立方米,力爭下降到40微克/立方米;全省河流水質優良比例達到51.16%,劣Ⅴ類水體比例不高于1.2%,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6.3%,建成區黑臭水體控制在10%以內;地下水質量極差比例控制在30.8%,入海河流消除劣Ⅴ類水體,近岸海域水質優良(一、二類)比例達到8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20%、20%、13.4%和8.8%。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左右,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42%以上。

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遼寧目標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生態文明全面提升,實現國家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基本原則

—————堅持保護優先,推動綠色發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硬約束,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強化問題導向,改善環境質量。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針對流域、區域、行業特點,聚焦問題、分類施策、精準發力,環境治理不斷取得新成效,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突出改革創新,提升保護水平。深化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機制改革,統籌兼顧、系統謀劃,強化協調、整合力量,區域協作、條塊結合,嚴格環境標準,完善經濟政策,增強科技支撐和能力保障,不斷提升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注重建管結合,突出依法嚴管。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體系,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依法嚴懲重罰生態環境違法行為。

—————推進全民共治,開展全民行動。加強生態文化建設,政府、企業、公眾各盡其責、共同發力,政府積極發揮主導作用,企業主動承擔環境治理主體責任,公眾自覺踐行綠色生活。

五、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堅持把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綠色經濟、推進綠色振興作為遼寧振興發展的主攻方向,加快構建綠色產業體系,全面節約資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

(一)促進經濟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認真落實《遼寧省主體功能區規劃》,著力構建遼東山地丘陵生態屏障區、遼西丘陵低山生態屏障區、沿海防護林帶、遼河流域生態走廊、凌河流域生態走廊“兩屏一帶兩廊”生態安全格局,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充分發揮規劃環評對區域生產力布局的指導和規范作用,加快推進重點區域、重點流域、行業、工業園區規劃環評,省級以上工業園區規劃環評執行率達到100%。開展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生態環境變化成因分析,對遼寧沿海經濟帶、沈陽經濟區和遼西北地區等重點產業布局開展區域環評和規劃環評,調整不符合生態環境功能定位的產業布局、規模和結構。

嚴格控制重點流域環境風險項目。遼河流域干流及主要支流不得新上石油化工、化學原料藥制造、印染等項目,已有項目所在地市政府要于2018年年底前制定搬遷改造計劃,并向社會公開。整合和提升現有工業聚集區,按規定加快城市建成區內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2018年年底前,相關市政府制定專項計劃,并向社會公開。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遼寧行動綱要》,把智能化、精細化、綠色化、服務化作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路徑和方向,大力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以生產性服務業為重點,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扎實推進節能減排。繼續開展國家重大工業節能專項監察,嚴格執行建筑節能標準,加大建筑能效測評標識制度推行力度,推動綠色建筑發展;全面推進綠色交通省建設,努力提高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車、出租車占全省公交車、出租車的比例。深入推進污染減排,到2020年,全省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全面完成國家下達減排任務。

堅決化解過剩產能。認真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重點抓好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去產能工作,對達不到環保、質量、能耗等綜合標準要求的產能依法退出。

到2018年,化解煤炭過剩產能2300萬噸;到2020年,壓縮水泥產能2000萬噸。嚴控高耗能、高排放新增產能。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方面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提高污染排放標準。嚴格執行《遼寧省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等地方環境標準,以環境標準促進污染治理和節能減排,倒逼產業轉型升級。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清潔生產產業,推進制造業綠色化、生態化改造,強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發展壯大環保產業。加快污水處理、垃圾處置、土壤修復、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細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等新型技術裝備研發和產業化,培育發展一批環保骨干企業。以沈陽、大連環保服務業集聚區為重點,大力發展環保服務業。

(二)推進能源資源全面節約。嚴守資源利用上線,強化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管理,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節約用地和水資源管理制度,落實國家節水行動。建立遼河流域生態水量保障機制。健全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節礦標準體系,大幅降低重點行業和企業能耗、物耗,實現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鼓勵新建建筑采用綠色建材,提高新建綠色建筑比例。

