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問大數據
大數據火了起來,甚至在前不久召開的2013夏季達沃斯論壇上還專門舉辦了一場關于“大數據概念是否被過度炒作”的辯論會,其火熱程度可見一斑。
根據計世資訊2013年3月發布的中國大數據市場調查報告顯示,相較2011年,2012年中國大數據市場規模增長52.4%,達到3.2億元。預計到2017年,中國大數據市場的年增長率都將超過60%,到2017年,達到37.9億元的市場規模,在經濟、整體IT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實現大幅逆勢增長。
在日前由《計算機世界》報主辦的“大數據時代的商業智能高峰論壇”上,來自IT廠商的代表、業內專家、資深分析師及用戶代表就大數據熱門話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焦點一:
大數據是不是大忽悠?
IT技術的每一次更新迭代都面臨同樣的問題,前兩年的云計算、如今的大數據無不如此。實際上我們回過頭來看,所有的技術和產業的發展都有泡沫化的過程,包括互聯網、金融危機、云計算、大數據,都會有一個泡沫化的過程,而泡沫破滅的過程也正是這項技術落地的過程。
大數據熱起因是其可以產生更多的價值,而在當前這個時間點熱,一方面是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其中的價值,另一方面則與技術的發展成熟密不可分。戴爾云計算及大數據高級解決方案架構師郝繼玖和EMC資深技術顧問楊永波在這個問題上所持的觀點基本相同,他們認為并不是之前沒有大數據,而是沒有能力處理。當下這個時間點一方面是數據規模確實越來越大,而另一方面計算能力也達到了一定的水平,當這兩者都具備的時候,才催生了大數據時代的到來。
作為用戶代表,IDG集團中國區副總裁、計世傳媒集團董事許偉明表示認同,他認為主要是當前IT系統的計算能力和成本都已經降低到了可以負擔的水平,由此推動了大數據的快速發展。
作為大數據領域的專家,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助理、大數據搜索與挖掘實驗室主任張華平副教授表達了他的看法。他表示,雖然當前大數據還停留在泡沫階段,不過大數據的泡沫不會比云計算大,因為云計算更多涉及的是架構問題,業內分歧比較多,而大數據關注的只是業務,更加專注,因此也會更快地實現落地。
焦點二:
上馬大數據要做哪些準備?
根據計世資訊發布的大數據市場調研報告顯示,未來半數以上的企業會采用大數據解決方案。用戶如果真的要部署大數據解決方案,要做哪些準備?
了解需求、獲得老板的認可,是首先要考慮的。許偉明認為,從公司角度來看,最大的問題是如何獲得老板的支持;而從業務層面出發,則需要考慮實際的需求。比如你所處的企業如果數據量很大,則需要在IT架構上做準備,考慮包括數據是怎么收集的、從哪里收集、如何與其他數據進行匹配等問題。而在操作過程中,則可以首先嘗試一些開源的工具進行小范圍測試,做一些基本了解,然后再找相關的專家仔細進行評估。
這僅僅是最基礎的部分,在此之上,企業還要將項目與整體業務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因為如果只是單獨考慮某一部分的業務,失敗的概率非常大。楊永波表示,從IT架構層面來講,很多數據的獲取并不容易,打通所有層級、部門的數據是比較難的,但是只有把信息打通了,才擁有了真正的大數據。
郝繼玖則進一步做了補充:“大數據相應的IT架構搭建完成后,還需要考慮服務的標準化,因為隨著數據量、設備及人員的增加,如何分工、保證高質量的運維效果是需要迫切考慮的問題,這個過程就需要建立統一的服務標準和流程。”
除了技術層面的問題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隱私問題。張華平講到,現在有很多大數據隱私被濫用的問題,無論從國家還是公司層面來講,要想把大數據做好,都面臨數據公開的問題,需要各個部門數據的融合。因此,利用大數據的時候,要考慮隱私的問題。另外,還需要考慮數據本身的生命周期問題,有一些老的或者過時的數據,可能對你最后的分析結果產生特別糟糕的影響。因此,專業的人才不可或缺,應該有一些數據分析師,或者跟業務相關的數據科學家對數據進行分析。
焦點三:
用開源平臺還是商業軟件?
一提到大數據很多人會想到Hadoop。作為開源平臺的忠實支持者,張華平認為做開源和共享平
責任編輯:廖生玨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