(三)引導公眾綠色生活。加強綠色文化建設,強化生態文明和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把生態環境保護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黨政領導干部培訓體系,開展“美麗遼寧我在行動”主題系列活動,推進國家及各地區生態環境教育公共設施建設。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帶頭使用節能環保產品,推行綠色辦公,創建節約型機關。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開展創建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商場、綠色餐館等行動。提倡綠色居住,節約用水用電,合理控制夏季空調和冬季取暖室內溫度。推行綠色消費,推廣環境標志產品,開展“光盤”行動。營造良好綠色出行環境,鼓勵公共交通、自行車、步行等綠色出行。

六、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制定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作戰計劃,以遼寧中部城市群為主戰場,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用地結構,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和重污染天氣應對,進一步明顯降低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減少重污染天數,明顯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明顯增強人民群眾的藍天幸福感。

(一)加強工業企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強化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管理,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綜合整治,開展大氣氨排放控制試點。全面整治“散亂污”企業,實行拉網式排查和清單制、臺賬式、網格化管理,依法分類實施整合搬遷、整改提升等措施,對用地、工商手續不全、限期治理不達標的企業,一律依法關停。到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比2015年下降10%以上。沈陽經濟區和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超過全省平均水平的城市(2017年)加大鋼鐵、鑄造、煉焦、建材等產能壓減力度。沈陽市作為國家劃定的重點地區,繼續執行國家特別排放限值要求,其他城市根據環境質量改善需求,逐步執行特別排放限值。加大排放高、污染重的煤電機組淘汰力度,全面推進具備改造條件的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推動鋼鐵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

(二)大力推進清潔取暖和煤炭減量替代。實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和目標責任管理,到2020年,煤炭占全省能源

(三)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以開展柴油貨車超標排放專項整治為重點,統籌開展車、路、油治理和機動車船污染防治。依法嚴厲打擊生產銷售不達標車輛、排放檢驗機構檢測弄虛作假等違法行為。鼓勵清潔能源車輛的推廣使用,加快淘汰老舊車。建立新車管理、在用車檢驗、監督執法全方位監管體系,完善機動車排放遙感監測網絡。推進鋼鐵、電力、電解鋁、焦化等重點工業企業和工業園區貨物由公路運輸轉向鐵路運輸,顯著提高重點區域大宗貨物鐵路水路貨運比例,提高沿海港口集裝箱鐵路集疏港比例。盡快實現車用柴油、普通柴油和部分船舶用油標準并軌,內河和江海直達船舶嚴格使用硫含量不大于10毫克/千克的柴油,主要港口和排放控制區內港口靠港船舶率先使用岸電。組織開展專項行動,依法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和使用非標車(船)用燃料,徹底消除黑加油站點。嚴格實施船舶和非道路移動機械大氣排放標準,鼓勵淘汰老舊船舶、工程機械和農業機械。

(四)強化國土綠化和揚塵管控。積極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加快環境修復和綠化。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突出防沙治沙工作,實施重點防護林工程,增加林草覆蓋率。在城市功能疏解、更新和調整中,將騰退空間優先用于留白增綠。以工地、道路和出工地車輛為重點,以“六個百分百”(工地周邊百分百圍擋、物料堆放百分百覆蓋、工地百分百濕法作業、路面百分百硬化、出入車輛百分百清洗、渣土車輛百分百密閉)為目標,加強揚塵管控。

(五)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在沈陽經濟區等重點區域強化聯防聯控聯治,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監測、統一監管、統一評估、統一防治措施,有效降低污染程度。完善應急預案,明確政府、部門及企業的應急責任,科學確定重污染期間管控措施和污染源減排清單,統一預警分級標準、信息發布、應急響應聯動,提前采取應急減排措施。推進全省空氣質量監測預報預警體系建設,2018年年底前,省級實現未來7至10天的分區域空氣質量預報能力,實現省市兩級重污染天氣監測預報預警體系全覆蓋。重點區域采暖季節,按規定對鋼鐵、焦化、水泥、鑄造、電解鋁等重點行業企業實施錯峰生產,錯峰生產期間停產企業必須實現零排放。重污染期間,對鋼鐵、焦化、水泥、有色、化工等涉及大宗原材料及產品運輸的重點企業實施錯峰運輸;強化城市建設施工工地揚塵管控措施,加強道路機掃。依法嚴禁秸稈露天焚燒,全面推進綜合利用。到2020年,全省14個市城市重污染天數比2015年減少25%,開展臭氧監測預報。

七、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

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扎實推進河(湖)長制,堅持污染減排和生態擴容兩手發力,加快工業、農業、生活污染源和水生態系統整治,保障飲用水安全,消除城市黑臭水體,減少污染嚴重水體和不達標水體。

(一)打好水源地保護攻堅戰。加強水源水、出廠水、管網水、末梢水的全過程管理。強化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完成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定、勘界、立標等工作,集中解決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內違法建筑和排污口問題;2020年年底前,完成鄉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定工作。實施部分天然本底值超標飲用水水源替代工程,在替代工程完成以前,實施飲用水水源天然本底值超標因子去除工程,強化供水廠后期處理,確保水龍頭出水達到飲用標準。自2018年起,縣級及以上政府至少每季度向社會公開一次飲用水安全狀況信息。

(二)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加快補齊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完善污水處理收費政策。加強城市初期雨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有效減少城市面源污染。到202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三)打好重污染河流治理攻堅戰。開展入河排污口綜合整治,全面排查入河排污口,封堵、取締違法入河排污口。實施河道清潔行動,深入落實河長制,制定實施“一河一策”達標方案,建立河流生態流量保障機制,加快實施精準治理,消除劣Ⅴ類水體。深化工業污染防治,全面實施工業污染源達標行動計劃,清理整頓“散亂污”企業。工業集聚區內工業廢水須經預處理達到集中處理要求后,方可進入工業集聚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對未建成污水處理設施且未依托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未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并聯網、已建成污水處理設施未投入運行的工業集聚區,按規定暫停審批涉水建設項目。

(四)打好渤海(遼寧段)綜合治理攻堅戰。重點整治遼東灣、遼河口等河口海灣污染,規范入海排污口設置,建立重點海域排污總量控制制度。到2020年,消除劣V類入海河流。推進海域和沿海地區生態健康養殖,實施近海養殖網箱標準化改造,加強養殖投入品管理。沿海各市政府要落實港口、碼頭、裝卸站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建設方案,完善污染物接收、轉運及處理處置等港口環境基礎設施,提高含油污水、化學品洗艙水等接收處置能力及污染事故應急能力。積極治理船舶污染,依法強制報廢超過使用年限的船舶,規范拆船行為,禁止沖灘拆解。依法嚴格圍填海管理和監督。渤海禁止審批新增圍填海項目,對圍填海閑置用地進行科學規劃,引導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消化存量圍填海資源。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戰略規劃,黃海海區新增圍填海報國務院審批。到2020年,全省海洋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于35%。

八、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

全面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有效管控農用地和城市建設用地土壤環境風險,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

(一)深入開展土壤環境質量調查。以農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為重點,開展全省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到2020年,掌握重點行業企業用地中的污染地塊分布及其環境風險情況。加強土壤環境信息化管理,力爭到2020年,建成土壤環境基礎數據庫和土壤環境信息化管理平臺遼寧子平臺。

(二)大力推進耕地安全利用。根據土壤污染狀況和農產品超標情況,安全利用類耕地集中的縣(市、區)要結合當地主要作物品種和種植習慣,制定實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采取農藝調控、替代種植等措施,降低農產品超標風險。根據耕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結果和國家出臺的《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技術指南》,開展國家要求的輕度和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

(三)嚴防礦產資源開發污染土壤。對省內礦產資源開發活動集中區域,按規定適時執行重點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全面整治歷史遺留尾礦庫,完善覆膜、壓土、排洪、堤壩加固等隱患治理和閉庫措施。有重點監管尾礦庫的企業要依法開展環境風險評估,完善污染治理設施,儲備應急物資。加強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的輻射安全監管,相關企業按規定每年對本礦區土壤進行輻射環境監測。

(四)有效防范危險廢物環境風險。加快推動沈陽等8個市再生資源產業園區建設,到2020年,基本實現主要危險廢物省內就近集中處理。提高危險廢物處置利用企業準入標準,推動產業升級,逐步淘汰規模小、工藝水平低的企業。建立廢鉛蓄電池和廢機油等社會源危險廢物回收體系。加強危險廢物環境監管和規范化管理,到2020年,實現對全省重點產廢企業的全覆蓋。

(五)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開展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逐步建立土壤治理與修復技術體系。采用有效、可持續的工藝和技術,邊示范邊推廣,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盡量減少廢水、廢氣、固廢的產生和排放;對產生的污染物進行安全處置,防止對周邊水體和大氣造成污染。

九、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

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到2020年,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村莊環境基本干凈整潔有序?;A條件好的地區,人居環境質量全面提升,管護長效機制初步建立。利用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充分發揮選派駐村干部作用,以新賓縣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分類為示范,在全省全面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治理工作,到2020年,基本建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處置體系,消除農村生活垃圾環境危害。強化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鼓勵農民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使用量??茖W施用農藥,推行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現代植保機械。推廣和示范果類化肥減施增效綜合技術和主要道地中藥材安全生產技術。到2020年,全省主要農作物化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主要農作物農藥使用量減少1%,利用率提高到40%,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覆蓋率提高到90%以上。加強廢棄農膜回收利用,到2020年,按照屬地化管理要求,廢棄農膜回收率達到80%以上。堅持種植和養殖相結合,就地就近消納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到2020年,全省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現有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以上。強化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到2020年,實現全省行政村環境整治全覆蓋。

十、加快生態保護與修復

堅持自然恢復為主,統籌開展全省生態保護與修復,全面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一)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按照應保盡保、應劃盡劃的原則,將生態功能重要區域、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域以及需要特殊保護的區域納入紅線管控范圍。2020年全面完成全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勘界定標,形成生態保護紅線全省“一張圖”,實現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制定實施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辦法,依托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加強監測數據集成分析和綜合運用。

(二)堅決查處生態破壞行為。2018年年底前,縣級及以上政府全面排查違法違規擠占生態空間、破壞自然遺跡等行為,制定治理和修復計劃并向社會公開。開展病危險尾礦庫和“頭頂庫”專項整治。認真落實國家開展自然保護區“綠盾”監督檢查專項行動部署,持續開展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依法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限期進行整治修復。

(三)推動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探索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摸清各類自然保護地底數和管理薄弱環節,全面系統排查和預防整治自然保護地內破壞自然資源的違法違規情況,保障自然生態系統原真性、完整性。對生態嚴重退化地區依法實行封禁管理,穩步實施退耕還林還草,擴大輪作休耕試點,全面推行草原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依法解決自然保護地內的礦業權合理退出問題。全面保護天然林,森林植被碳儲量達到2.47億噸。推進荒漠化、沙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強化濕地保護和恢復。加強休漁禁漁管理,依法推進渤海(遼寧段)等重點水域禁捕限捕,加強海洋牧場建設,加大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推進海防林建設,推動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海洋休養生息。

十一、有效防控環境風險

(一)加強環境污染隱患問題排查。自2018年起,各市每年排查一次環境污染問題和生態環境安全隱患,建立臺賬,滾動更新,明確治理時限和責任人,并向社會公開。

(二)完善環境應急協調聯動機制。建立全省統一的環境應急預案電子備案系統。2018年年底前,全面調查評估遼河流域沿線企業、工業園區、重點保護區域生態環境風險,建立危險化學品、危險廢物運輸車船環境安全管理體系和流域突發環境事件監控預警與應急平臺。到2020年,實現重點行業企業環境應急預案備案全覆蓋。建立環境應急物資儲備庫,省和各市政府建立環境應急物資儲備庫,企業環境應急裝備和儲備物資納入儲備體系。

(三)加強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摸清紅沿河核電廠放射性廢物底數,協助推進中低放固體廢物處置場建設,促進遼寧核電健康發展。推進放射源監管大數據系統、高危險移動放射源在線監控系統建設,實現放射源精細化管理。堅持“防、控、懲”三位一體風險防范體系,安全收貯廢舊放射源,不斷提升核與輻射事故應急能力,堅決守牢輻射環境安全底線。推動核安全文化由點向面延伸,有效化解核與輻射“鄰避效應”。

十二、改革完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

深化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改革,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全面調動黨委、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加快構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完善保障措施,增強系統性和完整性,大幅提升治理能力。

(一)完善生態環境監管體系。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要求,整合分散的生態環境保護職責,統一行使生態和城鄉各類污染物排放監管與行政執法職責,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領導和管理體制、激勵約束并舉的制度體系、政府企業公眾共治體系。全面完成省以下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獨立權威高效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構建全省和區域環境質量預報預警和質控系統,協助做好國家地表水和土壤環境監測事權上收工作。制定并認真落實《遼寧省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實施方案》,確保監測數據真實準確。加快確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自然資源利用上線,制定環境準入負面清單,作為綜合決策的前提條件。在地方立法、政策制定、規劃編制、執法監管中不得變通突破、降低標準,不符合不銜接不適應的于2020年年底前完成調整。統籌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生態保護、污染防治、核與輻射安全,統籌陸??丈鷳B環境保護,統籌城鄉生態環境保護,實施生態環境統一監管。建立健全鄉鎮(街道)、開發區、工業園區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村環境治理體制。自2018年起,在全省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2020年形成比較完善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推動生態文明示范創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活動。嚴格生態環境質量管理。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生態環境質量達標地區要保持穩定,并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不達標地區的市、縣(市、區)政府,2018年年底前制定實施限期達標規劃,向上一級政府備案并向社會公開。生態環境質量連續兩年惡化的市、縣(市、區),取消省級授予的衛生城市、生態縣(市、區)、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等相關榮譽稱號。加快推行排污許可制度,對固定污染源實施全過程管理和多污染物協同控制,依法按行業、區域、時限核發排污許可證,全面落實企業治污責任,強化證后監管和處罰,2020年把排污許可制度建設成為固定源環境管理核心制度,實現“一證式”管理。完善環境信用評價、信息強制性披露、嚴懲重罰等制度。將企業環境信用評價信息納入全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依法通過“信用中國”網站向社會公布。監督上市公司、發債企業等市場主體全面、及時、準確地披露環境信息。建立跨部門聯合懲戒機制。完善核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強化對核安全工作的統籌。

(二)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經濟政策體系。堅持資金投入與生態環境保護攻堅重點任務相匹配,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整合和統籌使用現有省以上環境污染防治相關專項資金,對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成績突出地區給予獎補,資金分配與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掛鉤。支持綠色信貸,增強對環保項目的擔保服務力度。落實企業所得稅法關于從事污染防治企業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出臺的“散亂污”企業綜合治理激勵政策。推動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發展,認真落實環境高風險領域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研究出臺有利于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的價格政策,在生態環保咨詢、制造、工程等產業落實綠色稅收優惠政策。采用直接投資、投資補助、運營補貼等方式,支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實施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探索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進一步提高補償標準。增加省級財政對重點生態功能區和生態保護紅線區域等生態功能重要地區的轉移支付,提高省級基建投資對重點生態功能區內基礎設施建設的份額。各地區要合理提高補償標準,對重點生態功能區和生態保護紅線區域的補償力度力爭達到本地區人均財政收入水平。

(三)健全生態環境保護法治體系。依靠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增強全社會生態環境保護法治意識。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規制度和政策導向。加快制定水污染防治條例、土壤污染防治條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農村環境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鼓勵各市在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先于省和國家進行立法。強化環境監管執法,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織密織牢捍衛綠水青山的天網。建立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機關、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重大案件會商督辦和案件雙向咨詢制度,完善生態環境保護領域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制度,加大對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制裁和懲處力度,該判刑的判刑,該賠償的賠償,該破產的破產,讓違法者付出沉重代價。推進生態環境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審理。整合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隊伍,統一實行生態環境保護執法。

(四)強化生態環境保護能力保障體系。加快構建綠色產業支撐體系,強化科研平臺和基礎能力建設,開展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土壤污染防治、有毒有害污染物防治、危險廢物處理處置、生態修復及生物多樣性保護、外來入侵生物防治、生態環境遙感監測、環境基準等領域科技攻關,促進成果轉化與應用。推進區域性、流域性生態環境問題研究,開展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實施沈陽經濟區環境綜合治理重大項目,推進國家核安全與核應急保障能力建設軍民融合工程。開展重點區域、流域、行業環境與健康調查,建立風險監測網絡及風險評估體系。建立全省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健全跨部門、跨區域環境應急協調聯動機制,建立全省統一的環境應急預案電子備案系統。建設規范化、標準化和專業化的生態環境保護人才隊伍,按省市縣鄉不同層級工作職責配備相應工作力量,保障履職需要,確保與生態環境保護任務相協調。通過社會購買服務方式,增加人員和力量。加強國際交流與履約能力建設,推進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國際技術交流與務實合作,推動國家核安全監管與核電建設項目走出去,積極推動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綠色“一帶一路”建設。

(五)構建生態環境保護社會行動體系。健全生態環境新聞發布機制,構建生態環境保護新媒體傳播矩陣。充分發揮各類媒體特色,注重加強新媒體宣傳,及時報道生態環境保護成效做法、存在問題及整改情況。省級依托一報(黨報)一臺(電視臺)一網(政府官方網站),曝光突出問題,報道整改進展情況。完善環境信息公開制度,加強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公開,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項目及時主動公開。強化排污者主體責任,企業應嚴格守法,規范自身環境行為,落實資金投入、物資保障、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和應急處置主體責任。開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組織工業污染源全面排查,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2018年年底前,重點排污單位、高架源全部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設備并與環境保護部門聯網,依法公開排污信息。2020年年底前,地級及以上城市符合條件的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設施、危險廢物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設施等向社會開放,接受公眾參觀。推動環保社會組織和志愿者隊伍規范健康發展,拓展參與渠道,建立健全溝通協調機制,引導環保社會組織依法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公益訴訟。設立省生態環境保護榮譽制度,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表彰對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有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完善公眾監督、舉報反饋機制,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鼓勵設立有獎舉報基金。

大云網官方微信售電那點事兒

責任編輯:仁德財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在线一区| 手机看片99| 日本欧美在线| 亚洲九九色| 青青成人福利国产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福利视频| 亚洲色图亚洲色图|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三级com| 欧美一级va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欧美另类人妖| 欧美一级免费| 特级全黄一级毛片视频| 亚洲成人毛片| 色综合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 欧美日本一道高清免费3区| 婷婷三级| 色伊人久久| 婷婷五月五| 欧美特黄a级高清免费看片| 天天舔天天操| 欧洲毛片真人| 欧洲a老妇女黄大片| 手机看片自拍自拍自拍自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m码色帝国| 亚洲综合男人的天堂色婷婷|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综合在线不卡| 色污网站| 欧美精品专区免费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欧美性video精品|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 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老师|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2 |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手机| 亚洲精品免费观看|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 欧美成人精品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